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康熙第一次吃西药服食奎宁的过程不简单

华里士 2023-07-18 11:03:10

康熙第一次吃西药的故事大家知道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康熙王朝》是一部精彩的电视剧,让不少观众都为之喝彩。可是您也许不知道,其实在整部电视剧中,有一个桥段是并不准确的,这个桥段便是康熙服食西药的过程。康熙皇帝应该怎样服食西药?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由陈道明主演的《康熙王朝》中,曾演绎了一个经典的桥段。康熙32年时,康熙皇帝正好40岁,准噶尔部落的首领葛尔丹,经过多年的积蓄经营,终于有了能与清王朝对抗的资本,便悍然发动叛乱,大清王朝的边疆地区开始燃起了熊熊的战火。

为了能够迅速平叛,康熙皇帝决定御驾亲征。可就在清军节节胜利之时,康熙皇帝本人却因为水土不服而患上了重度疟疾。多日的高烧不退与昏迷,让康熙皇帝一度气息奄奄,这不仅令大军士气受挫,北京城内的皇子们也开始有了争位之心。

此时正好两个欧洲传教士路过,听说康熙皇帝的病症,便献出了西方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奎宁(金鸡纳霜)。康熙服用奎宁之后,果然病体康复,一举歼灭了葛尔丹部落,并顺利平息了宫廷之中的骚乱。

不少观众看到此处时,都为康熙皇帝捏了一把汗,还不住声地感叹于西方传教士西药的神奇。不过小编要告诉您的是,这个桥段演绎的并不准确,其中还有不少漏洞。众所周知,康熙皇帝作为天子,其人身安全是要绝对保证的,康熙皇帝不可能贸然喝陌生人送来的药物,即使它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

既然如此,康熙皇帝服用奎宁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在《康熙王朝》的电视剧中,康熙皇帝服用奎宁之前,其皇妃曾经两次试药,确定没有人下毒后,这才令康熙皇帝服用。不过这显然也不太靠谱,皇帝本人纵然是万金之躯,可皇妃起码也是金枝玉叶,两个人不可能首先被当成试药的“小白鼠”。

当时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欧洲传教士在献上奎宁之后,并未得到宫廷中大臣们的信任,反被怀疑是葛尔丹派来的奸细,当即便被严格的监视起来。久经宦海的臣僚们都知道,康熙皇帝如果真的病逝,其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清王朝刚刚立足于中原,在经过平定三藩、剿灭郑氏、抗击沙俄的大型战役后,国家刚刚出现太平的征兆。此时康熙皇帝若是龙御归天,大军远征就可能面临着惨败,加上宫廷中皇子们的肆意争位,局面立马会变成一锅粥。届时,葛尔丹再与民间反清势力勾结,大清江山便会岌岌可危了。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一些守旧的大臣仍然采取保守的态度,不同意让康熙皇帝服食西药,致使臣僚之间因此事而分成两派。眼看着康熙皇帝病情渐重,大臣们也都急成热锅上的蚂蚁,随即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找人来试药。

当时清军中得疟疾者有很多,大臣们特意命人找来三位病情最重的兵士,当即给他们服食了西药奎宁(金鸡纳树皮磨成的粉末)。只过了一夜的工夫,三位兵士立马从发热昏迷,变得活蹦乱跳,所有的病症也都消失不见。

可是跟随皇帝御驾亲征的皇太子,却不同意皇帝服药,原因也简单,皇帝的身体是万金之躯,哪能和普通的士兵相比,士兵喝药能好病,皇帝却不见得可以。

没有办法,三名随驾亲征的大臣,舍身试药,经过服药,证明这药是安全的,见此情景,皇太子也只好被迫相信奎宁的药效,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宗旨,小心翼翼的伺候康熙皇帝服食了奎宁。

同样是过了一夜的时间,康熙皇帝身体迅速痊愈,当初还卧床不起的他,清早便能下地走路了,这让大臣们吃惊不已,接下来,皇帝重赏了此前“英勇试药”的兵士,以及三位试药的大臣,感谢他们“拯救”了大清国的未来。

康熙皇帝服侍奎宁,过程真的不简单,一方面是帝王生命的安全,一方面是难测的洋药的药效,两方面交织在一起,就出现就令人难以取舍的局面,小编想说的是,相信科学,最终康熙捡回了一条命,否定科学,康熙的命就没了,历史没有假设,这就是一个真切的事实。

评述 评述康熙对外国策拜托各位了 3Q

关于康熙时期的中外关系,电视剧中主要表现了两个方面: 一是中俄关系;二是关于耶稣会士来华问题。 我们首先来说说这第一个问题。一、康熙时期的中俄关系1.沙皇俄国开始侵略中国东北地区说到康熙时期的中俄关系,我们知道,《康熙王朝》 中最早出现俄国人的镜头是第十五集: 说的是正当吴三桂阴谋发动叛乱(三藩之乱)之际, 俄罗斯使臣戈尔尼称拜会康熙皇帝! 称他们国家的领导人是彼得一世沙皇!问题在于,历史上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么?历史上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彼得一世是在1682年即位的, 这个时候的彼得才10岁;另外,这个时候的“三藩之乱” 已经被平息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沙皇俄国不是个欧洲国家么? 这个国家什么时候与中国接壤了呢?说来话长,我们简单介绍一下。16世纪前, 沙俄本来是个欧洲国家;1581年,沙俄开始越过乌拉尔山, 踏入亚洲领土;1632年,沙俄建立雅库次克,开始与中国接壤; 1643年,沙俄趁明清之际中原动荡之机开始进入我国领土境内, 蚕食我国境内早已经归属于大清王朝管辖的黑龙江流域土地, 中俄领土纷争开始产生。当然,沙俄的这次入侵可耻的失败了, 英勇的达斡尔族人民赶走了侵略者。1650年,沙俄再度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 当地军民在进行了两年多的顽强抵抗后失败;沙俄势力变本加厉, 于1654年出兵侵入我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占领了尼布楚; 此后双方在这一地区展开了多次的撕杀,互有胜负; 康熙皇帝即位以后,沙俄侵略者继续扩大了战果, 在整个黑龙江流域建立了一系列殖民据点。康熙皇帝亲政以后,为彻底解决东北边疆问题, 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工作。一切准备就绪之后, 康熙皇帝开始于1669年谴使赴尼布楚谈判; 1670年双方又在北京进行第二次谈判。但是,随后开始的“ 三藩之乱”终止了这一进程: 沙俄侵略军我精奇里江和额尔古纳河地区。“三藩之乱”结束后,清朝政府于1783年正式设立黑龙江将军, 萨布素为首任将军,属下兵员两千, 及时制止了沙俄的进一步侵略活动, 也为后来收复雅克萨奠定了基础。但是,这个时候,正好赶上台湾郑氏政权发生易主,郑经去世, 子郑克塽即位,康熙皇帝确定了先南后北的原则, 率先解决了台湾问题。1683年,清朝收复台湾。 康熙皇帝开始集中全部精力解决东北边疆问题。我们看《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的意思, 康熙皇帝解决东北边疆问题似乎是很顺利的, 索额图可谓是马到成功啊!问题在于,历史上真的是这样的么?历史上,不是这么回事! 我们之所以看到索额图似乎是马到成功的样子, 其实这个所谓的马到成功是打出来的!当时的中国不但跟沙俄打过仗,而且这仗还不止打了一次呢!您想想,不把这些侵略者打服, 他们会那么老老实实的在和约上签字?笑话!2.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中俄双方的两次战役是在同一个地点——雅克萨!为了弄清敌情,康熙皇帝于1682年亲自到盛京, 一面派将军彭春、郎谈借打猎为名到边境侦察; 一面要当地官员修造战船,建立城堡,准备征讨敌人。 两人回来汇报, 说只要3000人带上红衣大炮20门就可解决问题。 1683年初,康熙皇帝任萨布尔为黑龙江将军,同时扩建瑷辉城, 为驱逐俄军作准备。康熙皇帝作好一切准备之后, 于1683年夏派人送信给雅克萨的俄军头目, 命令他趁早退出雅克萨,沙俄军不但不肯退出,反而向雅克萨增兵, 跟清朝对抗。眼看和平解决已经不可能了, 康熙皇帝就发布进军的命令。1685年正月,康熙皇帝派彭春为都统, 率领陆军水军一万五千人,浩浩荡荡开到雅克萨城下, 把雅克萨围了起来。沙俄军队经过几年的准备,把城堡修得十分牢固。 彭春观察了地形之后,在城南筑起土山, 让兵士站在土山上往城里放弩箭。 城里的俄军以为清兵要在城南进攻,就把兵力拉到城南。 哪儿知道清军却在城北隐蔽地方放了火炮,乘城北敌人防守空虚, 突然轰起炮来。炮弹在城头呼啸着飞向城里, 敌人的城楼被炮弹击中了,熊熊燃烧起来。天色渐渐发白,清军又在城下堆起柴草,准备放火烧城。俄军头目这才吓慌了神,在城头上扯起白旗投降。按照康熙皇帝的事前嘱咐,彭春把投降的俄军全部释放, 勒令他们撤回本土。俄军头目托尔布津哭丧着脸, 带着残兵败将走了。俄军撤走后,彭春命令兵士把雅克萨城堡全部拆毁,让百姓耕种; 接着,带着军队回到瑷珲城。但是,遭到惨败的俄军头目并没有死心, 他们打听到清军撤出的消息,过了不久,又带兵溜回雅克萨, 把城堡修筑得更加坚固。边境的警报传到了北京,康熙帝决定把侵略军彻底消灭。 1686年夏, 康熙令黑龙江将军萨布尔率军2500人再攻雅克萨。这一次, 清军的炮火更加猛烈,俄兵几次出城反扑,都被清军打了回去。 守城头目托尔布津中弹死去;留下一批侵略军不得不躲到处窖里, 没几天,病的病,死的死,最后只剩下了一百五十个人。沙俄政府慌忙派使者赶到北京,要求谈判。康熙帝才下令停止攻城。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索额图在尼布楚谈判才变得如此的顺利!3.中俄《尼布楚条约》索额图于1688年离京与俄国谈判。离京前,康熙帝谕示: 尼布楚、雅克萨、黑龙江上下游以及通向此江的一河一溪都属我方。 1689年,中国政府派出代表索额图, 沙俄政府也派出戈洛文做代表,在尼布楚举行和谈, 划分了两国边界, 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这就是《 尼布楚条约》。这是一个平等条约,是雅克萨战的胜利成果, 保障了东北边疆的安定。二、康熙时期的耶稣会士来华问题我们在看《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的过程当中, 一定会注意到这样一个场景:索额图在尼布楚谈判的过程中, 有个来自法国的翻译!问题在于,历史上真的有个来自法国的翻译么? 这个来自法国的翻译是怎么样来中国的?是像电视剧中的那样, 在康熙皇帝进攻噶尔丹的过程中,康熙病危之际,巧遇张诚和白晋, 张诚和白晋又用自己手中的金鸡纳霜治好了康熙皇帝的病, 从而得到了康熙皇帝的信任么?这里面有几个问题:第一、 张诚和白晋来中国的时间不是在康熙皇帝进攻噶尔丹的过程中。 历史上,康熙皇帝进攻噶尔丹一共有三次, 其中最早的一次是在1690年。而张诚和白晋一行共6人,则是法王路易十四的传教士使团, 他们从1685年开始出发,1687年到达北京。他们还从法国带来了30箱科学仪器和书籍作为见面礼。 康熙皇帝看到这些非比寻常的礼物后当即决定,让白晋、 张诚入宫为官,担任他的科学顾问。第二、索额图在尼布楚谈判的过程中,的确有来自法国的翻译, 这个来自法国的翻译的确是张诚。 他奉旨参加了中俄尼布楚谈判及和约的签定。第三、康熙皇帝的确吃过法国耶稣会士的药——金鸡纳霜(奎宁)!但是其时间不是在在康熙皇帝进攻噶尔丹的时候, 地点也不是在蒙古大草原,给药的人也不是张诚和白晋。1693年,康熙皇帝病了,冷时如入冰窖,热时似进烤炉, 御医用药后,效果不佳,高烧不退。法国传教士洪若翰、 刘应两个人对康熙皇帝说,这病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是疟疾, 服用西药金鸡纳霜(奎宁)会见效痊愈。康熙皇帝真有福气, 正在广东传教的两位传教士刚刚收到从法国寄来的整整一斤金鸡纳霜 。康熙即刻颁旨,令两位神父立刻把药带入京师。康熙皇帝不顾御医阻拦,服用了金鸡纳霜,真的痊愈了。 金鸡纳霜从此进入中国。康熙皇帝还决定:第一、从即日起, 允许西方传教士在北京传教;第二、 将原辅政大臣苏克萨哈的王府赐给他们;第三, 允许他们在受赐土地上建天主教堂;第四、拨给他们以银两和材料, 命工部帮助建造这个天主教堂——北京南堂。与此同时,1693年白晋奉康熙皇帝之命回国, 1697年他在巴黎就《易经》的题目作了一次演讲, 1698年自法国返回中国。问题在于,张诚和白晋他们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呢?最主要的目的是传播天主教。从1582年利玛窦来华开始, 这些耶稣会士在中国活动了近三百年。在传播天主教的同时, 也传播了西方先进文化。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康熙皇帝对待这些西方耶稣会士如此的开明, 为什么他的后代的做法可是完全不象他呢?1704年,罗马法王派铎罗来华,禁止中国教徒拜天、祀孔、 祭祖,惹怒康熙皇帝。铎罗被送出澳门, 凡不在钦天监工作的教徒一律出境。从此到嘉庆, 西学东渐冷了下来。

康熙得怪病就快死了,为何却被两个法国和尚给治好了?

康熙三十二年,康熙他得了一种怪病,已经是病入膏肓了。虽然当时康熙他身上盖了几层厚厚的棉被,但是他仍然一直在出汗,而且他的脸色是十分的苍白,让人看见就觉得害怕。康熙他也并非没有找过太医前来治理,但是却都没有什么用。当时的皇宫当中也是暗涛汹涌,因为清朝早有皇帝是因为生病而死的,而此时康熙要重蹈他父亲顺治帝的步伐、也要因病而死,而天子抱病而死,这是不祥的征兆,这是是否在说清朝的国运将尽呢?

并且那些太医认为康熙他得的这种病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病,早在先前已经有很多人因为这种病而死掉了,康熙似乎也是无药可救了。皇宫内的太医也是想尽了自己能想出的一切办法,但是都没有把康熙给治好。因此眼看康熙就要撒手西归了,大臣们也是在无奈之下张榜向全天下人去求救、去求名医前来为康熙治病。

而这时候就来了两个西洋人,这两个人都是法国的传教士。他们向康熙献上了一种西药,说这个药对康熙的病是十分有用的。但是康熙以及整个清朝朝廷对西方人带来的药都是完全不信任的,因为西方的国度在当时被清朝认为是蛮夷之地的,而康熙的病在中国这种自居为天朝上国的地方都没法治疗,那种小地方的国家怎么能治好呢?

但是毕竟是死马当活马医,康熙也是下了指令,找了几个病人来吃这个药来试试。而在康熙看见这些人吃了这些药之后居然全部痊愈了,也是大喜,他自己也是紧随其后将药物给服下了。在康熙吃了药之后不过三五天,他果然是大病痊愈。也正是因此康熙后来不仅答应这两人在北京传教,甚至还帮他们修建了大教堂。而这两个人当时献给康熙皇帝用的药,正是我们如今十分常见的用于抗疟疾的奎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49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