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李倓:唐肃宗李亨第三子为人正直后受诬赐死

华里士 2023-07-18 11:43:23

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李倓:唐肃宗李亨第三子,为人正直,后受诬赐死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

英毅才略,善于骑射。初以皇孙,封为建宁郡王,授太常卿。安史之乱后,跟随唐玄宗进入蜀地。支持太子李亨(父亲)分道扬镳,即位于灵武。统军作战,击溃盘踞关中的叛军。为人正直,得罪权宦李辅国和张良娣,纠缠于权力斗争。至德二年,受诬赐死。宝应元年(762年),唐代宗李豫即位,追赠齐王。大历三年(768年),追谥承天皇帝,改葬于顺陵。

人物生平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叛军攻向长安,李倓的祖父唐玄宗李隆基率皇族逃往成都。途中,李倓见士民慌乱,便与宦官李辅国进谏其父太子李亨劝他收拾兵马,领导抵抗叛军:“逆胡犯阙,四海分崩,不因人情,何以兴复!今殿下从至尊入蜀,若贼兵烧绝栈道,则中原之地拱手授贼矣。人情既离,不可复合,虽欲复至此,其可得乎!不如收西北守边之兵,召郭、李于河北,与之并力东讨逆贼,克复二京,削平四海,使社稷危而复安,宗庙毁而更存,扫除宫禁以迎至尊,岂非孝之大者乎!何必区区温情,为儿女之恋乎!”

李亨于是同意率兵北上。在北上途中,李倓率骁骑数百,每战在前。李亨在郭子仪、李泌的辅助下于灵武称帝,即唐肃宗。

之后,李倓统军作战,多次击溃盘踞关中的叛军。李倓为人正直,多次向肃宗揭露李辅国、张良娣二人罪恶。李辅国、张良娣诬陷李倓欲谋害其兄广平王李豫,肃宗听信谗言,赐死李倓。其后李泌多次向肃宗表明李倓无罪,肃宗也颇感后悔。

宝应元年(762年),太子李豫即位,即唐代宗。他在之后追封李倓为齐王。大历三年(768年)追谥承天皇帝,与兴信公主第十四女张氏冥婚,谥曰恭顺皇后,备礼改葬于顺陵。

在本文中,我们已经介绍了李倓:唐肃宗李亨第三子,为人正直,后受诬赐死的相关内容。如果你想要钻研更多的历史相关内容,我们推荐你关注。在上面你可以找到详尽的历史知识和有趣的历史故事,让你更好地理解过去,开阔视野,以及深化你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唐肃宗想封第三子为元帅,诏书已拟好,为何宰相李泌极力劝阻?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李隆基带着自己的妻儿就往四川跑。在经过马嵬坡的时候,太子李亨和陈玄礼等人联合,发动了马嵬兵变,诛杀了杨国忠,逼死了杨贵妃。

在这以后,李亨就带着兵北上平乱,李隆基则接着往四川跑。然而李隆基最先等到的,却是太子在灵武登基的消息,还遥尊他为太上皇。就这样,李亨提前称帝,是为唐肃宗,李隆基则被迫当了太上皇。

李亨敢擅自称帝,可见李隆基与自己儿子关系有些微妙。而李亨与自己的儿子,却是团结一心。他为了顺利平定叛乱,便重用自己几个能干的儿子,就好比李豫和李倓。

唐肃宗虽然有15个儿子,但在安史之乱期间,能够担当大任的就只有前三子,也就是长子李豫、次子李系、三子李倓。为了方便行事,唐肃宗让这三个儿子都掌握了不同兵权。

在这三个儿子中,唐肃宗最喜爱的就是三子李倓。首先是李倓性格好,他为人宽厚,对百姓亲善。其次他文武双全,在帮助唐肃宗平叛期间,不仅积极抵挡叛军,还顺带组织人手救济百姓。

最后因为李倓善武艺,通兵法,每当有战事的时候,他总是身先士卒,常常得到旁人的称赞。甚至有人说,李倓颇有唐太宗李世民的风范,唐肃宗听了很自豪,自然对李倓另眼看待。

更重要的是,在唐肃宗从马嵬坡到灵武这段期间,曾多次遇到叛军袭击。李倓总是冲在前面,为父亲保驾护航。担心父亲遇到危险,他甚至昼夜侍奉在侧。当众人商议军情时,李倓也能提出合理的建议。因此唐肃宗称帝后,就想好好提拔这个儿子。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唐肃宗深深感受到李倓的忠勇,于是便想封他为大元帅,统领平叛事务,甚至连诏书都已拟好。然而唐朝著名宰相李泌,却极力劝阻这件事,这是为何?

李泌对唐肃宗说:

?广平未正位东宫,今天下艰难,众心所属,在于元帅,若建宁大功既成,陛下虽欲不以为储副,同立功者其肯已乎?太宗、太上皇即其事也。?

意思就是说,李亨现在刚称帝,长子李豫还没被封为太子,恰逢天下大乱,所有人都在看着元帅的位置。这时候封谁为元帅,就代表将来有意立谁为储。如果封了李倓为元帅,将来叛乱平定后,又该立谁为太子呢?如果立李豫为太子,那么到时候李倓会不会拥兵自重。如此一来,玄武门之变不是就要重演了吗?

唐肃宗一听顿时恍然大悟,当初李渊就是让太子李建成驻守长安,而将大多兵权交给次子李世民,让他去平定天下。后来李世民功劳超过太子,导致兄弟之间产生嫌隙,最后酿成玄武门的悲剧。

有了前车之鉴,唐肃宗自然不敢冒险,所以就算他再怎么欣赏李倓,也不能封他为元帅。就这样,唐肃宗在李泌的劝说下,放弃了封第三子为元帅的想法。

不久,他正式封长子李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李豫受封后,带着郭子仪等人先后收复了长安和洛阳,最终也顺理成章被封为太子。

那么李倓痛失大元帅之职,他是否心怀怨恨呢?恰恰相反,当他听说父亲有意封他为元帅时,李倓不仅没有丝毫期待之情,反而忧心忡忡。因为他心里面的想法,和李泌是一样的。后来听说李泌已经劝阻,他才放心下来。

李泌是唐朝中期著名的政治家、谋臣,在他的远见下,终于避免了李豫、李倓兄弟产生嫌隙,也避免了玄武门之变的重演。唐肃宗李亨就曾这样评价他:

?卿当上皇天宝中,为朕师友,下判广平行军,朕父子三人,资卿道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1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