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桂陵之战的全过程(桂陵之战)

华里士 2023-07-18 11:11:25

大家都很熟悉围魏救赵的故事,那么你知道围魏救赵是发生在哪一场战役中吗?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下面一起来看看桂陵之战全过程。

桂陵之战的全过程

1.战役起因

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赵国进攻魏国的盟国卫国,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均在今河南长垣),此举招致了魏国的干涉,魏国派兵包围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公元前353年(周显王十六年),赵国派使者向齐、楚两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们商议,邹忌反对救援,而段干朋则建议齐威王分兵一路向南攻打襄陵(今河南省睢县)来疲劳魏军,然后趁魏军攻破邯郸后救援赵国,这样既救援了赵国,又同时削弱了魏、赵两国。

2.孙膑谋划

齐威王采纳段干朋的建议,兵分两路,一路齐军围攻魏国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孙膑率领救援赵国。

齐军兵分两路,一路与宋国景敌、卫国公孙仓所率部队会合,围攻魏国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孙膑率领救援赵国。齐威王打算让孙膑担任主将,但孙膑以遭受过酷刑、身体有残疾为由拒绝。齐威王于是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让坐在带着蓬帐的车子中出谋划策。

3.围魏救赵

此时魏军主力已攻破赵国首都邯郸,庞涓率军八万到达茬丘,随后进攻卫国,齐国方面田忌、孙膑率军八万到达齐、魏两国边境地区。田忌想要直接与魏军主力交战,但被孙膑阻止。孙膑认为魏国长期攻打赵国,主力消耗于外,老弱疲惫于内,国内防务空虚,应当采用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的战术,直捣魏国首都大梁迫使魏国撤军,魏国一撤军,赵国自然得救。孙膑于是建议田忌南下佯攻魏国的平陵(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东北),因为平陵城池虽小,但管辖的地区很大,人口众多,兵力很强,是东阳地区(指魏国首都大梁以东的地区)的战略要地,很难被攻克;而且平陵南面是宋国,北面是卫国,进军途中要经过市丘,容易被切断粮道,佯攻此地能很好的迷惑魏军,造成庞涓产生齐军主将指挥无能的错觉。

4.大获全胜

田忌采纳孙膑的计谋,拔营向平陵进军。接近平陵时,孙膑向田忌建议由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高唐(今山东省高唐县)两城的都大夫率军直接向平陵发动攻击,吸引魏军主力,果然攻打平陵的两路齐军大败。孙膑让田忌一面派出轻装战车,直捣魏国首都大梁的城郊,激怒庞涓迫使其率军回援;一面让田忌派出少数部队佯装与庞涓的部队交战,故作示弱使其轻敌。田忌按孙膑的要求一一照办,庞涓果然丢掉辎重,以轻装急行军昼夜兼程回救大梁。孙膑带领主力部队在桂陵(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设伏,一举擒获庞涓。

5.战役结果

桂陵之战并没有击溃魏军主力,齐国也没有正式进攻魏国首都大梁,赵国首都邯郸仍为魏国所占领。

公元前352年(周显王十七年),魏惠王调用韩国的军队击败包围襄陵的齐、宋、卫联军,齐国被迫请楚国大将景舍出面调停,各国休战。

公元前351年(周显王十八年),魏惠王与赵成侯在漳河边结盟,撤出赵国首都邯郸。大约在此时齐国将庞涓释放,使其回魏国再度为将。

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

魏文侯在的时候,是个明事理的人,是“四个自信”的缔造者。可他去世后,他的儿子魏武侯却不懂这么多。魏武侯不明智地赌赵太子之战,他只看到了收益,却没有估计赌输后的代价。他赵国选帝位赌注失败,对手赵景侯上台后开始找魏国麻烦。赵魏之间产生了裂痕,而且越来越大。如果是因,如果是果,魏武侯死后遭到了报应,他的两个儿子也争上了皇位。赵国趁魏国内乱,联合韩国打败了魏国,并包围了首都安义,准备将魏国一分为二,然后扶持两个儿子组成一个东魏和一个西魏。不料,后来的魏惠王却出人意料地拿下了争权夺利的兄弟,迅速统一了魏国的政坛,挫败了韩昭的阴谋。

新的一年,魏惠王报复韩赵,一次在涿阳打败赵国,又在马陵打败汉人,算得上是一口恶气。几年后,韩赵两家又东山再起,不过这次败给了魏国(魏国真的很强大)。魏惠王在位十几年,却一直过着不安稳的生活。他爷爷的战略后果开始显现。他突然觉得四面都是敌人。他虽然屡战屡胜,但国力却一天天消耗殆尽。

他决定不再这样生活了!永远不要再这样做了!

他锁定目标准备讨伐全国,一战功成身退。这个目标,正是结怨多年的赵氏。为了消灭赵国,他分别找上了韩昭侯、秦孝公、齐威王。三方经过充分沟通,在不扶一手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共同承诺:“只看打,不帮打”。得到外交承诺后,魏惠王率兵攻打赵国,逼近赵国都城邯郸。邯郸在魏国大兵的猛攻下危在旦夕,赵国开始四处求援。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2200年后,英国首相帕麦斯顿轻声高声说出了这句外交名言。

魏惠旺以为他已经对付了三大boss,但实际上至少有一个大boss根本没有把这个承诺当回事。你们两个互相咬,随便咬一下,差点把他给咬死?齐威王见赵尧死后,决定伸出援手。齐国很有意思。自从经济大师管仲富国强兵以来,有鱼盐之利,背靠大海之利,这个国家一直是中国政坛的重要力量。

最神奇的是,这个国家比英国提出“大陆均势”早了2000年就提出了春秋战国版的“中原均势”。那就是:“中原不能有强大的政权威胁我的统治”。从这一点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齐国要反魏救赵了。战争只是战略的延伸,齐国是一个战略非常清晰的国家。齐军出征后,采用参谋长孙膑的计谋,不向赵国出兵,而是攻打魏国首都河内的重镇大梁。这是中国战争史上第一次“攻敌必救”,这也是著名的“围魏救赵”。“围魏救赵”名声在外,其实孙膑的计谋并没有奏效。因为齐国出兵大梁时,赵国这边的邯郸守军已经投降,赵国也没有保住。

主将庞涓拿下了赵国最大的城市。本来应该是胜利回到法庭。这个时候只要他从010到300回防大良,就不会发生其他事情了。然而,当他得知齐军中有一人被他杀死后,他被气的冲昏了头脑。这个人还是他的弟弟。

同门相残?

庞涓与孙膑本是同门师兄弟,师从鬼谷子,庞涓先是在魏国当了大官,开始时念着同门情谊推荐孙膑同仕魏国。不过后来庞涓发现孙膑比他的本事大,悲剧就开场了。他并没有管鲍之交那样的胸襟,而是做局陷害了孙膑。

他先是派人诬告孙膑谋反,然后又在魏候那里苦苦求情,魏候最后饶了孙膑,但砍掉了孙膑的双脚。庞涓假惺惺装王八蛋的原因是希望孙膑默写出老师鬼谷子的《兵法》。那篇《兵法》,鬼谷子并没有传给他。

孙膑开始挺感动,但在写了一半后,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开始装疯卖傻,甚至吃屎吃尿。并瞅准了机会,在一个齐国客卿的帮助下,逃回了祖国。对面的人不死,他庞涓干的这些缺德事就会越来越多人知道,而且都是同门师兄弟,凭什么你本事比我大!庞涓没有丝毫的愧疚,他所想的,只是尽快弄死他的这位师兄。

庞涓的心态其实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并警醒到我们的人生中。?

当一个人害了你,你可以原谅他,但是一定要从此远离他。 因为施暴者往往最为仇视受害人,受害人会时刻提醒他们有多丑陋,不要相信良心会发现。良心被拷打后,最直接的反应往往就是怒火中烧,一了百了。

齐军知道庞涓回军后,将部队退至本国境内的桂陵,选定阳晋道上的有利地形,居高临下,以逸待劳。孙膑知道,庞涓一定会来。你不会放过我的!?

魏军在驰援百里后,庞涓没有回军大梁,而是不顾士卒疲累,选择了进入齐地与齐军主力决战。用孙子兵法中的那句话:“不知战之地,不知战之时”,战场的主动权一直是被齐军牵着走,庞涓不知进退,在桂陵被师兄打的大败而归。此一战,最大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魏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此时的魏国,已经几十年未逢一败了。

桂陵之战的故事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桂陵之战的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家好,我将在这一站中为大家讲述桂陵之战。提起桂陵之战也许你不清楚,但战役中所使用的计策——围魏救赵,那可谓妇孺皆知。桂陵之战也是魏国大将庞涓与齐国军师孙膑之间的一次战略上的斗争。

战国初年,魏国经过变法逐渐强大起来,并一度跻身于中原强国的行列。魏惠王子罃即位后,为了实现对外扩张,连年征战。连年的对外战争使得魏国国力不济,为此惠王改变了方针,积极与齐、韩、秦三国交好,专心对付齐国。此时,齐国也通过改革迅速强大起来。为了能够逐鹿中原,齐威王也积极与韩、赵等国亲善对抗魏。

公元前354年,赵国自恃有齐国为后盾,公然攻打卫国,迫使卫国归附赵国。而卫国本来是魏国的从属国,所以魏国绝对不能容忍卫国归赵。于是魏国大将庞涓奉命率领8万大军攻打赵国,包围赵国国都邯郸(今河北境)。第二年,赵国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威王拜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率领8万精兵赶赴前线救赵。当时,魏、赵两军已经相持一年多的时间,魏军损失惨重,国都邯郸已经危在旦夕。田忌想直接率兵赶赴邯郸,攻打魏军。孙孙膑却认为,魏国派出大批精锐部队攻赵,而国内却兵力不足,如果向南攻打魏国军事重地襄陵(今河南睢县),魏军肯定从赵国撤兵回救。这样既可以解了赵国之围,又能使魏军疲于奔命而便于设伏。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策,率领大军南下会合宋、卫两国的兵力攻打魏国襄陵。孙膑先让不懂军事的人攻打襄陵,结果失利。庞涓以为齐军不足为虑,继续加紧对邯郸的攻势。于是,孙膑又以精锐部队直逼魏都大梁。此时庞涓已经率军攻占了邯郸,他赶紧回师救援。但由于轻敌,庞涓放弃了辎重,快马加鞭赶回。孙膑预料魏军肯定要经过桂陵,就建议田忌派出主力部队先到达那里布阵设伏。魏军到达桂陵突然遭到齐军伏击,不得不仓皇迎战,结果伤亡过半。魏国持续一年多时间的灭赵之战也功亏一篑。这次战争,史称“桂陵之战”,孙膑后来将这一战法归纳为“围魏救赵”。

孙膑与庞涓到底有什么仇恨?

孙膑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被誉为“兵圣”的孙武的后代,他出生在齐国。他与庞涓都曾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当时孙膑与庞涓非常要好,两人约定将来有福同享。庞涓先出师,到了魏国当了大将,他害怕以孙膑的才能会位高于己,又怕他被别的.国君所用。于是庞涓把孙膑骗到魏国,以叛国罪对其以膑刑(挖掉膝盖骨),想让他永远也不能带兵打仗。即使这样,他对孙膑看管很严,后来孙膑通过齐国的使者逃到了齐国,并受到齐威王的重用。

田忌作为齐国大将,他有哪些事迹流传下来?

田忌,生卒年份不详,字期,又曰期思,封地在徐州(今山东滕县南),所以又称其徐州子期。他是战国初期齐国的著名将领。田忌很赏识孙膑的军事才能,他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任命孙膑为军师。田忌在孙膑的协助下取得了两次著名战役——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但由于田忌和齐相邹忌一向不和,他便在马陵之战后的第二年逃往楚国,封于江南。齐宣王继位后,又召回田忌回国任职。关于田忌还有田忌赛马的故事流传至今,故事中田忌在孙膑的帮助下在赛马中获胜。

大开眼界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策。庞涓果然领兵返回救魏。魏军抵达桂陵时遭到齐军突袭被截断,仓皇中迎战结果导致惨败。后来,兵家将孙膑在这一战中创造的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战法称为“围魏救赵”。这一战法也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战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49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