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是皇帝的正妻,统领着三宫六院。一般情况下,母仪天下的皇后只有一位,但是历史上从来不缺少特立独行的皇帝,他们毫无节制地册封了许多皇后,如同爱美的女人总觉得衣橱里少一件衣服,因此不停地购买衣服一样疯狂,以下是其中皇后数量最多的四位:
宇文赟
北周的第四位皇帝宇文赟在位时间只有一年,却同时立下五位皇后。宇文赟先娶了杨坚之女杨丽华,后又宠幸侍女朱满月,选美中挑中陈月仪、元乐尚,强抢宗妇尉迟繁炽,分别册封为天元大皇后、天大皇后、天中大皇后、天右大皇后、天左大皇后。由于太过于纵情声色,宇文赟年仅二十二岁就死掉了。
刘聪
汉赵昭武皇帝刘聪,从登基到驾崩,后宫受封的皇后就有十七个之多。刘聪刚登上皇位,便立了呼延氏皇后、张徽光皇后、刘英武德皇后、刘娥武宣皇后。后来,又立了上皇后、左皇后、右皇后、中皇后共六人,其余还有获皇后玺绶但无封号的七人。刘聪文武双全、才智过人,但耽于酒色,在位仅仅八年便一命呜呼。
孙皓
东吴末代皇帝孙皓是孙权的孙子。即位之初他励精图治,赢得一片好名声,不过没过几年孙皓便沉迷女色,只把精力放在后宫。孙皓登基后的第一个皇后是大臣滕牧之女滕氏,厌倦滕氏后孙皓曾打算废后,不过没有成功,于是大张旗鼓进行选美,一时后宫佳丽如云。为了取悦宠妃,孙皓毫无节制地颁赐皇后玺绶。孙皓具体有多少个皇后没有明确记载,但从史料上看人数非常可观。
成吉思汗
据《元史》明确记载,蒙古大帝成吉思汗的皇后一共有二十三位。这二十三位皇后被安排住在五个斡儿朵之中,斡儿朵原意为毡帐,后来为宫廷的意思。原配大皇后孛儿帖和其他五位皇后居住在庐朐河宫廷;忽兰皇后为首的四位皇后在萨里川哈老徒宫廷;也遂皇后为首的七位皇后在土拉河上游的宫廷;也速干皇后为首五位皇后在伊德尔河畔的宫廷。四大宫廷之外还有个“公主宫廷”,住着成吉思汗喜爱的歧国公主。
中国历史上敢送皇帝绿帽子的皇后,至少有北魏孝文帝皇后冯润、西晋惠帝皇后贾南凤、北齐成武帝皇后胡氏、唐中宗皇后韦氏等。在男尊女卑的中国古代,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只能从一而终。一旦女人出轨,则会受千夫所指、万世唾骂。但即便如此禁锢,也难以抵挡住历史上女人之出轨,就连那些高贵的皇后们,也有胆敢让皇帝老子戴绿帽子的。
孝文帝皇后冯润
据魏书·孝文幽皇后冯氏传记载,北魏孝文帝皇后冯润是冯太后哥哥冯熙的女儿,小名妙莲,长得妩媚动人,深得孝文帝拓拔宏的宠幸。两人一度曾卿卿我我,影形不离。但不久冯润患牛皮癣、荨麻症之类的皮诊,冯太后生怕皇帝被传染,就把冯润送回家作尼姑。
孝文帝实在难以割舍冯润,但却不敢违抗太后的旨意。约过了一年多,冯太后病故,孝文帝守孝三年。他时常想念冯润,打听她的近况。后来听说冯润的皮疹已痊愈,便派宦官双三念持手书前去慰问,并把她接回洛阳宫中,对冯润恩爱逾初,封为左昭仪,后又立为皇后。
孝文帝万万没想到,他所深爱的冯润,在家养病期间,不甘寂寞,与家中一男侍从产生恋情并私通。在冯润被立为皇后的几年里,孝文帝常年率兵南征齐朝,呆在宫中的时间很少。遭受冷落的冯润便开始旧病复发,与内朝官员高菩萨私通。
这高菩萨仪表堂堂、身体健壮,是个未净身而混进后宫的假宦官,让那冯润动了真情。当孝文帝在汝南患病后,冯氏公然任意与高菩萨在宫中淫乱,并笼络中常侍双蒙等充当心腹,培植党羽。纸总是包不住火的。冯润与高菩萨的奸情还是被孝文帝知道了,彭城公主向皇帝揭发了这一丑闻。
彭城公主是北魏宫中有名的美人,年纪轻轻就亡夫成为寡妇。冯氏的同母弟北平公冯夙一心想得到公主,公主不情愿,冯润准备让其弟强娶。彭城公主便偷偷带着十余侍从跑到前线向皇帝求救,同时告发了冯氏淫乱后宫的丑事。
冯润得知公主投奔孝文帝后,心里害怕,如坐针毡,就与其母常氏商议对策,常氏便请女巫施法术,祷告诅咒孝文帝一病不起。此事又被小黄门苏兴寿暗中禀报皇帝。孝文帝回洛阳后,迅即逮捕高菩萨、双蒙等六人逐一审问,证实了事情的原委。他不禁肝肠寸断,伤心加上旅途劳累,一下子就病倒了。
当晚,孝文帝躺在含温室中,命人将高菩萨等一干人在门外跪成一排,再召见冯氏。他命宦官搜冯润身,若发现有短刀就立即斩杀。
冯润痛哭流涕地招供请罪,孝文帝脸色铁青,心中颤栗。他随即召来彭城、北海二王说:皇后失德,但自己不忍心废她,怕冯太后九泉下寒心。让冯氏一个人在宫中闲坐,如果她自己有良知,自己会去死的。
经受这次沉重打击后,孝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终于病死于南征途中。临终前,他密诏彭城王:我死后,恐怕无人能制服皇后,你们可用我的遗令将她赐死,仍按皇后礼制厚葬,别败坏了冯家的名声。
孝文帝死后,彭城王、北海王等按皇帝遗令,强迫冯润服毒而死。
中国历史上嫔妃最多的皇帝是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据历史记载康熙帝共有66位妃嫔,其中皇后四位,皇贵妃三位,贵妃一位,妃十一位,嫔十位,贵人十五位,庶妃四位,常在九位,答应九位。冠绝历代帝王。
而中国历史上嫔妃最少的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他只有一个老婆,就是张皇后。
扩展资料
皇后(4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恭仁皇后乌雅氏(追封)。
皇贵妃(3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敦怡皇贵妃瓜尔佳氏、悫惠皇贵妃佟佳氏。
贵妃(1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妃(11位):顺懿密妃王氏、纯裕勤妃陈氏、惠妃纳喇氏、荣妃马佳氏、平妃赫舍里氏、宜妃郭络罗氏、宣妃博尔济吉特氏、慧妃博尔济吉特氏、成妃戴佳氏、定妃万琉哈氏、良妃卫氏{觉禅氏}。
嫔(10位):熙嫔陈氏、僖嫔赫舍里氏、端嫔董氏、静嫔石氏、安嫔李氏、敬嫔王佳氏、襄嫔高氏、穆嫔陈氏、通嫔纳喇氏、谨嫔色赫图氏。
贵人(15位):勒贵人、布贵人兆佳氏、袁贵人、蓝贵人、尹贵人、文贵人、新贵人、马贵人、常贵人、伊贵人;贵人郭络罗氏、贵人纳喇氏、贵人纳喇氏、贵人陈氏;老贵人(一说为雍正帝妃子)。
庶妃(4位):庶妃钮祜禄氏、庶妃张氏、庶妃王氏、庶妃刘氏。
常在(9位):瑞常在、常常在、尹常在、禄常在、徐常在、石常在、寿常在、色常在、贵常在(贵答应)
答应(9位):妙答应、秀答应、庆答应、灵答应、春答应、晓答应、治答应、牛答应、双答应。
明孝宗张皇后(1471年-1541年),河北兴济人,父为国子监生张峦,母金氏。成化二十三年二月,张氏选立为太子妃;十月,立为皇后。孝宗笃爱皇后,不立妃嫔,帝后宫中同起居,如民间伉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孝康敬皇后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玄烨
中国历史上有伟大的皇帝,自然也有贤明的皇后,因为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贤内助。比如下面这四位。接下来我为您讲解。
第一位是汉武帝刘彻夫人卫子夫。
卫子夫,汉武帝的皇后。其实汉武帝原本是有皇后的。皇后叫陈阿娇,阿娇的母亲就是馆陶公主。据说,刘彻小时候坐在公主怀里,曾表示如果能得到陈阿娇,一定盖栋金屋子藏着她。由此留下了一个成语:金屋藏娇。
可惜汉武帝后来看上了卫子夫,于是默许酷吏张汤杀死了陈阿娇。
卫子夫,是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家的一个歌姬。当卫子夫出来唱歌时,汉武帝的眼睛亮了。之后便爱上了卫子夫,继而封为皇后。
从此,卫家的命运彻底改变。
公元前128年,元朔元年,卫子夫被封为皇后,同年生下了太子刘据。而卫青也在同一年封侯。
可惜,卫皇后依然难逃惨死的命运。至于卫皇后为什么惨死,至今无定论,不过主要原因在于外戚政治,汉武帝要清洗卫氏家族势力。公孙贺案和巫蛊之祸都是清洗卫氏,从而更换接班人。
不过具体实施杀人的是一个叫江充的小人,方式是“巫蛊之案”,巫蛊是宫廷阴谋的惯用伎俩。巫蛊之案致使皇后卫子夫不堪侮辱自杀而亡,之后汉武帝刘彻与皇后卫子夫生的儿子太子刘据被迫起兵造反,后刘据兵败自杀。
卫子夫以卑微讴者身份步入汉宫,经十一年立为皇后,为汉武帝育下一男三女,有延续汉室之功。在立为皇后的三十八年中,卫子夫将汉庭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在《外戚世家》所记载的四朝十余名后妃中,赢得了太史令司马迁唯一的赞美。她是典型的助内贤。
卫子夫的发迹,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命运。因为她发迹后,他的同父异母弟弟卫青才得以发迹。
第二位是唐太宗李世民夫人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出身于关陇集团,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
长孙皇后,8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13岁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武德末年,竭力争取李渊及其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
李世民当皇帝后,册封为皇后。长孙皇后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
据说有一天,唐太宗下朝回宫,气呼呼地对长孙皇后说:“魏徵这家伙老是当面给朕难看,总有一天朕要杀了这乡巴佬。”
皇后听了一言不发,换了朝服向太宗礼拜。
太宗大吃一惊,问:“皇后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回答:“臣妾听说,主明则臣直。如今魏徵这样耿直,岂非因为陛下是明君,臣妾又岂敢不贺?”
长孙皇帝以女性特有的力量在男权至上的古代社会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辅佐唐太宗成千古一帝,使得初唐出现了有利的政治局面。
第三位是后梁朱温夫人梁皇后。
五代十国后唐的朱温还没发家之前,很穷,跟奴隶差不多了。
有一天,朱温在郊外打猎,遇见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朱温瞬间就被她给吸引住了,于是立下了非此女神不娶的誓言。最后朱温打听到了,这个漂亮美女是宋州刺史张蕤的女儿张惠。
所以,为了得到自己心爱的女人,朱温决定从军,加入当时干革命最猛黄巢的起义队伍。由于朱温的流氓性格,所以很快得到提拔,开始了他的飞黄腾达之路。
之后有一次朱温部队拿下了同州,再次与张惠相遇。飞黄腾达的朱温终于如愿以偿地娶到张惠。从此,对她言听计从。
好色成性的朱温每次打仗俘获的美女,张惠说放了,他便放了。
有一次,朱温率军攻打兖郓二州,胜利后,他见到郓州节度使朱瑾的妻子长得貌美如花,这个好色之徒不顾他跟朱瑾的同宗之伦,强纳兄弟之妻。
张惠知道后握着朱瑾妻子的手流泪说:“你丈夫同我丈夫原为兄弟,只因为一些小事却反目成仇,大动干戈,以致你受到这般 *** 。倘若将来汴州失守,我只怕也会落到你这种下场!”这番话说得朱温无地自容,于是把朱瑾之妻送入尼庵削发为尼。
朱温其实很早就想篡唐称帝,但是张皇后不容许,所以迟迟没行动。后来有人评价张皇后说,“始能以柔婉之德,制豺虎之心,如张氏者,不亦贤乎!”
张皇后死后,朱温再也没有立过皇后。
第四位是朱元璋夫人马皇后。
做过和尚、当过乞丐、走投无路的朱元璋在24岁时投靠了当时的民众起义领袖郭子兴的义军。郭子兴看朱元璋小伙不错,当场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就是马皇后,也叫大脚马皇后。
马皇后只是郭子兴的义女。马皇后的祖上曾是今河南商丘的富豪,自幼聪明好学,能诗会画,尤善史书,性格也颇倔强。后来马氏的父亲客死外地后,郭子兴可怜此女孤苦,所以将其收为养女。
公元1352年,朱元璋和马氏结婚后,从此夫妻二人同甘共苦,马皇后一直跟着朱元璋打天下,可谓是患难夫妻。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后,马氏被册立为皇后。当了皇后的马氏,仍亲自操办朱元璋的饮食起居,并亲自过问皇子皇孙们的饮食穿戴,还带领嫔妃、公主们纺织、刺绣,保持简朴的作风,将后宫治理得井然有序,深得人心。
《明史》评价说:“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后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母仪天下,慈德昭彰。”
我们知道称帝后的朱元璋大肆杀戮,每当朱元璋暴怒滥杀无辜之人时,马皇后就看不下去委婉劝阻少杀人,朱元璋每每听取劝阻。
公元1382年,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突然抱病去逝,年51岁。马皇后病逝后,朱元璋非常伤心,从此再也没有立过一个皇后。
你看的电视康熙王朝有很多地方不尊重历史
我懒得说,你自己看这贴/question/67977395.html
在历史康熙有四个皇后分别是: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1654——1674)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咯布拉之女,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康熙四年册封为皇后,时年13岁。康熙八年生皇二子(即废太子);康熙十三年生皇六子后因难产去世,享年22岁。谥号为: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 (?——1678),满洲镶黄旗人,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皇后,仅半年,于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去世,谥号为: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满洲镶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本是康熙帝生母的嫡亲侄女,是康熙的表姐妹。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贵妃,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晋升为皇贵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册为皇后,次日即去世。谥号为: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德妃,雍正帝生母,1660——1723), 满洲正黄旗人,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即雍正帝。十八年封为德嫔。次年生皇六子;三十年十二月二十日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康熙去世后,德妃被尊为皇太后,雍正五年五月二十三日去世,享年64岁。谥号为: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康熙的妃子: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1699),满洲镶黄旗人,参领海宽之女。康熙二十五年生皇十三子允祥,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薨,衬葬康熙帝之景陵。生二女,下嫁仓津,多尔济。
定妃(1661——1757),万琉哈氏,满洲正黄旗人,郎中拖尔弼之女。康熙在时为嫔,雍正时尊为皇考定妃,后来随儿子履亲王允裪住,轮到自己的生日的时候,还会被迎进宫去祝贺,但再未进尊封,薨时九十七岁。
通嫔,纳喇氏(?——1744),监生常保素之女。侍奉圣祖康熙时为贵人。雍正二年,因其女婿有功,受到尊封。乾隆九年六月二十三日薨,享年在80岁以上。二子皆殇(是康熙实际上第9和第12个儿子),一女。
敦怡皇贵妃(1683——1768),三品协领祜满之女。瓜尔佳氏。侍奉康熙时为和妃,世宗雍正帝尊为皇考贵妃,高宗乾隆尊为皇祖温惠皇贵太妃,乾隆三十三年薨,年八十六。生一女,殇。她也时康熙诸妃中最长寿的。
悫惠皇贵妃(1668——1743),佟佳氏,孝懿皇后的妹妹。康熙三十九年册为贵妃,雍正时尊为皇考皇贵妃,乾隆时尊为皇祖寿祺皇贵太妃。乾隆八年薨,享年七十六岁。死后,谥为悫惠皇贵妃。
顺懿密太妃,王氏。初为密嫔,后尊封为密妃。三子,允禑、允禄、允衸,允衸八岁夭折。
纯裕勤太妃,陈氏。初为勤嫔,被雍正尊封为勤妃。一子,允礼。
襄嫔(?——1746),高氏,高廷秀之女。乾隆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薨,享年在40岁以上。一子,允禝,一女,未成年即夭折。
谨嫔,色赫图氏(1698——1739),员外郎多尔济之女。乾隆四年三月十六日薨,享年在41岁。一子,允祜。
静嫔,石氏(?——1758)。一子,允祁。
熙嫔,陈氏(?——1737)陈玉卿之女,乾隆二年正月处二日薨(刘心武认为她是《红楼梦》中去世的老太妃的原型),享年在40岁以上。一子,允禧。
穆嫔,陈氏(?——1727前),陈歧山之女,享年在30岁以上。一子,允祢。
温僖贵妃,钮祜禄氏(?——1694), 满洲镶黄旗人,孝昭皇后的妹妹,康熙二十年册为贵妃,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三去世。一子,允礻我,一女,夭折。
惠妃,纳喇氏(?——1732),郎中索尔和之女,初为庶妃。康熙十六年册为惠嫔;二十年为惠妃。雍正十年四月初七日薨。享年在70岁以上。二子,承庆、允褆。
宜妃,郭络罗氏(?——1733),满洲镶黄旗人,佐领三官保之女。康熙十六年册为宜嫔;二十年为宜妃。雍正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薨。享年在70岁以上。三子,允祺、允禟、允禌。
荣妃,马佳氏(?——1727),员外郎盖山之女。康熙十六年册为荣嫔;二十年为荣妃。雍正五年闰三月初六去世。享年在70岁以上。生有五子一女,其中只有允祉成人,一女下嫁乌尔衮。
贵人郭络罗氏,宜妃的妹妹,满洲镶黄旗人,生皇六女、皇十九子允(礻禹)。卒年不详。
慧妃,博尔锦吉特氏(?——1670),科尔沁三等公吉阿郁锡之女,幼年被选进宫,尚未册封,于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薨。五月初九追封为慧妃。
平妃,赫舍里氏(?——1696),孝诚仁皇后的妹妹,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噶布拉之女,幼年时待年宫中,康熙三十年生下允玑(示字旁),三十五年六月二十日卒,当月追封为平妃。
良妃,卫氏(?——1711),满洲正黄旗包衣人,内管领阿布鼐之女。一废太子之时,皇八子曾被众大臣保举为皇太子,深受父皇厌恶。康熙曾说:“(皇八子)系辛者库贱妇所生。”(《清圣祖实录》第261卷)辛者库的意思是“管领下食口粮人”,也就是内务府管辖下的奴仆。清朝八旗官员获罪后,本人以及家属被编入辛者库,成为戴罪奴仆,以示惩戒。卫氏本人的祖先当有类似经历,才成为辛者库罪籍。她大约是整个清朝妃嫔中母家地位最卑下者。以此条件,她只能充当宫女,从事一些粗活、重活。与皇帝接触的机会也自然大大少于其他宫女。但她竟然被皇帝看中,生育皇子,说明她的自身条件十分优越,是一位美丽出众的女子。燕北老人《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里说:“美艳冠一宫,宠幸无比,”而且“体有异香,洗之不去”,即使“唾液亦含芬芳气”。这些传说并不可信,但是起码反映出卫氏的确是位美丽出众的女子,不仅在宫中闻名,在民间也有所耳闻。康熙三十九年,她和瓜尔佳氏(敦怡皇贵妃)一同册封为嫔。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去世,享年当在40岁以上。
宣妃,博尔锦吉特氏(?——1736),科尔沁达尔汗亲王和塔之女,顺治皇帝悼妃的侄女。康熙的表姐妹。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宣妃。乾隆元年八月初八薨,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奉安。
成妃,戴佳氏(?——1740),满洲镶黄旗人,司库卓奇之女,处进宫为嫔。康熙十九年生皇七子。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成妃。乾隆五年十月三十日薨,享年当在70岁以上。乾隆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奉安。皇七子允佑(示字旁),生有残疾(脚跛),康熙三十七年封为贝勒,四十八年晋升为淳郡王,雍正元年四月晋升为亲王,八年四月初二卒,享年51岁,谥曰“度”。
顺懿密妃,王氏(?——1744),知县王国正之女,母黄氏(1640——1709),为苏州籍人氏,可能是康熙二十八年第二次南巡时带回宫中的女子。康熙二十余年进宫,时年大约十六七岁,三十二年生皇十五子,三十四年生皇十六子,四十年生皇十八子(八岁夭折)。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密嫔,雍正二年六月尊为皇考太嫔,乾隆元年十一月尊为皇祖顺懿太妃,九年十月十六日薨,享年70多岁。次年同日奉安。
纯裕勤妃,陈氏(?——1754),满洲镶黄旗人,二等侍卫陈希闵之女。康熙三十六年生皇十七子果毅亲王允礼,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勤嫔。雍正四年二月尊为皇考勤妃。乾隆元年十一月尊为皇祖纯裕勤太妃。乾隆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薨,享年当在60岁以上。乾隆下旨寇摘缨纬,祭酒行礼;十九年四月二十日奉安。
僖嫔,赫舍里氏 (?——1702),来贝(一个字,上面是来,下面是贝)山之女。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为僖嫔,康熙四十一年九月薨,四十四年二月初九日奉安。享年当在40以上。
端嫔,董氏,员外郎董达齐女。康熙十年生皇二女,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为端嫔。卒年不详,享年在60岁以上。康熙五十九年九月初九日奉安。
静嫔,石氏(?——1758),石怀玉之女。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生皇二十三子,六十一年十二月被雍正帝尊为皇考贵人。乾隆元年被乾隆尊为皇祖静嫔,二十三年六月初八薨,享年当在60岁以上。次年三月二十二日奉安。
安嫔,李氏,汉军正蓝旗,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大约在雍正年间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敬嫔,王佳氏,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大约在雍正年间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贵人,兆佳氏(即布贵人,?——1717),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六生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十一日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贵人,袁氏,康熙二十八年五月二十七日生皇六女和硕恪靖公主,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生允禹(示字旁),卒年不详。
贵人,那拉氏。
贵人,陈氏,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一生皇三十五子允援(示字旁),卒年不详。
贵人,易氏(?——1728),雍正六年四月卒,享年约70多岁。
庶妃,钮祜禄氏,满族。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十九日生皇二十女。卒年不详。
庶妃,张氏,汉族。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生皇长女,十三年二月初十日生皇四女。卒年不详。
庶妃,王氏,汉族。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生皇十六女。卒年不详。
庶妃,刘氏,汉族。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日生皇十七女,卒年不详。
历史上康熙最疼爱的儿女
最疼的儿子是太子胤礽,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因为生胤礽而死了,康熙皇帝很伤心,把对皇后的爱全给了胤礽,康熙对皇太子胤礽的宠爱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已经介入了十分荒谬的程度。皇太子要什么有什么,康熙只要是能满足儿子的,哪怕是天上的星星也恨不得摘下来送给他。康熙处处娇纵胤礽,简直是姑息养奸。对他悉心呵护、亲自培养。胤礽沾染了不少坏习惯,康熙不但不怪怨他,反而是怨周围的人带坏儿子。由此把好好的一个太子送上了绝路:太子变坏了,坏得不恶不做了。胤礽喜怒无常,时常与父亲顶嘴,但康熙却一点都不生气,除非是忍无可忍了,且胤礽吃穿用的都与康熙无异,连康熙都官他叫“二皇帝”……其实康熙对皇太子的溺爱远不止这些,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康熙还很疼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的儿子胤祚,康熙帝第六子。康熙十九年(1680年)二月初五生。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十四殇。母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吴)雅氏。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胤祚的生母就是雍正帝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他是雍正的同父同母的弟弟,只是六岁时夭折,所以史料不详.
但是,虽然六岁即殇,史料很少,从他的名字中,我们同样能得到些信息。
观千古帝王家事,皇子出生便以这个“祚”字话事的也就两个,又同出于满清。 其一为顺治帝第四子,时为皇贵妃董鄂氏所出,董鄂妃,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吧。顺治能娶自己兄弟的媳妇,不顾汉家的伦理纲常,不怕被冠以乱伦的帽子,足见他有多爱她。这孩子刚一出生就被封为和硕祚亲王,明明是第四个儿子,顺治却当着孝庄皇太后和诸宫人的面称这个孩子是“朕之第一子也”,也算开了清朝皇子一出生便为皇储的先例,但这位祚亲王出生三月即夭,孝庄以国祚担命为由迫使顺治改了这个死孩子的号,入陵谥为荣亲王。 其二就是康熙帝的第六子胤祚,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所出。读〈康熙起居注册〉的时候就曾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便是这位千古一帝在为自己歌功颂德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以“自朕承嗣大统、胤祚家国以来..”为开头。足可见“胤祚”是一个词,也不单单是一个皇子的名字,同样类似顺治第四子和硕祚亲王,有以国祚托付此子的念头在里面。顺治大抵是爱乌及乌,毕竟董鄂妃的事迹地球人都知道,但我想说的是康熙和德妃乌雅氏的关系。德妃乌雅氏先后给这位千古一帝生过六个孩子,三男三女。时因皇贵妃佟佳氏无所出,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出生不满十天便由乌雅氏名下转为佟佳氏养子,所以说皇六子胤祚才真正算是康熙和德妃的第一子。关于德妃这三个儿子,各个都不简单啊!老四大家都知道,雍正皇帝!老六虽然六岁上便夭折了,但他的名字都叫胤祚了,若是不死,将来也必是个人物,剩下的十四也不一般,大名鼎鼎的大将军王!为什么德妃的三个儿子都这么出色?我想这是大家应该思考的地方!因为这个女人不简单啊!她极有可能是康熙这位千古一帝最宠爱的女子,如果不是,康熙也不会学他爹顺治对董鄂的态度,在皇六子出生的时候便给儿子冠上一个祚字!祚即国祚,这在封建时代连想都不用想,给人交代的信息就是这个儿子必是储君。也就是说,如果胤祚没有夭折,他便是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皇子,不然他名字里的这个祚字也白叫了,康熙的心思也白用了!
康熙最疼的女儿是固伦温宪公主
固伦温宪公主(即和硕温宪公主)(1683-1702),康熙帝之第九女,康熙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二生。其母为康熙德妃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与四子胤禛、十四子胤禵、皇六子胤祚、七女、十二女同母。康熙三十九年(1700)18岁时受封为和硕温宪公主,嫁给佟氏舜安颜。舜安颜是佟国维之孙。康熙四十八年因党附允祀,削其额驸,禁锢于家,后释免。雍正二年(1624)总督三凌班务,授领侍卫内大臣。是年去世。公主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七月去世,时年20岁。雍正元年(1723)三月追赠为固伦温宪公主。
按照玉牒,温宪是皇九女,即五公主。 (九公主的说法是错误的!)
太后抚养
温宪自幼是被孝惠皇太后抚养长大的,不仅深得祖母疼爱,亦颇受父皇宠爱。
在《为皇太后皇子公主等预备猪鹅鸡等数目清单》中,(选自《康熙朝满文朱批》感谢稽古论坛!)在对公主的供应中,四公主恪靖和六公主纯悫都只得猪肉四斤而已,(其他公主更小得的也更少了),而五公主温宪得猪肉五斤不说,还要多加“鹅半只、鸡一只”···(感慨一下···温宪的早逝是不是因为消化不良啊···老康啊···没有你这么养女儿的···)如果说仅凭这一件小事就得出康熙十分疼爱温宪公主的结论,那未免不足服人心。但是由此亦可见,康熙对于这个女儿,一定是很呵护很宠爱的。
[编辑本段]堪怜咏絮才
自小,温宪便受到良好的教育,而温宪也很聪明,后来温宪公主的祭文(选自《皇朝文典》)上说:
“尔公主秀出紫微,祥开银汉,爰从襁褓即育慈闱。爱每笃于兴居,日无违于左右。弱龄受教,聪慧夙成,性自悦乎诗书,行每谐于箴史。谓诞膺夫景福冀永享,夫修龄作聘元舅之家,仰慰慈亲之恋”
女性册文和祭文上用“聪慧”之类词的很少,很难得,见过的也就和硕和惠公主(雍正养女,还是体现在封号上)。而温宪的祭文中能出现“聪慧夙成”、“性自悦乎诗书”这样的词,不仅仅因为康熙要抚慰皇太后,更是因为温宪有才华,有值得这样高的评价的资本。说她“堪怜咏絮才”,便是由此祭文而来。
门当户对,天作之合
温宪在诸公主中嫁的不算晚,在康熙出嫁的八个公主中,温宪十八岁受封和硕温宪公主。因为温宪是下嫁满人,而不是蒙古贵族或是其他偏远之地的贵族,所以在众多优秀的满族小伙子中选女婿,就要容易的多,合适的人选也很多。因为嫁给了树大根深的佟家,所以温宪的公主府(嫁后住处)在京城。离父皇近,离祖母近,离母亲也近。她嫁给的是当时有“佟半朝”之称的佟佳氏家族之后,舜安颜,原任銮仪使叶克书之子,佟国维之孙。这些出嫁的八个公主中有六人嫁到蒙古或西藏,这些公主从此是没有什么机会再见到父皇和母亲的了。可温宪不是这样,这也许是因为康熙和孝惠皇太后舍不得温宪嫁到那么远的地方。而剩下没有远嫁蒙古的两个公主中另一个公主悫靖是嫁给了汉人孙承运,悫靖的母亲袁氏就是一个汉人且仅仅是个贵人,所以悫靖因为是康熙的小女儿一定也是受父皇疼爱的。她的婚姻我觉得也可看做满汉间的一种联姻,毕竟康熙作为守江山的满人皇帝要处理好满汉间的关系。孙承运也不过袭的区区一等男,舜安颜好歹还会有一等公的爵位可袭。而温宪的婚姻,她嫁给满人舜安颜,嫁给孝懿仁皇后的娘家人,实际上舜安颜也是康熙皇帝的侄子。(康熙与孝懿是表兄妹)还嫁在京城,不仅仅是太后抚养的原因,亦有康熙对于温宪的疼爱。因此温宪的婚姻不会像姐姐妹妹那样有什么政治成分在里面。可是···
天妒红颜
然而不幸的是,温宪出嫁仅仅两年之后,康熙帝侍奉皇太后往热河行宫避暑。皇太后带着出嫁的温宪公主同往,结果半路上老太太没事,温宪公主却中暑倒下了。时年20岁。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秋七月
上驻跸热河。闻和硕温宪公主薨。日晡未进膳。扈从诸大臣奏曰、皇上闻公主讣过哀、此时尚不进膳、恐圣躬太为劳瘁。奏入、上传谕曰、公主系已嫁之女、朕尚可宽释、但皇太后自幼抚养、忽值此变、皇太后伤悼弗胜、膳尚未进、朕亦何心进食乎。诸大臣复固请。上乃诣皇太后宫、视食毕。然后进膳。随谕领侍卫内大臣等、左右两翼各派大臣一员、侍卫十人、送公主柩回京。
辛亥。命诸皇子及文武诸臣、送和硕温宪公主柩起行。 ----------《圣祖实录〉
雍正元年,3月,和硕温宪公主 追赠为 固伦温宪公主。
其实康熙对女儿都很疼爱,但最疼的还是固伦温宪公主,康熙的很多女儿都嫁到蒙古去了,唯独只有固伦温宪公主留在自己的身边,不能说康熙不疼其他的女儿,其实这是帝王之术。清朝的统治基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蒙古的稳定,一来可以把蒙古作为沙俄的一道坚强屏障,二来可以稳固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基础。所以清朝对蒙古是以抚为主,以剿为辅。历史也证明,清朝是很重视对蒙古的统治的,比如清朝前几任皇帝特别重视漠西蒙古问题,此问题直到乾隆中期才得以彻底解决,这对于加强清代的边防是很有益处的。另外,这也体现了清朝统治者所谓的怀柔政策,从思想上加强对蒙古的控制。此外,清统治者在入关前,和蒙古的渊源等因素。
康熙也很疼固伦荣宪公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43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