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唯一一个未曾中断过历史的国家。在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这些都是宝贵文化遗产。今天,想要为您讲述的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封侯的女性!曾经还让皇帝丢了脸!的相关内容。
一说起来汉高祖刘邦大家肯定都听说这个名字,别看人家开创了整个汉朝,但是刘邦这个人从小的家境还是不怎么好的。刘邦的父亲是一个农民,虽然不能说很贫穷吧,但是家里的生活勉勉强强的。在家里刘邦排名最小,他的上面还有两个哥哥,所以刘邦在家里很受溺爱,但是也是因为溺爱,让他性格比较豪放。
说是豪放吧,其实就是跟他父母的想法不一样,父母想让他好好地干活儿,但是他却整天的四处去玩耍,放在现代的话,好就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而且也很讨厌下地干活儿,所以他的父亲就经常说他,顺带着还夸了一下他的哥哥置办的家业很好,说它是一个很没出息的人。虽然他的父亲经常说刘邦,可他还是依然的我行我素!
刘邦整天无所事事的,带着一大帮的小弟四处乱转。虽然刘邦在父母面前不怎么听话,但是这个人还是比较讲义气的,看有一大帮子的小弟整天跟着他,他本人也对这些哥们儿比较好,经常带着这群人去吃饭喝酒。说是吃饭喝酒,其实是去蹭饭吃,因为刘邦不喜欢干活儿,年纪大了,也不能老去父亲家啃老。
所以他经常带着小弟去他寡居的大嫂家里吃饭,他的这个大嫂也不容易啊,在刘邦大哥去世以后,这个大嫂并没有改嫁,反而一个人艰辛的在养育着和刘邦大哥的几个孩子。在生活上很不容易,刘邦一次两次的蹭饭还可以,经常去蹭饭的话,还带着一大群人,人家当然心里面不乐意了。
有一天,刘邦因为钱没了,就打算领着自己的好兄弟去大嫂家蹭饭吃,正走在路上呢,就被他的大嫂看见了。他大嫂一看,就知道刘邦打的什么主意了。所以她就想了一个办法,赶紧走到厨房里面,故意用东西刮锅铲,发出很大的声音,意思就是吃完饭正在收拾东西。刘邦和那帮子兄弟听见声音明白没饭吃了,就都一哄而散了!
刘邦没走,他走进厨房一看,原来还没开始吃饭呢,心里面里面就明白了,虽然他的脸皮比较厚,但是看见这个也是感到很不好意思的。再加上他本来是一个好面子的人,他就感觉嫂子没给他面子,让他丢人了,所以就对这个大嫂心里面有意见了。从此就很少去大嫂家吃饭了!
后来刘邦就当上皇帝了,虽然当上皇帝了吧,刘邦对这件事记得还是很清楚的,所以没有给大嫂家任何的封赏。后来刘邦的父亲劝刘邦,刘邦才给大嫂家的侄子封了一个羹颉侯,相当于用勺子刮锅的侯爷,来报复当年的事情。
后来刘邦也想开了,给自己的嫂子封了一个阴安候,他的大嫂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被封侯的女性!虽然没有什么功绩吧,而且还让刘邦丢了人,没了面子,但是作为刘邦的大嫂,人家以前还多次照顾过刘邦。
本文涵盖了关于历史上第一个被封侯的女性!曾经还让皇帝丢了脸!的所有内容,希望能够为读者们提供有关该主题的全面了解。如果您对历史人物及历史相关知识感兴趣,我们强烈建议您关注我们的,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包括历史事件、历史名人、历史文化等等。
“男人生在世上。他们很强大。”封侯、拜印是封建时代成功的象征。男人为之而战,为之而死,不择手段,并不鲜见。但是,历史上有过女性称号吗?如果有,多少钱?确切的说,有,但人不多。小说家不算,但历史上只有五六个人。他们分别是:鲁、殷安侯佚名、明西亭的侯旭甫、阎厚通、侯、钟忠厚秦良玉。其中,除秦良玉被明朝朱封侯外,其余均被汉初刘邦、吕后封侯。
吕后生活在前241-180年,由此可以推断,齐鲁应该死于58-61岁。为敬业大臣所惧,为大臣所恨,最后在灭鲁斗争中被乱棍打死。曾经姓侯,她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姓侯的女人。这在吕后发生了四年。卢缇是舞阳皇后樊哙的妻子。她脾气不好,经常在背后议论别人,得罪了很多英雄。因此,吕后死后,她是被乱棍打死的,她的儿子也受了伤。从时间上来说,她是西汉末代侯爵,四年前才被封爵。
燕后通也是被鲁皇后封的,不过时间好像在鲁缇之前。年:“二年,何启,石。孩子有孩子,孩子没有孩子。高之后,何夫人封为柴,而男孩则延为朱阳侯。文帝元年,延为侯。”显然,萧何死后四年,皇子吕霄也死了。吕雉指定孝的妻子为继承人,孝的小儿子萧炎为建筑商。侯被封为爵士十年。刘恒上台后,免除了他的军职,改萧炎为太祖侯。没有突出的表现,史书记载也很少。
明朝《晓寒何传》有两个争议点:一是刘邦是否贬徐为侯?第二,徐是一个消极的女人吗?原因很简单,《钗头凤》并且没有制作负封的记录。许的风流韵事最早见于《女亭》年,其书《高祖第一》后明确记载:“高祖为妓。”是西汉名臣陆贾写的一部杂史。它记录了中国皇帝刘邦和项羽之间的事件。当人们写这个事件时,它应该是真实的,不容置疑的。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收藏了这本书。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用这篇文章。但在《楚汉春秋》年,徐福和她的故事被多次提及,明显是有真人的。关于徐的阴性性别,司马真引用东汉学者应劭的话说:“阴性,河内人,老妇热心。”这说明古代学者大多认为徐福是女的。徐福被封的时间没有记载,但肯定是在高侯被封之前。
关于殷安侯的记载模糊,时间无法确定,谁有争议。但别人在《楚辞韩春秋》年劝王当皇帝时,只说了一句话:“我想请后羿和邪王、宗室、大臣们商量一下,说‘王的长子应该是皇帝的继承人’。”。愿王为天子。年没有这个殷安侯,而是引用了汉末苏林《史记》年的话:“殷安侯是刘邦的大嫂,用铲子刮锅,干涉刘邦带人回家做饭的女人”。但三国时的如春以为殷安侯是刘邦的第二任妻子。他说:“清朝封了殷之后,吕条是个才气横溢的太子,萧何夫人也是燕王。”也就是说,“殷皇后”是一个人,刘忠之的妻子,因为儿子吴宓谋反,被代王贬为杨皇后。后人在此基础上争论不休。但无论如何,殷安侯是刘邦的小姨子,刘邦是一个没有留下名字却短时间没有被封爵的侯爵。
至于吕后,可以在《史记》和《史记》中找到,其中明确记载:“吕后Xi鄄战死,汉高祖六岁。因为他没有孩子,他的母亲是吕后。”Xi的母亲姓瑕还是姓瑕?这个括号有点不清楚,但不影响侯爵的存在。而且,这个人应该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侯爵。
1、妇好
妇好 , 好姓,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 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且为三个法定配偶之一。“妇”为亲属称谓。铜器铭文中又称“后母辛”是因为她的庙号称辛,即乙辛,周祭卜辞中所称的妣辛。 祖庚、 祖甲的母辈“母辛”也就是她。 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
2、花木兰
花木兰,412年-502年,武汉黄陂人,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3、吕母
吕母,?—公元18年,女,琅琊海曲,今日照人,是一个财产俱丰的富户。她是西汉末年最早反抗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的女领袖。山东日照境内奎山西麓的崮河崖上,吕母起义的点将台犹存,后来称作吕母崮,成为中国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纪念地。吕母起义,点燃反抗王莽反动统治的火炬。天凤五年,公元18年,吕母病故。同年,琅琊人樊崇在莒县境内率众起义。吕母的部卒重返陆地,其主要部分参加樊崇领导的赤眉军。其余部分,分别投奔到青犊和铜马等农民起义军。
4、迟昭平
迟昭平,西汉农民起义的巾帼英雄,在漫长的历史长卷中,熠熠闪光,展示着一代女性的尊严与骄傲。迟昭平,平原县城南人,生卒年月无考。迟昭平也于吕母起义的同年秋,聚众数千人在河阻中,现平原城西南,举行起义,抗官税,荡府衙,杀豪绅,掠贵族,扶危济弱,分粮与贫苦百姓,一时声威大震,成为众豪杰中一位杰出的农民起义女领袖。由于斗争形势的发展,于地皇三年,公元22年,夏,迟昭平部与徐异卿部汇合,战斗在平原、富平、乐陵、无棣、盐山等地,队伍很快发展到10万之众。
5、冼夫人
冼夫人,公元512年农历11月24日—公元602年农历1月18日,又称冼太夫人,名英,高凉郡,今广东茂名、阳江一带,出生于今茂名市电白区电城镇山兜村。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被奉为“岭南圣母”。夫人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一生身历三朝,顺应人民的要求和愿望,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她和她的子孙们相继为岭南地区持续百年的相对稳定,促进广东南部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爱国主义典范。
6、平阳昭公主
平阳公主,?—623年,唐高祖李渊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母太穆皇后窦氏。祖籍邢州尧山,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统领千军万马为自己父亲建立帝业的公主,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中国万里长城的著名关隘娘子关就是因为她所率领的娘子军曾经在此驻守而得名。她是唐朝第一位死后有谥号的公主,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真正的生荣死哀。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记录其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没有记载。
7、梁红玉
梁红玉,1102—1135年,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后结识韩世忠,两人初次见面,是在平定方腊起义后的庆功宴上,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世忠的正妻。
8、唐赛儿
唐赛儿,1399—?,明初农民起义军女领袖,山东滨州蒲台县人。1420年,永乐十八年在益都卸石棚寨率众起义,震动京师,给明王朝以沉重打击。 明初,成祖从南京迁都北京,大修宫殿,又组织人力,南粮北调,还开挖运河,先后在山东征调数十万民夫,农民徭役负担沉重。唐赛儿是明朝初年起兵反朝廷的著名白莲教女首领。唐赛儿是山东蒲台县人,林三之妻。林死后据说唐偶得一石匣,内有宝剑兵书,唐研习后通晓法术兵法,以传白莲教为名,集合民众数千,于永乐十八年二月在益都卸石棚寨起事。
9、秦良玉
秦良玉,1574—1648字贞素,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人,明朝末期战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女将军、军事家、抗清名将。官至明朝的光禄大夫、忠贞侯、少保、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四川招讨使、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提督、一品诰命夫人。自幼从父习文练武。秦良玉一生戎马40余年,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的巾帼英雄。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为数不多的文武双全女子。
10、冯婉贞
冯婉贞,1841年,清咸丰年间人,回族,北京谢庄人,祖籍山东。1860年,即咸丰十年,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以后四处掳掠,冯婉贞与父亲冯三保一起带领民团打败英法军队,保护了谢庄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女英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冯婉贞的事迹记载在清末徐珂所辑《清稗类抄》中的《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一文中。据历史学家考证,冯婉贞只是一个小说中的人物,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冯婉贞的事迹记载在清末徐珂所辑《清稗类抄》中的《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一文中。
1 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 (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谥则天顺圣皇后。
2 秦良玉
秦良玉,明朝末年战功卓著的女性军事统帅、民族英雄、军事家。曾率“白杆兵”参加平播、援辽、平奢、勤王、抗清、讨逆(张献忠)诸役。累功至大明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少保、四川招讨使、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官、忠贞侯、一品诰命夫人。死后南明朝廷追谥曰“忠贞”。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的巾帼英雄,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
3 萧绰萧太后
本名萧绰,小字燕燕,是辽景宗皇后。其子辽圣宗即位以后,成为皇太后,民间称之为萧太后。景宗时代她被委以国政,圣宗时代她摄国政,辽朝军国大权由她执掌。在她的主持下,辽朝由乱而治,圣宗时代兴盛强大,多次与宋战争,最后缔结了“澶渊之盟”,南北和好,形成了南北和平共处的新局面。
4 芈八子(芈月)
宣太后(-前265年),芈姓,或称秦宣太后,出身楚国,为秦国相穰侯魏冉之异父姊、后为秦惠文王妃,生子秦昭襄王。宣太后起初是惠文王的妃子,称芈八子。惠文王死后,由惠文王后所生的秦武王即位。武王在位三年薨逝,由武王之弟、也就是芈八子所生的公子则即位,即秦昭襄王,芈八子因此成为王太后,从此开始了长达四十一年的临朝称制。
5 慈禧
慈禧(1835~1908),清咸丰帝奕之妃,同治、光绪两朝实际最高统治者。那拉氏,祖居叶赫(今四平四周),故称叶赫那拉。满洲镶蓝旗人。父惠征,曾任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员。咸丰十二年(1852),被选入宫,封兰贵人。
1856年,生皇长子载淳。次年,封懿贵妃。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钮钴禄氏,且因得咸丰帝宠幸,干预朝廷政事。1860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她随咸丰帝逃往热河(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次年8月,咸丰帝病死,六岁的载淳继位,她和钮钴禄氏被尊为皇太后,徽号慈禧、慈安,俗称分别为西太后、东太后。
6 冯有
北魏冯太后(441年-490年),汉族人,是北燕君主冯弘的第二子冯朗之女和北魏时期文成帝的皇后。她在文成帝死后两朝亲政,把北魏改革成为一个文明的国度。她对北魏的影响,在其孙儿元宏更加发扬光大。冯氏的祖父冯弘、伯祖父冯跋是北燕天王。她的弟弟冯熙为太师,两位侄女冯清、冯润,后来成为北魏孝文帝元宏的皇后。 史上称冯太后为文成太后。
7 吕雉
吕雉(前241年?-前180年),字娥姁,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单父人。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封建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子,掌握汉朝政权长达十六年。
8 妇好
妇好,商朝国王武丁的妻子,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妇好墓于1976年于河南安阳发现,墓中的谜团目前正在不断发掘之中。
9 贾南风
贾南风(256-300),即惠贾皇后 平阳襄陵人。她是西晋时期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充的女儿。貌丑而性妒,因惠帝懦弱而一度专权,是西晋时期“八王之乱”的始作俑者之一。后死于司马伦之手。
10 窦漪房
窦漪房(公元前205-前135),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人,年幼应召入宫。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驾崩,吕后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每个王五名,窦氏也在选中之列。她去了代国。虽然这不是她的心愿,但抵代国后,深得十二岁的代王刘恒喜欢,先与其生长女刘嫖,后又生了两个儿子:刘启和刘武。窦太后是中华帝国最后一位拥附黄老思想的统治者,在她的影响下,西汉政权能继续由刘邦时期定下的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49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夏朝军队是由什么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