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魏延被杀是否真的是诸葛亮安排?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不仅预言魏延必反,而且还处处限制他,最关键的是去世以后还不忘算计魏延一把,把魏延这个“不安分因素”从蜀国内部剔除。难道魏延就真的这么不堪?以至于诸葛亮要处处限制他,死了还不放过他。
然而,小说毕竟是小说,当个故事看还可以,但是在真实历史上的诸葛亮和魏延,两人关系与《三国演义》中完全是两码事。在演义中,魏延塑被造成了一个脑后有反骨的人。而诸葛亮则是神机妙算,算准了魏延日后必反,于是他百般打压魏延,故意让魏延才华得不到抒发。
比如,魏延投刘备时,诸葛亮莫名其妙的就说他有反骨,要斩他。幸得刘备的阻拦,才饶了魏延一命;还比如,魏延感叹郁郁不得志,诸葛亮为了死后避免后患,暗中安排马岱杀了魏延,让魏延死得其所;
但是,这些其实都是演义虚构的。历史上没这些婆婆妈妈的烂事。历史上的诸葛亮与魏延,两人并没有什么私人矛盾。诸葛亮不仅没有打压魏延,反而还很看重魏延。比如,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魏延就担任了三个重要职务:督前部(蜀军先锋)、丞相司马(丞相副手)、凉州刺史(省级待遇)。
(建兴)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三国志·魏延传》
诸葛亮把蜀军先锋,丞相助理,省长待遇都给魏延了。这难道是不看重他?再比如,诸葛亮北伐后,魏延屡次升官。建兴八年(230年),曹魏三路大军进攻汉中地区,其间由于大雨连绵,无功而返。魏军撤走后,魏延率军反击。
注意!魏延是单独出击,并没有受诸葛亮的掣肘。事后,由于魏延大败魏将郭淮。因而回朝之后,他被提拔为征西大将军,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前军师加假节——等同关羽之于刘备,是可以自领一军,自己独立作战的待遇。
(建兴)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三国志·魏延传》
如果诸葛亮打压魏延,提防魏延,为什么还让他假节?还让他独立指挥作战?还比如,诸葛亮病死前,安排魏延负责蜀军的断后任务。诸葛亮临终前,他是这么安排后事的:大军先走,姜维居中,魏延负责断后;如果魏延抗命不遵,大军自行撤退,随他的便吧,不用管他了。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三国志·魏延传》
众所周知,断后与先锋是军队里面最重要的两个位置。然而这两个位置,断后比先锋还要重要一些。因为先锋打不下来,还可以后撤。但是如果断后断不好,极有可能会全军覆灭。
如此重要的职务,诸葛亮在自己死后让魏延担任,这难道是不信任他?打压他?如果诸葛亮不信任魏延,直接杀了他不就行了,或者直接把魏延撤职,押回成都便是,何必还要多此一举?
所以说,正史的诸葛亮和魏延,其真实关系应该是这样的:诸葛亮非常重用魏延,不仅给他权限、官位,还给他独立的领兵权,准许他单独作战。甚至到自己快死了还非常信任他,让他负责断后。
只不过诸葛亮顾虑到魏延有可能不听话,才安排了备选方案,让姜维居中,防着魏延。试问,诸葛亮做人如此厚道,还指责他故意打压魏延,是不是有点过分了?至于说魏延之死,这其实跟诸葛亮也没有直接关系。
诸葛亮死后,魏延对大家说:丞相死了,但是我还在呀。你们护送丞相的棺椁回去,我领兵留在这里继续讨伐魏军。怎么能够因为丞相一人之死就中断北伐大业呢?并且我魏延是什么人!让我给杨仪那种废材断后,我丢不起人。
“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三国志·魏延传》
结果,当魏延慷慨陈词一番后,没有人理会魏延。王平、姜维这些领兵的人,都选择站在杨仪一边,随其退到了汉中。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什么来?是的,魏延的人缘极差!当他和杨仪起矛盾的时候,蜀军将领都站在了杨仪一边,都不想搭理他。
人类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一个人给别人留下好感度,也就是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当大家对一个人的印象非常好时,大家就会支持自己想相信的东西,而不是所谓的真理。当一个人平时表现得过于傲慢,不合群,给大家留下不好印象时,大家在关键时刻就必然会抛弃他的。
举个例子说。一个人能力很强,但平时不会搞关系,在办公室办公室里面傲慢无礼,吆五喝六;另一个人能力不行,但人际关系很好,大家都跟他处得来。当公司要裁掉一个人时,大家伙会第一时间把烦人的家伙踢出局。至于他有没有能力,大家根本不关心,大家只想把碍眼的家伙踢出局而已。
魏延就是这种人。他自打投了刘备后,刘备重视他,诸葛亮也重视他,以至于他性格过于高傲,眼睛里面容不下别人,没有同僚跟他合得来。当诸葛亮死后,他逼别人在自己和杨仪之间做二选一时,大伙理所当然的会抛弃他,选择自己想要的结果。至于魏延,他在姜维、王平等人眼里,死了最好,看着就烦。
总的来说,诸葛亮对魏延的态度,其实是非常好的。他并没有打压魏延,抛弃他就更不可能了。只不过,由于刘备、诸葛亮给了魏延太多的殊荣,导致魏延的心态很飘,人缘很差。当诸葛亮死后,魏延想要自己单独领兵时,大家就抛弃了他。最后,导致他是众叛亲离,脑袋分家。
读《三国演义》,总觉得魏延挺冤的。怎么稀里糊涂就让诸葛亮给杀了呢?老魏到底怎么了?细想想,老魏也没犯什么事儿啊。说他反叛,也没有证据啊!说到底,他一开始就不应该来刘备这个单位来工作。
十多年前,谈歌读过一个剧本,川剧,名字忘记了。就是写魏延这点冤枉事儿的。谈歌总感觉剧本写得不透彻,更不准确。剧本说诸葛亮动了杀心是因为忌妒魏延,这样的说法有点儿牵强。诸葛亮未必这样小心眼儿,魏延的能力和智力都赶不上诸葛亮,诸葛亮没必要忌妒他啊。这个川剧里的诸葛亮有点像小肚鸡肠的周瑜了。有点儿贬低诸葛亮的意思。
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杀了魏延呢?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今河南省信阳市负忧三里店)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期间魏延多次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一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因而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相互争权,魏延败逃,为马岱所追斩,并被夷灭三族。
最早,魏延是在刘表手下工作的,身份么,也就是一个基层小干部。刘表死了,家里财产分配不均,闹事儿。为什么闹事儿,因为刘表娶过两个老婆,两个老婆都有儿子,肯定不是一条心么。于是刘表前窝儿后窝儿的两个儿子闹着继承遗产。打起来了,还打成了一锅粥(这种事儿,当今社会也有。不新鲜)。刘备作为刘表的远房同宗兄弟,大概也是穷疯了,也想进来掺和掺和分点什么遗产。可难度太大,你想想啊,这一家子都盯着刘表那点遗产呢,跟乌眼鸡似的,外人能捞着什么油水啊?刘备不死心啊,管他呢,有枣没枣三杆子。走过路过,不能错过。他还真掺和进来了。刘备假借奔丧,想进襄阳城,可人家的城门关着呢。魏延也没有请示领导,就私自跑出来欢迎(这叫没眼力架,领导没说话呢,你急着欢迎个什么劲啊?),这应该是魏延第一次露面。城里的人可都明白刘备那点儿心思,乱箭射下来,刘备眼看着人家不欢迎自己,也没大脸进城了,掉头走了。魏延也进不了城了,也落荒跑了。他投奔长沙太守韩玄了(人有本事,到哪也成,魏延不是白给的)。我们猜测,魏延这第一次露脸的原因,大概就是想到刘备的企业里来上班儿。
魏延第二次露面的时候,就赶上关羽攻打长沙,黄忠也是长沙市的老干部了,他跟关羽在战场上相遇,本来应该刺刀见红,可是黄忠出卖企业利益,做人情交换。原因是关羽放了黄忠一马,黄忠就饶了关羽一箭。这算什么啊。这跟现在的足球场上互相放水有什么区别呢?有些书评家还跟着喊好,说黄忠是有情有义之人。这不是瞎起哄吗?两军阵前都杀红了眼了,黄忠玩这套把戏,真是跟踢假球没有区别了。那韩玄在城头上看得清清楚楚,他能不急眼吗?好啊,姓黄的,你吃里扒外啊,我白给你开工资了,我白给你年终发奖金了。来人啊,把黄忠绑到刑场上去。给我杀喽!形势危急之下,魏延又面了。他是个能干的人,也是个聪明人,他大概在韩玄的企业里干得不如意,一直也没有提拔起来,也就是一个一般干部,他早就想跳槽,到刘备的公司里去干活了。这下算是有了机会了。于是,老魏拎着大刀片儿,闯了法场,救了黄忠,杀了韩玄,开了城门,把刘备放了进来。至此,韩玄这家公司算是破产了。
这一通紧忙活,魏延先生肯定得累出一身臭汗,也算是有功了吧。没有魏延,您刘备板想攻下长沙,得增加成本,追加投资啊。刘备诸葛亮至少得跟我老魏说声谢谢吧。至少也得摆一桌请我老魏一顿儿吧。
可是满拧,天底下有时候就没有道理可讲。诸葛亮不干。他硬说魏延脑袋上长着反骨。非要杀了他。读书读到这里,真有点让人替魏延寒心。旧话说,女怕上错床,男怕入错行。魏延可是也没上错床,也没入错行,他就是帮错忙了。人家刘备打长沙,这里边其实没你魏延什么事儿。你急着插什么手啊?你这叫破裤子乱伸腿么。想立功受奖?你得看看人家待见你不,喜欢你不,现实生活中,像魏延这样急于跳槽的事例并不乏见。中国人常常讲一个俗话儿:树挪死,人挪活。是不是这样?可得具体分析。你得挪好了,你要是挪不好,也得死。比如说,你真看中某一个单位或者企业了,左思右想,前后核计,总觉得这个单位十分合你的心意。你真的看中了这个单位的办公条件,工资待遇,而且这个单位也同意你调入。但是,你可别天真地傻想,这下儿我可如愿了,到了那里如何如何大干一场,建功立业,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你一定得先了解一下这个单位的人事关系如何,是不是真的适合你。如果你调进去了,很可能你就是“掉”进去了,如果跟新单位的人事关系搞不到一起,你就算是栽了。如果再跟顶头上司搞不到一起,你就更栽了。你就得跟魏延似的,忠心耿耿,一腔热血,豪情壮志地来到了刘备的企业上班儿,可是人家的主要领导诸葛亮先生一见面就不喜欢他啊。还一定要杀了他。这可太别扭了。
说到“战长沙”这一段,其实挺没劲的。如果我们不相信相书上的话,那么诸葛亮刚刚跟魏延见面,就要杀魏延,就是有些找碴儿了。或者说,这两人天生就不对眼。读者别误会,谈歌这绝不是讲迷信,现实生活的经验中,这种事儿真是不少。无论你如何积极要求进步,领导就是看不上你,你也真没有办法。举个例子,谈歌有个朋友,是一个单位的领导,姓周。老周就对谈歌讲过,单位有几个人,他就是死活看不上。其实人家也没有什么错,可是他就是看着人家别扭。用老百姓的话说,这叫犯相。跟他犯相的这几个人当中,谈歌还熟悉其中一个,姓李。老李也很头疼地向谈歌诉苦,说周领导不赏识他,无论他怎么卖力气干活儿,怎么为企业出谋划策,周领导也不喜欢他。谈歌劝老李:别着急,慢慢的,时间长了就好了,周领导还不大了解你么。老李苦恼地说:关键是周领导不愿意了解我。还怎么了解我啊?最后,老李得出了结论:我跟周领导犯相。
这实在是人性的弱点啊。生活中,人们常常被这种弱点伤害着。而这种事情常常说不清楚,讲不明白,更摆不到桌面上。再往深里想想,人们在生活中不是常常被这种“犯相”的现象困惑着么,如果你跟某个领导犯了相,你说得对也是不对,你说得不对更是不对。总而言之,你怎么着也不对。
魏延算是跟诸葛亮犯了相了。经验告诉我们,跟领导犯相的人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这可是自古以来,存在于人事关系中的一件特别尴尬的事儿啊,真是不容易解决。中国还有句话,叫做日久见人心。可是现在这话不大实用了。用不了“日久”,如果领导跟你犯相,过不了一个礼拜就得把你炒了鱿鱼,还见什么人心啊。你见“伤心”吧。如果你去应聘,你遇到一个跟你犯相的考官,你肯定连面试这一关都过不了。就算你是怀揣着绝技,就算你揣着外国留学回来的学历证明,就算你是MBA推荐来的,就算你揣着一叠子钞票,想面试过后请人家撮一顿儿,可人家就是不用你。就是看着你别扭,看着你不顺眼。你还真没辙。你还想请客么?你就是请人家喝茅台,喝XO,吃燕窝鱼翅,人家也不稀罕去。古时候那位揣着和氏玉到处献宝的先生,肯定遇到了一些犯相的人,不仅不认和氏玉这块宝贝,还让人家把手脚都跺了。更惨。这岂不是抱着猪头,进不了庙门么!你就叫撞天屈吧。
刘备还算是顾全面子,第一把手嘛,总要顾全大局。他劝住了诸葛亮,这才算是留下了魏延。是啊,真要这时候杀了魏先生,传扬出去多不好听啊。损害企业形象啊。人家谁还敢来投奔啊。咱这刘氏公司刚刚成立,正是招工的时候,可别弄出乱子来啊。行了行了,孔明先生啊,看在我老刘的面子上,先让魏先生留下吧。先试用一个月嘛。
魏延总算是别别扭扭、委委屈屈地在刘备的公司上班了,可魏延从此算是不走运了。他在蜀国流血流汗干了几十年。从长沙一战开始,出生入死,大小战事,几乎都少不了他。都五六十岁了,还扛着大刀片儿,跟着诸葛亮到处打仗呢,还当过不少回先锋官呢,遇山铺路,见水搭桥的苦差事也干了不少回。
翻翻《三国演义》这本书,举凡蜀国的重大军事活动,魏延总有份,总是冲在前边。也真是不容易。谈歌看老魏,也算是个老实人,也没争过什么待遇(反正书里没写),你说亏不亏吧?干了这么多工作,倒了,诸葛亮也没看上他。看不上就看不上吧,诸葛亮临死,还给人家下了一个死套儿。魏延同志怎么了?你们当领导的还讲不讲理了?
这件事无论怎么讲,也是诸葛亮的不对,你诸葛亮临死前倒是抽出点时间找魏延同志谈谈啊。你诸葛亮可是当领导的啊,怎么也得有点当领导的风度啊,用现在的话说,连个政治思想工作都没有,就安排杨仪马岱这些人往死里收拾魏延。这里边就有了说法:第一:你诸葛亮为什么不亲自杀,把杀人的任务交给了杨仪和马岱?是不是诸葛亮也觉得杀魏延心虚,下不了手啊?第二,如果魏真的想叛变,他至于还跟杨仪叫劲吗?说句明白话。魏延也就是觉得自己多少年跟着诸葛亮出生入死,功劳苦劳都有了,可什么待遇也没有,至少也没有封个什么(随之的住房条件也没有什么改善,薪水奖金也没有什么优厚)。他如果心中怨恨诸葛亮,倒也是在情理之中。魏延先生也不是泥儿捏的。就算是泥捏的,也得有个泥性儿吧。三,魏延就算是反对诸葛亮,可也不是叛国啊。这顶多算上下级闹矛盾。魏延对撤兵的事说得很清楚:不能因为丞相死了,就把国事废了。该伐魏还得继续伐啊。这里边没有一点叛逃的意思啊。顶多是魏延不同意诸葛亮的遗嘱罢了。也犯不上给杀了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0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诸葛亮和赵云关系是什么两人关系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