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被高墙圈禁五十五年,揭秘朱文圭最后结局如何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3 10:30:53

被高墙圈禁五十五年,揭秘朱文圭最后结局如何

接下来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朱文圭,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的大军渡过长江,进逼南京城下,曹国公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金川门降,南京城陷,宫中火起,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其皇后马氏自焚而死。朱棣入主南京后,先是大封有功的“靖难之臣”,封张玉、朱能等皆为公爵,同时开始清算建文帝旧臣,齐泰、黄子澄等大臣皆被处死并族诛,方孝儒、景清两人更是被诛灭十族。对于建文帝的兄弟和子女们,朱棣当然不会放过。他先将建文帝的两个弟弟 吴王朱允熥和鲁王朱允熞召进京城,以不能匡正建文帝和心怀怨怼为由被废为庶人,囚禁凤阳,两人最终皆死于禁所之中,朱允炆的同母弟衡王朱允熞暂时被保留了性命,但并不是朱棣仁慈,而是留他奉懿文太子祀(即朱标),以绝众人之口,朱允熞与母亲一起住在父亲的陵园内,但整日惶惶不可终日,仅仅数年后,一场不知名的大火将鲁王的住所烧毁,鲁王和母亲一起遇难。接下来是建文帝的子女们。

建文帝朱允炆共在位四年,育有两个儿子,长子朱文奎于建文元年被册立为太子,朱棣大军攻入南京之时,朱文奎与父亲朱允炆一起不知所踪(或说死于宫中大火)。第二子朱文圭当时只有两岁,但一心想着斩草除根的朱棣想要将他除掉以绝后患,而这时被称为“黑衣宰相”的姚广孝提出了异议,他认为如今天下初定,当初起兵之时是以“奉天靖难”(即清君侧,靖国难)为名,现在杀了建文帝唯一在世的幼子,恐怕天下汹汹,要质疑朱棣得位不正,还是应该先留着。于是两岁的朱文圭被送入凤阳高墙中的广安宫圈禁起来。凤阳高墙虽然名字叫高墙,但本身却是一座监狱。当然,能进这监狱里的,当然不是老百姓,而是大明朝的宗室贵族——也就是各地犯了大明王法,受到朝廷惩罚的宗室们。高墙外还掘有很深的水沟,四角设有门楼敌台,平日里坚闭大门,钥匙由凤阳守备太监收掌。不仅如此,明廷于凤阳为数众多的守备部队中专门设立一支守卫高墙的军队,称“高墙军”。高墙对许多罪行较重的罪宗实行终身囚禁,有的甚至几世不得自由。

春去秋来,一年又一年,两岁的朱文圭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了数十年,他每天只能看到冰冷的墙面和头顶上的四方天空,自由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太过奢侈,不出意外的话,他会在这个禁所之中老死,甚至埋在这里。二十年过去,三十年过去,五十年过去,大明的皇帝一个接着一个的离世,高墙中的生活却仍然还是日复一日。此时朱棣早已死去,他的孙子宣宗朱瞻基也已经死去。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被软禁八年之久的明英宗朱祁镇在石亨、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的拥戴下在南宫复位,再次夺得皇位的英宗此时突然想起了关在凤阳的建庶人朱文圭。他对同样被幽禁的建庶人动了恻隐之心,不忍心再囚禁建庶人,意欲将其释放。一天他跟首辅李贤说:“亲亲之意,实所不忍。”李贤对此不由大赞:“此尧、舜之心也。”明英宗当天即奏请太后将建庶人放出,英宗身边的人担心放出建庶人会出变故,明英宗表示“有天命者,任自为之”。英宗下令在凤阳为建庶人修建房屋,任其自由出入,还给建庶人娶妻,以续其子,并派人照顾建庶人生活起居。

就这样,被高墙囚禁了五十四年后,朱文圭获得了自由,但此时的他已经是垂垂老矣,听说自己获释后,他且悲且喜,表示没有料到圣恩如此。朝廷每月令所司支与朱文圭食米二十五石、柴三十斤、木炭三百斤以供其生活使用,与阍者(守门人)二十人,婢妾十余人,以供其驱使。由于朱文圭自小便受到囚禁而无法和外界接触,所以被释放时连牛马都不认识,没过多久就死去了。南明时期,朱文圭被追谥为润怀王。

朱棣当上皇帝后,建文帝的子女都去了哪里呢?

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率领的叛军攻破明帝国都城南京,皇宫中一片大火,合法皇帝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几百年来,出于对建文帝的同情,以及对朱棣篡位的不满,人们总是对朱允炆最终的结局充满好奇和关心。殊不知,相对建文帝自己,他的家人和后代的遭遇才更悲惨、更值得同情

【1】建文帝家破人亡在朱棣推起的这场浩劫中,身在风暴漩涡中心的建文帝朱允炆,最终不得不家破人亡。朱允炆的妻子马皇后,在宫中大火里被活活烧死,年仅33岁。

朱允炆有两个儿子,长子朱文奎,次子朱文圭。朱文奎出生时正好发生日食,因此恨不得曾祖父朱元璋的喜爱。但是作为嫡长子,朱文奎还是在建文元年就被册封为太子。如果没有叔祖朱棣的反叛,朱文奎基本上就将沿着太子—皇帝的路一直走下去,成为一个太平天子。

但是很可惜,朱文奎没有那么幸运,他和母亲马皇后一起,葬身在熊熊大火之中,仅仅7岁。当然,也有一种更浪漫的说法,那就是朱文奎和他的父亲建文帝一起,逃出了皇宫,从此逍遥四海不知所踪了。

而朱允炆的第二个儿子朱文圭遭遇,则更加让人唏嘘,更值得为大家详细说道一下。

?

【2】被关了55年的朱文圭(建庶人)建文帝次子朱文圭,一般被称为“建庶人”。朱棣夺位时,朱文圭只有两岁,在纷乱的皇宫里,他的父亲建文帝、母亲马皇后,几乎没有时间来照管他。他没有被带走,没有被烧死,幸运地活了下来。

然而,活下来也成了朱文圭一生最大的不幸。当朱棣的军队冲进皇宫,发现了两岁的朱文圭时,他就已经成了囚徒,而且是永远的囚徒。朱棣下令将朱文圭废为庶人,称其为“建庶子”,也称“建庶人”。

不久之后,朱棣为了断绝忠于建文帝的人心,把两岁的朱文圭迁往中都凤阳,单独囚禁在高墙大院之中,完全与世隔绝。时间一晃,沧海桑田,55年过去了。高墙之外明朝的皇帝已经换了好几个,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景泰帝朱祁钰都死了,就连明英宗朱祁镇都已经梅开二度,再一次当了皇帝。

有感于自己被弟弟囚禁的那几年悲惨遭遇,朱祁镇突然大发善心,想起了凤阳城还有两个关了几十年的废人,一个就是“建庶人”朱文圭”,还有一个“吴庶人”(可能是建文帝弟弟朱允熥的后人)。

朱祁镇决定把这些本来无罪被囚禁的庶人释放出来,居然有人表示反对,朱祁镇颇为自得地说道“有天命者,任自为之”。其实,这些关了几十年的庶人,跟废人没什么两样,哪会有什么威胁?朱祁镇不过是做了一个顺水人情,还被大学时李贤捧为尧舜一般的圣人。

朱文圭被放出来以后,仍然住在凤阳,身边有朝廷赐给的宦官二十人,还有十几个供使唤的婢女。由于囚禁太久与世隔绝,朱文圭连牛马都分不清楚,被放出来没多久,就病死了。这让人想起西汉末年的孺子婴,孩童无罪、身份有罪。

?

【3】谁该为建庶人的悲剧负责让一个无辜孩童从不谙世事的年纪,一直被囚禁到花甲之年,朱文圭的悲剧究竟应该由谁来负责。

毫无疑问,第一责任人是乱臣贼子朱棣。正是因为他利欲熏心,权力欲太盛,才会不顾人伦道德,公然叛变挥军南下,使得建文帝家破人亡,朱文圭成为囚徒,以及成千上万的生灵涂炭。

也是朱棣为了自己的权位更加巩固,选择将一个两岁的小孩关进深墙大院,把他变成了一个白痴。

除了朱棣,建文帝朱允炆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做事优柔寡断,不分轻重缓急,迂腐地讲求礼仪道德,而忘记了作为皇帝身负天下苍生和多少人身家性命的天大责任,最终把自己逼上绝路,也还了身边的人,包括朱文圭。

其实,还有一个人也有脱不开的干系,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作为开国帝王,缺少应有的气度,过于迷信家天下。他把自己的儿子们培养成了一头一头的饿狼,固然是为了防范北方蒙古人,但是他却忘记了平衡,忘记了治国最重要的这个原则。

朱元璋把王爷们的权力放大,却把皇帝身边的文臣武将清理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一些迂阔文人和酒囊饭袋,帝国权力严重失衡,是造成朱棣敢于反叛、成功夺位的根本原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3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