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曹魏皇帝曹髦是什么结局他死后有大臣痛哭分别是谁

众妙之门 2023-07-07 22:53:19

曹魏皇帝曹髦是什么结局他死后有大臣痛哭分别是谁

曹髦 ,字彦士,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 下面由对百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臣,继其父司马懿及其兄司马师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的势力,权倾朝野。曹魏皇帝曹髦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形容其野心,后率人讨伐司马昭,被其党羽刺死。就司马昭弑君来说,是三国时曹魏甘露五年五月(260年6月)发生于魏都洛阳的事件。

彼时,曹魏皇帝曹髦欲讨伐司马昭,却因王沈、王业的背叛而泄密,其本人被司马昭的亲信贾充指使武士成济弑杀于南阙。在曹髦被杀后,司马昭另立曹奂为帝,曹髦被追贬为庶人,忠于曹髦的大臣王经及亲属被杀。值得额注意的是,司马昭弑杀曹髦后,两位大臣前去痛哭,要求司马昭处死凶手,这两位大臣分别是谁呢?

首先,《魏氏春秋》中记载:“帝之崩也,太傅司马孚、尚书右仆射陈泰枕帝尸於股,号哭尽哀。” 甘露五年(260年),曹魏皇帝曹髦亲自讨伐司马昭,为太子舍人成济所弑,年仅二十岁,以王礼葬于洛阳西北。在曹髦被司马昭的手下弑杀后,太傅司马孚、尚书右仆射陈泰倒在地上,枕着曹髦尸体号哭尽哀。也即在司马昭弑杀曹髦后,只有这两位大臣敢于冒着风险前去痛哭。

一方面,就尚书右仆射陈泰来说,是曹魏大臣陈群的儿子。一开始,陈泰担任员外散骑侍郎,袭封颍阴侯。之后,陈泰出任并州刺史,颇有成绩。等到司马昭发动高平陵之变时,陈泰劝大将军曹爽投降,成为司马懿可以笑到最后的原因之一。因此,陈泰得到了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等人的信任和重用。

不过,为了回避朝廷内部的斗争,陈泰出任雍州刺史,成功防御蜀汉大将姜维的进攻。甘露元年(256年),陈泰被拜为尚书右仆射,跟随大将军司马昭抵御孙吴进攻。魏晋以后,仆射已处于副相地位,号称端副(尚书令称端右)。基于此,陈泰可以说是曹魏的重臣了。在司马昭弑杀曹髦后,立即找到陈泰商量善后事宜。

对此,陈泰表示说:“只有斩杀贾充,才能以谢天下。”也即陈泰虽然受到司马氏的提拔和重用,但是,他依然不能容忍弑君行为的发生,所以要求司马昭处死凶手。并且,因为曹髦被杀这一事件,陈泰伤心过度,在不久之后就病逝了。陈泰死后,被追赠为司空,谥号穆侯,并被厚葬。另一方面,就另一位前去痛哭的大臣司马孚,也主张严惩弑杀曹髦的凶手。

在曹髦被弑杀后,太傅司马孚前往,首枕其股(将曹髦的头部枕于自己大腿上),失声痛哭说:“让陛下被杀是为臣的罪过。”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不能做违背家族利益的事情,但是,因为受到曹魏的恩惠,所以,司马孚和陈泰一样,也非常不满曹髦被弑杀的事件发生。所以,司马孚上奏请求捉拿主谋者。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曹髦是被成济弑杀于南阙,但是,主谋的人却是贾充。当然,不管是贾充还是成济,都是司马昭的手下,因此,弑君的名声,自然要由司马昭承担。不过,尽管陈泰和司马孚都将矛头指向了贾充,但是,司马昭并没有严惩贾充。在此基础上,为平息众怒,司马昭将成倅、成济兄弟二人杀死。

最后,据《魏氏春秋》记载,弑杀曹髦后,成济兄弟不服罪,也即不甘于做替罪羊,于是光着身子跑到屋顶,大骂司马昭,结果被司马昭的军士射杀。至于主谋的贾充,在曹奂被立为皇帝后,贾充进封安阳乡侯,统领城外诸军,加散骑常侍。晋朝建立后,贾充转任车骑将军、散骑常侍、尚书仆射,后升任司空、太尉等要职,可谓平步青云,成为西晋重臣。

而就主张捉拿贾充的司马孚,西晋代魏后,司马孚进拜太宰,封安平王。晋武帝司马炎对他十分尊宠,但他并不以此为荣,至死仍以曹魏臣子自称。对于司马孚来说,和陈泰一样,虽然立场是偏向于司马氏的,但是,这并不意味他们对曹魏没有感情,在矛盾和忧愤的情绪下,陈泰在曹髦被弑杀的同一年就去世了。而就司马孚来说,早在司马懿篡权后就逐渐隐退,也即不参与司马师、司马昭等人废立皇帝的行动。对此,你怎么看呢?

司马家篡夺曹魏时,司马懿的弟弟为什么痛哭流涕呢?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夺取了曹魏的大权,之后司马师、司马昭不断夺权,最终由司马炎来取代曹魏,建立西晋王朝。由此,对于曹魏的江山,终于被司马懿所在的司马氏所取代了。不过,在司马氏篡位的过程中,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则表现地让人不太理解。就司马孚来说,在高平陵之变后就未参与司马氏几次废立魏帝之事。西晋代魏后,司马孚进拜太宰,封安平王。晋武帝司马炎对他十分尊宠,但他并不以此为荣,至死仍以魏臣自称,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根据《三国志》、《晋书》等史料的记载,司马孚(180年-272年),字叔达。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重臣,西晋宗室,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三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司马孚是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三子、司马懿的三弟,兄弟八人俱知名,在当时号称“八达”。虽然是司马懿的亲弟弟,但是,在性格上,司马孚却和司马懿相差甚远。对于司马懿来说,隐忍谨慎,非常有城府。但是,司马孚性格温厚廉让,以贞白自立,不与他人结怨。

公元260年,曹魏皇帝曹髦不满司马昭篡权,率宫人讨伐司马昭,于宫门处被杀。在此背景下的,曹魏的百官都不敢奔赴,只有司马孚前往,失声痛哭说:“让陛下被杀是为臣的罪过。”并且,司马孚、司马昭同群公上表,请求改以王礼安葬曹髦。等到年(265年),司马炎建立的西晋正式取代了曹魏,魏帝曹奂被贬为陈留王,迁往金墉城。司马孚前往拜辞,握着曹奂的手,泪流满面,不能自制,说:“臣到死的那天,也是纯粹的大魏之臣。”由此,对于曹魏最后两位皇帝的的遭遇,司马孚都表达了非常哀伤的态度,而且表示自己到死都是曹魏的大臣。

对此,在笔者看来,这不仅是司马孚性格温厚廉让,以贞白自立,不与他人结怨的体现,也是因为司马孚曾经长期是曹魏的臣子,受到过历代曹魏皇帝的恩惠。

根据《三国志》、《晋书》等史料的记载,自曹操时代起,司马孚就任文学掾,而后历仕魏国五代皇帝,累迁至太傅。“在曹丕还是太子的时候,司马孚就开始辅佐曹丕。黄初七年(226年),魏文帝曹丕驾崩,魏明帝曹叡继位,选择提拔司马孚为度支尚书。对于曹操、曹丕、曹叡等魏国的几任君主,对于司马孚都予以了重用,这无疑让司马孚非常感激。

皇帝曹髦是怎么死的,因为他的死诞生了哪句著名的成语?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帝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为了这一皇权,无数的人为之奋斗,除了异姓望族展开激烈的厮杀外,即使是皇室内部,也常常上演手足相残、父子相残的宫廷血案。

皇帝的位置谁都渴望坐坐,可是,古代历史上又有多少傀儡皇帝坐着憋屈呢,比如我们熟知的汉献帝,在一代枭雄曹操的掌控下,大概是古代历史上最早的傀儡皇帝吧!

令曹操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后代子孙当上了魏国的皇帝后,除了曹丕、曹叡外,魏国剩下的三个皇帝竟然也是傀儡皇帝。

公元249年,司马懿父子发动“高平陵之变”,大将军曹爽被废被杀后,司马氏开始掌握魏国政权。254年,司马师废黜魏帝曹芳,另立曹丕之孙、东海王曹霖之子曹髦为魏国的第四位皇帝。

曹髦(241年-260年),从小好学,才慧早成,颇有其祖父曹丕的风范,他被迎立为皇帝时,虽然才是一个14岁的少年,但他十分明白,他只是司马师控制的一个傀儡皇帝。

255年,司马师亲自率兵平定忠于曹魏王朝的毌丘俭、文钦之乱后,在回师途中病死,时年四十八岁。

司马师死后,其弟司马昭继承了朝政大权,此时司马家族的党羽早已遍布朝野,一举一动唯司马昭马首是瞻。

小皇帝曹髦虽然年幼,却也是个胸怀大志,决心恢复祖先辉煌的皇帝,但他环顾朝野,却找不到任何可以依靠的势力来铲除司马家族的势力,常常仰天长叹。

260年,忍无可忍的曹髦觉得与其这么耻辱地活着,不如与司马昭拼个你死我活!

于是,曹髦要铤而走险,他召见散骑常侍王业、侍中王沈、尚书王经,要他们组织兵力起事,击杀司马昭。

那三人知道这是以卵击石,忙劝曹髦不要冲动,可是曹髦不听,气得把诏书扔到了他们面前,并说:“行之决矣!正使死何惧,况不必死邪!”。

曹髦入宫禀告郭太后时,王沈、王业马上跑出去就把诏书给司马昭送去了。

甘露五年(260年)五月初七,曹髦穿上铠甲,集合了宫中的十几名宫廷仪仗兵外,还有几十名宫廷侍从和太监,冲出了皇宫南阕下,就遇到了司马昭得到消息后派来的中护军贾充率领的甲兵。

曹髦的乌合之众哪里是正规军的对手,见状后吓得溃散后退,曹髦急了,高喊:“我是天子,谁敢拦我!”


曹髦说完,手提宝剑,左右乱砍,司马昭那边的将士哪里见过皇帝亲自上阵砍杀的,不知所措,纷纷躲避,形势已经对贾充这边不利。

太子舍人成济问贾充说:“事情紧急了,中护军,你说怎么办?”

贾充回答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正是为了今日。今日之事,没什么可问的!”

成济略一思考,提着铁矛拍马就向曹髦刺去,曹髦作为一个皇宫里的少年皇帝,哪里是成济的对手,当即被长矛从胸中刺入,血溅宫墙,当即身亡。曹髦就这样以高贵而屈辱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仅20岁的生命。

司马昭听到皇帝曹髦被自己的手下当众刺死了,也是吓得惊慌失措。他没有想到皇帝会在冲突中身亡,假如曹髦仅仅是被砍断了胳膊或者是被俘了,这场闹剧都比被杀死好处理。

因为,曹髦的死会让司马昭背上“弑君”的罪名。司马昭虽然想取代曹魏自己做皇帝,但他仍然愿意用“禅让”的方式来登基称帝。

眼看着司马氏王朝就要建立了,却在这关键之时出现了这么一个给司马氏造成巨大道德杀伤力的恶性事件,因此,司马昭必须迅速淡化并消除恶劣影响,以取得世族大家和天下百姓的认可。

于是,司马昭马上跑到宫里,对着曹髦的尸体大哭一场,接着开始操办皇帝“驾崩”的丧事。

司马昭急需大世族的支持,因此他三番五次地派人去召见尚书左仆射陈泰,陈泰被催促的不耐烦了,只得去见司马昭。

司马昭一见到陈泰,就询问对策,陈泰冷静地回答:“独有斩贾充,少可以谢天下耳。”

陈泰的意思是将贾充作为替罪羊,杀掉他以平息天下的愤怒。但贾充却是司马昭的左膀右臂,因而不舍得杀掉贾充。

最后,司马昭为平息众怒,决定杀掉弑君的执行者成济,成济不服,赤膊跑到屋顶,大骂司马昭,却被军士从下乱箭射杀。之后,成济三族亦被诛。

曹髦之死是司马昭废魏自立过程中的一大波折,司马家族篡位的野心从此曝光于天下,那句著名的成语也就此诞生——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曹髦虽然没有成功,但他在政治凌辱和死亡威胁下,没有软弱、屈辱和退让,而是敢于直面,奋起抗争,视死如归。在我国古代有类似遭遇的傀儡皇帝群体中,实在是不多见。

曹髦为活出帝王的尊严,为活出人性的高贵,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与残酷的命运抗争。他用壮烈的死亡,赢得了帝王的尊严,赢得了世人的尊重。正所谓:“与其苟且偷生,毋宁高贵赴死”。

曹髦怎么读?三国曹魏第四皇帝曹髦生平简介

曹髦【mao】 拼音:máo,笔划:14

曹髦(241年11月15日-260年6月2日),字彦士,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三国时期曹魏第四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

曹髦即位前为高贵乡公,司马师废齐王曹芳后,身为宗室的曹髦被立为新君,但曹髦对司马氏兄弟的专横跋扈十分不满,于公元260年召见王经等人,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带领冗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等,授予铠甲兵器,率领僮仆数百余人讨伐,然而此次行动却被司马昭知晓,在司马昭心腹贾充的指使下,曹髦被武士成济所弑,年仅20岁。

曹髦擅长书写诗文,另外他的绘画艺术也很是不错,是一个善于琴棋书画的才子,有《祖二疏图》、《盗跖图》、《黄河流势》、《新丰放鸡犬图》传于代,又有《黔娄夫妻图》。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目其为中品 。

公元254年,司马师废掉魏国皇帝曹芳,十二岁的曹髦被立为帝,改元正元。曹髦年幼,只是一个傀儡,实权先后由司马师和司马昭掌握。司马昭专横跋扈,朝 *** 败,国势衰弱,魏国国内一片黑暗,时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语。

随着小皇上的长大,曹髦日渐对司马昭产生不满。不久他写了一首《黄龙歌》,司马昭发现,也有了戒备之心。魏甘露五年(260年)四月曹髦召见王沈、王经、王业等三人,愤慨说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不顾郭太后及众臣的反对,率领宫人三百余人讨伐。王沈与王业先行向司马昭通风报信,司马昭马上派兵入宫镇压,双方在宫内东止车门相遇,中护军贾充在南阙下率军迎战曹髦,贾充命令成济杀曹髦,成济一戈从曹髦胸部刺穿,曹髦立即死在车上,年仅20岁。后来司马昭以大逆不道罪诛杀成济一族。司马昭立曹奂为曹魏皇帝。曹髦死后,由于后上任的皇帝是个完全的傀儡,于是曹魏的实权就彻底地落入了司马氏的手中。

曹髦擅长写诗文。另外他的绘画艺术也很是不错。是一个善于琴棋书画的才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36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