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高阳公主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这个人就是唐太宗的第十七女儿高阳公主,虽然她的身世不如其他公主高贵,但因为她讨唐太宗开心,所以唐太宗还是十分疼爱这个女儿,并且给她挑了个夫婿,就是权臣唐玄龄的儿子。唐玄龄在朝廷的势力非常大,他的儿子还不是一般人想嫁就能嫁的,可见唐太宗有多喜爱这个女儿,给她挑的人家也有头有脸的。
然而高阳公主并不喜欢她的丈夫,又一个女子受到了政治联姻的摧残。后来她认识了一个和尚,正投高阳公主所喜,是个温文尔雅书生类型的人。这个和尚就是辩机,辩机也明白自己不能这样,但是最终理性抵不过感性,还是和高阳公主私通了。
后来事情败露了,唐太宗大怒,辩机被处死,并把知道此事而不禀报的奴才们全杀了,从此高阳公主再也没亲近过唐太宗。
唐代皇家多情事,而且以诡秘难辨著称。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风月案可看作其中之一。
对于这个案件大家再熟悉不过了。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最为宠爱的女儿,?主负所爱而骄?,后来嫁给了房玄龄之子房遗爱。辩机和尚是唐代高僧,曾帮助玄奘翻译经文,并代笔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一个是金枝玉叶,一个是佛法高深的和尚,两个人最后却走到了一起。
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相爱,交往了八年,而且还生下一儿一女。在两人交往期间,互有信物赠予,其中高阳公主赠送给辩机一只金宝神枕。这神枕却也特殊,为皇家专用之物。后来,这枕头被一个毛贼给偷去了。当时,长安城风气不好,盗案连连,捕快们正大力捉拿盗贼。这个毛贼很快就落网了。据毛贼招供,他从辩机和尚那偷来一具价值连城的金宝神枕。人们循着这个线索,深挖细就,很快就查明了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风月之事。
《新唐书》记载的比较详细:?会御史劾盗,得浮屠辩机金宝神枕,自言主所赐。初,浮屠庐主之封地,会主与遗爱猎,见而悦之,具帐其庐,与之乱,更以二女子从遗爱,私饷亿计。?
唐太宗知晓后,大为震怒,下旨处死辩机,杀奴婢十余。(《资治通鉴》记载,辩机是被腰斩而死。)
此案之后,高阳公主除了淫乱罪名,还因擅行巫蛊之术、窥伺天象等,最终被唐高宗赐其自尽。
这个案子之所以被人们屡屡提起,除了情节生动,能够满足人们猎奇心理外,还因为案件本身扑朔迷离,甚至有人质疑他的真实性。
综合国内学者研究观点,其存疑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地点存疑,两人相遇在浮屠庐主之封地,辩机如何在没有登记的情况下离开寺院;二是于理不合,辩机和尚比公主年长十几岁,而且两人交往长达八年之久,期间房家为何无人将此事告诉唐太宗,即便是最有动机的弟弟房遗则、婆婆卢氏也没有这样做;三是细节矛盾,《新唐书》描写高阳公主因此事而失宠,但从《旧唐书》中描述来看,高阳在房玄龄去世时并无失宠的迹象。相反,人们考证是房遗爱和房遗直争嗣导致了高阳公主的争宠。
以上是具体细节。其实,从史料来看,也让人疑窦丛生。这场风月案只记录在成书时间较晚的《新唐书》,《旧唐书》却不曾提及。《旧唐书》修撰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资料来源比较丰富,可信度相对更高,而《新唐书》则由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无可避免地带有宋人观点。我们知道,宋人崇尚道教,有贬佛的一面,《新唐书》是否会受此影响将一些民间故事、野史杂说融史书,以此污化辩机、贬低佛教呢?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值得一说的是,《新唐书》之后,《资治通鉴》也沿用了这一说法。此后,高阳公主、辩机和尚正史中的不良形象遂形成开来。
高阳公主作为唐太宗的最宠爱的女儿,嫁给了宰相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由于高阳的缘故,房遗爱也受到了唐太宗的特别眷顾,可是房遗爱并不是高阳公主心中的白马王子,高阳所爱的风流倜傥的文士,而房遗爱是一个不爱读书的武夫。夫妻之间的关系本来就不太和谐,这种出于政治目的的婚姻注定了高阳婚姻的悲剧。
一日公主与驸马打猎时,邂逅了在公主封地结庐而居的辩机和尚。辩机和尚是唐僧的弟子,虽然是和尚但是辩机相貌俊美、风流倜傥,正是高阳公主所喜欢的类型。于是,辩机和尚闯入了高阳的生活,两人之间发生了超友谊的关系。奇怪的是,房遗爱并没有阻止公主这种出格的行为,为了弥补房遗爱,高阳还赏赐了两名女子给房遗爱。
事有凑巧,辩机和尚被偷,公主给他信物金宝神枕也在被盗物品之中,禁宫宝物就这样流入民间。民间出现了皇家之物,自然引起了宫廷的重视。经过层层排查,终于查到了辩机和尚,审问之后,案情报到了李世民案前,最终辩机和尚腰斩于市。之后,原本就对自己婚姻不满意的刁蛮的高阳,与李世民之间的父女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她恨起了自己的父王。
会御史劾盗,得浮屠辩机金宝神枕,自言主所赐。初,浮屠庐主之封地,会主与遗爱猎,见而悦之,具帐其庐,与之乱,更以二女子从遗爱,私饷亿计。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生的痛,也是他作为大唐最伟大的皇帝身上的一个污点。李承乾作为太子也担心会遭受到建成太子的遭遇,想先下手为强除掉受李世民喜爱的李泰,不料事泄,被发配。为了不让玄武门事变再次发生,李世民选择了仁爱懦弱的李治为皇位继承人。
房玄龄死后,房遗直继承爵位,高阳为了夺取房遗直的爵位,诬告他对自己无理。在案件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是诬告。高阳一直看不起自己的哥哥李治,于是他们密谋造反,拥立荆王李元景,造反的证据也在调查房遗直一案时被发现。
期间,长孙无忌借题发挥将房玄龄的儿子们都流放了,同时还牵连到了齐王李恪等李氏宗族成员。最终房遗爱伏诛,高阳自缢。
这个案子,有长孙无忌挟私报复的成分,历史的真相如何,只有当事人最清楚了。高阳的结局是自找的。
主既骄恣,谋黜遗直而夺其封爵,永徽中诬告遗直无礼于己。高宗令长孙无忌鞫其事,因得公主与遗爱谋反之状。遗爱伏诛,公主赐自尽,诸子配流岭表。遗直以父功特宥之,除名为庶人。停玄龄配享。
高阳公主最后的结局:
永徽四年(653年),高阳公主欲夺房遗爱兄长房遗直所继承的官爵,诬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礼,经长孙无忌审理,与其夫房遗爱意图拥立荆王李元景谋反事泄,唐高宗赐其自尽。
基本简介:
高阳公主(?―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爱女。
高阳公主深得太宗钟心,嫁与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恃宠娇纵。婚后,高阳公主与和尚辩机私通,唐太宗知晓后大怒,腰斩辩机,杀公主奴婢数十人,高阳公主非常怨恨。唐太宗驾崩后,高阳公主,哭容不哀。显庆五年(658年),追封合浦公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48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仓颉造字的神话故事(仓颉造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