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明朝靖难之役的起因是什么

人生百味 2023-07-18 11:34:28

建文即位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死,明太祖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因生性“颖慧好学,性至孝”,而深得朱元璋的喜爱,朱元璋称赞他“而诚纯孝,顾不忘我乎。” 不过,对于这位“仁柔少断”的皇太孙将来继任帝位,朱元璋并不十分满意,曾一度打算更换太子,后因翰林学士刘三吾的劝谏,才没有这样做。

尽管如此,朱元璋对朱允炆的继位仍放心不下。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病故,庙号太祖,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为帝。临终前,朱元璋立下遗诏,“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朱允炆即位,是为明惠帝,改元建文。尽管有朱元璋的遗诏,不许诸王“入临、会葬”,但燕王朱棣仍直奔京师(今南京)。朱允炆闻讯后,立刻派人持敕,令朱棣返回北平(今北京),对此朱棣十分不悦。

藩王势大

建文帝即位时,镇守北部边疆的诸王已有很大的权势,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燕王朱棣更握有“节制沿边士马”的重权。朱允炆对这些皇叔们忧心忡忡。建文元年(1399年)正月,朱允炆即位不久,燕王朱棣即遣长史葛诚入朝奏事。朱允炆遂向葛诚密问燕王府之事,葛诚如实禀告,乃派他返回燕王府,作为内应。葛诚回到燕王府,朱棣见他神色不对,心中不免作疑。随即朱棣亲自入朝,他自恃皇叔身份,径直走皇道入宫,登陛不拜。监察御史曾凤韶弹劾其不敬,户部侍郎卓敬也密奏,以燕王“智虑绝人”,建议将他徙封至南昌,但都被朱允炆以“骨肉至亲”,婉言拒绝。朱棣察觉到朝廷对自己怀有戒心,回燕王府后,便托辞患病,以观事态的变化。

废削五王

藩王势力如此做大,建文帝与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商量削藩之事。齐泰、黄子澄以诸王权势过大,恐难驾驭为由,力主削藩。在削藩顺序上,齐泰认为应先削实力最强的燕王。但黄子澄反对,认为燕王有功无过,为了争取舆论支持,应该先找有问题的亲王下手。建文帝支持黄子澄,遂先后废除五位亲王。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建文帝削周王朱橚。因周王朱橚是燕王同母兄弟,而朱允炆怕他与燕王沆瀣一气,于是决定先废周王。时周王次子朱有爋告发父亲谋反,于是派曹国公李景隆以备边之名经过开封,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今昆明以西、大理以南)。

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朝廷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自焚;齐王朱榑被软禁在南京;代王朱桂被软禁在封地大同。两个月后,明廷削岷王朱楩,废为庶人,徙漳州。

由于朝廷削藩激化矛盾,藩王与朝廷开始决裂,此时实力最强的燕王就成了真正的众藩之首。而朱允炆与朱棣之间的博弈亦逐渐激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0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