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如果让诸葛亮去讨伐东吴,陆逊还能不能赢

以史为鉴 2023-07-07 21:58:52

如果让诸葛亮去讨伐东吴,陆逊还能不能赢

如果让诸葛亮去讨伐东吴,陆逊还能不能赢?下面对百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夷陵之战是当时刘备领军为了给关羽报仇和夺回荆州而发起的东征之战中的一役。结果天不遂人愿,刘备强势的兵锋被当时意气风发的陆逊力挫。数十万大军由于火烧连营而导致溃不成军,最终刘备败走,病逝白帝城。

复兴汉室化为泡影

或许很多人会为刘备惋惜这一战,正因为这一战的失败,使得复兴汉室之梦化为泡影。历史已经发生不可改变,但是这段历史仍然被人津津乐道。如今不妨来做一个假设,倘若当年是刘备留守蜀汉后方,而出兵东吴的是诸葛亮,这场战争,陆逊还能赢吗?

差距之大

事实上,当时吴蜀两国之间实力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吴国的人口是蜀国的两倍,吴国的疆域比蜀国大一半,而且吴国当时拥长江天险,已经在荆州立足了脚跟,有一个易守难攻的天然地理优势。刘备领军虽然气势汹汹,但是要论真实的军事实力,吴国也是不怕蜀国的,只是吴国之前杀了关羽加上偷袭得来的荆州,所以理亏。

握手言和

而如果主帅换成是诸葛亮的话,这一战,必战!但不会像刘备那样和天下人说,要灭了吴国。因为在诸葛亮心中,荆州之地胜过关羽之仇,而且他深知,以现在蜀国之力,是不可能灭吴国的,而且北方的曹丕也正在虎视眈眈吴蜀两国的举动。所以这一战,最好的目的就是夺回荆州以表关羽之死的恨意,之后在与吴国握手言和,恢复孙刘联盟,共拒北方曹丕。

而刘备当时战败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蜀军深入吴境,后方供给不足,加上又要分兵镇守各地险要,被坚守不战的陆逊给抓到机会了。而诸葛亮此人极为谨慎,尚且对天文地理又十分了解,所以若诸葛亮带兵作战,绝对不会像刘备那样给陆逊火烧连营的机会。反而诸葛亮会在夺回部分战略要地后,在根据时局做下一步的打算。因为陆逊也非等闲之辈,在有军事实力差距的情况下,就算是天纵奇才的诸葛亮,也不可能完完全全的战胜他,但是他绝对可以保护好当时蜀军大部分的战力。他对三国博弈了然于胸,只有连吴抗曹,才能保证蜀国的安稳和繁荣,如果又要抗击北方的曹丕,又要进攻东面的孙权,势必会让蜀国力不从心。

如果讨伐东吴的是诸葛亮,刘备留守后方,陆逊还有机会赢吗?

以后世开上帝视角的眼光,来看诸葛亮的话,诸葛亮曾经击败司马懿,干死张郃,打得司马懿畏蜀如虎,至少诸葛亮的军事才能高于司马懿,而陆逊的军事才能则低于司马懿,比起诸葛亮来说,则更低了。刘备在世的时候,将诸葛亮看成自已的“萧何”,让诸葛亮负责镇守后方,足兵足粮,并不是刘备不信任诸葛亮,只是刘备将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至少在刘备眼中,诸葛亮就是自已的“萧何”。

刘备在早期没有将诸葛亮当成纯粹的谋士,以至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没有发挥出来,军事才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军事谋略,二是治军能力,三是行军打仗水平,诸葛亮在谋略上有所保守,但是治军能力与行军打仗水平,在三国时期,高过他的人不超过2个人。如果刘备让诸葛亮讨伐东吴,诸葛亮会如何做呢?

夷陵之战是不得不发的一场战争,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是没有毛病,错就错在他打败了,如果他打胜了,历史将会改变,至少东吴将会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个人觉得诸葛亮的谋略会与刘备完全不同,刘备在夷陵之战的总体战略是:步步为营,水陆并进,在长江以北令黄权率领一万多蜀军防备曹魏,让马良在长江以南的武陵郡策动五溪蛮夷反对东吴,开拓第二战线,同时刘备军主力寻求陆逊主力决战,一举击溃东吴军队。

可惜陆逊避而不战,寻找蜀军破绽,将时间拖到盛夏,天热难耐,刘备弃船上岸放弃水军,最终被陆逊寻找到突破口,陆逊派出大量吴军通过水军绕到刘备军身后,同时在夷陵正面采用火攻,刘备军大败。如果是诸葛亮攻打夷陵,我觉得他会这么安排:步步为营,水陆并进,放弃长江以北的对曹魏的防守,让黄权、张南率领万余军队与马良一起进入武陵郡与五溪蛮夷合军摆出一幅进攻长沙郡的姿态,虚晃一枪后接着一路向北攻打公安及江陵,绕到夷陵的背后,想方设法分散陆逊军的主力。

同时诸葛亮派出大量的荆州人潜入南郡的江陵城及公安城制造恐慌,放出东吴军队前线溃败的谣言,利用人际关系,联络之前的荆州军旧部起义反对孙权,挑起陆逊后方不稳,再在夷陵前线猛攻陆逊军,同时黄权部攻打公安、江陵等地。与此同时,诸葛亮再派人去曹魏,请求曹魏共同出兵攻打东吴,务必让曹魏掺和进来,曹魏一掺和进来,东吴势必就有大危险,因为曹魏打不到蜀汉,曹魏在荆州前线、淮南前线及合肥前线都只与东吴交界,而与蜀汉交界则远在关中,曹魏的军队主力全部在荆州到合肥一线,想打蜀汉也不现实,这也是曹魏谋士刘晔给曹丕的建议。

因为蜀汉在江北不设防,以此引诱曹丕参战,在巨大的利诱下,曹丕有可能会参战,那样的话,在夷陵前线的陆逊部必定全军覆没。如果曹丕参战,就会形成这样的结果:蜀汉拿下夷陵、公安及荆南四郡,大部分是长江以南地区,而曹丕很可能攻占江陵等长江以北地区,而孙权势力退出荆州。如果曹丕不参战,凭诸葛亮的智慧,资助诸葛一生唯谨慎,只要诸葛亮不放弃水军,不让陆逊发现破绽,陆逊无法攻破蜀军主力,形势就会对陆逊越来越不利,诸葛亮在荆南的黄权部与五溪蛮夷军队就会有所作为,势必会能夷陵形成包围,到时候陆逊还是要退到江陵,放弃夷陵,只要陆逊放弃夷陵,东吴就占不到任何便宜,蜀军就会对江陵形成包围。

况且江陵无险可守,而且蜀军打通了长江航道,物资运输也方便,形势对东吴仍然不利,到了这一步,诸葛亮已经稳操胜劵。最终的结果就是蜀军拿下江陵城,因为孙权不能加大援助,一旦调动了合肥及淮南的兵力,那么合肥与淮南就更加危险了。如果曹丕不参战,诸葛亮的最大成果就是拿回之前关羽丢失的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郡、零陵郡,如果有可能的话,还会拿下长沙郡与桂阳郡。

如果曹丕参战的话,也只能对东吴开打,那么东吴就会有亡国之险。至于陆逊,占不到任何便宜,能活着逃回东吴就已经不错了。

如果夷陵之战是诸葛亮带兵攻打东吴,他能取胜吗?

按照历史上的情况,不管谁来指挥蜀军都无法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不过要是换成诸葛亮的话,那么蜀军可能有机会全身而退。公元221年,刘备为了夺回荆州,给关羽报仇,出兵伐吴。孙权命陆逊率吴军迎击,诸葛瑾坐镇荆州,作为陆逊的后援。陆逊见蜀军士气高昂,于是主动后撤到夷陵一线防御,将永安到夷陵之间数百里崇山峻岭都让给了蜀军。

蜀军进抵夷陵以后,无法突破吴军的防线,只能沿江数百里下营。最终陆逊趁蜀军懈怠之时发起反击,火烧连营,刘备大败而回。而三国鼎立的局面,也在此战之后彻底成形。

在刘备和陆逊对峙期间,曹丕得知刘备连营数百里以后曾经嘲笑他不会用兵。而网上也有人认为夷陵之败是刘备只会失误所致,要是换一个人就可能胜利。

不过按照当时的情况看,不管谁来指挥都很难击败陆逊。

在魏蜀吴三家中,蜀汉起步最晚,实力原本就是最差的一个。而吕蒙袭取荆州时,蜀汉又折损了不少兵马。加上蜀汉北方还有曹魏的威胁,必须保留足够的兵力加以防备。因此在刘备伐吴时,能调动的兵力不过四五万人,另外还有武陵蛮族万余人助战。

相比之下,东吴可以动用的兵力有十万之众。在夷陵和刘备对峙的陆逊手下就有五万大军。更不要说他背后还有诸葛瑾带兵可以随时支援。

就实力对比来说,夷陵之战蜀军并不占据优势,甚至可能吴军还要略强一些。

而在指挥层面上,刘备虽然是戎马一生,久经战阵。不过陆逊也不简单,一生征战鲜有败绩,也是中国古代史上有名的军事家。

将领方面,此时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等蜀汉名将已经先后去世,赵云、魏延等大将也需要留守后方,刘备能用的人非常有限。而陆逊手下则有孙桓、朱然、潘璋、徐盛等吴国名将协助。

因此就指挥层面来说,东吴也毫不吃亏。

更重要的是吴军占据了地利,在夷陵一线据险死守。

在三国时期,因为技术层面的限制,攻城手段非常有限,防守方有着不小的优势。特别是防守方占据地利时,几乎很难取得成功。

比如说汉中之战时,刘备据险而守,曹操就无可奈何。诸葛亮北伐时,郝昭在陈仓坚守,诸葛亮也无计可施。蜀汉灭亡时,蜀将罗宪死守永安,吴军击中起绝对优势兵力,还出动了陆抗这样的名将,结果还是无功而返。

所以在吴军选择坚守的情况下,蜀军又没有兵力优势,几乎不可能从正面突破。

当然,除了正面突破外,蜀军还可以选择顺江而下,直接攻击荆州。然而蜀军的水军主力原本都在荆州。荆州之战以后,基本全部损失。此时蜀汉的水军难以和东吴水军抗衡,因此这个方案也不具备可行性。

所以很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刘备,就是换成曹操、诸葛亮,甚至是白起、韩信,也很难取得胜利。不过诸葛亮为人谨慎,换成他来指挥蜀军的话,估计很可能发现无法取胜时就会主动退兵,不给陆逊反击的机会。这样蜀军就可以全身而退, 不至于损失那么大。

如果当时讨伐东吴的是诸葛亮,陆逊还可以胜利吗?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大小战役无数。最著名的就要数三大战役,即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及夷陵之战。这三次战役不但规模大,参战人数众多,而且都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并且都决定了中国的历史走向。

夷陵之战,刘备被东吴陆逊击败,丧失了数十万大军,仅以身免。蜀国自此一蹶不振,国力大减,以至于后期数次北伐都无功而返。那如果换做诸葛亮讨伐东吴呢,陆逊还有机会赢吗?蜀汉丞相诸葛亮与江东大都督陆逊谁技高一筹呢?

诸葛亮与陆逊同为三国的顶尖人才,一个帮助刘备从无到有,建立帝业,一个在江东出将入相,地位显赫。两人都在国中举足轻重,深受主公信赖。

首先在才能方面,诸葛亮与陆逊不相上下,都可为世之奇才。

刘备在卧龙岗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帮助刘备一步步发展壮大,建立霸业。在当阳之败后,诸葛亮只身过江劝说孙权连和刘备,一同对抗曹操。赤壁之战,曹军战败,孙刘趁机扩张。诸葛亮巧施妙计,夺取了南郡与襄阳,荆州等地。又率军向南拿下荆州南方四郡,即零陵,武陵,桂阳,长沙等郡。在诸葛亮的策划下刘备实力大增,孙权甚至都要和亲来巩固联盟。诸葛亮可谓刘备胜利的曙光,在庞统死后,诸葛亮甚至帮助刘备入主成都,进位汉中王。

而陆逊之才不下周瑜,颇得孙权赏识。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后,曹操与孙权媾和,一起对付关羽。吕蒙本想率军攻打荆州,但看到沿江数座烽火台后,陷入踌躇。此时陆逊向孙权进言:?吕蒙应称病辞职,自己代替吕蒙之职,镇守陆口,然后称赞关羽,使关羽放松警惕,必然撤走荆州军队。最后吕蒙率一军突袭荆州,一战可胜!?孙权大喜,最后果如陆逊之言,荆州空虚,江东夺取了荆州,击杀了关羽。

其次,诸葛亮与陆逊有个很相同的特性,就是谨慎。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掌握蜀汉大权,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稳定后方后挥师北伐。诸葛亮北伐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步步为营,从不弄险。出祁山大路,取平坦开阔之地进军,一步一个脚印。魏延曾经建议?出兵子午谷,直取长安?可是诸葛亮没有采纳,认为此计过于冒险。

诸葛率军攻打东吴,必定也会像北伐时那样,稳扎稳打。江东孙桓,韩当,周泰等不是诸葛亮的对手。而陆逊作为江东的救命稻草,也同样计谋过人,坚韧不拔。在刘备东征的时候,陆逊就约束将士,不得出战,紧守城池。刘备率军多次攻打,都没有攻破江东的夷陵防线。无论如何引诱,陆逊就是不出战。这点就好比曹魏的司马懿,能看清对手与自己的长短之处,不是不打,而是等待时机,诸葛亮行军布阵极为谨慎,所以陆逊只得坚守不出,难以取胜蜀军。

诸葛亮率军有个特点,就是打仗没问题,善于与对手周旋,但进军不够锐利,进攻性不强。如北伐中,魏军郝昭一人防守陈仓,以几千人抵挡了蜀国数万大军,攻打了半月仍然不能前进半步,由此可见,强攻并不是诸葛亮所擅长的。面对坚韧不拔的陆逊,估计诸葛亮也是无能为力,不想死磕到底。

然后,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曾和刘备说道:?东联孙权,西取巴蜀,三分天下?,而此时诸葛亮率领大军,击败江东诸将后与陆逊对峙夷陵,蜀军势大,孙权必定派人求和。命人送还张飞首级,并把荆州归还蜀国,各守疆界,同抗曹魏。诸葛亮既然无法攻克江东防线,与陆逊也就是五五开,所以必定会见好就收,分兵据守荆州,回朝进谏刘备,劝说终止伐吴。而收回荆州,杀了仇人糜芳,傅士仁等人,也对得起关羽、张飞的在天之灵了。


陆逊作为江东的顶梁柱,也同样明白吴蜀唇亡齿寒。北方的曹丕正在虎视眈眈,想坐收渔翁之利。在演义中,陆逊击败刘备后,大军被困在诸葛亮的八卦阵中,黄承彦救出陆逊后,陆逊自认才能不及诸葛亮,于是罢兵回江东,防御曹魏去了。由此可见,陆逊不会与蜀国拼得你死我活,毕竟曹魏才是大敌。诸葛亮率军攻打江东,当两军对峙难分胜负之时,诸葛亮必定停止进攻,而陆逊也会顺着台阶,和蜀国言和。

《三国演义》第84回:逊曰:?吾非惧石阵而退;吾料魏主曹丕,其奸诈与父无异,今知吾追赶蜀兵,必乘虚来袭。吾若深入西川,急难退矣。?遂令一将断后,逊率大军而回。

最后,诸葛亮与陆逊两位奇才,为了各自主公着想。虽然会在夷陵大战,但等难分高下之时,必定会劝说主公,同归于好,一共对抗曹魏。所以陆逊虽然能力出众,但却难以与诸葛亮分出高低,毕竟夷陵之战二人都不愿意打下去。因此,如果讨伐东吴的是诸葛亮,陆逊既不会赢,也不会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35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