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时候赶考书生盘缠丰厚大都数都是手无缚鸡,为何山贼就是不抢他们呢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12 12:33:39

古时候赶考书生盘缠丰厚大都数都是手无缚鸡,为何山贼就是不抢他们呢

还不知道:赶考书生盘缠丰厚为何山贼不抢呢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中国古代通讯交通不是很发达,出门一趟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曾国藩在自己的家书中记载,他从湖南老家出发到北京耗时四五个月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一次他的弟弟从北京回到湖南老家,由于一路上顺风顺水,只用了三个月,他便在家书中连连感叹“真极神速也”。

正是由于古代交通不便,不仅在路程上耗费的时间极多,而且还很容易遇到个生病之类的意外事件,所以人们有“穷家富路”的说法,说的是在家中可以尽量节俭,但是出门在外就一定要大方,吃穿方面都不能亏待自己,所以人们在出门的时候都会备有大量的盘缠,这一点在那一些赶考的书生身上就显得更加明显了。

古代赶考的书生为了能够顺利进京,在路费、饮食费之外还通常备有一些生病、请客之类的预备支出,所以他们身上的盘缠往往是极为丰厚的。路上的山贼虽然知道这些书生盘缠丰厚,但是却从来不劫,这是为何呢?

其实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古代普通民众对于读书人有着很大的敬畏感,我们看《范进中举》里面,范进的老岳父认为能够中举的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那都不是一般人,是值得人们敬重的,哪怕是作了山贼,这一种骨子里对于读书人的尊崇也很难改变。

其次是因为这些读书人的身份地位很高,他们都是朝廷官员的预备役,尤其是那一些入京赶考的书生,都已经是所谓的“举人老爷”,放到外地上去做官基本上都是一地县令这样的存在。土匪山贼虽然胆大无比,但是不管混哪一行都是讲究眼力的,这要是不小心抢了一个书生,结果他回来就成了本地父母官,那自己就肯定混不下去了,这是出于一种现实的考量。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书生们在出门去赶考的时候,往往会由当地官府发给一面“奉旨会试”的旗子,以表明其身份,书生们一开始往往是将其举在手里,但是路途遥远难免会举得比较累,于是时间长了就会将其绑在腰间,于是山贼们在拦路抢劫之前,也会首先看看他们的腰间绑着啥,若是绑有这面旗子的人就非但不劫,而且还会奉上善意赠送银两结一个善缘。

当然也有人会说,将这些书生给杀人灭口不就完了,到时候山贼往山里一跑,又有谁能够知道是他们干的呢?这还是这面旗子的作用,所有官员对于这些代表着朝廷未来的书生都是非常重视的,地方上也极为重视,关于这些书生的消息通过这面旗子被传达,只要他一入境就会被当地官府注意到,一旦莫名消失的话那也很容易就会被查出来。

正是由于有这么多的因素影响,所以古代那一些赶考的书生虽然盘缠丰厚,而且手无寸铁,大部分还手无缚鸡之力,但是那一些凶悍的山贼也并不敢拦路抢劫,因为实在是得不偿失。

都说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为什么古代的山贼却从不打劫书生呢?

山贼不打劫书生的原因很简单,书生虽然没有啥反抗能力,相应的他也没有多少钱财,而且背后还有官府撑腰,打劫书生收益太小,风险太大,投入产出比太低,正常的山贼都不会做这种不划算的买卖。

现在各行各业的老板,都在强调ROI(投资回报率),要求员工尽可能的提高投入产出比。古代也是一样的,各行各业为了谋利,都是想把风险最低化,利益最大化。而山贼作为一种高危职业,自然更加需要计算和提高ROI。

先说风险问题,书生的确是手无缚鸡之力,轻轻松松就能放倒,但是呢,想想书生翻山越岭经过你这个山头是去干啥的?答案:进京赶考。这就意味着这些书生里可能就是未来官府的大小官员,如今打劫了他们,日后人家带兵过来剿灭自己怎么办?明显是给自己找大麻烦。而且官府还会给给书生发面旗子,作为标志来表明身份,保护自己。

如果山贼直接杀人越货,连活口都不留。那么官府未来的人才被你弄没了,必然会直接派兵过来死磕到底,打劫书生等于自寻死路,因此风险太高。在这么高的风险下,你又得不到多少钱。

众所周知,穷酸书生基本都没几个钱,十年寒窗苦读,就带了一点儿盘缠干粮和书籍去赶考。你冒那么大的风险抢几本破书有什么用?山贼一般目不识丁,但是他们也有大义。对于书生来说,多年苦读之后进京赶考就是唯一的出路,再被打劫整个人生就没了,就算山贼也会同情和照顾他们。

古代赶考的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又携带着盘缠,强盗为何不抢他们呢?

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随身携带很多盘缠,为什么山贼都不抢劫他们呢?提到山贼,相信大家不陌生,在许多的古装剧中经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占山为王,以劫掠过往的路人为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山贼们也有自己严格的规定,有一种人他们禁止抢掠,这就是进京赶考的考生,这又是为什么呢?

话说从前的山贼讲究七不夺八不抢,这其中的第三条就是不抢进京赶考的考生和驿站的邮差,古代的交通并不发达,从一个地方去往另一个地方,只能是徒步或者骑马,所以进京赶考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在路上,一般情况下要走上三四个月,距离较远得走半年都有可能,长途跋涉都会经过乡镇深山河流,一路上不仅要经历风吹日晒,还要担心山中的蛇虫猛兽,非常的艰苦,而山贼之所以不抢书生的盘缠有以下的几个原因?

首先大家要了解,根据古代的科举制度,能进京赶考的可都不是一般人,都是举人,只有举人才有权利进京考试,举人的身份就已经不同于寻常百姓了,古代有穷秀才的说法,但是却没有听过穷举人的说法,因为举人往往就会被称为老爷了,是可以享受到朝廷福利待遇的,甚至举人还可以替补官员,进京赶考为国家选材是朝廷的头等大事,容不得半点疏忽。

对于朝廷来说,如果举人的性命不能得到保障,朝廷的威望将会受到动摇,举人如果被山贼土匪拦路抢劫,这就等同于打朝廷的脸面,劫了这些人能够百分之百的把官军找来,就这一点来说,山贼们绝对不会为了劫掠举人的这点蝇头小利,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其次如果赶考的举人在路上出现意外,当地的地方官也难逃干系,轻则削职为民,重则是要掉脑袋的,当地的地方官为了自己的前程考虑,也不会允许在自己的地盘上出现打劫考生的事情,如果有不开眼的土匪做出了影响地方官前程的蠢事,先不说朝廷,就那些地方官就会毫不犹豫地对土匪举起屠刀。

再者,山贼土匪虽然是强盗,但是道义有道,古代的山贼很多是被生活所迫,遇上饥荒时期吃不起饭,走投无路之时才落草为寇,所以他们一般情况之下只劫掠富商,如果抢了书生的盘缠,那么书生就不能进京赶考了,十年的寒窗苦读也就算是白费了,而且山贼也会被其他的同行所嘲笑,因为在古代,整个社会对读书人是非常尊重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人们眼中,读书人的地位非常之高,读书人是教书育人的代表,万万碰不得。

最后则是害怕考生加以报复,进京赶考的考生可都是全国各地挑选出来的顶尖人才,他们都非常优秀,如果以后金榜题名就会走上仕途,当大官儿,佼佼者还能够封侯拜相,当他们有了能力要做的第一件事,那肯定是回来报仇,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因此,山贼们都不愿意去冒这个风险,去打劫那些进京赶考的考生。

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手无缚鸡之力,为何没有山贼敢抢他们呢?

虽然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不及现在的高考生那般幸福,但是,他们也是享有种种特殊福利的,而其中之一就是不会受到土匪的拦截。毕竟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治安并不好,独自出行是很容易遇到强盗土匪的,尤其是在携带大量钱财的情况下。

而进京赶考的考生就不需要担心这一问题,这也算得上是他们的一种较为特殊的福利,这是怎么回事呢?

图片:进京赶考的学生答题剧照

一、进京赶考的考生古代有这么一句至理名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虽然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社会所尊崇的思想是“士农工商”,也就是说,士人的身份是最高的,若是有机会读书,家人定然不允许下一代从商,而这也足以证明了在古代读书人有多么受重视。

与普通的考生相比,实际上,进京赶考的考生身上光环更大、更亮,这是因为能够参加进京赶考的考生,他们都是一个州或县的优秀人才,很多人都说高考压力大,其实古代的科举也毫不轻松啊。

图片:考生进京赶考答题剧照

1、古代科举考试所经历的步骤

古代参加科举的读书人,大多都是从四、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学到了一定知识量后,就要去参加童生考试。童生考试是包括三个阶段的,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只有这三项全部通过之后,才能够参加真正的科举考试。

童生考试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通过不了童生考试,而在童生考试之后会有乡试,在乡试通过之后就会得到举人这一称号,最后就是需要前往京城参加考试的会试和殿试。

图片:参加殿试剧照

2、进京赶考的考生

也就是说,能够进京赶考的考生都是通过了乡试的,这样的考生不仅是一个州或者一个县的优秀人才,而且他还得到了举人这一称号。

在某些朝代,比如清朝,中了举人之后就可以做官,这也就意味着巨人已经半只脚踏进了官场。这样进京赶考的考生,身份怎么会一般呢?

图片:中举剧照

二、土匪为什么不拦截进京赶考的考生?进京赶考的时候,尤其是离京城远的考生,一般身上都会携带大量的盘缠,毕竟要考虑沿途需要花费的各种费用,以及在京城考试期间要花费的钱财。

再加上考生一般都是手无缚鸡之力之人,按理来说,这样的对象更容易引起土匪的拦截。但实际上,进京赶考的考生,往往都能安然无恙到达京城参加考试。那么,土匪为什么不拦截进京赶考的考生呢?

图片: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剧照

1、考生身份不一般

进京赶考的学生都是举人,而他们也可以被称之为是举人老爷,这其中的原因就是,他们已经算是朝廷的人了。若是哪些不长眼的强盗或者土匪拦截了举人,那不就相当于公开和朝廷对抗嘛?很容易给自身引来杀身之祸。

就比如在《孔乙己》这本书中,孔乙己因为去一个举人家中偷窃,结果被打伤了腿,这件事情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出,举人的身份不一般,并不等同于普通的平民,是不能够轻易冒犯的。

古代的时候一些书生盘缠丰厚,为何山贼从来不劫?

古代也有科举考试的方法,每隔几年朝廷都会举办这次的考试,目的就是选举各大人才进京,为朝廷尽一份力量。实际上与我们公务员制度有点雷同,现在的公务员考试也是从万千人当中挑选出几位人才,为国家效力废人。

古代的时候寒门子弟想要前途光明的话,面前就有一条的路,参加科举就是唯一的出路。实际上,你要明白的是,参与科举一定要到京城才可以,所以他们常常跋山涉水。

看古装戏时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一群五大三粗的山贼突然跳出来说:“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还真别说,山贼也是挺有文化的。话刚说完后,那些富商配角什么的自然会乖乖献上财宝,然后主角就出手收拾了他们。但令人奇怪的是,古代书生进京赶考而且盘缠丰厚,但山贼却不打劫他们呢?其实这是有原因的,特别是他腰间绑了一块东西。到底怎么回事?我们一看究竟。



原来当隋文帝杨坚创立科举制度后,天下寒门子弟终于有了出头之日,于是寒窗苦读二十年,希望可以卖身帝王家。因为国家大事,朝廷也非常重视,于是他们在统考期间会做出一些旗子并下发到地方官府,要进京赶考的是书生早就已经在当地官府备案,当官府通知他们考核日期后,这些书上拿着旗子就上路了,山贼看见他们腰间的妻子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第二,绝大多数山贼并不是无恶不作杀人如麻,他们大多数是因为家境贫寒没有出路,而且大多受到乡里恶霸和富豪的欺凌,无奈之下只能落草为寇。道上以劫富济贫为荣,当时天下尊重读书人,假如劫了读书人,还会受到同行嘲笑。



第三,因为这些人是未来的朝廷官员,万一劫到的这个书生真是高中了,届时以他的影响力,动用官府的力量剿灭他们简直是轻而易举。为了自身的安全,山贼们也不会去博这点运气。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41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