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齐湣王死得到底有多痛苦,他因何会遭遇这种厄运

众妙之门 2023-07-12 14:54:18

齐湣王死得到底有多痛苦,他因何会遭遇这种厄运

历代帝王中横死者多矣,然而死相最难看的,大概还是要算战国时期的齐湣王。那么齐湣王死得到底有多痛苦?他因何遭遇这种厄运?

齐湣王名田地,是齐宣王之子,田氏齐国第六任国君。宣王薨逝时,留给儿子的是一个大好局面,此时的齐国凭借着强大的军力、国力,在名将匡章等人的指挥下,通过桑丘之战(前323年)、灭燕之战(前314年)和垂沙之战(前301年)等一系列战役,不仅一度吞并燕国,还迫使强大的秦国、楚国称藩,成为山东六国中实力最强、威望最高的国家。

齐湣王志向远大,想取代周天子的地位

就在垂沙之战结束后的同年(前301年),宣王薨逝,世子田地正式登基为王,是为湣王。先王显赫的战绩既给湣王带来压力,也成为他奋勇前行的动力。湣王要做的,是在宣王丰功伟绩的基础上,将齐国带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不仅要成为天下的霸主,而且还要取代周天子,开创属于田氏的王朝时代。

湣王一即位,便开始推行其雄心勃勃的扩张、兼并计划,其攻击的首个目标,便是重新振作起来的劲敌-秦国。公元前296年,匡章率齐、魏、韩联军攻打秦国,史上首次攻破函谷关,并迫使秦国割地求和。

攻秦战役的胜利激起湣王更大的扩张欲望,在此后数年中,齐国又接连败燕、攻宋、伐韩、破赵,打遍周遭无敌手,成为天下最令人生畏的诸侯国。前288年,齐湣王与秦昭王便相约共同称帝(即东帝、西帝),虽然不久后便取消帝号,但亦可见此时的湣王骄狂到何种程度。

齐湣王骄狂至极,一度自称“东帝”

取消帝号后不久,湣王便将攻击的矛头指向宋国。当时统治宋国的,是以昏暴骄狂著称的康王子偃,故当时列国又称宋为“桀宋”。宋康王在位时骄狂至极,毫不顾惜国家的实力,竟然作死般地连番挑衅四周大国,先后击败齐国、楚国、魏国并占据大片土地,由此给国家带来灭顶之灾。齐湣王面对桀宋的挑战暴跳如雷,终于在公元前286年联合魏、楚两国攻宋,并许诺三分宋国的土地。

伐宋战役出奇的胜利,宋康王兵败被杀,宋国灭亡。然而齐湣王此时却大耍无赖手段,推翻先前对魏楚的承诺,意图独自吞并宋国,并不惜与两国开战,将他们打得大败亏输。吞并宋国后,齐国的实力达到顶峰,此时的湣王凭借击败六大强国的余威,开始筹划取代周天子,建立田氏王朝,一时间令天下震恐。

“齐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以并周室,为天子。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诸侯恐惧。”见《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

战国初期形势图

按照“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一家独大的齐国很快便成为其他国家的“眼中钉”、“肉中刺”,非联合消灭它不可,而这种联合并不需要旷日持久的动员。就在湣王灭宋的第三个年头(前284年),由燕国大将乐毅带头,其他六大国共组联军攻齐,竟然在济西一战便将齐国打得大败亏输。济西之战后,其他五国陆续撤军,唯有乐毅率燕军继续攻齐。

济西之战令齐军“崩盘”,所以乐毅在后续的进攻非常顺利,没多久便攻克包括齐都临淄在内的七十余城,并迫使湣王出逃。湣王在逃亡途中,曾先后辗转于卫、鲁、邹三国,皆因无礼于当地的国君,不是被驱逐便是连吃“闭门羹”,狼狈到了极点,无奈之余只好躲进莒城避难。

三国灭宋及六国伐齐形势图

燕、秦、楚、三晋合谋,各出锐师以伐,败我济西。王解而却。燕将乐毅遂入临淄,尽取齐之宝藏器。湣王出亡,之卫。卫君辟宫舍之,称臣而共具。湣王不逊,卫人侵之。湣王去,走邹、鲁,有骄色,邹、鲁君弗内,遂走莒。引文同上

此时出于制衡燕国的目的,楚王派大将淖齿援助湣王,并在莒城一带驻守,湣王由此才感到些许安全。湣王对淖齿起初还算感恩、客气,封他做国相,但不久便故态萌发,开始变得无礼骄狂起来,常令后者愤愤不平。淖齿的怒火一天天郁积,不久后便情绪大爆发,通过政变将湣王赶下台。

淖齿为报复湣王的侮辱、轻视,将其残杀

淖齿对湣王恨之入骨,为发泄无尽的怒火,竟然将他悬挂在屋梁之上,活生生剥皮抽筋。湣王娇贵的身躯哪里忍受得住如此酷刑,从受刑到痛死一直哀号不绝,场面令人毛骨悚然(“淖齿用齐,擢闵王之筋,悬于其庙梁,宿夕而死。”见《战国策·卷十七·楚四》)。

中国历代帝王中不得善终者多矣,然而如齐湣王这般下场的,还真是“蝎子拉屎独一份”,所以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讲到:“中国历史上总共有五百五十九个帝王,其中三分之一,即一百八十三个帝王死于非命,而以齐湣王死得最惨。”

“战国四君子”谁死得最惨?

战国四公子,是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死得最惨的是春申君黄歇,那这四个人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分别来说。

孟尝君田文,去了一趟秦国,秦昭襄王任命孟尝君为秦国的宰相,而有人说,孟尝君是齐王的宗亲,什么事情都会考虑到齐国的利益,秦昭襄王觉得有道理,就罢免了孟尝君的宰相,还打算杀掉孟尝君。

孟尝君在他的门客的帮助下,虽然有一番波折,还是回到了齐国,齐湣王任命孟尝君为齐国的宰相。孟尝君的名气越来越大,齐湣王感觉会对自己有威胁,就打算加害于孟尝君,孟尝君就跑到了魏国,魏昭王任命他为魏国的宰相。

孟尝君就联合秦国、赵国,帮助燕国打败了齐国,齐湣王死了之后,齐襄王继位,他与孟尝君和好了,孟尝君善终。

平原君赵胜,长平之战的第二年,秦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派了赵胜向楚国和魏国求援,最后春申君率领楚军,信陵君率领魏军前来救援,最终与赵军一起打败了秦军。

有一个人叫虞卿,他就跟平原君说,这次邯郸城能够被解围,平原君出力最大,劝他找赵王要增加封邑,公孙龙知道之后,就找到平原君,劝说平原君不要听虞卿的话,平原君觉得公孙龙说得有道理,就拒绝了虞卿的建议,赵胜最终也得到了善终。

信陵君魏无忌,在邯郸之战的时候,他窃符救赵后,就留在赵国,没有回到魏国,他在赵国呆了十几年后,秦国乘着魏无忌没在魏国,就率军攻打魏国,魏安釐王就派人请魏无忌回来。

魏无忌本来是不想回去的,毛公与薛公两个人就去见魏无忌,劝说魏无忌,说他之所以声名远播,是因为他是魏国的公子魏无忌,如果魏国不在了,那么魏无忌也没有什么脸面了。

魏无忌听了这两个人的话,立马赶回了魏国,并向其他诸侯国求援,魏无忌就率着诸侯国联军,打败了秦军,秦王使了离间计,魏安釐王就不再信任魏无忌了,而魏无忌心也凉了,就不再管事了,一直到他死去。

春申君黄歇,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李园就把他的妹妹献给了黄歇,而等到李园的妹妹怀了身孕之后,就劝黄歇把妹妹献给楚考烈王,李园的妹妹后来生了楚幽王。李园担心黄歇把这个事情说出去,所以就打算杀了黄歇。

朱英就跟黄歇说这个事情,而黄歇认为李园这个人胆子比较小,而且自己对李园也比较好,李园是不会对自己下手的,楚考烈王死后,黄歇进宫后,被李园设下的刺客所杀死,黄歇被满门抄斩。

滥竽充数中的南郭处士为什么逃跑

很高兴为您回答!
因为南郭处士本来就不会吹竽,但是齐宣王喜欢听齐奏,南郭处士就装作会吹竽的样子混在人群中假装吹竽,挣到了很多的钱。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即位。齐湣王也喜欢听竽声,但是喜欢一个人一个人的独奏。南郭处士混不下去了,怕被查出来他不会吹,只好丢下竽,灰溜溜的逃跑了。
希望能帮助到您,求个采纳不难吧?

发现滥竽充数的齐湣王没发现苏秦是间谍,齐国从巅峰瞬间险遭灭国

战国时齐国的巅峰时期,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故事所在的齐宣王和齐闵(湣)王时期。

曾经在小学课本中的滥竽充数课文,史书记载的原文是:“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齐宣王听吹竽要三百人的乐队,每个乐人也要数百人的粮食供养,所以宣王不一定真的爱听竽,而是爱以听竽的方式“炫富”。齐闵王喜欢一个一个的听,南郭先生怕被发现作假,就逃了。所以小时候我一直以为宣王喜爱铺张浪费,而闵王是明君。

历史 恰恰与我们想的相反。齐国的断崖式衰落就是在齐闵王时期,而齐闵王虽然发现了“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却没有发现“混水摸鱼”的苏秦。

齐闵王刚刚亲政时,齐国的外交关系良好,齐国也通过一些军事活动取得了东方其他五国的畏服,强大如楚,也曾让质子入齐以图友好。而西方强秦,想称帝也不敢贸然,先尊闵王为东帝,然后自立为西帝。

(齐闵王)

齐闵王时期的齐国实力已经达到了巅峰,完全当时是战国形势主导者。公元前298年左右,齐将匡章率齐、魏、韩联军围困秦国,最终攻破了函谷关,迫使秦国割地求和。公元295年,燕国趁齐国空虚之机偷袭,齐军班师回国,大破燕国。齐湣王欲借此机会讨伐燕国,燕国派出间谍苏秦欺骗齐湣王,劝齐国转而伐宋,伐燕良机转瞬即逝。

齐国并没有光明正大的伐宋。在公元前287年,齐国组织 历史 上第三次五国伐秦,齐国感到其他四国出工不出力,就干脆把主力军队陈放在了宋国边境,只有少数兵力去函谷关站个岗,大部队则趁各国不备,直接把宋国打下来了。

宋虽然军力不强,但是地处诸侯中心腹地,又异常富裕,所以各国早就想找机会下手,只是实力不足,怕成为众矢之的以后无法收场。这次齐国打下了宋国,各国极为不满,这样,秦国就撺掇东方五国伐齐,最后形成了以燕国为联军统帅的五国攻齐。

齐国在之前的二十多年中为了使东方五国畏服,常年征战,所以国力损耗很大,当然也培养了不少军事人才,闵王时期齐国有堪比战国四大名将的匡章。匡章的主要战绩有:子之之乱帅10万齐军灭燕国;垂沙之战击败楚军,杀死楚将唐昧;第二次伐秦时统帅三国联军,攻破秦函谷关,迫使秦昭襄王求和。匡章死后,触子和达子派兵灭宋国。

(匡章)

齐闵王任用触子为主帅抵抗五国联军,触子本欲采用防守的方式,防守中寻求各国破绽各个击破,闵王却想一举击败各国联军,威胁触子主动出击。

决战战场中,闵王在阵中,触子为前锋,达子殿后,战斗激烈之时齐军突然响起了鸣金之声,齐军后退时传闻前军败,主帅被杀。达子死战保齐闵王撤退,联军统帅乐毅借势杀的齐军大败,触子去向不明。

此战之后就是乐毅伐齐的故事了,燕国连下齐国八十多城,几乎吞并齐国,意外的是后来燕国新君继位,不再重用乐毅,齐国田单以火牛阵翻盘,又慢慢的夺回了自己原来的领土。

宋是齐楚的战略缓冲地,齐闵王贸然对宋出手也使楚国君臣无不想除之而后快。都城临淄被乐毅攻破以后,齐闵王到处寻求保护,逃到卫国卫王竟以皇宫让其居住,闵王仍旧傲慢,被卫国臣民所不容,闵王被迫继续流亡。最后闵王死在了楚将淖齿之手,临死前被抽筋,哀嚎两日。闵王死后,楚国长久占领齐国南部的一些领土。

闵王逃亡之际仍有小国君主收留,因为齐国不但曾经军事强大,也是七雄的文化中心,还有全国最早的“大学”:稷下学宫。齐闵王选择先灭一个较大国,然后军事威慑加上文化控制东方各国,从而制衡秦国是正确的路线,只不过受苏秦的忽悠选错了国家。

齐国伐宋前虽然实力强,攻伐无不胜,但缺乏战略纵深,齐国需要的就是燕国土地这样的战略纵深,而不是富裕的宋国。

燕国偷袭齐国,给了齐国攻打的借口,正是灭燕的良好机会。

燕国地理位置偏北,气候寒冷,人口少,其他诸侯相对来说不太看重燕国土地,也就很少去打燕国,反而燕国常常出兵浑水摸鱼。齐灭燕不但可以扩大战略纵深,也不会遭到其他诸侯敌视,还可以向北方匈奴扩张,从而培养强大的骑兵军队,然后南下一统各国。

齐闵王始终相信苏秦是为齐国考虑,是自己一错再错的关键。苏秦则利用了齐闵王有喜好得到显而易见实惠的贪心,将齐闵王的目标最终由燕国引向宋国。最后闵王以车裂之刑,处死了在齐国任职而骗取齐闵王绝对信任的燕国“死间”苏秦。

齐湣王的经历 齐湣王的经历介绍

1、齐宣王十九年(公元前301年),田地的父亲齐宣王去世,田地继承王位,是为齐闵王(齐湣王、齐愍王)。齐闵王继位之初,便倚仗齐国的强大实力,插手他国内政。齐闵王元年(公元前300年),韩国的公子咎与公子几瑟争夺太子之位,由此激化矛盾。齐闵王为表达自己的态度,准备出兵韩国,共同与亲齐国的韩公叔帮助公子咎并将其立为太子。当时支持公子几瑟的中庶子向公子几瑟建议铲除公叔,公子几瑟没有听从中庶子的建议。

2、不久,齐闵王大兵压境,驱逐公子几瑟,公子几瑟见大势已去,仓皇逃往楚国。 齐闵王二年(公元前299年),齐闵王邀请魏襄王一起到韩国,胁迫韩襄王立公子咎为太子。齐闵王继位之初,楚国由于内优外患,使得楚怀王不得不向齐闵王求和,并派太子横到齐国作人质,以加强齐、楚联合。

3、齐闵王三年(公元前298年),楚怀王被秦国扣留后,一直在齐国作人质的太子横向齐闵王请求回国。齐闵王没有答应,并要挟说:“如果把楚国东边的五百里土地割让给我,就可以让你回去;否则,是不会让你走的。”

4、无计可施的太子横,万般无奈中去问他的老师慎子该怎么办,慎子告诉他说:“土地是用来为自己服务的,如果因为爱土地而不去为死去的父亲送葬,那是不孝不义的行为。所以我赞成答应给齐国土地。”齐闵王在得到允诺后,便放走太子横。后来由于秦国出兵干预,齐闵王想得到楚国东边五百里土地的愿望也没有实现。 由于秦国的干预,齐闵王的打算落空,他大为恼怒,非常怨恨秦国。不久,秦国要攻打魏国,当时在魏国做官的齐国人陈轸,为魏国游说来到齐国,对齐闵王说:“有能力灭亡各诸侯国的是秦国。我不担忧强秦的威胁,而担忧六国相互攻伐,使自己疲弱下去,其结果只能是被秦国乘机吞并。”

5、陈轸又为齐闵王分析说:“现在秦国想攻打魏国的绛和安邑,如果得手,就会沿着黄河向东攻齐。大王不如派兵与三晋联合抗击秦国,这样,既帮助魏国打击秦国,齐国还可以免遭秦国的攻伐。”齐闵王觉得陈轸的分析很有道理,而且也符合打击秦国、扩大自己影响的意愿,便采纳陈轸的建议,派孟尝君田文率领齐军,联合韩、魏攻打秦国。同年,孟尝君统帅齐、韩、魏三国联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到秦国的边防要隘函谷关。然而,由于孟尝君中了韩庆的计谋,使“三国无攻秦”。同年(公元前298年),齐闵王将田婴封在薛地。齐闵王四年(公元前297年),齐闵王派人到秦国迎娶秦国公主为妻。齐闵王五年(公元前296年),三国联军对秦国发起进攻,攻破函谷关。为了缓解局势,秦昭襄王被迫“割河东而讲和”。齐国联合韩、魏兵临函谷三年,对阻止秦的东向兼并势头、提高齐国的地位具有一定的意义,但由于齐闵王只顾眼前利益,接受秦国的讲和要求,没有将“革命”进行到底,所以使他丧失打击秦国、削弱秦国、以致最终消灭秦国的良机。 三国联军攻破函谷关后,齐闵王被胜利冲昏头脑。

6、不久,便高举对外扩张的大旗,把战火点燃到燕国。当时燕国是秦国的同盟并与秦国缔结婚姻。由于秦、燕两国相距甚远,不便出兵救燕,秦昭襄王便派魏冉到秦国的盟国赵国,让赵国出兵帮助燕国抗击齐军。当秦昭襄王派魏冉去赵国时,齐闵王也让大臣魏处来到赵国,游说赵王,意在让赵国保持中立,不出兵干预此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44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