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以骁勇善战而著名的皇帝,他先后五次北伐蒙古,最终得以削弱蒙古的势力,巩固了北方领土,巩固了国土版图。而在这五次北伐蒙古的作战之间,有一次作战朱棣痛失十万精锐军队,得意门将也惨死沙场,这就是朱棣北伐蒙古的第一战。
明成祖在位期间年号为永乐。在永乐三年春(1409年),朱棣来到了北京。他是我国明朝时期的第三位皇帝,不仅骁勇善战,而且治国有方,历史中著名的郑和下西洋、征服蒙古、战胜倭寇等事件均是于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发生的。朱棣治国威严有序,可是好战的本性犹在心中慢慢生根发芽,以武治国更是他"说一不二"的本性的有力证明;至于郑和下西洋,也更是不惜劳民伤财、动用国力,只为在西洋小国之间树立起威严的形象。一个决策的历史影响往往好坏参半,今天就只以历史的角度来看看,明成祖朱棣在第一次北征蒙古之战中,精锐覆没、五大名将惨死的损失。
朱棣在位之前,北方蒙古一族就已经开始出现了骚动的迹象。蒙古族一心想要分裂独立,接二连三地寻衅滋事,发起大大小小的叛乱。朱棣在朱元璋还在世时,就已经意识到了北征蒙古一事的重要性,平定北方叛乱迫在眉睫。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开始了营建北京天寿山长陵,以示立足北方的决心。与此同时,明政府还赐予鞑靼、瓦剌各部以封号,表示想与北方建立友好关系的决心。朱棣上位后也凭借自己早年跟着哥哥在边塞作战的经验,从容不迫地发起了平定各方叛乱的作战,著名的"靖难之役"就是其中一个大胆而有效的胜利。今天所说的五大名将之中的丘福就是在"靖难之役"中一战成名。
而平定蒙古却远不似朱棣想象的那么简单。那时候的蒙古分为两个部族,即东部鞑靼和西部瓦剌。当时,东部鞑靼和西部瓦剌之间的冲突频繁,但也却是这种实力相当的冲突使得整个国家的北方势力相对较弱,对中部暂未构成重大的威胁。但自从鞑靼推举本雅失里为新任大汗之后,鞑靼和瓦剌的冲突越来越大。最终鞑靼被有着明王朝联姻关系的瓦剌所战败。
若是单纯的一个部族的失败不要紧,但瓦剌战胜鞑靼后,势力越来越强,整个北方领土都掌握在他们一族手中,这对明王朝来说明显构成了更大的威胁。永乐七年(1409年)七月,战败的本雅失里恼羞成怒,斩杀了明朝派来的使臣郭骥,并准备发起侵扰明朝的战乱。朱棣听说后暴跳如雷,命自己信任的将军丘福率十万精骑,同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一齐前往北伐。
丘福,早年就跟着朱棣战无不胜,更是在靖难之役中夺得了头等功劳。位高权重的他带领十万军队一路北去,途中一路顺风,并没有遇到很多本雅失里的队伍。早期自己取得的胜利和此行途中的顺利使得丘福逐渐轻敌,警惕性越来越低。在一次与蒙古骑兵的交战中,丘福带领的军队俘获了一名"蒙古将军"。据这位"蒙古将军"所述,本雅失里被瓦剌击败后军心不一,在听说丘福要北伐之后逃到了卢驹河距岸不足30里的地方。
失去警惕的丘福轻信了敌人的话,带领军队前锋前往追击本雅失里。当时众军都对这位自称"蒙古将军"的俘虏将信将疑,跟着丘福的副将李远、王聪都直言进谏不可大意,不能轻信敌军俘虏,要记得行军慎重。《明史纪事本末》中有李远进谏的一段话:
"将军轻信敌闲,悬军转斗。敌示弱诱深入,进必不利,退则惧为所乘,独可结营自固。昼扬旗伐鼓,出奇兵与挑战;夜多烯炬鸣炮,张军势,使逢莫测。俟我军毕至,并力攻之,必捷。否,亦可全师而还。始上与将军言何如,而遂忘之乎?"
但谁承想丘福急了眼,不仅不听手下的劝谏,还扬言要"违命者斩",众军只好跟着丘福继续前行。然而,他们果真还是落入了蒙古军队的圈套。行军数日的明军疲惫不堪,在众敌的埋伏包围下,原本旗鼓相当的军力此时也无法相互抗衡。
《蒙史文献》记载,永乐七年(1409年),丘福率军北伐鞑靼,轻敌冒进,中伏战死,以致10万精锐全军覆没。王聪、李远在被包围的突战中战死沙场,丘福、火真、王忠也被擒杀。明成祖朱棣北伐蒙古的第一战,就这样以失败告终了。
明朝朱元璋将蒙古人驱逐入了大草原,这才有了大明。后来朱元璋和永乐皇帝朱棣对蒙古发动了数次进攻,但都没有将蒙古人剿灭,这是怎么回事?汉族是一个农业国家,其基础是耕地。而蒙古族则是一个被称作“骑马人”的牧民,他们的基础就是可以在草地上放羊。以那个时代的生产力和技术,他们选择了一种最适合自己生活的生活方式。
这就导致了就算汉王朝实力大增,占据了大面积的土地,但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土地,所以想要在这里站稳脚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也是为何朱棣、朱元璋多次发动战争,但最后收效甚微的缘故。因为他们可以击败蒙古人,但不可能占领整个大平原,所以不可能将蒙古人一网打尽。也有人说,蒙古是唯一的游牧民,汉朝的匈奴,唐朝的突厥人,宋朝的契丹,他们都是在北疆称霸一方的,但最后都被抹去了,朱元璋和朱棣,怎么可能没有?
这是因为,元蒙的实力太强了。蒙古族比任何一个北方的部落都要强大,蒙古族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将亚洲的大部分土地都给抹去了。大量的部落被抽调,这就造成了大量的北地部落被剿杀,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契丹和党项氏。契丹是辽王朝的一个分支,耶律楚材是契丹人,但是在百年前,契丹帝国就消失了。由党项所创建的“西夏”曾经与宋、辽、金等数百年的对峙,但在蒙古人的践踏下,彻底覆灭。
前面说过,汉人很难征服大平原,在汉、唐时期,匈奴和突厥虽然很强,但是也有很多的游牧民,尤其是突厥和匈奴,更是受到了中原的重创。但是到了元、蒙两国,其余的草原人却是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和蒙古人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属于蒙古的部落。这就导致了在大平原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与蒙古人抗衡。这意味着,就算蒙古帝国遭受到了大明的打击,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取代他们。
蒙古的势力并不局限于元代,即使在元代灭亡后,蒙古族依然拥有庞大的疆域与势力,在明末的时候,帖木儿大帝曾经想过要东侵,帖木儿虽然被称为蒙古人,但是他们依旧以蒙古人的名义统治着整个西亚,帖木儿王朝统治着整个西亚,所以,没有任何一个部落会惧怕他们。
蒙元的力量让他们几乎把草原上的一切敌人都给吞并了,即使明王朝击败了元朝,但是蒙古族依然很强,再加上明朝并没有在草原上站稳脚跟,所以无法将蒙古人一网打尽,最后只会是一场持久战。一直到了一百多年后,清朝才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而不是草原上的牧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1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东晋最悲惨的皇帝结局被妻子活活捂死
下一篇: 朱元璋早期自己拉的队伍纪律有多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