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和硕悫靖公主是谁康熙唯一嫁给汉人的公主

以史为鉴 2023-07-12 10:55:15

和硕悫靖公主是谁康熙唯一嫁给汉人的公主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和硕悫靖公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清朝历史上嫁给汉人的公主一共有四位,前三位分别是嫁给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的和硕恪纯长公主(皇太极第十四女)、嫁给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隆的顺治帝养女和硕和顺公主和嫁给靖南王耿仲明之孙耿聚忠的顺治帝养女和硕柔嘉公主。最后一位则是康熙帝唯一嫁给汉人的公主:和硕悫靖公主。

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和硕悫靖公主降生于紫禁城,生母是贵人袁氏。贵人袁氏是一名在旗的汉人,话说,自从康熙二十六年孝庄太后去世之后,康熙帝越来越宠幸汉妃,比如说后来的顺懿密妃王氏和纯裕勤妃陈氏,当然,贵人袁氏也是其中之一。

康熙中后期,满清在全国的统治趋于稳定,此时,拉拢汉族上层维系统治乃是重中之重,在这种政治环境的影响下,康熙帝决定将自己的一名女儿嫁给被称为“河西四将”之一的孙思克之子孙承运,从年龄上来看,贵人袁氏所生的九公主(和硕悫靖公主)最为合适,于是,九公主便成了康熙朝唯一嫁给汉人的公主。

康熙四十五年,18岁的九公主受封为和硕悫靖公主,于当年嫁给了孙承运,孙承运早在六年前便承袭了父亲孙思克一等男的爵位,后来康熙帝有授予他散秩大臣的官位,总而言之,康熙帝是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和女婿受半点委屈的。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孙承运并不是一个长寿之人,他在31岁时便去世了,从此,年纪轻轻的悫靖公主便开始了守寡生涯。不过,幸运的是,悫靖公主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孙五福,由于孙五福乃是公主所生之子,所以满清皇室对于这位皇帝的外孙这是非常重视。

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康熙帝下旨将八阿哥胤禩独女郡君嫁给了九公主(和硕悫靖公主)之子孙五福,从此,孙五福便有幸成为了郡君额驸,不过,仅不到一年,八阿哥胤禩的死对头雍正帝便上台登基了,这也意味着孙五福一家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不过,相比起那些远嫁蒙古的大清公主来说,和硕悫靖公主算是不错的了,可能康熙帝也想让这位年龄偏小的女儿长期陪伴在自己身边,因为康熙帝是一个非常顾及亲情的帝王,他对儿女一般都是比较疼爱的。

乾隆元年十一月,和硕悫靖公主病逝于甘肃,享年48岁。

康熙朝代的嫔妃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1652年2月3日-1674年6月6日)
  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咯布拉之女,世袭一等公索额图的亲侄女,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生于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七日。康熙四年册封为皇后,时年13岁。康熙八年生皇二子(未序齿)承祜(早殇);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生皇七子(序齿皇次子)胤礽后,因难产去世享年22岁。葬清东陵之景陵。初谥’仁孝皇后“,雍正元年改谥”孝诚“。全部谥号为: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1678年3月18日)
  满洲镶黄旗人,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之女。生于顺治十年。初为妃,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皇后,仅半年,于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薨。葬清东陵之景陵。谥号: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1689年8月24日)
  满洲镶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的嫡亲侄女,康熙的表姐妹。生年不详。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贵妃,二十年晋升为皇贵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早殇)。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册为皇后,次日即去世。葬清东陵之景陵。初谥“孝懿皇后”,后雍正乾隆嘉庆累加谥,全部谥号: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1660年-1723年6月25日)
  满洲正黄旗人,护军参领威武之女。生于顺治十七年。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十八年封为德嫔。次年生皇六子胤祚;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殇;二十二年生皇九女温宪公主;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殇;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胤禵。康熙帝驾崩后,德妃被尊为仁寿皇太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丑刻薨,享年64岁。葬清东陵之景陵。谥号: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皇贵妃(3个)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1699),满洲镶黄旗人,参领海宽之女。康熙二十五年生皇十三子允祥。后又生生二女,下嫁仓津,多尔济。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薨,追封敏妃。雍正初年,雍正帝因为胤祥的缘故,追封章佳氏为皇考敬敏皇贵妃,并祔葬景陵,开了清朝皇贵妃陪葬的先例。章佳氏是唯一一个陪葬康熙的妃子。
  敦怡皇贵妃(1683——1768),三品协领祜满之女。瓜尔佳氏。侍奉康熙时为和妃,世宗雍正帝尊为皇考贵妃,高宗乾隆尊为皇祖温惠皇贵太妃,乾隆三十三年薨,年八十六。生一女,殇。
  悫惠皇贵妃(1668——1743),佟佳氏,孝懿皇后的妹妹。康熙三十九年册为贵妃,雍正时尊为皇考皇贵妃,乾隆时尊为皇祖寿祺皇贵太妃。乾隆八年薨,享年七十六岁。死后,谥为悫惠皇贵妃。
  贵妃(1个) 
  温僖贵妃,钮祜禄氏(?——1694), 满洲镶黄旗人,孝昭仁皇后的妹妹,康熙二十年册为贵妃,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三去世。一子,允礻我,一女,夭折。
妃(11个)
  顺懿密妃,王氏。初为密嫔,后尊封为密妃。三子,允禑、允禄、允衸,允衸八岁夭折。
  纯裕勤妃,陈氏。初为勤嫔,被雍正尊封为勤妃。一子,允礼。
  惠妃,纳喇氏(?——1732),郎中索尔和之女,初为庶妃。康熙十六年册为惠嫔;二十年为惠妃。雍正十年四月初七日薨。享年在70岁以上。二子,承庆、允褆。
  荣妃,马佳氏(?——1727),员外郎盖山之女。康熙十六年册为荣嫔;二十年为荣妃。雍正五年闰三月初六去世。享年在70岁以上。生有五子一女,其中只有允祉成人,一女下嫁乌尔衮。
  平妃,赫舍里氏(?——1696),孝诚仁皇后的妹妹,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噶布拉之女,幼年时待年宫中,康熙三十年生下允玑(示字旁),三十五年六月二十日卒,当月追封为平妃。
  宜妃,郭络罗氏(?——1733),满洲镶黄旗人,佐领三官保之女。康熙十六年册为宜嫔;二十年为宜妃。雍正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薨。享年在70岁以上。三子,允祺、允禟、允禌。
  宣妃,博尔济吉特氏(?——1736),科尔沁达尔汗亲王和塔之女,顺治皇帝悼妃的侄女。康熙的表姐妹。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宣妃。乾隆元年八月初八薨,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奉安。
  慧妃,博尔济吉特氏(?——1670),科尔沁三等公吉阿郁锡之女,幼年被选进宫,尚未册封,于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薨。五月初九追封为慧妃。
  成妃,戴佳氏(?——1740),满洲镶黄旗人,司库卓奇之女,初进宫为嫔。康熙十九年生皇七子。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成妃。乾隆五年十月三十日薨,享年当在70岁以上。乾隆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奉安。皇七子允佑(示字旁),生有残疾(脚跛),康熙三十七年封为贝勒,四十八年晋升为淳郡王,雍正元年四月晋升为亲王,八年四月初二卒,享年51岁,谥曰“度”。
  定妃(1661——1757),万琉哈氏,满洲正黄旗人,郎中拖尔弼之女。康熙在时为嫔,雍正时尊为皇考定妃,后来随儿子履亲王允裪住,轮到自己的生日的时候,还会被迎进宫去祝贺,但再未进尊封,薨时九十七岁,她也时康熙诸妃中最长寿的。
  良妃(1665——1711),卫氏,内管领阿布鼐女,本辛者库罪籍,入侍宫中。康熙二十年,生皇八子胤禩。三十九年十二月,册为良嫔,四十三年册封为良妃。成为清朝历史上母家身份最低的妃子。
  嫔(10个)
  熙嫔(1670年——1736年)陈氏,陈玉卿之女,康熙九年,三月生。康熙四十三年生皇二十一子慎郡王胤禧,六十一年十二月,被雍正皇帝尊为皇考贵人;乾隆元年尊为皇祖熙嫔,乾隆二年正月二十二薨。
  僖嫔,赫舍里氏 (?——1702),赉(lai)山之女。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为僖嫔,康熙四十一年九月薨,四十四年二月初九日奉安。享年当在40以上。
  端嫔,董氏,员外郎董达齐女。康熙十年生皇二女,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为端嫔。卒年不详,享年在60岁以上。康熙五十九年九月初九日奉安。
  静嫔,石氏(?——1758),石怀玉之女。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生皇二十三子,六十一年十二月被雍正帝尊为皇考贵人。乾隆元年被乾隆尊为皇祖静嫔,二十三年六月初八薨,享年当在60岁以上。次年三月二十二日奉安。
  安嫔,李氏,汉军正蓝旗,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大约在雍正年间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敬嫔,王佳氏,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大约在雍正年间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襄嫔(?——1746),高氏,高廷秀之女。乾隆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薨,享年在40岁以上。二子,允禝、胤祎,一女,未成年即夭折。
  穆嫔,陈氏(?——1727前),陈歧山之女,享年在30岁以上,二子,皇三十四子(序齿)二十四子胤袐、皇三十五子胤褑。
  通嫔,纳喇氏(?——1744),监生常保素之女。侍奉圣祖康熙时为贵人。雍正二年,因其女婿有功,受到尊封。乾隆九年六月二十三日薨,享年在80岁以上。二子皆殇(是康熙实际上第9和第12个儿子),一女。
  谨嫔,色赫图氏(?——1739),员外郎多尔济之女。乾隆四年三月十六日薨,享年在40岁以上。一子,允祜。
  贵人(5个)
  郭贵人,郭络罗氏,宜妃的妹妹,满洲镶黄旗人,生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皇 十九子允礻禹。卒年不详。
  易贵人,易氏(?——1728),雍正六年四月卒,享年约70多岁。
  那贵人,乌喇那拉氏。
  布贵人兆佳氏,兆佳氏(即布贵人,?——1717),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六生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康熙五十六年正月 十一日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贵人,袁氏,康熙二十八年五月二十七日生皇九女和硕悫靖公主。
  庶妃(4个)
  庶妃,钮祜禄氏,满族。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十九日生皇二十女(早夭)。卒年不详。
  庶妃,张氏,汉族。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生皇长女,十三年二月初十日生皇四女(均殇)。卒年不详。
  庶妃,王氏,汉族。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生皇十六女(早夭)。卒年不详。
  庶妃,刘氏,汉族。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日生皇十七女(早夭),卒年不详。
 

。。清朝所有公主所嫁的氏族。。 能列出来么?比如固伦温宪公主嫁舜安彦(佟佳氏)

太祖努尔哈赤诸女
长女固伦东果公主,嫁(栋鄂氏)何和礼
次女和硕嫩哲格格,嫁巴图鲁伊拉喀,后嫁(郭尔罗氏)达尔汉
三女哈达格格莽古济,嫁(哈达部纳喇氏)吴尔古代
四女和硕公主穆库什,先嫁(贝勒纳喇氏)布占泰,后嫁(钮祜禄氏)图尔格
六女,嫁(叶赫纳喇氏)苏鼐
七女,嫁(尉纳喇氏)鄂托伊
八女和硕公主聪古伦,嫁(博尔济吉特氏)固尔布锡
养女和硕巴约特格格,嫁(博尔济吉持氏)恩格德里
养孙女和硕肫哲公主,先嫁(博尔济吉特氏)奥巴,复嫁蒙古土谢图亲王巴达礼。
太宗皇太极诸女
长女固伦敖汉公主,嫁(博尔济吉特氏)班第
二女固伦长公主马喀塔,先嫁(博尔济吉特氏)额尔孔果洛额哲,复嫁给其弟弟阿布鼐。
三女固伦长公主,嫁(博尔济吉特氏)奇他特
四女固伦长公主雅图,嫁(博尔济吉特氏)卓礼克图弼尔塔哈尔。
五女固伦长公主阿图,嫁(博尔济吉特氏)索尔哈
六女固伦公主,嫁(伊尔根觉罗氏)夸札。
七女淑哲公主,固伦长公主,嫁(博尔济吉特氏)铿吉尔格
八女固伦八长公主,嫁(博尔济吉特氏)巴雅斯护朗
九女,嫁(博尔济吉持氏)哈尚
十女,嫁(瓜尔佳氏)辉塞
十一女固伦长公主,嫁(博尔济吉特氏)噶尔玛索诺木
十二女,嫁(博尔济吉特氏)班第
十三女,嫁(瓜尔佳氏)拉哈
十四女和硕恪纯长公主,嫁吴应熊(吴氏)
养女和硕公主,嫁(博尔济吉特氏)曼珠习礼
世祖福临系
次女和硕恭悫长公主,嫁(瓜尔佳氏)讷尔杜
养女一和硕和顺公主,嫁(尚氏)尚之隆
养女二和硕柔嘉公主,嫁(耿氏)耿聚忠
养女三固伦端敏公主,嫁(博尔济吉持氏)班第
圣祖玄烨系
三女固伦荣宪公主,嫁(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
五女和硕端静公主,嫁(乌梁罕氏)噶尔臧
六女固伦恪靖公主,嫁(博尔济吉持氏)敦多布多尔济
九女固伦温宪公主,嫁(佟氏)舜安颜
十女固伦纯悫公主,嫁(博尔济吉持氏)策凌
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嫁(博尔济吉持氏)仓津
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嫁(博尔济吉持氏)多尔济
养女固伦纯禧公主,嫁(博尔济吉持氏)班第
世宗胤禛系
次女和硕怀恪公主,嫁星德
养女一和硕淑慎公主,嫁(博尔济吉特氏)观音保
养女二和硕和惠公主,嫁(博尔济吉特氏)多尔济塞布腾
养女三和硕端柔公主,嫁(博尔济古特氏)齐默特多尔济
高宗弘历系
三女固伦和敬公主,嫁(博尔济古持氏)色布腾巴勒珠尔氏
四女和硕和嘉公主,嫁(富察氏)福隆安
七女固伦和静公主,嫁(博尔济吉特氏)拉旺多尔济
九女和硕和恪公主,嫁(乌雅氏)札兰泰
十女固伦和孝公主,嫁(钮祜禄氏)丰绅殷德
养女和硕和婉公主,嫁(博尔济吉特氏)德勒克
仁宗颙琰系
三女庄敬和硕公主,嫁(博尔济吉持氏)索特纳木多布济
四女庄静固伦公主,嫁(博尔济吉持氏)玛尼巴达喇
宣宗旻宁系
四女安固伦公主,嫁德穆楚克札布
五女寿臧和硕公主,嫁(那木都鲁氏)恩祟
六女寿恩固伦公主,嫁(富察氏)景寿
八女寿禧和硕公主,嫁(钮祜禄氏)札拉丰阿
九女寿庄和硕公主,嫁(博罗持氏)德徽
文宗奕詝系
长女荣安固伦公主,嫁(瓜尔佳氏)符珍
养女荣寿固伦公主,嫁(富察氏)志端

请问各位网络朋友 大清和硕靖柔公主是谁?

和硕柔嘉公主,清顺治帝堂兄安郡王岳乐次女,顺治九年(1652年)五月生,后于抚养宫中,为顺治帝和顺治孝献端敬皇后养女。
  当时为了安抚三藩之一的靖南王,出于政治的需要,在顺治十五年(1658年)的时候,年仅6岁的和硕柔嘉公主就被下嫁给靖南王耿仲明之孙,耿继茂之子耿聚忠。耿聚忠被封为三等子和硕额驸。但直到康熙二年(1663年)十一月二人才完婚,下嫁的时候和硕柔嘉公主也仅仅12岁。 但政治婚姻毕竟不是自己选择的,又加上年纪太小,和硕柔嘉公主在结婚后婚姻并不是很幸福,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就去世了,时年仅22岁。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主死后第二年,吴三桂造反,耿聚忠并未随其兄长靖南王耿精忠造反,而是率子请死,在家待命,因此三藩之乱平定后,耿聚忠并未受到牵连,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去世康熙亲赐谥号“悫敏”。
  和硕柔嘉公主和丈夫耿聚忠死后一起被埋葬在门头沟区龙泉镇,埋葬地被当地人俗称为“公主坟”或“耿王坟”。
  公主坟(耿王坟)周边风景秀丽,风水极佳,墓葬规制比同级别的公主坟高。整座墓坐西朝东,东西约200米,现存一对擎天柱(俗称华表),高5米。2001年一根擎天柱上的柱顶兽被偷。墓阙残留有被毁坏的痕迹;三合土的宝顶在“文革”中已经被毁。
  和硕柔嘉公主育有一女,耿氏, 后来嫁给了康熙时名噪一时,权倾朝野的纳兰明珠之子,清朝第一词人纳兰性德(纳兰容若)之弟揆叙 。

和硕悫靖公主的公主亲事

被皇帝选中的,幸运的汉族臣子的家世。
九额附孙承运的父亲名叫孙思克,字荩臣,汉军正白旗人。孙思克的父亲孙父得功曾是明朝的游击,后来因投向了清太祖,立了功受赏。孙思克本人在平定三藩和准噶尔之战中都立下了赫赫的汗马功劳,受到康熙皇帝的加赏。不但亲自御制《赐将军孙思克诗》,还封其为一等男爵。与张勇、王进宝、赵良栋并称为“河西四将”。
单论战功,孙思克与其他三人比起来似乎有所不及,可史书上记载:“思克战功微不逮,而惓惓爱民,可谓知本矣”,这句话说明了孙思克不但是一个久历疆场的将军,还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官。关于这一点,在他去世之后有这样一段插曲:“三十七年,卒,赠太子太保,赐祭葬,谥襄武。丧还京师,命皇长子允禔临奠。斋思克镇边久,威惠孚洽。丧还自甘州,至潼关,凡道所经,军民号泣相送。上闻状,叹曰:“使思克平昔居官不善,何以得此?”
孙思克的功绩和为人,使康熙皇帝对他赏识与信任。有了这样的支持,是孙家能够娶到公主的第一个要素。
其次,据《玉碟》记载,孙承运的母亲计氏,是太宗敖汉公主的女儿,算起来也算是康熙皇帝的表姐。孙承运其实拥有满、蒙、汉三族的血统,而九公主嫁给他,也是一层亲上加亲。这或许是孙家中选的第二个重要因素。
当然除了家族的缘故之外,孙承运本人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以他的家世,尽管没有直接被带入宫中抚养,至少也是多次有机会得到康熙皇帝接见。并且,康熙皇帝对于这个与九公主同岁的功臣子弟十分喜爱,因而就有了之后的这段满汉姻缘。
康熙皇帝心思细腻,这桩婚姻,既做到了取得政治上的良好效果,又可妥善安排女儿的归宿,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就这样,康熙四十五年,正值妙龄的悫靖公主便披上嫁衣,准备出嫁了。尽管天真的她也许还不太明白出嫁的含义,但抚摸着精致秀美的嫁衣,一次次站在镜前比对试穿,九公主那青春萌动的女儿心,还是因为激动而微微的颤动着,她坚信父亲为她所作的安排一定是最周全的,对于未来,她充满着美好的憧憬!
九公主是康熙的女儿中唯一嫁给汉人的公主。
整个清皇朝中,其他嫁给汉人的几位公主。
在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只有四位公主嫁到了汉家。她们是:太宗十四女和硕恪纯长公主,嫁给了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世祖养女和硕和顺公主,嫁给了平南王尚可喜之七子尚之隆;世祖养女和硕柔嘉公主,嫁给了靖南王耿仲明之孙,耿继茂之子耿聚忠;还有就是悫靖公主。
前三位公主一藩一个,不偏不倚,其蕴藏的政治意图十分明显。她们是三藩猖獗时期,朝廷对三藩的安抚,也可以说是形势所迫。唯有悫靖公主,是在和平时期,康熙皇帝对汉臣,甚至可以说是对普天下所有的汉族百姓的特殊恩典,而之后的汉臣,却再也不曾获得过这种殊荣。这也体现了康熙这位英明的君主对于民族关系的处理上,独到的方式与手段。
这桩婚姻也许也是上天冥冥中的注定,悫靖公主与孙承运因为一个民族而走到了一起,他们的婚姻也必然会受到一个民族的关注与祝福。我们可以想象,当老百姓得知皇帝就要将他公主高贵的女儿嫁到汉家时(并且这家汉臣并不是众人痛恨的三藩,而是深得百姓爱戴的孙思克将军家),是怎样的欣喜与兴奋。
带着这份祝福,九公主于九额附成婚了,他们婚后的日子,想来是十分幸福的。这对年轻的夫妇,受到来之诸多方面的关爱与重视。一个是皇帝的娇女儿,一个是重臣的贵公子,他们更像是一对没有长大的孩子,在年长的长辈呵护下,过着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甜蜜生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38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