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历史上黄巢有过却除掉了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华里士 2023-07-18 11:32:02

其实历史除了课本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还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小知识是鲜为人知,所以接下来小编就为广大喜爱历史的小伙伴们讲讲关于历史上黄巢有过,却除掉了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黄巢原本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当中,他的父亲做的生意是关于盐巴的生意,要知道在古代,盐铁一类的东西是非常来钱的,要不然国家也不会把这些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既然黄巢的父亲是做这一行的,家里自然也就不差钱。

正因如此,黄巢从小到大都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虽然父母不是读书人,但是父母可以为儿子请很好的读书人来当先生。他从小大的老师,都是当地有名的文人学者。而且这些人并不死板,黄巢跟着这些人一起学习,自然是会越来越优秀的。

都说学而优则仕,其实经商也是这样,人们最想要结局都是做官。毕竟在古时候社会地位排名是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肯定是最低的,而朝廷命官的地位肯定是最高的。所以入朝做官,也一直以来都是黄巢的目标。

他为了这个目标付出了很多,虽然自己家里大富大贵,但他从来不贪图享受,而是兢兢业业的学习。当年岁够了之后,黄巢的第一选择就是马上报名参加科举考试。当时他还是个学生,心里的想法还很单纯,还认为科举考试就是全世界最公平的事情。

可是黄巢没有想到,凭着他的本事,竟然也中不了科举。而且不止一次,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让黄巢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所谓公平的科举考试。他发现,科举考试只是表面上的公平,而实际上,所有程序的背后都是被门阀世家所把控的。

这些门阀世家,秉持着一脉相承的态度,互相维护,彼此利用自己的职位和权力,给对方开绿灯,紧紧抱团,不给其他普通人出身的学子一点机会。原来这科举考试的背后,竟有着如此大的不公平。这样的发现,着实让黄巢心灰意冷,他便打算再也不参加科举考试了。

离开京城之前,黄巢写了一首诗,就是那首大家熟悉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时至今日,这首诗仍旧被人们传颂。

心灰意冷的黄巢离开了京城,回到了故乡。这一次,他不再执着于读书和科举,而是开始睁眼看看不一样的世界。他突然发现,其实经商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毕竟在一个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世道下,黄巢利用家族的影响力多多挣钱还是很方便的。

因为有了钱,黄巢在当地也有了很大的影响力。基本上他说什么,下面就会有很多人跟着响应什么。而此时此刻的黄巢最想要做的,就是公然与皇室为敌。这是因为在他离开京城之后不久,天下就爆发了灾难。

朝廷面对灾难的第一举措,不是想着怎样安抚受惊的百姓,而是想着弃百姓不顾,尽量保全自身的利益。这样的统治阶层,绝对不是老百姓们所希望看到的统治阶层。所以此时此刻有很多人揭竿而起,用武力来对抗李唐皇室的统治。

黄巢本就对皇室厌恶至极,如今出现这样一个契机,他怎么可能不抓住呢?所以黄巢也成为了一个起义军的领袖,带领着那些愿意追随他的人,一路过关斩将。因为安史之乱,朝廷的军队已经是元气大伤。所以起义军反而是势如破竹,一路之下,高歌猛进。

而黄巢所带领的这支队伍,也是公然打进了京城的一支队伍。想起上一次来京城的时候,黄巢还是兴致勃勃前来参加考试的学子。这一次来,黄巢就变成了整个朝廷的敌人,他势必要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可是他犯了一个大错,那就是忘乎所以,失去初心。

明朝时候的李自成,其实就和这个时候的黄巢差不多。黄巢手段残暴,遇到反抗一律格杀无论,而且经常不分青红皂白欺压百姓。所以他这个领头人,也没当几天就下台了。

黄巢的统治,虽然没有在中国历史上掀起什么大的影响,但是他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就是拔出了一颗影响了中国六百多年的大毒瘤。这颗大毒瘤,名字就叫做门阀世家。

我们前面说过,在经历过科举考试之后,黄巢就对门阀世家恨之入骨。这一次他得了机会,必然是杀的杀灭的灭,不给对方留一点儿余地。在黄巢的残暴手段下,门阀世家几乎被连根拔起,再无东山再起的可能。

其实不仅黄巢,天下普通出身的人物,都恨这个门阀世家很久了。所以黄巢的举措,倒是阴差阳错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人们都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很显然黄巢就没有做到这一点。如果他能够想起自己最开始揭竿起义的模样,那他可能不会这么早就下台。

不过能够拔出门阀世家,黄巢还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没有了这个巨大的阻碍,寒门学子,日后也就终于能够有出头之日了。

以上就是有关历史上黄巢有过,却除掉了危害近600年的“毒瘤”内容的全部了,想要了解更多有关的历史趣闻故事、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相关文章的话,就请持续关注。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几次屠城

十四件屠城事件。

1、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指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一般认为死亡人数超过30万。

2、太平天国起义

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起义,义军在起义后的六年中,不过牺牲4千余人;然而内讧中的1856年,洪秀全利用韦昌辉杀害杨秀清及亲信6千余人,两个月总共杀了文武官员2万人。

3、清代的白莲教起义(1796-1805)

1786年人口3亿9110万人,起义失败后,人口为2亿7566万人,相互屠杀损失了1亿1千万人口。白莲教起义军在历时九年多的战斗中,占据或攻破州县达二百零四个,抗击了清政府从十六个省征调来的大批军队,歼灭了大量清军,击毙副将以下将弁四百余名。

4、明末混战

从李自成起义到吴三桂灭亡,混战五十四年。明末人口为一亿,到清世祖时全国人口只剩下1400万人了,锐减了80%多,损失人口8000多万。

5、末混战

元人陶宗仪所著的《南村辍耕录》里说,“天下兵甲方殷,而淮右之军嗜食人,以小儿为上,……或使坐两缸间,外逼以火。或于铁架上生炙。或缚其手足,先用沸汤浇泼,却以竹帚刷去苦皮。

或盛夹袋中,入巨锅活煮。或男子止断其双腿,妇女则特剜其两乳,酷毒万状,不可具言”。人肉曰‘想肉’,食之而使人想也。“淮右之军”即朱元璋之军,这个吃人上瘾的军队,何尝考虑过民意。

扩展资料:

其他屠城事件:

1、秦末农民战争

从公元前195到公元前205年西汉建国初期,共历十年。秦朝末年有2000多万人,到汉初,原来的万户大邑只剩下两三千户,消灭了原来人口的70%。

2、西汉末年混战

公元2年全国人口5959万,经过西汉末年的混战,到东汉初的公元57年,人口2100万。损失率65%。20年间,西安的人口从68万减到28万,大荔从91万减到14万,兴平县从83万减到9万,绥远县从69万减到2万。

3、西晋八王之乱

从公元291年开始,先后有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长沙王、河间王、东海王越及成都王颖八王为争夺皇位,在洛阳相互攻杀,战乱历时十六年之久,死亡人口达数十万人,许多城镇均被焚毁,史称「八王之乱」。

参考资料:-屠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0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