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清朝国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古往今来,一个国家的实力往往受制于自身经济实力的约束,可以说,是由经济基础决定了国家的上层建筑。满清王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其在不同时代的国库存银量也受国家发展而变化,那到了1911年清朝灭亡时,清政府又剩下了多少官方存银呢?
顺治时期,国家初立,无论是安抚百姓还是对外征战,都少不了大笔的对外开支,加之刚刚经过明末战乱,百姓也交不了多少税,因此国家一直财政一直是入不敷出,到顺治退隐时,只给康熙留下了库银二十余万两。
康熙在位时,虽然国家一直有战争消耗,但是总体来说恢复生产,经济情况有所改善,在康熙后期征讨格尔丹前,清朝户部存银尚有4400万两,不过经历了一系列战事后,到雍正继位时不过存银800万两。雍正在位时积极推动新政,如摊丁入亩、官民一体纳税等,虽然长时间受制于西北青海战事消耗,但是国库存银还是有所增加,国库里的银子增加到了5037万两,比康熙时期最高峰还要多出600百多万两。
而到了巅峰时期的乾隆一朝,随着玉米、番薯等新作物的传入,清朝的人口和可利用土地爆炸式增长,清朝凭借着人口红利带来的效益达到了最大,清朝库存白银的巅峰量也在这一时期产生,达到了惊人的7400万两,稳居世界第一。其后的嘉庆一朝,虽然皇帝对银两的节俭几乎到了吝啬的程度,但国库的存银还是因为连年的战争、灾害而逐步减少。
道光皇帝以后,鸦片贸易不仅使中国民间白银大量外流,由此引发的鸦片战争也让清政府的官存白银开始大量用于对外赔款,加之清朝后期大规模农民运动的展开,清政府更是在内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的官银,清政府的财政真正到了濒临崩溃的境地。
在清朝灭亡的前几年,清政府为了维持庞大的开销,不惜以国家主权为代价,出卖税权以作为向西方列强借款的筹码。而到了1911年袁世凯逼宫,溥仪宣布退位以后,负责接收户部银库的民国官员,在打开国库大门后,惊讶地只在这里发现了10两白银,偌大的国家,政府的储备资金只剩这么一点,恐怕最应该对此负责的,就是清王朝那些王公权贵了吧。
在公元1912年,随着清朝最后一位太后隆裕的一纸诏书,那个才6岁,连皇帝是什么都没搞清楚的溥仪,就轰然被赶下了皇位,自然也就失去了他的大清江山。可是大清的灭亡,却并没有给溥仪带来被毁灭的命运,相反的是,因为隆裕太后的刻意坚持,他们的生活在一时间还如同往常一般奢华。
隆裕太后剧照
当时袁世凯答应溥仪退位之后,会给皇宫每年三百万两白银作为日常开支,这也是退位的条件之一。而在清朝灭亡之时,新成立的民国政府,就立刻对清朝的一切进行盘查,包括清朝的国库,但是在打开国库的时候,负责盘查的官员都怀疑清朝的人忽悠了他们。
因为在一般的印象之中,国库是堆满了白银的,尤其是清朝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缺少税收的国家,就算是晚清时期连连的割地赔款,清朝政府的税收还是没少,并且晚清代表人物慈禧的日常饮食起居,还是那样的奢华,这就让很多人对清朝国库的库银数量产生了兴趣。
但是经过反复盘查,清朝的国库已经没有钱了,确切的说,是还剩下10个银元,实在是一个丢人的数字。那么,这也就说明了清朝早就没钱了,在灭亡之前,清朝已经是一个空壳子了。这国库里的库银数量,可是把袁世凯给坑惨了,无论怎样,他也没有想到清朝国库还剩下10个银元了。
袁世凯本来就答应每年给清朝皇室300万两白银,这真的就成了白给了,实在是一笔亏本的生意。当然,袁世凯也不是一个愿意吃亏的人,后来,他给这笔钱时拖着很长时间才给,并且还会减少许多的数目。溥仪对此就记载道袁世凯没有按时给予银两,后来他们只得变卖皇宫里的文物。
可是,直到清朝在灭亡之前,皇宫里的一切开支还是没有变少,甚至慈禧的葬礼,还办得空前盛大,送葬的队伍长达几十里,慈禧的葬礼也是在百万银两的规模,但为什么国库里就没有剩下钱了呢?其实,主要还是因为三个原因。
原因一:连年赔款
清朝后期接连吃败仗是大家都非常清楚的历史事实,战败后的赔款也是人尽皆知。但是在赔款的细节方面,就暗藏了列强们的阴谋,他们除了提出的赔款数目特别巨大之外,还要求分期支付,一般都要十几年才能付清。这样乍一听,似乎还是在为清朝考虑,为它在减少压力。
实际赔款超9亿的《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可是这样一分期,那清朝赔款的数目就比之前多多了,这样一来,清朝国库根本就成了列强的保险柜,在将税收等结清之后,就拿出相当大的一部分去赔款。
原因二:满清八旗子弟贪污成风
这也是非常悲哀的一点,当时满清子弟,当官的许多都是贪污受贿成了习惯,当时清朝最肥的位置,就是海关了,这个位置,一般是八旗子弟担任。为了防止贪污,清朝就设置了监督,可哪知,在后期的监督,和海关官员根本就是一家人,这其中,贪污的数目可想而知。
英国人赫德
后来清朝的海关总税务司换成了一个英国人赫德,结果在他的管理下,光海关每年就能为清朝带来两千多万两的收入,但是之前仅仅只有几百万两白银,这数目一看,就知道这个贪污情况又多严重,除了海关税收,其他税收方面这些人更是能贪则贪。
原因三:皇室的奢靡之风丝毫不因国弱而削减
清朝这么多贪官污吏,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从乾隆后期,贪官污吏就可以说是遍地走,原因也很简单,这皇室成员都是奢靡成风,当然,若是国家强盛,自然是行,但在晚清时期,奢靡之风丝毫不减,慈禧宁愿挪用海军军费来给自己办寿宴也不管国家的军事。
有了这个恶劣的典范,清朝官员自然就上行下效,皇室奢靡,下面就贪污,如此一来,国库哪还剩下什么银两。
所以,清朝的灭亡,在后期来说,就是自作自受的结果,如此情况下的清朝,别说它当时就已经腐朽落后,即使它当时还是很强盛,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清朝虽盛极一时,但也是我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前期统治者都十分的清正廉明,它们一心为国为民,使得大清王朝十分强大。当时有着康熙乾隆雍正这三位好皇帝,开辟了我们国家清朝最繁盛的一个阶段,史称康乾盛世。但是到了清朝晚期时候,国家由一个贪婪无能而且自私的女人慈禧太后所掌管,最终导致清政府灭亡。
在清朝晚期的时候,由于慈禧的软弱无能使得我国饱受西方列强侵略。慈禧见识短浅,导致我国闭关锁国,使得生产技术和文化落后外国好几十年。这使得西方列强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地大物博的中国,而清政府无能,屡屡战败,无奈之下只能委曲求全,割地赔款。这数次的赔款使得清政府的国库大大缩水,但是最终的受苦的依旧是老百姓。
慈禧太后她身为国家的统治者荒淫无度,生活极其奢侈。她只顾着自己的贪图享受,根本不顾国库里的银子还剩多少。即使是国库里的银子花完了,也会从老百姓那里克扣回来的。面临数次的大额赔款,国库已经所剩无几,她自己还奢侈无度,致使当时国家上下的官员都贪赃枉法,使得民不聊生,最终使得清政府走向灭亡。
在清朝灭亡以后,据相关记载,国库里只剩下十银元了。当时打开了国库的大门,竟然发现灭亡的清朝国库里的银两只剩下了十银元。可曾想那么大一个国家国库里就那么点钱,真是让人笑话。这主要是因为慈禧的无能和清朝的腐败,很多贪官开始往家里自己收敛一些钱财,再加上战争的巨额赔款,致使国库亏损无己了。
在古代皇帝的权利是非常大的,他们可以随意处置一个人的生死,同时也拥有大量的金银珠宝,尤其是皇帝的国库,里面的稀世珍宝更是数不胜数,也正是因为这样,古代皇帝才可以养活那么多的人,那么在清朝灭亡以后,大清的国库还剩下多少银子呢?
想要知道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清朝最鼎盛时期,国库里有多少银子,在公元1644年的时候,大清夺得了天下,经过长时间的统治,虽然有些人依然想要反清复明,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归顺清朝的,对于老百姓来说,谁成为皇帝都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生活。
所以在康熙时期,大清朝还是非常太平的,百姓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好,从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到雍正帝登上皇位后,当时清朝国库已经有800多万两了,但这并不是最多的,国库最多的时期是在乾隆年代,不过这些钱都是雍正努力存起来了,雍正在登位后,对于国库空虚这件事情十分重视,为了让国库充盈起来,他成为了清朝皇帝最勤恳的一位,最后还因为积劳成疾去世了。
不过雍正皇帝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在雍正去世以后,清朝国库的银子已经达到了六千万两,之后到乾隆执政前期,更是达到了八千万两,可惜乾隆皇帝是个败家子,他在看到国库有钱了以后就开始四处征战,扩大清朝的政治版图,可是战争是非常烧钱的,再加上乾隆皇帝不喜欢待在皇宫,总是下江南,于是国库里面的钱越来越少。
等到嘉庆皇帝登位后,他不敢跟自己的父皇学,但也许是因为嘉庆皇帝不会理财,所以他留给道光皇帝只有2700万两银子,这点钱,道光皇帝更是不敢随便乱花了,于是他成为了清朝皇帝中最抠门的一个,但是因为鸦片战争,导致在道光十年的时候,国库只剩下800万两白银了。
而在咸丰年间更惨,因为到处都是战乱,导致国库入不敷出,在咸丰三年,国库就只有170万两不到了,后来慈禧掌控了朝中大权,慈禧是不会在意国库里有多少银子的,她只要自己过得好就可以了,于是在慈禧的各种铺张浪费之下,国库里面是彻底没有钱了,等到大清朝彻底灭亡以后,国民政府的工作人员去国库清点时彻底傻眼了,因为国库里面只有10枚银元,这笔钱连慈禧的一顿饭钱都不够。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末年却成为中国最为屈辱的一段历史。在人们的眼里清朝政府出手阔绰,西方列强不断从他们那里拿到赔款,而慈禧太后还能有闲钱修园子。实际上清朝当时还真的不富裕,1912年清朝灭亡后,袁世凯火急火燎地打开了清朝的国库,结果大吃一惊!
清朝虽然在中国封建王朝中算不上最厉害的,唐宋时期中国文化、经济都非常发达,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清朝最鼎盛的时候GDP依然是世界第一,并且一家就占到了世界GDP总量的1/3。满清入关以来,经过顺治和康熙的治理,到雍正在位期间清朝基本上达到了全盛。尽管大家现在都说什么“康乾盛世”,实际上乾隆在位的时候清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不过乾隆也算是命好,他前面的两位皇帝实在是太厉害,这也让让他有了骄傲的资本。乾隆在位期间清朝的国库充盈,尤其是在消灭了准噶尔之后,不少周边的小国都主动投靠清朝。据统计当时清朝的国库拥有6000多万两白银,西方学者统计,在乾隆十五年,中国的GDP占到了世界总量的32%。盛极必衰,在乾隆之后清朝衰落迅速加快。
很多人都觉得清朝的衰落是因为西方列强的入侵,这其实只是一个方面,清朝的衰落更多地是因为封建制度的腐朽,不再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需求了,引发了非常深的内部矛盾。加上闭关锁国,不和西方国家贸易,这让急于寻找贸易市场的西方列强很愤怒,随即对中国开战,这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割地赔款总是伴随着清王朝。
自1840年鸦片战争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之后,到1900年和八国联军签订了《辛丑条约》的60多年间,清朝政府赔偿了西方列强高达8.1亿两白银,按照今天的白银价格计算,这些钱相当于1092亿元人民币!要知道即便是在鸦片战争发生前的十年,清朝的GDP依然能够占到世界总量的29%,但此后便直转之下!巨额赔款下清朝再有钱也扛不住,所以到1912年清朝灭亡钱国库里几乎没有钱了!
据说在溥仪退位之后,袁世凯高兴地的跑到清朝的国库里想要看看还有多少钱,结果打开清点之后吓了一跳,堂堂大清朝国土居然只剩下了10几个银元!这也难怪溥仪退位的之前,隆裕太后为了多拿100万银元和袁世凯相持不下呢,他们是真的穷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3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