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揭秘:年羹尧临死前为什么要将手串还给雍正,

历史典故 2023-07-18 11:14:21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年羹尧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清朝的皇帝,特别是康熙以后的皇帝,基本上朝珠是不离身的。清代皇室对于佛珠的偏爱有别于其他朝代的帝王。

清朝皇帝佩戴的佛珠来源于藏传佛教,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已经有皇帝赐予臣子佛珠的先例,各级官员也会将稀有的佛珠当做礼物上贡。

所以佛珠的往来代表着清朝君臣之间的一种情感交流,虽然雍正赠送给年羹尧佛珠之时,他尚未登上帝位,但是他对年羹尧的信任和期许已经表露无遗。

雍正赠送年羹尧这串手串之时,年羹尧还没有什么权势。他即将调离外地为官,临走之前,他专程找到胤禛辞行。

胤禛当时问年羹尧,你最近对佛经有什么感悟?年羹尧立刻拍了个马屁,说四爷才是他的菩萨,他永远做一个护法金刚。

胤禛问年羹尧这话,实际上是想要警示年羹尧,勿要再制造不必要的杀孽。毕竟之前在江夏镇他一身杀气太重,胤禛多少有些担心他外放任职之后,身上再背血债。

胤禛劝解年羹尧研习佛经,也是希望他能多一点慈悲之心,收敛自己的行为。而年羹尧的这句话表面上看是在捧胤禛,实际上也反映出他根本没有将研习佛经的事放在心上。

而朝堂上的内外群臣更是擅长见风使舵,在摸清雍正帝的态度和朝堂上的形势后,纷纷揭露其以前的罪状。

雍正则正好以服从群臣所递交的申请为名,尽数削去年羹尧的官职,并于当年九月下令捉捕缉拿年羹尧并将其押回京城接受会审。

十二月,朝廷议政大臣向雍正提交对年羹尧的审判结果,给年羹尧开列了92款大罪,请求立刻行刑,以儆效尤。

其罪状分别有:大逆罪的5条,欺罔罪的9条,僭越罪的16条,狂悖罪的13条,专擅罪的6条,忌刻罪的6条,残忍罪的4条,贪婪罪的18条,侵蚀罪的15条。

大将年羹尧在被杀前,为什么要将手串还给雍正?

年羹尧是清朝时期有名的大将,他生于1679年的安徽省,是康熙和雍正时期的人。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厉害的;他年轻的时候就考取了进士,然后凭借自己的才能,一步步当上了四川的总督,被皇上封为了抚远大将军,还被封为一等公和太保等称号。

年羹尧在自己的仕途中,可以说是非常荣耀;在1723年,他接到皇上的命令,管理了西部地区的一切军事政务,在他手中的权力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官员,使得那个地方的地方官员都必须服从于他。

在这一年的年末,年羹尧被派去平定战乱,这场战役打了两年,年羹尧采用非常出色的技术,完美地完成了这次任务,从此他的名声就流传开来。之后他就回到了京城,受到了皇帝的重用。

但是后来却因为一些事,年羹尧惹怒了皇帝,从此他身上的官职被一点一点地削去,一直到最后被皇帝杀死。

在胤禛刚刚坐上皇位的时候,他的地位还不稳定,当时他的弟弟十四子胤禵,是对他威胁最大的人,他的手里掌控着军权;所以,如果把他放出去,指不定他会做什么不利于自己的事;因此,他就让与自己有亲戚关系的年羹尧做了抚远大将军,这样比较放心。

年羹尧果然没有让他失望,一出去就打了好几次胜仗,这让皇上更加信任他,渐渐地给了他很大的权力。可是,当人有了权力之后,就会自我膨胀,年羹尧就是。

因为手中什么都有,所以就开始骄傲自大,无比的嚣张,甚至都开始建立自己的势力团体。这些事让皇上对他越来越疏远,一直发展到了他自己把自己作死了。

年羹尧在死前,与身边的侍卫下了一局棋,并把一个手串给了李卫,让他把手串还给皇帝。他这个行为有什么含义呢?

那个手串是十八珠手串,是雍正从佛教那里拿来给年羹尧的。清朝从顺治的时候开始流行佛教,顺治当时很沉迷于佛教,曾经邀请佛教的大师到皇宫里喝茶,他还要求满朝的官员佩戴佛珠,所以,清朝官员戴珠子是从顺治开始的。

雍正也继承了他的老祖的习惯,也喜欢研究佛经,他还是一名佛教居士,而这串珠子在佛教里的含义就是很信任很喜欢的意思。他把珠子送给了年羹尧,就表达了他对年羹尧的信任和欣赏。

可是,年羹尧到了最后却做出了这样违背皇上的错事,当皇上要杀他的时候,他也已经失去了皇上的信任,同时他也领悟到,和君王的友情也胜不过巨大的利益。

所以,他把珠子还给了皇帝;这样做既想要向皇上表达自己的歉意,又想让皇上杀了他后,想一想他生前为国家立过的功劳,让皇上不要再去伤害他的亲人了。


年羹尧临死前为什么要将手串还给雍正?

揭秘:年羹尧临死前为什么要将手串还给雍正?

清朝的皇帝,特别是康熙以后的皇帝,基本上朝珠是不离身的。清代皇室对于佛珠的偏爱有别于其他朝代的帝王。

清朝皇帝佩戴的佛珠来源于藏传佛教,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已经有皇帝赐予臣子佛珠的先例,各级官员也会将稀有的佛珠当做礼物上贡。

所以佛珠的往来代表着清朝君臣之间的一种情感交流,虽然雍正赠送给年羹尧佛珠之时,他尚未登上帝位,但是他对年羹尧的信任和期许已经表露无遗。

雍正赠送年羹尧这串手串之时,年羹尧还没有什么权势。他即将调离外地为官,临走之前,他专程找到胤禛辞行。

胤禛当时问年羹尧,你最近对佛经有什么感悟?年羹尧立刻拍了个马屁,说四爷才是他的菩萨,他永远做一个护法金刚。

胤禛问年羹尧这话,实际上是想要警示年羹尧,勿要再制造不必要的杀孽。毕竟之前在江夏镇他一身杀气太重,胤禛多少有些担心他外放任职之后,身上再背血债。

胤禛劝解年羹尧研习佛经,也是希望他能多一点慈悲之心,收敛自己的行为。

而年羹尧的这句话表面上看是在捧胤禛,实际上也反映出他根本没有将研习佛经的事放在心上。

而朝堂上的内外群臣更是擅长见风使舵,在摸清雍正帝的态度和朝堂上的形势后,纷纷揭露其以前的罪状。

雍正则正好以服从群臣所递交的申请为名,尽数削去年羹尧的官职,并于当年九月下令捉捕缉拿年羹尧并将其押回京城接受会审。

十二月,朝廷议政大臣向雍正提交对年羹尧的审判结果,给年羹尧开列了92款大罪,请求立刻行刑,以儆效尤。

其罪状分别有:大逆罪的5条,欺罔罪的9条,僭越罪的16条,狂悖罪的13条,专擅罪的6条,忌刻罪的6条,残忍罪的4条,贪婪罪的18条,侵蚀罪的15条。

年羹尧临死前要把手串还给雍正是什么意思呢?

就着电视剧《雍正王朝》来回答。年羹尧因为江夏镇事件颇得康熙皇帝和四爷胤禛满意,被提拔为四川巡抚,临行前,年羹尧向四爷胤禛要了一件东西,就是胤禛常戴在手边的佛珠手串儿。胤禛是信佛之人,佛珠手串是念佛寄托常用植物,年羹尧为什么要它?

是不是当下属的人都有这样的嗜好,总爱向上级讨要一个什么贴身的玩意儿带在身边,到处显摆一番,说的是上级与自己的关系如何如何,说的是有东西在身,如同随时可见的感情,说的是自己是哪个哪个队伍的人,不一而足。像年羹尧这样的人,也要这么做一番吗?

“求人不如求己”,年羹尧与雍正佛珠的生死博弈

年羹尧是胤禛府上出去官职最大的奴才,注意,他到底还是个奴才,所以,注定他这辈子只有通过不断博弈上位。因为国库追欠中表现持重,他被老八胤禩盯上了,在老八的推荐下,当上了四川提督。这是一个价值变现的机会,在老四与老八之间,年羹尧处于一种特殊的境地。对胤禛而言,手下干才不多,对老八而言,举手之劳在于拉拢人心,这恰恰给了年羹尧一个崛起的机会,正如胤禛上台后,除掉年羹尧的时候说:许与不许,都在朕一念之间。年羹尧的投机心理占据了大半。

求人不如求己”,年羹尧与雍正佛珠的生死博弈

江夏镇的事情,年羹尧虽然心狠手辣,但是屁股上的屎都由老四揩了,张廷玉的一顿教训,很显然还是引起了年羹尧的足够注意,要知道,像张廷玉这样的人,没有皇帝的认可,是不会随便开口,既然张廷玉开口了,便可以证明,康熙皇帝没有面见年羹尧,不是因为真的很忙,而是借张廷玉批评年羹尧“戾气太重”。很多人在这点上都以为这是张廷玉的话,错了,应该是康熙皇帝的话。

年羹尧当然不是傻子,自然是知道张廷玉虽然官职比自己高,不会轻易批评与自己无干的官员,这是张廷玉的一贯作风,所以,当张廷玉一出口的时候,年羹尧显得十分谨慎。要不是因为有四爷胤禛顶着,也许年羹尧会显得更为小心拘谨。

求人不如求己”,年羹尧与雍正佛珠的生死博弈

不要以为年羹尧真的就丧失了理智,“滥杀无辜”几个字他还是背不起的,只要康熙皇帝或者老四胤禛一句话,他同样有可能丢了脑袋。年羹尧虽然胆子很大,但是头脑并不傻,在老八和老四之间,他可以选择博弈,但在康熙皇帝和老四之间,他只能选择自保

年羹尧深知屠灭江夏镇事件的后果,况且老四胤禛竟然没有追究他吞没几百万两银子的事,这就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这样的警示对年羹尧这样的人来说是具有相当约束力的,所以,在临行四川之际,他找到了四爷胤禛,并投其所好的要了胤禛手上的佛珠,其实是为了寻求一项保证,担心江夏镇事发淹没了自己。

“求人不如求己”,年羹尧与雍正佛珠的生死博弈

当然,以年羹尧的野心,江夏镇事件只是其中一件事而已,他不可能仅仅只考虑这一件事,此去四川当巡抚,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在等着他做,是否都与九子夺嫡有关,是否都与康熙皇帝有关不得而知,但是如果这样的“定时炸弹”多了,年羹尧也就只有粉身碎骨的份儿。

有了这串佛珠就不同了,等于给自己上了一道保险。当胤禛问他“你悟得了什么”的时候,年羹尧说“做四爷的护法金刚”,其实哪里是给胤禛做护法金刚,是让胤禛做他的护法金刚啊。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他也确实做了一段时间的金刚,直到杀了孙嘉诚那一刻,年羹尧开始走下坡路。该来的事总是会来,都说年羹尧死于飞扬跋扈,死于阻碍新政,死于结党营私,也对,但他也死于胤禛的那串佛珠,不是么?

“求人不如求己”,年羹尧与雍正佛珠的生死博弈

他以为,有了那串佛珠,就可以求得一尊“真佛”,就可以求得一世的保佑,就可以求得雍正的永久庇护,这种想法,实在太过荒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49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