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䶮,即南汉高祖,又名刘纻,唐末封州刺史刘谦第三子,清海、靖海节度使、南海王刘隐之弟,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开国皇帝。下面对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乾化元年(911年),其兄刘隐去世,刘䶮为权知清海军留后,后梁授刘䶮为清海军节度使,封南平王。贞明三年(917年),刘䶮称帝,建都番禺,改称兴王府,国号大越,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据有今广东、广西及云南一部分。刘䶮在位时期,依靠士人治政,尽任士人为诸州刺史;还通过科举,每年录用进士、明经十余人为官,避免武职官据地称雄之患。但刘䶮及其继任者均为荒淫残暴之君,广聚珠宝珍玩,大兴土木。为了课敛重赋并镇压人民的反抗,滥用酷刑,民众不堪其苦。光天二年(942年)刘䶮去世,庙号高祖,谥号天皇大帝。
人物生平
雄立岭南
刘䶮的祖上是上蔡人[1](《旧五代史》作彭城人),他的祖父刘安仁,在唐朝时期为潮州(今广东潮州市)长史,那时刘氏举家迁往了岭南地区。其父刘谦,其人素有才识。唐懿宗咸通年间,时任宰相韦宙出镇南海(今广东广州市),当时刘谦仅是区区一个牙校,官职地位十分低下。然而他相貌不凡,韦宙见后将自己的侄女许配给了他。
唐龙纪元年(889年),刘䶮的母亲段氏在外舍生下了他,当时其父刘谦已经是封州刺史,刘谦的正妻韦氏素来就嫉妒他对段氏的宠爱,听说刘䶮出生后十分恼怒,妄图杀掉刘䶮。将要杀刘䶮之时,看到他的样子,韦氏十分惊恐,感叹他将来并非平凡之人。三天之后,韦氏杀掉了刘䶮生母段氏,将刘䶮亲自收养。刘䶮年纪稍大之后,身长七尺,垂手过膝,并且擅长骑射。
乾宁三年(896年),薛王李知柔被拜为清海节度使,出镇广州。刘䶮之兄刘隐时任封州(今广东新兴县)刺史,兼任清海行军司马,刘䶮也被征辟为薛王府谘议参军。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刘隐兼任清海、静海两镇节度使,以刘䶮为节度副使。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刘隐病逝,刘䶮代替他的地位自立。后梁乾化二年(912年),后梁封他为清海节度使,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后梁乾化三年(913年),又加封为检校太傅。后梁末帝即位之后,将其兄刘隐的所有官爵都授给了他,袭封为南海王。
唐末中原大乱,南海是最后一个割据的地方,唐僖宗以后,各个节度使出镇的地方都被割据,天下大乱,唯独岭南地区没有被出镇,所以自刘隐开始割据此地。当时,交州的曲承颢、桂州(今广西桂林)的刘士政、邕州(今广西南宁)的叶广略、容州(今广西北流市)的庞巨昭,分别占据各地;卢光稠割据虔州攻打岭上,其弟卢光睦割据潮州,其子卢延昌割据韶州(今广东韶关);高州(今广东高州)刺史刘昌鲁、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刺史刘潜及江东七十余寨全都占据各地,都不受节制。刘隐率兵攻打韶州卢延昌,刘䶮说:“韶州所依赖的人是卢光稠,如若攻打韶州,那么虔州的兵马必然会去解救,那样就会首尾受敌了,这不是一条明智的计策。”刘隐不听,最后果然大败而归,于是就把所有的军务都交给了刘䶮。刘䶮荡平了岭南割据的诸寨,击杀高州刺史刘昌鲁等人,在该地重新设置了刺史,并最终出兵讨灭了卢氏,尽取潮、韶各州。又向西与马殷争夺容、桂二地,马殷夺取了桂州,俘虏了刘士政;刘䶮也趁机夺取了容州,驱逐了庞巨昭,又攻取了邕州。刘隐、刘䶮兄弟自从接受后梁封爵之后,一直奉后梁为正朔,并暗中扩展疆界。
称帝改号
刘䶮在岭南逐步消灭了各个割据势力,初具建立政权的条件之后,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正式即皇帝位,初立国号大越,改元乾亨。[2]追尊刘安仁为文皇帝,其父刘谦为圣武皇帝,其兄刘隐为襄皇帝,建立三庙。之后建立起正式的官僚政治体制。在朝中设置百官,以杨洞潜为兵部侍郎,李衡为礼部侍郎,倪曙为工部侍郎,赵光胤为兵部尚书,都委以平章事。赵光胤自以为从唐朝起就是世族,不愿意为刘䶮政权效力,经常怏怏不快,希望早日回到中原政权。刘䶮就伪造赵光胤的手书,遣使走小路送到洛阳,召其二子赵损、赵益以及他的其他家属一起到了岭南。赵光胤见了之后十分惊喜,此后尽心为刘䶮效力。
虽然刘䶮在岭南成功建立了政权,但是刘䶮生性也非常苛酷,他亲自炮制了刀锯、支解、刳剔等残酷的刑罚,每次亲眼观看杀人的时候,他都喜不自胜,都像享受口福之乐一样,口水直落下,当时的人们都以为他是蛟蜃。而且他又好奢侈,将南海的珍宝全都搜刮来据为己有,将其建成玉堂珠殿。
南汉乾亨二年(918年),刘䶮在南郊祭天,大赦境内,正式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刘䶮起初想要僭越称帝的时候,非常怕王定保不听从号令,于是派遣王定保出使荆南,王定保返回岭南后,刘䶮也怕他不会听从自己的意思,于是派倪曙慰劳他,将他建国称帝的时期告诉他。王定保说:“建立一个国家应当确立一系列政治制度,我一进入岭南,就发现清海军时期的制度仍然存在,这样恐怕会遭到四方的取笑啊。”刘䶮听说之后笑着说:“我防备了王定保非常久了,竟然没有想到这一点,怪不得他会嘲笑啊。”
内政外交
南汉乾亨三年(919年),刘䶮正式册封越国夫人马氏为皇后,马氏是楚王马殷之女。乾亨四年(920年)春天,刘䶮设置选部贡举,选拔进士、明经十余人,如同唐朝旧例,以后每年都按照这个方法选取。
南汉乾亨七年(923年),后唐庄宗李存勖攻入汴京,后梁灭亡。刘䶮非常畏惧,于是派宫苑使何词出使后唐,实则是窥探后唐虚实,称大汉国主致书大唐皇帝。何词返回南汉后,说后唐必生内乱,不足为虑,于是刘䶮大喜。
刘䶮生性喜好炫耀自己,岭北的商贾到达南海的,大多都受到过他的召见,让他们进入宫殿,将他搜去的珠宝展示给他们以夸耀其富。自称本来是长安的贵族,耻于接受蛮夷(指沙陀族的后唐统治者)的封王,并且称后唐皇帝为“洛州刺史”。同年,大长和国皇帝郑仁旻遣使献朱鬃白马向南汉祈求通婚和亲,使者自称皇亲母弟、清容布燮兼理、赐金锦袍虎绫纹攀金装刀,封归仁庆侯、食邑一千户,持节郑昭淳。郑昭淳好学有文辞,刘䶮与游宴赋诗,刘䶮及群臣皆不能逮,遂以刘隐之女增城县主嫁给郑仁旻。
南汉乾亨八年(924年),刘䶮建造南宫,王定保献上《南宫七奇赋》为其称颂。同年,改名为刘陟。乾亨九年(925年),据说有一条白龙出现在南宫三清殿,于是刘䶮改年号为白龙,并于此时正式改名为“刘龚”,以印证白龙出现的祥瑞。当时有个胡人和尚说:“《谶书》曾经有言:‘灭刘氏者龚也。’”于是刘龚采用《周易》“飞龙在天”之义,创造“䶮”字,再次改名刘䶮。
四向征战
南汉白龙四年(928年),雄踞湖南的马楚派水军攻打南汉封州,封州军兵败于贺江,刘䶮非常恐惧,便用《周易》占卜吉凶,得到《大有》之卦,于是大赦南汉境内,改年号为大有。并派遣将领苏章率领神弩军三千援救封州,苏章以两个铁索沉入贺江中,为巨轮于岸上,筑堤以埋伏兵马,以轻舟迎战,佯装兵败逃走,楚军追击,苏章举巨轮挽索锁楚舟,以强弩夹江射之,尽杀楚军。
南汉大有三年(930年),刘䶮派遣将领李守鄘、梁克贞攻打交趾(今越南北部),擒获静海节度使曲承美等人。曲承美到南海后,刘䶮登上义凤楼受俘,对曲承美说:“你经常说我的朝廷是伪朝廷,如今反而为我所俘,这是为什么呢?”曲承美马上顿首伏罪,于是刘䶮赦免他的死罪。同年,梁克贞攻打占城,大肆劫掠了那里珍宝财物而回。
南汉大有四年(931年),爱州(今越南清化)杨廷艺反叛南汉,攻打交州刺史李进,李进败逃回南汉。刘䶮派遣承旨程宝攻打杨廷艺,最终程宝战死。大有五年(932年),刘䶮封其子刘耀枢为邕王、刘龟图为康王,其余诸子皆封为王爵。
晚年生活
南汉大有九年(936年),刘䶮派将军孙德晟攻打蒙州(今广西蒙山县东南古湄),但未能攻克。大有十年(937年),交州牙将皎公羡杀死南汉将领杨廷艺而自立,杨廷艺原来的部将吴权攻打交州,皎公羡来向南汉求援。刘䶮封其子刘洪操为交王,率军从白藤出发进行讨伐。刘䶮自己率军驻扎在海门,不久吴权杀死皎公羡,在入海口之处迎战,并将铁橛埋藏于海中,吴权的军队乘潮而进,刘洪操前去应战,等到海潮退了之后回军,回军途中船队触碰到铁橛的都遭遇了埋伏,刘洪操最终战死,刘䶮收拢了剩下的部队回撤。
晚年的刘䶮,年高志逸,“见北人必自言世居咸秦,耻为南蛮王,呼中朝天子为洛州刺史。”他与大多数的传统君王一般,在政局稳定之后,开始期冀在有生之年享受奢侈的生活。其一,大建宫殿,极尽奢侈。刘䶮大建宫殿之余,还“引岭行商以示奢,亦由之而称强盛,凉台之宝不亦辣乎。”其次,滥施酷刑。史载:刘䶮设立了“汤镬铁诸具”,制定了“灌鼻、割舌、支解、跨剔、炮炙、烹蒸”等酷刑。同时,晚年的刘䶮猜忌之心一日重于一日。在刘䶮统治晚期,开始排斥士人们,最突出的表现是:刘䶮对士人们的进谏,不再似建国之初般择善而从。刘䶮不愿意听取士人们的不同意见,士人们的劝谏,反而滋生了君主的厌烦。
南汉大有十五年(942年),刘䶮去世,时年五十四岁,谥号天皇大帝,庙号高祖,葬于康陵。其子刘玢继位,是为南汉殇帝。
汉高祖刘邦(前256年12月28日—前195年6月1日),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指挥家。参与秦末的推翻暴秦行动。公元前206年刘邦首先进入关中要地,秦朝灭亡。楚汉之争后,统一中国,建立汉朝。前202年2月28日即皇帝位,建都长安。登基后,一面平定诸侯王的叛乱,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迅速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冬月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汉朝都城在长安
汉高祖刘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原名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汉族。出身平民阶级,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称沛公。秦亡后被封为汉王。后于楚汉战争中打败西楚霸王项羽,成为汉朝(西汉)开国皇帝,庙号为高祖,汉景帝时改为太祖,自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开始,多以最初的庙号“高祖”称之,谥号为高皇帝,所以史称汉高祖、太祖高皇帝或汉高帝。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刘邦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
刘邦(16张)家、卓越的军事家和指挥家。 公元前256年生于楚国沛郡丰邑县中阳里家中,父母为刘太公(刘煓,字执嘉)和刘媪(王含始),刘邦有两位哥哥、一位姐姐和一个弟弟(《史记》记载:大哥刘伯。二哥刘仲,汉朝建立后改名刘喜。四弟刘交。)刘邦为老三,故名字为季,人称刘季或刘三。 公元前221年庚辰岁,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强大的秦帝国,刘邦试吏为秦国泗水郡的泗水亭长。 公元前209年楚人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刘邦在楚故地沛县响应,成为秦末农民义军主要领袖之一。 公元前206年刘邦首先进入关中要地,秦王子婴投降,秦帝国灭亡。但是刘邦惧怕项羽的强大,退军霸上。项羽入关后,自封西楚霸王,刘邦被封为汉王,管理南中、汉中一带。楚汉之争结束后,消灭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建立汉朝。于二月初三甲午日(即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在山东省定陶县的一个土丘上即皇帝位,起先建都洛邑,但是很快便定都长安。 刘邦在位十
刘邦(8张)二年(公元前206年二月——公元前202年二月为汉王,公元前202年二月——公元前195年五月为皇帝),从登基后,刘邦一面平定诸侯王的叛乱,巩固统一局面,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迅速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可以说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他对汉族的统一、中国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他死后,谥号是“高皇帝”,庙号太祖。
编辑本段人物事迹简介
"太祖"与"高祖"
刘邦死后,群臣议定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皇帝”,正式的全称为“汉太祖高皇帝”,简称庙号应该是“汉太祖”,简称谥号则是“汉高帝”,而不是人们习惯称呼的“汉高祖”。《史记·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曰:“丙寅,葬。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庙。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太子袭号为皇帝,孝惠帝也。令郡国诸侯各立高祖庙,以岁时祠。”《汉书·卷一下 高帝纪第一下》文字相同,只是恐引起歧义,将《史记》中的“高祖”换为“帝”。 司马迁《史记》作“高祖本纪”,首称刘邦为“高祖”。盖司马氏为汉世宗孝武皇帝时人,孝武皇帝之皇考为孝景皇帝,孝景皇帝皇考为太宗孝文皇帝,孝文皇帝皇考即是太祖高皇帝,对武帝而言,高皇帝是自己的曾祖父。 按《尔雅》:“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照理讲,汉武帝要称呼太上皇(高帝之父)为高祖,但是《尔雅》上文郭注曰:“高者,言在最上。”《释名》云:“高祖,高,皋也,最在上皋,韬诸下也。”《潜邱札记》云:“曾祖之父为高祖,然自是以上,亦通谓之高祖。” 《周书·康王之诰》:“无坏我高祖寡命”,高祖指文王、武王,这是以曾祖父、祖父称“高祖”。因为周文王、武王是肇基建国之王,功高至伟,所以称高祖,是最上之尊称。同样,汉武帝称曾祖父高帝为“高祖”亦是此意,是后世子孙对于先祖的至高称呼,司马氏应该是使用当时汉朝对高皇帝的尊称,以刘邦为“高祖”。
刘邦年表
公元前256年,刘邦生于沛郡丰邑中阳里(当时属楚国,今江苏丰县)。徐州沛县歌风台刘邦雕像
公元前209年10月,刘邦在沛县揭竿而起,成为秦末农民起义主要领袖之一。 公元前208年,刘邦受楚怀王之命西征灭秦。 公元前208年, 刘邦击败秦郡守。 公元前207年, 刘邦蓝田之战消灭秦都城主力军队。 公元前207年12月, 刘邦首先入关推翻暴秦,约法三章稳定局势。 公元前206年, 刘邦受封为汉王,建立汉国,汉朝由此肇基。 公元前206年,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公元前206年 ,刘邦依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平定三秦,占领关中。 公元前205年 ,彭城之战受挫。 公元前203年, 刘邦成皋之战以少胜多,击灭楚大司马曹咎和塞王司马欣。 公元前203年 ,荥阳突围。 公元前202年, 鸿沟议和。 公元前202年 ,垓下之战用四面楚歌之计,一边减少伤亡,一边击败项羽,灭楚国。 公元前205年,-公元前202年 先后灭魏、灭赵、灭韩、灭燕、灭齐。 公元前202年, 平定南方。 公元前202年2月, 刘邦统一中国,在定陶登基称帝,建立汉朝。 公元前202年5月, 刘邦定都长安。 公元前202年, 分别分封无诸和 为闽南王和东越王,实行少数民族自治政策。 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5年,陆续下达一系列诏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治理天下,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公元前201年, 平定临江王叛乱 公元前201年 ,平定燕王臧荼叛乱 公元前200年 ,韩王信叛乱,匈奴入侵 公元前200年, 北征匈奴,迅速平定韩王信反叛势力,先击败匈奴先头部队,后因增兵未到,轻敌致白登山之围。 公元前200年, 制定礼仪。 公元前199年, 与匈奴和亲。领兵亲征,平定韩王信余寇,击败韩王信与匈奴勾结势力。 公元前199年, 刘邦下令将六国共十万余贵族和豪强迁徙至帝都关中周围,以加强管理统治,消除六国地方原王族及贵族复辟势力。 公元前198年, 处理赵国相贯高谋反事件。 公元前197年, 平定赵国相陈烯叛乱。 公元前196年, 封赵佗为南越王,巩固南方统一局面。 公元前196年, 划闽南国与南越国交界处一部分土地,成立东越国,分封少数民族织为东越王,实行少数民族自治政策,同时使各少数民族异姓王互相牵制。 公元前196年, 平定九江王英布叛乱。 公元前195年, 作《大风歌》。 公元前195年, 作《鸿鹄歌》。 公元前195年, 下《求贤诏》。 公元前195年4月25日(公历6月1日), 刘邦驾崩,终年62岁,葬于陕西长陵,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
南汉国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之一,建立于917年,南汉高祖刘龑是南汉国的第一任皇帝。之所以说南汉国是一个很荒唐的国家,是因为这个国家从国家政策到文武百官都十分荒缪,不光如此,这个国家的主流文化也是极度堕落荒唐的。
有这么一句话形容这个国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南汉国完全不论君臣父纲常礼制,在这种没有道德伦理的国度,悍将肆起,奸臣当道。君主非但不想办法扼杀这种行为和意识,自己还沉浸在享乐之中。正是因为君主的不务正业,南汉国只存在了54年,被称作短命国。
南汉国的历任国主也都是荒唐至极,其中一个就是刘岩,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暴君,以奢糜为乐,他让人建造一个以金作顶、以银为地、沟渠湖水皆浸以珍珠水晶欣赏、玉器香薰遍地都是的宫殿,不仅国主是这样,上到朝廷重官,下到黎民百姓,都是这样穷奢极欲,可见这个国家有多荒唐。
南汉国做荒唐的莫过于它的基本国策:要想进朝做官,就得先阉割。所以南汉国的朝堂里,足足有两万多个太监,南汉国因此又被称作太监国。总之,这个国家就是国主政事废弛,官员骄傲奢侈,百姓荒淫无度。所以被叫做“短命国”和“太监国”的南汉王朝,是历史上最荒唐的王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36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刘龑建立南汉后,有哪些作为与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