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本名爱新觉罗载淳,于咸丰十一年十月初九在太和殿举行了载淳的登基大典,改号为同治,实际上到后来基本就是慈禧一人总揽大权,开始了她长达四十八年之久的统治。
同治皇帝年幼的时候就很是聪明,除此之外他还具备一代明君的素质,有着长远的眼光。同治七年,捻军起义愈演愈烈,清朝廷派曾国藩、李鸿章等镇压起义。捷报连连传入京师,大臣们争相祝贺皇帝平叛成功。这时,同治却忧心忡忡地说:“朕担心的并非这些,而是我们的肘腋之地。”听了这句话,同治的师傅们都摸不着头脑,他们不知道皇上所说的“肘腋之地”指的是什么。
同治皇帝解释道:“朕说的‘肘腋之患’并非内盗,而是那些住在东交民巷的欧逻诸种。”原来,小皇帝还牢记着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耻辱。同治还说:“剿捻各路将帅明争暗斗,冒功邀赏,骄妄不驯,也让朕担心。”这个时候的同治才十三岁,但是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特见解。由此可见同治皇帝长远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那时他的学业不断地进步,政治才能也日益显现,这种良好的势头却在他即将亲政时戛然而止。
前面我们说了,同治年龄不大,却已显露出一代英主的迹象,怎么会突然退步了呢?同治帝的老师翁同龢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盖督责过严,故诸事拘泥,其实不至如是也。”同治惧怕母亲,在她面前不免紧张,口吃也是正常现象,慈禧却对此事抓住不放,连连斥责同治和师傅们。在强大的压力下,同治就学不好了。学不好就会挨训,挨了训压力会更大,压力越大越学不好,如此一来,成了恶性循环。从此,同治变得厌恶学习,越来越叛逆,成了个学无所成,碌碌无为的皇帝。
同治皇帝载淳于十一年九月十四日十七岁时举行了大婚典礼。两宫皇太后于第二年正月廿六日正式卷帘归政了,但慈禧极不放心,还常常插手干预,使年轻自负的载淳皇帝不甘忍受,不到两年就死了。对于他的死,尽管清代宫廷史料,特别是档案内均有较明确的记载,但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在一些私人著述和笔记中,还是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说法,并加了一些演义性的描绘,有的说他死于天花,有的说他死于梅毒,也有的说他死于疥疮,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据《桃花圣解庵日记》同治十三年甲戌十二月五日记载:嘻戏游宴,耽溺男宠,日就裸瘠,旋患痈,项腹各一,皆浓溃,日未昏,殆不知人。《四朝佚闻》中载:“穆宗之崩,传者不一,或云天花,或云内毒,而医药不能尽合。”这些著述除了记载同治皇帝的病情死因之外,还特意说明了同治皇帝南郊微服履行之事,并且把这件事与同治皇帝母子矛盾及病和死联系在一起。说明由于西太后专权,同治忧郁不快之情,但是,在慈禧监视之下,仅有几个太监夜间常出没于宫禁森严的大内,至整夜不归,竟达次晨来不及召见军机大臣或醉语胡言的程度似难出现。
其实。同治皇帝的病情和死因,可以从清代皇帝“脉案档簿”中看得一清二楚,《万岁爷进药底簿》中详细记录了自同治十三年十月三十日未刻载淳得病至同年十二月初五日酉刻死去前后三十六天的脉案、病情和用药情况,它完全证明了载淳最后死于天花。这是详实可靠的。1979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医研究院和北京医院的有关专家教授,对同治皇帝的病情发展及用药情况进行了专门的研讨,大家的结论仍认为同治皇帝死于天花是无疑的。
但清宫史专家指出,清朝的典章制度是非常严格的,皇帝私自从紫禁城里出去寻花问柳,是没有什么可能性的。另一种意见却认为,同治重修圆明园计划遭百官反对而失败后,百般无聊,便在太监引导下,微服出宫,寻欢取乐。时外国人可能已知同治帝之病,如美国公使给本国政府的报告说,“同治皇帝病若以西医及科学方法诊治,决无不可医治之理,绝非不治之症。”然而,同治帝是一国之君,太医开方要经过严审,出于为君者讳,是不能公布病症实情,也不能按病开方,下药不对症,医治无疗效。
同治帝患病期间,皇后去养生殿探视,在同治帝床前说起了婆婆又为了什么事情责骂了她而失声哭泣,同治帝劝她忍受着,说将来会有出头之日,虽然皇宫里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同时还有严苛繁重的学业,帝师们也是奔着把未来的天子打造成,精通四书五经、文韬武略的目标来的。
同治就是个傀儡摆设,慈禧性格古板,强势,她本身就对权利十分渴望,虽然同治皇帝十分幸运的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但是他在这个位置上又却是非常不幸的。他在自己很小的年龄继位,但是刚刚亲政便因重病去世了,所以留下了非常多的遗憾。
十年的掌权太后做下来早已深知大权在手的甜度,怎么会轻易退下来让同治帝掌权,骤然的打击使得其不得不寻找慰籍,而弟弟载澄见风使舵经常拉着同治一道外出猎艳,从此为同治的英年早逝埋下了伏笔。所以同治一朝没有遭受到类似其父亲和祖父那样的大规模外敌入侵,使得清朝得以专心发展洋务,开始向近代化迈进,清朝后期出现了一个政治稳定的时期,史称同治中兴。
朝廷的事就不归他管,以至于他玩物丧志,经常出宫寻花问柳,他唯一拼不过的便是天命了。虽然同治皇帝十分幸运的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但是他在这个位置上又却是非常不幸的。他在自己很小的年龄继位,但是刚刚亲政便因重病去世了,得了花柳病也就是现代的性病而亡,但清朝出于皇家颜面,对外宣称是因病而亡,同治六岁即位,在别的孩子还在玩耍的时候他就开始读书,六岁读半天书,八岁读全天书。同治的童年很压抑,所以成长的并不好。同治肾虚盗汗,腰间红肿溃破,流淌浓水。慈禧太后为了维护皇家尊严,非要太医把梅毒病按照天花来治。
当慈禧在得知同治帝生病,且患病症状是发烧出疹,慈禧忧心如焚。经过一夜的观察,次日,同治帝开始明显地表现出出疹症状:“疹形透出,挟杂瘟痘”,“颗粒透出”,由此御医判断,同治帝感染了天花。
慈禧不敢怠慢,一面吩咐御医全力诊治,一面依照祖上传下的规矩,谨慎照做,唯恐出现疏忽和?漏,对儿子闯过天花这一关不利。
首先,供送痘神。
慈禧命令将同治帝发病以来就供奉的痘神娘娘迎供到养心殿来,宫?鹊酱ζ躺虾斓靥骸⒑於粤?斐鲆黄?财谕?簧衲锬镌绲憬?鱿碌奶旎ㄊ栈亍?/p>
供奉三天以后,又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恭送痘神娘娘于大清门外,用纸扎的龙船、金银玉帛举火焚烧,使痘神娘娘在飞腾的烈焰中升天而去,希望由此带走同治帝满身的水痘,平安渡过劫难。
其次,祈求祖先神灵。慈禧和慈安一起到供奉祖先的景山寿皇殿——这里从乾隆时期规定作为奉祀“神御”的殿堂,祈求祖先神灵赐福,保佑儿子平安无事。
此后,同治帝不断出现痘粒,并开始收浆结痂脱落,似乎一切正朝著慈禧期盼的方向发展。然而,十一月二十日以后,同治帝病情突然恶化,他开始出现毒?,而且毒?在腰部溃烂如洞,流脓不断,疼痛不止,面颊肿硬,口喷臭气。
“湿毒流聚腰间,红肿溃破流脓水。痘后余毒湿盛”。之后,虽然“痘痂俱落,而腰间溃孔,左右臀部溃孔”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酉刻,同治帝“六脉已绝”,病逝于养心殿东暖阁。母亲慈禧失去了自己的儿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44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