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接下来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公元219年,刘备手下老蒋黄忠阵斩征西将军夏侯渊,取得了汉中争夺战的最后胜利。这场战役已经持续了两年多,他为庆祝这场耗时两年多,来之不易的胜利,自封为汉中王。同时,刘备大肆分封手下文臣武将。地位最高的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上将”,而魏延虽然没有被封为五虎上将,却被任命为汉中太守,成为了和关羽同级别的封疆大吏。那为何关羽对黄忠、马超的封赏非常不满,却对魏延的任命没有反对呢?依据演义,分别从黄忠、马超、魏延三人情况分析如下。
关羽对黄忠与自己并列为五虎上将的不满有下列三点
其一,黄忠年迈,关羽耻与老兵为伍。黄忠在长沙投奔刘备集团时,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兵了。那时黄忠大概七十岁,如果换在现在,那早已退休十多年了。而黄忠还挣扎在两军交战中,还是一个冲锋陷阵的低级军官。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遂不肯受印。
其二,黄忠是新投降的,还资历尚浅。黄忠在赤壁之战后,关羽率军夺取长沙时,他才归附。论资排辈,黄忠和关羽相差太远了。
其三,黄忠是向关羽投降的,因此关羽认为降者低自己一等。这很好理解,如果你擒获敌人,那个人就是自己的俘虏,而他愿意归顺。那这个人就是你的下属,是不可能和自己并列的,不能并驾齐驱的。
关羽对马超与自己并列为五虎上将的不满有下列三点
其一,马超是刘备进入益州后,新归附的,时日尚短,还未完全得到信任。一个人要想得到信任,是需要时间的,如刘关张三人,于184年桃园结义后,经过灭黄巾、讨伐董卓等战役,才充分得到信任。
其二,马超曾为西凉一方诸侯,可能反叛。作为刘备的得力助手,关羽一心为他的兄长事业奔波,他对马超是质疑的,质疑马超是否真心归附,马超是否还想着独立,脱离刘备,还会不会反叛。
其三,马超将门之后,而关羽出生贫贱。两人出生不同,马超是伏波将军马援之后,他的老爹是大将马腾,天生有优势,而关羽不但出生贫寒,还曾犯罪。这样鲜明的对比,关羽是非常自卑的,感觉自己低人一等,怕被马超超越自己成为蜀汉的二号人物。马超就是大城市大家族的公子哥们,而关羽只是一个草根阶层。
关羽对魏延的任命没有反对有下列两点原因
其一,关羽和魏延惺惺相惜。关羽是一个高傲之人,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给别人的感觉就是盛气凌人。魏延同样是一个性格孤僻之人,简直就是关羽的翻版。魏延在长沙杀死韩玄,救下黄忠,投降关羽后,两人惺惺相惜,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魏延也是关羽除刘备、张飞之外少有的看对眼的武将。
其二,魏延仅仅是被任命为汉中太守,低于关羽等人的五虎上将身份。关羽只是注重身份地位,只要别有人在身份上超过自己,威胁到自己在蜀汉的地位即可。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魏延为汉中太守。其余各拟功勋定爵。
其实,这正是刘备的聪明之处,他提高黄忠和马超的地位,却没有给予他们相应的实权,而对于跟随自己入川,南征北战立下赫赫功劳的魏延,却采用了降低待遇,给予实权的策略。一个单位,有的老员工,多年未单位干活,立下了许多功劳,可是由于领导岗位有限,只能享受和领导同等待遇,却不是掌握实权的领导,对于想要干活、爱岗敬业的有志青年,应该给予关键岗位,让其大展宏图,为单位贡献最大的力量。
总结:关羽对于黄忠和马超同自己地位相同,都位列“五虎上将”,本能地感觉到不满。虽然关羽自己是五虎上将之首,可是他们并列,对于三弟张飞,桃园结义,他认可;对于赵云,早年投奔刘备,并且高风亮节,他也认可;而对于黄忠,一个快入黄土之人,他并不认可;对于马超,一个曾经牛人现新归附之人,他也不太认可,而魏延同自己气味相投,多年征战从小兵升为牙门将军、汉中太守,得到自己的认可。
关羽之所以不敢轻视魏延原因有三;第一、关羽心中对魏延十分敬佩,所以从不轻视魏延;第二、刘备十分看重魏延,所以关羽也会给魏延面子;第三、魏延能力很强,关羽对魏延也十分认可。
1、关羽对魏延十分敬佩
关羽和魏延第一次见面大约是在关羽带兵攻打韩玄的时候。当时韩玄派黄忠对抗关羽,在两人对抗的第三日,黄忠为了报答前一日关羽的不杀之恩,选择放关羽一条生路,结果韩玄得知后大怒,下令要斩杀黄忠。魏延得知韩玄要杀了黄忠后,迅速联合了手下的将士打算杀韩玄救黄忠,最终在魏延的鼓动下,将士们齐心协力杀了韩玄,解救了黄忠。关羽也因此对魏延深感佩服,所以在魏延加入蜀汉后,从来不看轻魏延。
2、刘备器重魏延
在魏延加入蜀汉阵营后,刘备就多次表达自己对魏延的喜爱和器重,所以关羽哪怕是看在刘备的面子上,也不会轻视魏延。况且关羽心中也明白,魏延之所以能够得到刘备如此器重,必然是有足够强大的能力,所以关羽也从来不会质疑魏延的实力。
3、魏延本身能力非常强
魏延加入蜀汉阵营后,获得的第一个重任就是镇守汉中,当时张飞虽然也在,但是刘备却依然把重任交给了魏延而不是张飞。关羽对此也毫无意见,因为关羽也认为魏延有勇有谋,确实比张飞更合适镇守汉中一些。而魏延在镇守汉中后,不仅迅速整顿了军队,还恰当地安排好了汉中的各项工作。魏延此举,既让刘备深感满意,也让高傲的关羽看到了自己的能力。由于关羽亲自见识了魏延强大的能力,所以他也不会对魏延有什么意见了。
刘备拿下益州,称汉中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赵云为翊军将军,因陈寿在《三国志》中将五人共同列为一传,姑且称为“五虎上将”。
关羽得知黄忠与自己同列,非常不满,说大丈夫不与老兵为伍,试想,如果魏延取代黄忠,位列五虎上将,关羽还会不满吗?
关羽不满黄忠为后将军的理由是,黄忠是一个老兵。
《三国志 费诗传》记载:先主为汉中王,遣诗拜关羽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军,羽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
既然说是老兵,就说明在关羽眼里,黄忠没有什么战功,年纪又大,关羽看不起。不肯接受刘备的任命,后来,费诗说,君侯您和汉中王就像一个人,在汉中王眼里,其他人能比得上你吗?关羽这才接受任命。
事实上,黄忠虽然老一点,但是,人家战功也大,每次冲锋陷阵,黄忠都是冲在最前面,勇冠三军,定军山一战,刀斩夏侯渊,立下大功,封后将军完全够资格。
试想,如果把黄忠换成魏延,关羽能满意吗?
我想,关羽应该是满意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是什么?
首先,魏延不是老兵,人家年轻,血气方刚,其次,魏延是有战功的,正史记载,魏延带着部下跟随刘备进入益州,多次立下战功,被刘备封为牙门将军。
《三国志 魏延传》记载: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如果这个理由还不够充分,那么,还有一个理由可以证明关羽不会有意见。
那就是魏延被刘备任命为汉中太守,镇守军事要地汉中,当时,连张飞都以为会派自己,结果刘备却任命了魏延,如此重要的任务,关羽也没有说不满的话。
要知道,对刘备来说,军事要地汉中的重要性仅次于荆州,按理来说,张飞应该是不二人选,但是,刘备偏偏选了魏延,关羽没有说什么,可见,他也是认可魏延的。
以魏延的勇猛和军事才能,魏延完全有资格位列五虎上将。
如果按演义中说的,那就更有意思了,黄忠被封为五虎上将,关羽说,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
《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云长问曰:“汉中王封我何爵?”诗曰:“五虎大将之首。”云长问:“那五虎将?”诗曰:“关、张、赵、马、黄是也。”云长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遂不肯受印。
那要是黄忠换成魏延,关羽就更不会反对了,因为关羽率军攻打长沙,是魏延砍死韩玄,献城投降关羽的,魏延和关羽的关系好着呢,根本就不会反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39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