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被砍去四肢做成人彘,萧淑妃的下场为何这么惨

以史为鉴 2023-06-13 10:34:00

被砍去四肢做成人彘,萧淑妃的下场为何这么惨

接下来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萧淑妃,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太子李治在太极殿即位,是为唐高宗。高宗即位之后,册封原太子妃王氏为皇后,良娣萧氏为淑妃。但不久之后,王皇后与萧淑妃就因争宠而势同水火,王皇后为了扳倒萧淑妃建议高宗把已经入感业寺出家为尼的才人武氏迎回宫中,企望与之联手对付萧淑妃,但这一举动无异是引狼入室,这也为之后王皇后与萧淑妃的悲惨结局埋下了隐患 。

萧淑妃,唐高宗李治的宠妃,她出身于齐梁皇室后裔的兰陵萧氏(为南朝“四大侨望”,贵不可言,是顶级门阀之一)。出身显贵的萧氏在李治为太子时因漂亮聪慧,选进东宫,封为良娣(地位仅次于太子妃)。萧氏因姿色妖媚受宠,而又阴狠善妒,与当时的太子妃王氏争宠不止。李治登基之后,太子妃王氏被册封为皇后,良娣萧氏为淑妃。萧淑妃此时依仗皇帝的宠爱早已不把皇后放在眼里,宠冠后宫的她更加得意洋洋,目中无人。失势的王皇后为了扳倒萧淑妃,从而建议高宗把已经入感业寺出家为尼的才人武氏(即之后的武则天)迎回宫中。

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武氏一入宫就得高宗专宠,并在生下儿子李弘后被册封为昭仪,武氏也彻底击败了萧淑妃而宠冠后宫。此后宫中三股势力相互敌对,萧淑妃失宠后不改以往专横跋扈、骄傲嚣张的个性,反而变本加厉,惹得唐高宗生厌,屡有怨言。不久之后,武氏找到机会陷害王皇后与萧淑妃,两人随后便一同被废为庶人,武氏被册封为皇后。被废之后的王氏与萧淑妃被囚禁在四面高墙,没有门窗的密室之中,两人在密室中过着暗无天日、生不如死的生活。不久后,高宗李治顾念旧情前去探望,萧淑妃哭求皇帝念及旧情放自己出来。但此事很快就被武后知道,她立即派内侍将王皇后、萧淑妃各杖一百,直打的二人几欲丧命。

怒气不减的武后为了永绝后患,也为了让这两个自己的对手能死的更加痛苦,下令将两人的手脚剁去,将她们装在酒瓮中做成人彘,并狠狠地说道:“令二妪骨醉而死!”。萧淑妃临刑之时大骂道:“阿武妖猾,乃至于此!愿他世生我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日日噬其骨。”(这也是日后武则天下令不许宫中养猫,不在长安宫中居住的原因)。几天后,王氏、萧淑妃死去,武后派人肢解其尸体。虐杀掉二人后武后追改王氏的姓氏为“蟒”,萧氏为“枭”。萧淑妃所生育的一子二女(许王李素节,义阳公主与高安公主),许王李素节之后被缢杀,义阳公主与高安公主一直被囚禁在掖庭宫中,直到年仅四十才得以被放出嫁人。

历史上李治王皇后萧淑妃究竟怎么死的

李治并不如史书中懦弱无能,相反他是高明的政客,做事不留痕迹,他在世的时候,牢牢掌握军政大权,丝毫不让任何人染指,武后在李治晚年生病期间代理了一些政事,但并未掌握大权,李治直至病危都未曾放权,而武后则一直是他的政治伴侣。

萧淑妃和王皇后的死因也很明朗,李治初登基时,长孙无忌狼子野心,不断揽权,李治基本上是傀儡皇帝,并无实权,李治和武后二人同心协力对付长孙无忌集团,此时在后宫中,萧王二人由最初的与武后争宠到为长孙无忌做内应,出卖李治,这让李治颇为气恼,这才是她们真正的死因,而非传说中的被武后打击至死,李治在铲除了长孙无忌集团后,便向萧淑妃和王皇开刀了,李治下了诏书赐死,由武后执行,试问,如果李治不同意杀萧淑妃和王皇后,如果他没有下诏书,武后哪来的权利杀死她们?所以,杀死萧淑妃和王皇后的人是李治,而非武后,试想,从古至今,皇帝鲜有杀害曾经为自己生儿育女的女人,萧淑妃为李治生育过三各子女,而李治为何要杀萧王二人,原因就是她们参与了朝廷的权利斗争,出卖李治。

自神龙政变后,李唐为了美化粉饰李治,把所有的错都往武后身上推,实在有失公允!!望历史能够还武后清白!!

武则天名声受污,五代后晋开运2年成书的《旧唐书》,本着“褒贬以言,孔道是模”的精神,对武则天极力抨击,使武则天名声陡然下降很多,《新唐书》中欧阳修、宋祁等使用“春秋笔法”,对武则天的攻击更是恶毒,武则天的形象已经十分不堪,再到南宋兴盛的理学,把武则天批判得体无完肤,可怜的武则天,就是这样被后人整垮的!

被武则天陷害,砍去手脚的王皇后,真的是一个可怜之人吗?

在我国古代历史历史长河中,统治江山的一般都时男性。因为,这与古代人们接受的教育有关,就是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观念。但凡事都有例外,在唐朝时就出现了一位女皇帝,这不用我说,只要学过历史的就知道,她就是武则天。

武则天出生于624年,死于705年,自称武曌 ,是并州文水现指山西文水人。现在的文水县还有一座武则天庙,每年都会有人去祭拜。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正统女皇帝,她在690年继位,在705年退位,一共在位了15年。同时她也是即位年龄最大的、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她同汉朝的吕后一起称为“吕武”。

武则天虽是一位女子,但她做事从不心慈手软,该杀就杀,就不留情。正因为她的铁腕手段,才使得唐朝得以延续辉煌。其中有这么一件事,那就是有一位皇后被武则天砍了手脚,她就是王氏。王氏,也就是唐高宗李治的结发妻子。王氏在和李治在一起的日子里,一直没有生出一男半女,这时新进宫的萧淑妃又深得皇帝的喜爱,王氏就整日忧心忡忡的,担心自己的位置不保。

在太宗周年祭的时候,碰到的武媚娘也就是武则天,于是她联手武媚娘,一起对付萧淑妃。到后来,王氏发现,武媚娘并不是她看上去那么简单,她比萧淑妃更难对付,于是她又反过来对付武则天了。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对于这样的人,我想你心里自有评断。

王皇后萧淑妃被武则天怎么处死的?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她在走上女皇帝位的台阶上,留下了无数挡在路下的冤魂。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她是如何用“骨醉”的残忍手段,杀死自己的情敌王皇后和萧淑妃的。

唐太宗死后,凡未生育过的侍妾一律被送去当尼姑。武则天也被迫剃去秀发,去陪伴青灯古佛去了。

这时,继位的唐高宗的正室王皇后正与高宗宠幸的萧淑妃吃错争宠。王皇后为了削夺萧淑妃的专宠,便自作聪明地劝说丈夫迎接武则天入宫,以便让武则天分散萧淑妃的专情。

王皇后的想法正中唐高宗的下怀,唐高宗日夜都在朝思暮想自己的心上人。不久,武则天就回到宫中,被唐高宗封为昭仪(正二品的内官)。武则天很聪明,又很会耍手腕。刚回宫的时候,她假装对王皇后十分谦恭,很快便取得了王皇后的信任。王皇后在唐高宗面前时常夸赞武则天的才能和为人。唐高宗果然不再专情于萧淑妃。

但是,王皇后没想到的是:前门拒狼,后门迎虎。

唐高宗此时却宠爱起武则天来。两个人很快便好得如胶似漆,形影不离。

王皇后做梦也没有想到,她的悲惨命运从这时候起便一步步开始了。

有一天,狡猾、歹毒的武则天心生一条毒计,以嫁祸于王皇后。

这一年,武则天生了一个女儿。王皇后出于礼节,前来探望她,又特意到婴儿床前逗弄这个女孩。谁知王皇后刚刚离开,武则天竟偷偷地将自己的亲生女儿掐死,然后又照样盖好被子,若无其事地离开婴儿床。

唐高宗回宫之后,武则天嬉笑撒娇,让丈夫去看看可爱的女儿。唐高宗怀着兴奋的父爱之心掀开被子,见可爱的女儿却死在那里,顿时惊呆了。武则天却号啕大哭,哭得死去活来。唐高宗逼问左右侍从,都说只有王皇后进过内室,看过婴儿,别人并没有进去过。唐高宗大怒,以为王皇后因为嫉妒之心而丧失妇德,杀了他的爱女。武则天又乘机添油加醋,说了王皇后一大堆坏话。由于王皇后对此事难以自明,矢口否认也无济于事。从这以后,唐高宗便产生了废立皇后的念头。

武则天终于取得了可以当皇后的机会。当时她十分清楚,废立皇后可不是件小事,必须取得元老重臣们的支持,求得李氏宗亲长辈的认可,才有可能。于是,她劝唐高宗去找舅父长孙无忌商量。

为了争取长孙无忌,唐高宗和武则天亲自登门求情,又封长孙无忌的三个儿子为大夫,还送去十车金银珠宝。但是,长孙无忌根本不表态。武则天又让母亲杨氏多次带着重礼亲自到长孙无忌家求情劝说。长孙无忌也不答应。武则天还请礼部尚书许敬宗多次登门拜访,劝说长孙无忌成全此事,但遭到长孙无忌当面斥责。

既然身为宰相的舅父不同意立武则天为皇后,唐高宗只好暂且作罢,但将武则天所生的两个牙牙学语的小儿李弘和李贤册封王。

为了再次打击王皇后,武则天告发王皇后与其母柳氏共同搞诅咒厌胜之术。唐高宗听信武则天的谗言,下令不准柳氏入宫,并将王皇后的舅父、当朝宰相柳奭出贬为茶州刺史。

永徽六年(655年),长孙无忌上书,奏请唐高宗将中书舍人李义府贬为壁州司马。诏书未下,李义府便得到消息,急忙问计于同僚王德俭。王德俭是许敬宗的外甥,李义府又与许敬宗早有勾结,王德俭自然不能不帮忙。他给李义府献策说:皇上想立武昭仪为皇后,但怕宰臣不同意。你如果能大胆地上书建策,倡议立武昭仪为皇后,给皇上一个表态的机会,那你一定会转祸为福的。李义府得计后大喜,决定马上采取行动。恰逢这天王德俭在中书省值夜班,他便前去代替,乘机叩阁上表,建议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唐高宗得表后非常高兴,立即召他面谈,并赐给他珠宝一斗,批准不再出贬,官复原职,继续作中书舍人。武则天自然也喜出望外,秘密派人致谢。

一石激起千重浪。李义府的一纸奏文,在朝野上下引起了轩然大波。拥王派的的元老重臣和拥武派的新政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为了震慑反对派,武则天唆使唐高宗采取高压政策:先将长安令裴行俭出贬,然后宣召长孙无忌、李绩、于志宁、褚遂良等人,让他们对废立之事表态。

李绩老奸巨滑,深知此事难办,便托病请假。长孙无忌等三人硬着头皮入见,唐高宗直截了当地说:“王皇后无子,武昭仪有子,我想立武昭仪为皇后,你们看如何?”

褚遂良作为顾命大臣,当面反对说:“王皇后出身名门,是先帝给陛下娶的,再说皇后又没有什么过错,怎么能说废就废呢?”

唐高宗见话不投机,就把他们打发走了。

第二天上朝,唐高宗又提到废立皇后的事。褚遂良说:“陛下就是要换皇后,也要选一个名门闺秀;武氏出身寒微,怎么配呢?再说,武氏曾经是先帝的妃子,这是众所周知的事。现在把她接入宫中,立为昭仪,倍受恩宠,就已经可以了。陛下还要把她立为皇后,万代以后,人们会怎么议论陛下呢?”

这话惹恼了唐高宗。他气呼呼地一挥手,让储遂良退下去。

武则天在帘子后面听到了,更是怒不可遏。她最怕人家说他作过唐太宗妃子这段历史,所以恨透了褚遂良。她在帘子后面大声喊道:“还不赶快把这狗东西打死!”

长孙无忌出面解救,褚遂良方才得免。

过了几天,唐高宗又询问李绩的意见。圆滑的李绩则说了一句不置可否的话:“废立皇后,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询问外人呢?”这话提醒了唐高宗,也使他看出了破绽,原来元老重臣们也不是铁板一块,执掌军权的司空李绩是支持武昭仪做皇后的。

于是,唐高宗下定了废立皇后的决心。

善观时变、阿谀奉上的许敬宗,受武则天的指使,为她做舆论宣传。许敬宗公开在中书省散布说:“种地的穷农夫多收十斛麦子还想更换妻室,何况是富有天下的皇帝呢!”武则天是想通过许敬宗这样的中书要员为自己做宣传,并以此观察朝臣们的反应。朝臣们都明白,废立之意不仅是武则天的欲望,也是皇帝的想法;裴行俭、褚遂良这样的朝廷要员都被贬官了,自己何必自讨苦吃呢。所以,大多数人都不敢表示异议。这样,废立皇后的时机成熟了。

永徽六年(655年)十月二十三日,唐高宗下诏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七天后,立武则天为皇后。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青云直上,一步步登天,同时意味着与她争宠的王皇后、萧淑妃命运的悲苦,她们骤然间滑向了没有光明的无底深渊。王皇后和萧淑妃被废以后,囚禁在后宫的一所密室之中。密室四面高墙,没有门窗,只在一扇小门上开了一个很小的孔,以通食器。门外有武则天派去的人看守。二人困在里面,昼夜不见日月,终日只能以泪洗面,互诉悲苦。

一天,唐高宗想起了被废的王皇后和曾经忘情恩爱的萧淑妃,便想去看看。内监引导着唐高宗来到密室。只见门禁严锢,只有一个小孔进入饮食,唐高宗不禁恻然心动,为之神伤。他走上前去,大声说:“皇后、良娣,无恙乎?今安在?”王皇后、萧淑妃听见是皇上的声音,而且就在门外,两人喜出望外,泣不成声地说:“陛下幸念畴日,使妾死更生,复见日月,乞署此为回心院。”唐高宗伤感之下,泪眼朦胧,满口答应:“朕即有处置!”

武则天立即得到了心腹的奏报,待唐高宗离去,马上派人杖王皇后、萧淑妃各一百,直打得两人血肉模糊。然后,吩咐将两人的手脚剁去,将她们装在酒瓮中。武则天狠狠地说:“令二妪骨醉!”

“骨醉!”就是残忍的武则天想出来的对付情敌王皇后、萧淑妃残酷手法。

几天后,装在酒瓮中的两个人仍然没死,武则天便逼着唐高宗下诏赐死。行刑官奉旨来到囚室,宣读诏书。王皇后哽咽受诏说:“陛下万年,昭仪承恩,死吾分也!”轮到萧淑妃,她受诏后便破口大骂:“武氏狐媚,翻覆至此!我后为猫,使武氏为鼠,吾当扼其喉以报!”

武则天得报萧淑妃的这些咒语,下令后宫再也不许养猫。有好一阵,武则天常常梦见二人,披头散发,血淋淋地前来索命。武则天大为憎恶,请巫祝镇邪。不久,又徙居蓬莱宫,但还是时常梦见二人。

后来,武则天便干脆迁往洛阳,终生不回长安。为表示自己对二人的憎恶,武则天下令改王氏为蟒氏,萧氏为枭氏。唐中宗即位之后,王皇后、萧淑妃才恢复其本姓。 

武则天这段用“骨醉”杀死王皇后、萧淑妃的史料记录于《旧唐书》和《太平御览》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3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