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冯润是孝文帝拓跋宏最宠爱的女人,临终前为何被赐死

以史为鉴 2023-07-12 12:12:36

冯润是孝文帝拓跋宏最宠爱的女人,临终前为何被赐死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幽皇后冯润。

要说谁是孝文帝拓跋宏最宠爱的女人,那一定是幽皇后冯润。

拓跋宏不仅为她废了皇后,让她登上皇后之位,而且她给拓跋宏戴了绿帽子,身为皇帝的拓跋宏都不忍心责难她。

然而,拓跋宏在临终时,却下遗诏,赐死冯润。

有人说,这是因为拓跋宏“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的一片痴心,那么真的是这样的吗?

说起来,拓跋宏虽贵为皇帝,但他的生长经历还真是悲催。

拓跋宏是献文帝的长子,早在他3岁的时候,就被封为皇太子。

然而有喜就有忧。依照北魏“子贵母死”的继承制,拓跋宏的生母李夫人被赐死,而他则由一向威严的冯太后抚养。

冯太后是北魏王朝著名的铁腕女汉子,她不仅巧施手段实现了临朝称制,成为北魏王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还为了把持政权,“逼迫”献文帝将帝位禅让给了才5岁的拓跋宏。

做了太上皇的献文帝,由于并没有放弃手中的权力,因此遭到冯太后的幽杀。

此时,拓跋宏才10岁,还是懵懂年纪的小孩子。

不过,皇权面前,尽管拓跋宏是长孙,但对将权力当作春药的冯太后而言,若是让她觉得不安,别说顺利继位了,能平安长大都不容易。所以年少的拓跋宏为了活命,只能一味隐忍冯太后对他的刻薄,并且对冯太后百般恭顺和崇拜。同时,他还不能太菜,否则又会因“无能”遭到废黜。所以他通过努力学习,不仅将儒学名典熟记于心,史家典故更是手到擒来。最难得的是他还出口成章,文采了得。

不过,艰难的成长经历在拓跋宏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迹,而在那样的环境里,拓跋宏也很难得到一个知心朋友。

好在当时冯太后为了巩固势力,也为了让娘家冯氏家族的荣华富贵能绵延长久,所以经常召见与拓跋宏年纪相仿的冯润入宫,陪伴拓跋宏。

冯润聪慧有绝色,很快就成了拓跋宏青梅竹马的小伙伴。

北魏有早婚的习俗,所以在拓跋宏11岁的时候,冯太后便将冯润及其妹妹冯清嫁给了拓跋宏。

此时的冯润出落得颇有“媚姿”。再加上比起沉稳的妹妹来,她个性活泼,又与拓跋宏兴趣相投,因此她很得宠爱。

不过,冯清虽然不甚得宠爱,但由于是嫡出的身份,所以在冯太后建议下,冯清还是被封为了皇后,而冯润只是得到了“贵人”的封号。

好景不长,最得宠爱的冯润竟染上了咯血症,眼看着病势加重,冯太后便将她遣回娘家养病。

公元490年,临朝称制25年的冯太后在太和殿病逝,24岁的拓跋宏终于实现了亲政的理想。

在政治上,拓跋宏是个很有远见的皇帝,他在亲政后,对吏治、政策等都做了一系列改革。除此外,他还重用汉族士人,并积极推行汉化等。

自然,改革就会受到保守派的阻挠,特别是一些王亲贵族由于利益受到损害,更是抱怨连天。

好在改革家拓跋宏深知改革不是请客吃饭,所以他一直非常坚持。

但是有一宗让拓跋宏不满意,那就是身为皇后的冯清非常抵制汉化。她不仅坚决不说汉话,而且还拒绝穿汉人服装。

冯清的顽固和不支持,让拓跋宏大为不悦,再加上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记挂着冯润,因此在迁都洛阳后,便将已经痊愈的冯润又接回宫,并册立她为昭仪(仅次于皇后之位)。

尽管冯润离宫多年,但拓跋宏对她依然情深意重。她回宫后,拓跋宏对她的宠爱有增无减。

冯润一心想成为皇后,所以她不仅支持拓跋宏改革,还主动学会了汉话及穿汉人服装。

显然,冯润的做法让拓跋宏高兴不已,这也让冯清更加受到冷遇。

冯润又常在拓跋宏面前诋毁冯清,最终导致拓跋宏废黜了冯清的皇后之位,而她得偿所愿,被册立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冯润心机深重,自从管理后宫之后,她便想尽办法不让其他嫔妃得到宠幸。同时,由于没有子嗣,她又夺了高贵人所生的皇次子元恪,为了以绝后患,还毙杀了高贵人。

这种种的恶行并不使拓跋宏生气,反而他还对大臣们说:“妇人妒防,即使王者也不能免,何况士大夫和百姓?”

当时拓跋宏所立的皇太子是长子元恂。

元恂自幼骄纵,不好学习,这让拓跋宏对他很不满意。但碍于元恂为冯太后所养,因此在冯太后去世后,拓跋宏还是将他立为了皇太子。

然而,在拓跋宏的改革路上,身为太子的元恂百般抵制,特别是在迁都洛阳后,更是嚷嚷着不适应洛阳湿热的天气,要回到凉爽的北方去。

元恂的行为,得到了反对改革的贵族们的支持,最终引发了叛乱。

拓跋宏在平定叛乱后,毫不留情地赐死了元恂,改立冯润抚养的元恪为皇太子。

如此一来,冯润的地位愈发巩固。

对于冯润而言,这一切都让她很满意,唯有一桩不满意,那就是拓跋宏南征北战,很少陪伴在她身边。

于是,不甘寂寞的冯润便学冯太后与男宠们私通。比如身体强壮的宫中执事高菩萨,还有相貌俊美的常侍双蒙等,皆与她有淫乱宫闱的丑闻。

当时拓跋宏的六妹彭城长公主结婚不久,丈夫便去世了。

冯润便强迫她嫁给弟弟冯夙。

为了抗争,彭城长公主只得趁夜出逃,并冒雨找到了拓跋宏,向他揭发了冯润与高菩萨等人淫乱的事情。

这个消息对拓跋宏来说,如当头棒喝。他实在不敢相信自己深情相待的冯润会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更不敢相信她会做出这等对不起他的事。

就在拓跋宏将信将疑之时,做贼心虚的冯润派了双蒙和小黄门苏兴寿也来到了帐营,试探拓跋宏。

拓跋宏于是佯装不知,私下又抓了苏兴寿审问,这才确信彭城公主所言是真。

备受打击的拓跋宏竟因此一病不起。

强撑病体回宫后,拓跋宏将高菩萨和双蒙等人全部处死,但是对于哭成泪人的冯润,他却怎么也下不了手,只是和她分宫而居。

公元499年,病情得到控制的拓跋宏再次出征。没想到在途中病情加重,只得北归。

由于病情严重,拓跋宏在途中病逝。

他在病逝前下了一道赐死冯润的遗诏。他在遗诏中说道:“皇后久乖阴德,自绝于天,若不早有所为,恐成汉末故事。吾死之后,赐皇后死,葬以后礼,以掩冯门之大过。”

可见,拓跋宏并非要和冯润同年同月同日死,而是考虑到为了北魏王朝不再出现第二个“冯太后”,同时也为了冯氏家族的荣耀,因此必须赐死冯润。

北魏孝文帝临终前,为何下令处死皇后呢?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个才能出众的皇帝,他就是孝文帝拓跋宏,从5岁时就开始即位,但在33岁时就英年早逝,尽管年龄并不大,但孝文帝却大力推进了北魏的改革, 打破了地方门阀的垄断地位,并进行了均田制,恢复了北魏的经济发展。



在公元493年,孝文帝率领三十万大军南征,到了九月份就抵达洛阳,他宣布迁都计划,尽管大臣们不愿意,他还是这么做,这之后鲜卑人进入了中原地区,开始了汉化之路。北魏执行的是?立子杀母?制度,为的就是避免太子年幼,太后或者外戚力量太强大,对皇帝进行了架空,朝政关系受到影响。



因此孝文帝的生母很早就被赐死,她由祖母冯太后培养成人,说起来冯太后也是凶狠的角色,她亲手害死了太上皇拓跋弘,之后还临朝听政,颁布了诸多的措施,三长制和均田制就是在冯太后的主导之下颁布的。在23岁时拓跋宏才真正掌管权力,这一年冯太后病逝,他为此大哭不已,立志要做一个好皇帝。

当时北魏的都城在平城,每年的6月份就会布满风沙,气候十分的恶劣,不利于对中原的管理,因此才有了迁都的打算。之后他还极力的促进鲜卑族的汉化,提议和汉人进行通婚,并带头纳汉人之女充入后宫。不过让人不解的是,孝文帝在临终前放走了众多嫔妃,为何只让皇后跟着陪葬呢?



他的皇后冯妙莲其实是冯太后的侄女,为了让冯家能够世代富贵,因此她将众多侄女招进皇宫内,而冯妙莲就是其中之一,尽管她的辈分比拓跋宏还要大一辈,但因鲜卑族对人伦方面并不是太看重,因此并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冯妙莲的长相比较出众妩媚,很快就获得了拓跋宏的宠爱,但最终因患病被赶出皇宫,去寺庙里当了尼姑。之后拓跋宏将冯清立为皇后,两人在一起也十分恩爱,但没过多久他又废除了冯清后位,紧接着让其出家。反而将冯妙莲接到了皇宫内,对她进行了各种宠幸,其他的佳丽很少会触碰。



或许是因为被皇帝宠幸,冯妙莲一直很是娇纵,在皇帝派兵打仗之时,她却回想起了此前给她治病的大夫高菩萨,将他以宦官的身份招进皇宫内,每天享鱼水之欢,之后又宠幸了大臣双蒙等人,丝毫不避讳别人的看法。

拓跋宏妹妹知道后,立马将消息上报给他,这让孝文帝大怒不已,尽管前线作战十分危急,但他还是立马回到京城内,将那些通奸的朝臣全部处死,但让人诧异的是,他却保留了冯妙莲的皇后位置,这让人很是诧异,毕竟能够给皇帝戴帽子的女性可不多,但他却能容忍。



在孝文帝死前下令遣散了众多嫔妃,让她们再次嫁人,但他却留下遗诏让冯妙莲殉葬,在他死后冯皇后也饮用毒酒身亡。从这还是能看出,孝文帝对皇后的出轨依旧耿耿于怀,不愿意放过她。

历史上,冯皇后一生2次进宫,深得宠爱,为何帝王临死前却说:她是祸害,不能留?

古语有云,“一入侯门深似海”这话其实用在深宫之中更加合适。进攻侍奉天子的女人,不管你愿不愿意,你这一生的荣辱都和天子深深地绑在了一起。一次进宫,再出宫要么就是省亲时,要么就是一具尸体抬去陵寝。冯皇后就厉害了,不仅2次进出宫,还能一次比一次更得宠,甚至因为她的控诉,孝文帝直接废掉了当时的皇后。结果皇帝临死前却说,冯皇后不能留。孝文帝之所以这么做,是出于两个考量。

冯皇后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弘宏的第二任皇后。她本名冯妙莲,是个非常有心计和手段的女子。她长相并不差,稍微打扮一下甚至比自己长姐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她和皇帝的第一次见面,就靠着美貌深深吸引住了拓跋弘宏。但是随着她专宠后的日渐嚣张跋扈,渐渐开始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最终她做了两件错事。一件是和高菩萨私通,不把远征在外的孝文帝当回事。另外一件事是强硬要求彭城公主下嫁给自己的弟弟。

当然,后面这件事没有得逞。事发后,高菩萨被孝文帝处死。但是重感情的孝文帝没有处置冯皇后,他还念着昔日的情分,令宫人善待冯皇后。知道后来孝文帝行将就木时,他认为自己离开后,朝臣还有其他妃子一定不会放过冯皇后,于是下令将冯皇后灌毒药给自己陪葬。

另外一个原因是,孝文帝想到了冯太后专政的场景。他不会拿自己朝廷后代的安危开玩笑。所以他说冯皇后不能留。

北魏孝文帝冯渊皇后:死因竟然是“官话”



北魏孝文帝一生有两位皇后,都姓冯。第一任皇后冯渊本可以坐到最后,却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不会说普通话,也就是中文。事情是这样的。公元490年,孝文帝23岁,他开始全面推行改革:一是迁都洛阳;第二,整个太子党子弟名单禁止胡夫;第三,他的语言在中原是正确的;第四,他没有杀死他的王子和母亲。这项改革遭到大多数朝臣和贵族的反对。孝文帝一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一边极力推动通过公议。他还命令所有30岁以上的人为所欲为。30岁以下的都要学汉语和中原语音,官民都要穿汉服。否则,他们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法院官员将非法惩罚他们。冯渊女王拒绝说中文。太和二十年七月,孝文帝忍痛弃之为庶人,定居大雄宝殿。冯渊皇后因为会说普通话而被废为庶人,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例也是最后一例!


皇后被废除后,孝文帝很快选择了一个新的继承人,冯润。她风流倜傥,深得孝文帝拓跋宏宠爱。但是很快冯润就患上了像牛皮癣一样的皮疹,王太后害怕皇帝会被感染,所以她把冯润送回家成为一名尼姑。她离开皇宫后,孝文帝在太后的安排下,立冯润的妹妹凤庆为皇后。但孝文帝始终没有忘记她。过了一年多,太后死了,孝文帝守孝三年。他经常想念冯润,询问她的近况。后来,我听说的疹子好了,就把她带回洛阳宫,给她取名叫左。


孝文帝,政治上英明的君主,在爱情上却是个傻子,因为他太痴情了。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深爱的冯润在患病期间不甘寂寞,与一名男随从有染,发生了婚外情。在冯润做皇后的那几年,孝文帝常年带兵南征,在宫中的时间很少。被冷落的旧病复发,与中国官员高菩萨有染。这位高菩萨又帅又壮,是个没净身就潜入后宫的假太监,让冯润动了真情。


孝文帝在汝南患病时,冯在宫中公然与高菩萨私通。纸包不住火。孝文帝知道了与高菩萨的私情,鹏程公主向皇帝揭发了这一丑闻。得知冯润公主把秘密告诉了孝文帝后,她和母亲常侍商量对策,常侍请女巫施了咒,祈求孝文帝不要生病。


这件事是小黄门苏兴寿偷偷告诉皇上的。文帝回到洛阳后,将高菩萨、等六人一一逮捕审问,证实了事情的原委。他不禁悲痛欲绝。经过这次沉重的打击,孝文帝的健康每况愈下,终于在南征途中病死。临终前,他偷偷给彭城王写信:我死后,恐怕无人能制服皇后。你可以凭我的圣旨准予她死,仍按皇后礼仪安葬,免得毁了冯家的名声。


俗话说:即使是这明亮的爱情火焰,也只会有灰烬吗?无奈的想法,也许更让人心灰意冷,只有死了才能做到!文帝死后,彭和北海王根据皇帝的旨意强迫服毒而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40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