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伍子胥和孙武辅佐吴王阖闾,他们是怎么改革的

众妙之门 2023-07-12 14:29:41

伍子胥和孙武辅佐吴王阖闾,他们是怎么改革的

很多人都不了解阖闾,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看看。

吴王阖闾执政时,他得到伍子胥、伯嚭、孙武的辅佐,使吴国更为强大。伍子胥看出吴国的地理位置、天灾、人祸使吴国远远落于中原诸国。吴王阖闾则认为法家是王者之道,采取孙武的法家思想,果然使吴国“西破强楚”,“北威齐、晋”,称雄一时。

吴王阖闾变法的目的在于称霸,从《吴越春秋》中“寡人欲强国霸王”、“欲兴兵戈以诛暴楚,以霸天下而威诸侯”,可以清楚地看到,吴王阖闾的目的在于称霸。

伍子胥跟身份还是公子光的吴王阖闾讲的是什么?

从“修法制,下贤良……”可以知道伍子胥与公子光讲的就是吴国的缺失及应对方法,公子光听了之后大悦,可以知道公子光对于吴国的贫弱早已不满,想要有所整治。

伍子胥所提的观点都可以帮助吴国更加强大,因此等公子光当上吴国国君后,伍子胥就在吴国帮助吴王阖闾治理吴国。伍子胥和孙武与吴王阖闾的变法收到奇迹式的功效,造成春秋晚期国际局势之大变动。

伍子胥云:“行地之德,得时则岁年熟,百姓饱食,失时则危其国家,倾其社稷。”

在伍子胥看来,如果能够按照大地的德性行事,不误农时则年年丰收,那么百姓就能够吃饱。失去农时则危及国家,倾覆社稷。中国以农立国,农业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农作物却有“时”的牵制,只要农民在对的“时”努力,那么大自然自会有所回应。因此,国家的政策应该以不违农时为最大的优先考量。

吴王阖闾问孙武晋国六卿的灭亡顺序,孙武认为农民所得土地少者、税收又重的,使得公家富裕,军队多,君主就会骄傲,臣属也会奢侈,而且会频繁作战,所以这样的卿士会先亡。

其中赵氏会独存,因为赵氏给农民的土地够大,并且公家不收税,所以公家是贫穷的,军队也少,君主相当节俭,臣属也会谨慎,而治理着富裕的人民。因此将来晋国都会归属于赵氏。

由此可以看出,孙武提出了宽田政策,认为要给农民更大的土地耕种,也要“轻税”,要达到不收税依照当时吴国的国力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吴王阖闾想要当霸主,再加上伍子胥提出的“实仓廪”,因此不收税是不可能的,但做到“轻税”是可能的。

我们都知道,“实仓廪”是相当重要的,打仗或是天灾就必须依靠它们才行,因此平时就要有所准备。吴王阖闾听从伍子胥的建议,将仓廪建好填满。与此同时,吴国也实施了一系列的强兵措施。

攻战之先,预先立于不败之地,伍子胥主张筑城加强守备。伍子胥筑城含有风水的概念,当中又蕴含着吴王阖闾的欲望,西破强楚、灭越。

孙武带着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吴王阖闾请孙武实地演练一遍,且请孙武练的是女兵。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孙武对于军令的严格施行,对于吴王阖闾的请求不为所动,积极维护军令的重要和严格。

若他答应了吴王的请求,则没有资格做一个成功的将领,因为士兵对他的命令会感到不安、不知所措,随时担心他会反复无常。军令若不能严格施行、不畏强权,真正要作战时士兵们的团结性就会明显减低。吴国能长驱直入灭楚,与三军用命有极大关系。

吴王阖闾兵强天下,与吴军熟习各种战技有密切关联。陆战方面孙武练兵已收形名一致之目的。吴王阖闾且加强部队之战斗技能,在兵家此属兵技巧之范畴。除了陆战技巧外,伍子胥且练水军。我们都知道,伍子胥率军攻入楚国郢都之战,楚国的水军亦发挥相当成效,补给运输,皆仰仗水军。故楚国沈尹戌拟定的败吴之策是:“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必大败之”,遗憾的是,令尹囊瓦没有贯彻这个策略,以致楚国全军崩溃。

吴军攻城之战更是战果显赫,一连串之克城之举,如舒国、郢城、番国…等,终无楚庄王攻宋,九月不下之顿兵于坚城之下之窘迫状态,攻城技术之卓越由此可见。

吴王阖闾练兵的方法是要兵士们都穿上铠甲、手上拿着武器,跑三百里才可以休息,能够达到这种标准的兵士,才能够被选上。吴王阖闾靠着这支精良部队最终战胜了楚国。

孙武和伍子胥是什么关系?

孙武和伍子胥因为孙武救了伍子胥所以刎颈之交。孙武青年时曾隐居吴国山林,救助了受伤的伍子胥,二人结下刎颈之交,拜将阖闾,携手助吴伐楚。他们曾分道扬镳,也曾为对方以命相搏,最终阴阳相隔,公元前512年,与伍子胥商议,准备向西进兵,这时,伍子胥七荐孙子,使得吴王阖闾同意了接见孙武。

断交的原因

伍子胥与孙武断交主要是因为两人对于战争目的不同。伍子胥发动攻楚之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报楚平王的杀父杀兄之仇。当吴军以弱胜强,放入郢都后,伍子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楚平王的尸体,鞭尸报仇。孙武战争的目的在于攻楚是为了吴国争霸,消除楚国的危险,实现吴国的安宁,也就是以战止战。所以,孙武会与伍子胥发生根本矛盾,道不同不相与谋,一对好友就此断交。

孙武和伍子胥是什么关系

伍子胥与孙武的关系是好友,并且伍子胥曾经将孙武推荐给了吴王。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又有地方称作贠),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今苏州)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孙武(约前545年-约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在柏举之战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伍子胥与孙武是什么关系?

伍子胥与孙武的关系是好友,并且伍子胥曾经将孙武推荐给了吴王。

公元前512年,与伍子胥商议,准备向西进兵。这时,伍子胥七荐孙子,使得吴王阖闾同意了接见孙武。

在隐居时,孙武已经写成《孙子兵法》。他带着自己所著的兵法来见吴王,阖闾暗自赞叹。吴王任命孙武为吴将,并常常与孙武探讨各种各样的军事及政治问题,都能获得满意的答案。

扩展资料:

吴王阖闾去世后,由夫差继位,他立志要报仇雪恨。孙武、伍子胥等大臣继续辅佐夫差,努力积蓄钱粮,充实府库,制造武器,扩充军队,经过三年,吴的国力得到恢复。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进攻吴国。吴军由伍子胥、孙武策划,在夜间布置了许多诈兵,分为两翼,点上火把,向越军袭击,越军很快大败。

接连吃了几次败仗后,勾践只得向吴屈辱求和。孙武五十多岁的时候,至交好友伍子胥被杀,孙武不再为吴国的对外战争谋划出力,转而隐居乡间,修订其兵法著作。

伍子胥被杀后不久,孙武可能也因忧国忧民和郁郁不得志而谢世了,他的卒年当在公元前480年左右。从退隐到寿终,孙武一直没有离开吴国,死后则葬于吴都郊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44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