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底之战是东汉建武三年(27年)闰正月东汉征西大将军冯异大败赤眉军于崤底(崤山谷地)的一次伏击战,冯异先遣一部兵力化装成赤眉军潜伏路旁,以小部兵力诱对方进攻,再以主力相拒。会战中,伏兵突起,造成赤眉军不能识别敌我,以至溃败。冯异军追击至崤底。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崤底战役的全过程。
赤眉建政权二年(公元26年)十二月,赤眉军离开长安东归,建武三年(公元27年)正月,刘秀与赤眉军交战于崤山地区,赤眉军被刘秀军击败,全军投降于刘秀军。
当赤眉西进,离开长安后,长安城已成无重兵驻守的状态,这时刘秀集团的邓禹军乘机由上郡等地南下,轻而易举地占据了长安。当邓禹军未进占长安之前,刘秀即命令邓禹要伺机进占长安,镇慰西京,维系百姓之心。但邓禹自觉力量远非赤眉军的对手,故一直迟迟不敢向长安进犯,仍在上郡一带地区征集兵马,屯聚粮草,等待时机。赤眉大军一从长安撤出西走,邓禹进占长安的计划,才得以实现。
邓禹军进占长安后,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失策行为,他不在政治上改进治理长安的措施,没有在军事上加强保卫长安的部署,没有注意对长安及其附近地区更始政权旧部招抚收容,壮大自己的实力,而是忙于晋谒汉高祖刘邦的神庙,收汉代十一帝神主,派兵送往洛阳,巡行陵园等封建礼仪琐事。从而,使他失去了巩固长安的可贵时机,客观上为赤眉大军重返长安,减少了阻力。当邓禹得知赤眉军东返的消息后,邓禹即派兵前去迎击,企图阻止赤眉军重返长安,赤眉军于郁夷(今陕西陇县)击败了邓禹军,邓禹慌忙退出长安,入据云阳(今陕西三原),赤眉军遂又胜利地进占长安。
2.起因
赤眉军由今甘肃、宁夏等地返回长安,势力已较前大减,及至杜陵一战,10万精兵被歼,又极大地削弱了起义军的力量。这时三辅地区正遇上大饥荒。据《后汉书·列传·刘玄刘盆子传》记载:“时三辅大饥,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各地的豪强地主,聚众以为营垒,坚壁清野,以断绝长安的粮食供应,来困扰赤眉军。赤眉军无计可施,只得第二次被迫做出撤离长安的决定,东归关东地区。于是,赤眉军于建武二年(公元26年),汉光武帝刘秀二年十二月,共20多万大军离开京师,向东进发。刘秀集团在平定河北和河东、河西、河内等地区的同时,对赤眉军的发展动向就极为重视,把自己的战略重点转向对付赤眉起义军,时时注意寻找时战,消灭这支唯 一可以与刘秀争夺天下的武装力量。
刘秀当初派邓禹执行进兵关中,伺机夺取长安的战略行动,由于邓禹军与赤眉军两次作战,两次大败,而没有实现。故刘秀不得不于建武二年(公元26年)十一月召回邓禹,以将军冯异代替邓禹执行抢占关中,消灭赤眉的任务。刘秀对冯异进占关中对抗赤眉军的基本策略和战略作了详细交待。刘秀告诉冯异说:“三辅地区,遭受了王莽更始之乱,又受到赤眉延岑战乱的祸害,百姓的生命财产遭到严重的损失,无人给他们以任何保障,现 在派你去征讨各种叛逆势力,对归附降顺者,把首领集中到长安去,对于他们的部众士卒,则遣送回乡,从事农业生产,并且要毁掉现有营垒,以免他们又聚众割据。”同时还告诉冯异,征伐各种势力,不在于略地屠城,主要在于平定他们的势力,妥善地安抚他们。
刘秀判明了赤眉军东归的情况后,为更顺利地镇压赤眉军,即对邓禹说:“不要与穷寇争锋拼命,赤眉已日渐处于绝境,他们没有粮食,肯定要向东方来,我以饱待饥,以逸待劳,很容易消灭他们,你千万不要轻率与其交战。”刘秀为了集中力量对付赤眉军,在其进占洛阳后,针对赤眉军东进,采取了以下部署:破奸将军侯进率军进驻新安地区;建威将军耿弁率军进驻宜阳地区;大司马吴汉统率的大军集结于洛阳附近地区。这样,刘秀集团对赤眉军的东归,便形成了一个南北待击,中间控制强大机动兵团的极为有利的战略态势。
刘秀集团参加崤底战役的总兵力,无确切根据可查。但依据其各部分的实力推算,大致可以得出上述概略数字:邓禹所部,初入关中为2万人,后来虽有较大发展,但几次战败,损失了一些部队,渡过黄河后大概最多也只能拥有三五万人;冯异指挥的魏郡、河内、河南等郡兵马,估计也在4万人左右;东路军及其洛阳地区的机动力量,大致约在25万左右。
3.两军作战策划
赤眉起义军的御史大夫樊崇,丞相徐宣等认为,刘秀集团正忙于建都洛阳,派兵向周围扩张势力,在中原地区脚跟尚未站稳,所以,赤眉回军关东遇到的敌对力量很可能不会太大。故作出了以下东归作战策划:放弃攻击渭北的邓禹军;不再攻击延岑的部队;准备打击冯异的西路军;出函谷关后,仍按入关的路线东进,然后往东南方向发展。刘秀集团根据赤眉军原先的入关进军路线分析,认为赤眉东归也有可能仍经过颍洛之间,于是预先在洛阳、宜阳、新安等地布设了重兵,准备在颍洛地区将赤眉军这股威胁刘秀称帝最强劲的敌人彻底歼灭。
刘秀集团策划:如果赤眉军走西路,即经过灵宝、新安、洛阳之线,则宜阳的建威大将军耿弁率军驰往新安,与新安驻防军破奸将军侯进部共同攻击赤眉军;如果赤眉军走南路,即经过弘农郡、走宜阳,则侯进率新安驻军驰往宜阳,与宜阳的耿弁军共同击灭赤眉军;位于洛阳的重兵集团由吴汉、朱祜、杜茂、贾复、坚镡、王霸等统率的六军,和由骑都尉刘隆、马武、阴识等率领的边境突骑部队,准备向两个方向机动支援。
4.战役经过
赤眉起义军于湖城作战胜利后,没有注意招降和收编冯异、邓禹的部队,给了敌人重新收拢集结的机会,同时也没有注意休整自己的部队,备足下次作战的粮食。作战60多天后,拉着饥饿疲惫的队伍,急急向东方开进,只想早日返回东方,忽略了对前方可能出现的敌人数量及自己的战略策略的研究,这就使赤眉起义军,在缺乏政治上、思想上、军事上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仓促进入了预想不到的崤底交战。汉光武建武三年、赤眉军刘盆子建世三年(公元27年)闰正月,冯异已完成崤底战役的一切准备工作,他命令一部分部队穿上赤眉军的服装,预先埋伏于有利地势,然后派出部队去如期向赤眉军挑战。赤眉军樊崇等于拂晓派出1万余精兵,首先与冯异的先头部队交战,双方展开激烈战斗。冯异军佯装抵挡不住,这时冯异却只派出很少量的部队前来支援,造成了赤眉军误认为冯异兵少势弱的错觉,于是,起义军即出动主力部队,全力向冯异军猛攻。
冯异军见赤眉军主力投入作战,也随即将自己的主力展开,迎击赤眉大军。双方都有一些不同程度的伤亡,战斗持续到午后,赤眉军的攻势逐渐减弱,冯异看到时机成熟,遂命令埋伏部队出击。这些伏兵由于穿着与赤眉军相同的服装,而且又来势汹涌,使赤眉军分不清敌我,阵势立即大乱,纷纷向崤底撤退。冯异随即挥军向崤底进击,逐渐压缩包围圈,将赤眉军男女8万余人于崤底击破俘获,这是赤眉军自杜陵战役以后,第2次最大的失利,遂使崤底战役成为赤眉军彻底失败的前奏。赤眉起义军遭此严重失败,还剩10余万兵力,在樊崇等统率下,急忙向东南方疾走。
汉光武帝刘秀得知冯异大败赤眉军,十分欣喜,并立即调动重兵堵截围歼赤眉军剩余部队。当刘秀得知赤眉军向东南疾走宜阳(今河南宜阳之韩城)的情况后,立即亲率汉军主力大军,也向宜阳疾进,到达宜阳后,确定了以下的作战部署:前军由大司马吴汉统率,全部为刘秀集团的精锐之师;左军是刘秀集团的骁骑部队,由骑都尉刘隆、马武、阴识指挥;右军由大将军朱祐,扬化将军坚镡,偏将军王霸等统率;中军这是由刘秀直接控制的机动部队,包括建威大将军耿弇、骠骑大将军杜茂、执金吾左将军贾复等部。刘秀集团将兵力部署妥当之后,即严阵以待,等候赤眉军的到达。
赤眉起义军在崤底失败后,正向宜阳疾走,突然在前进的路上与刘秀的大军相遇。这时粮尽力竭的起义军,自感没有可能突破刘秀以重兵布成的阵势,如勉强进行战斗,肯定会遭到无谓的伤亡,于是决定向刘秀投降,遂导致了赤眉农民起义军最后的惨败。当时樊崇等派出式侯刘恭为代表,前去刘秀营内谈判投降事宜。
《后汉书·列传·刘玄刘盆子传》对赤眉军屈辱投降和刘秀胜利后的傲慢态度,均有较详细的记载。刘恭见了刘秀说:“刘盆子带领百万之众向陛下投降,陛下如何对待他们?”刘秀回答说:“可以免除他们的死罪。”于是樊崇与刘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30多大臣将军便开始投降,将汉代的传国玺绶、更始的七尺宝剑等交给了刘秀。赤眉军交出了自己的兵甲,堆积起来与雄巍的熊耳山一样高。第二天,刘秀大军在洛水边上列阵,让刘盆子群臣观看,以向他们示威。刘秀对刘盆子等说:“自知当死不?”接着又以挑战的傲慢态度对樊崇说:“你不觉得投降后悔吧?我现 在可以让你重新把你的队伍集合起来,咱们正式做一次较量,以便决一胜负,我决不强迫你投降。”樊崇没有答话。但丞相徐宣却奴颜媚骨地说:“今 日得降,犹去虎口归慈母,诚欢诚喜,无所恨也。”至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公元27年)夏,刘秀以樊崇、逄安继续谋反罪,将他们杀死。
5.失败原因
赤眉军的失败是其缺乏战略的考虑。赤眉军湖城作战胜利后,未及时招降和收编冯异、邓禹的部队,给了对手重新收拢集结的机会,也没有及时休整自己的部队,备足粮草,而在作战60多天后,饥饿疲惫的军队向东方急进,对前方可能出现的敌人数量及自己的战略策略的未进行充分的应对准备,使自已仓促进入了预想不到的崤底交战。
6.历史意义
赤眉一直没有政权建设观念,攻占一地,大军一走,就放弃一地,对先占哪里,后占哪里,对待哪一类敌人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战胜敌人之后,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等等,均没有全局在胸的筹划。自己没有建立可靠的后方,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几乎无异于典型的流寇主义者。根本没有形成一个合法的、稳固政权的应有的凝聚力。这与刘秀首先占领河北,再扩及河内、河东、河南,并且把河北做为刘邦时期对待关中的地位一样地苦心经营,成为其夺取天下之基础,实在不可比。
崤底之战是发生东汉建武三年闰正月的赤眉农民起义中,此次战役东汉征西大将军冯异大败赤眉军于崤底(崤山谷地)的一次伏击战。
建武二年(公元26)九月,占领长安(今西安)的赤眉军西向陇东筹粮,为当地割 据势力隗嚣击败退回,再度陷入饥馑,并为地方豪强武装包围。不久,被迫放弃长安东走。此时,已称帝洛阳的刘秀为一举扑灭赤眉军,决定凭借崤函险道,以逸待劳,对赤眉军实施截击。遂派冯异代邓禹为主将,急速西进,至华阴(今陕西华阴东)阻击赤眉军60多天。次年正月,冯异撤至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北)与邓禹部汇合。邓禹邀功心切,迎战赤眉军,败走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冯异率军相救,亦败逃回溪(今河南渑池南),后收集散兵和当地豪强武装数万人,与赤眉军继续交战。二月,冯异先遣兵一部化装为赤眉军潜伏路旁,以少数兵力诱使对方进攻,再以主力相拒,待其攻势衰减后,用伏兵突袭,赤眉军溃乱,8万余人投降。接着,刘秀亲率大军,与先期部署于新安(今河南渑池东)、宜阳的侯进、耿弇部会合,拦截折向宜阳的赤眉军余部。赤眉军几经挫折,粮尽力竭,樊崇等率10余万人投降。前后延续10年的赤眉农民起义战争遂告失败。
崤底之战-战争经过 刘秀崤底之战刘秀建立东汉的关键战役,战役发生于公元27年(建武三年)正月,刘秀与赤眉军交战于崤山地区,赤眉军被刘秀军击败,全军投降于刘秀军。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九月,赤眉军三十万人攻占长安(今西安西北),消灭刘玄更始政权,另立刘盆子为帝。公元26年(光武帝刘秀建武二年),据《后汉书·刘盆子传》记载:"时三辅大饥,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各地的豪强地主,聚众以为营垒,坚壁清野,以断绝长安的粮食供应。赤眉军补给发生严重困难,加之军纪败坏,失去百姓支持,十一月焚宫室弃长安,西向就食,被陇西隗嚣击败。此时,西北有邓禹,南有刘嘉、延岑,东南有王常,赤眉军只得重返长安,驱走乘虚而入的邓禹。但20余万赤眉军缺粮,十二月再次放弃长安东归。
针对赤眉军的动向,公元26十一月,刘秀以冯异为征西大将军,替换入关中四年而战绩不显的邓禹;遣破奸将军侯进屯新安(今河南渑池东),建威大将军耿陈屯宜阳(今宜阳西),占据崤山险道,欲围歼赤眉军。冯异奉命西进至华阴(今陕西华阴东),阻击赤眉军60余日,略有小胜。公元27年正月,邓禹率领车骑将军邓弘东归至湖县(今河南灵宝西),惭于西征无功,约冯异共攻赤眉。冯异以"上今使计诸将屯渑池,截其东路,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全计也"来劝阻。邓禹不听,以兵攻赤眉,大战数日,赤眉佯败,弃辎重,以车载土,以豆覆其上,邓弘兵饥,取豆而食,而赤眉军突然回击,邓弘大败。冯异往救,亦受挫折,弃战马徒步逃出,退至回豁阪(位于湖县西),坚壁自守, 死伤3000余人。
闰正月初,冯异收集残部和当地豪强武装数万人,约赤眉会战,并先派一支假扮赤眉军的部队乘夜埋伏道旁。翌日晨,赤眉军以万人进攻冯异前部。冯异以少数兵应战,示弱诱敌。赤眉军全力猛攻,至下午兵疲势衰。冯异伏兵突起,赤眉军惊慌溃乱,降者8万余人,余部向东逃去。刘秀亲率六军,以逸待劳。于闰正月十七日在宜阳将赤眉军全部包围。十九日,刘盆子、樊崇、谢宣等率士卒10余万人投降。赤眉起义失败。
赤眉一直没有政权建设观念,攻占一地,大军一走,就放弃一地,对先占哪里,后占哪里,对待哪一类敌人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战胜敌人之后,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等等,均没有全局在胸的筹划。自己没有建立可靠的后方,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几乎无异于典型的流寇主义者。根本没有形成一个合法的、稳固政权的应有的凝聚力。这与刘秀首先占领河北,再扩及河内、河东、河南,并且把河北做为刘邦时期对待关中的地位一样地苦心经营,成为其夺取天下之基础,实在不可比。
崤底之战
建武二年(公元26)九月,赤眉军占领长安后前往陇东筹粮,但被当地割据势力隗嚣击败,再次面临饥馑困境并被包围。不久,赤眉军被迫放弃长安向东撤退。此时,洛阳的刘秀已经称帝,决定利用崤函险道,以逸待劳,一举消灭赤眉军。
于是,刘秀派冯异代替邓禹,急速西进,于华阴阻击赤眉军60多天。次年正月,冯异撤至湖县与邓禹部汇合。邓禹急于立功,迎战赤眉军,但却被击败逃回宜阳。冯异率军前来救援,却也遭到溃败,后来重新集结数万散兵和当地豪强武装,与赤眉军继续交战。
二月,冯异先派一部分士兵化装成赤眉军潜伏在路旁,诱使对方进攻,然后以主力军相拒,待敌军攻势衰减后,利用伏兵进行突袭,使赤眉军溃乱,有8万余人投降。
随后,刘秀亲自率领大军与先期部署于新安、宜阳的侯进和耿弇部队会合,拦截赤眉军的余部。经过多次挫折,赤眉军粮草耗尽,樊崇等人率领的十余万人投降。经过持续十年的赤眉农民起义战争,最终以失败告终。
战争经过?
刘秀崤底之战是刘秀建立东汉的关键战役,战役发生于公元27年(建武三年)正月,刘秀与赤眉军交战于崤山地区,赤眉军被刘秀军击败,全军投降于刘秀军。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九月,赤眉军三十万人攻占长安(今西安西北),消灭刘玄更始政权,另立刘盆子为帝。公元26年(光武帝刘秀建武二年),据《后汉书·刘盆子传》记载:“时三辅大饥,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
各地的豪强地主,聚众以为营垒,坚壁清野,以断绝长安的粮食供应。赤眉军补给发生严重困难,加之军纪败坏,失去百姓支持,十一月焚宫室弃长安,西向就食,被陇西隗嚣击败。
此时,西北有邓禹,南有刘嘉、延岑,东南有王常,赤眉军只得重返长安,驱走乘虚而入的邓禹。但20余万赤眉军缺粮,十二月再次放弃长安东归。
针对赤眉军的动向,公元26十一月,刘秀以冯异为征西大将军,替换入关中四年而战绩不显的邓禹;遣破奸将军侯进屯新安(今河南渑池东),建威大将军耿陈屯宜阳(今宜阳西),占据崤山险道,欲围歼赤眉军。冯异奉命西进至华阴(今陕西华阴东),阻击赤眉军60余日,略有小胜。
公元27年正月,邓禹率领车骑将军邓弘东归至湖县(今河南灵宝西),惭于西征无功,约冯异共攻赤眉。
冯异以“上今使计诸将屯渑池,截其东路,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全计也”来劝阻。邓禹不听,以兵攻赤眉,大战数日,赤眉佯败,弃辎重,以车载土,以豆覆其上,邓弘兵饥,取豆而食,而赤眉军突然回击,邓弘大败。冯异往救,亦受挫折,弃战马徒步逃出,退至回豁阪(位于湖县西),坚壁自守,死伤3000余人。
闰正月初,冯异收集残部和当地豪强武装数万人,约赤眉会战,并先派一支假扮赤眉军的部队乘夜埋伏道旁。翌日晨,赤眉军以万人进攻冯异前部。冯异以少数兵应战,示弱诱敌。
赤眉军全力猛攻,至下午兵疲势衰。
冯异伏兵突起,赤眉军惊慌溃乱,降者8万余人,余部向东逃去。刘秀亲率六军,以逸待劳。于闰正月十七日在宜阳将赤眉军全部包围。十九日,刘盆子、樊崇、谢宣等率士卒10余万人投降。赤眉起义失败。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很多,直到现在仍被大家熟知的:
1、涿鹿之战传说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九黎族首领蚩尤在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进行的一次艰苦激烈的大战,这是远古时代一次很大规模的战争。相传神农氏为帝王时,各氏族、部落互相掠夺,为害百姓,其中蚩尤最为暴虐,神农氏、黄帝无力征讨。阪泉之战后,黄帝势力大增,蚩尤仍继续作乱,不肯听命。2、官渡之战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农民大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地主 阶级的统治,使腐朽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私人武装),占据地盘, 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长期战争3、赤壁之战战争日期:公元208年7月~12月4、淝水之战时间:公元383年交战双方:前秦、东晋交战地点:淝水(今中国安徽瓦埠湖一带)结果:东晋胜利5、牧野之战战役名称:牧野之战战役双方:周武王,商纣王战役时间: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6、漠北之战中国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汉王朝以强大骑兵部队深入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击败匈奴袭扰势力的一次远程奔袭战。河南、漠南之战后,匈奴单于虽率部远徙漠北,仍不断攻掠汉朝北部边郡,企图诱汉军越过大漠,以逸待劳,击灭汉军。7、井陉之战“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公元前204年爆发的井陉之战,是楚汉战争中汉大将韩信指挥的,在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一带对赵军的一次出奇制胜的进攻作战。在这次战役中,韩信以不到3万的劣势兵力,背水列阵,奇袭赵营,一举歼灭号称20万的赵军,阵斩赵军主将陈余,活捉赵王歇,灭亡了项羽分封的赵国,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8、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占领了野王城,切断了韩国上党郡和国都的联系。韩国想献出上党郡向秦求和,但是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请赵国发兵取上党郡。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派左庶长王龅攻韩,夺取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驻兵于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长平村),以便镇抚上党之民。四月,王龅攻赵。赵派廉颇为将抵抗。赵军士卒犯秦斥兵····9、鸣条之战夏朝末期(约公元前1600年),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汤率领商部落士兵与夏军在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一说在山西运城)进行的一场决战,这场战争成为夏王朝灭亡的转折点;战争的结果导致夏王朝灭亡,商汤建立了中国的第二个王朝商朝。由于夏桀姒履癸无道,矛盾重重,当时民众愤慨地诅咒他“时日曷丧,予偕女皆亡”,四方的诸侯也纷纷背叛而去,夏的属国商渐渐····10、襄樊之战发生时间:1268---1273年发生地点:樊城,襄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48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朱允炆削藩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下一篇: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