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窦建德是怎么成为和李渊、王世充三分天下的河北王的

以史为鉴 2023-07-07 21:34:06

窦建德是怎么成为和李渊、王世充三分天下的河北王的

窦建德是如何成长为和李渊、王世充三分天下的河北王呢?对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官逼贼反

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会主动选择造反为职业,因为这是一个要么功成名就,要么身首异处的工作,老窦当然也不外。当杀了县官的孙安祖来投靠老窦时,老窦已经属于事业编(二百人长)。他对小孙说,隋炀帝杨广的老爹当年领兵百万,都没把高丽摆平,现在杨广又那么能折腾,早晚天下会大乱,到时候一定能有所作为。“既得聚人,且观时变,必有大功於天下矣”

当时老窦为小孙选的落脚点,在今河北故城县西南的高鸡泊,这是一个类似梁山泊的地方,水域面积辽阔,周围芦苇丛生。老窦没有让小孙自己藏在里面,而是贴心地为他(也是为自己)招募了人手“建德招诱逃兵及无产业者,得数百人,令安祖率之,入泊中为群盗”。如果不出意外,小孙会带着人打家劫舍,而老窦会继续坐地分赃。

但是意外发生了,因为当时盗匪遍地,各地都遭到了洗劫,而老窦家乡的一亩三分地,却太平的不像话。因此老窦就像黑夜里的蜡烛,虽然自己感觉比较低调,但是外人看来,他已经光芒四射。于是郡里的地方官员就“收系家属,无少长皆杀之”。老窦一看家破人亡了,那就反了吧,但他依然克制了自己,并没有自己立山头,而是选择了抱大腿。

独立建国

老窦抱的大腿叫高士达,他是老窦的老乡,是起义军中的老大哥。小孙因为和另一股起义军火拼,意外死在了对方手上,而他手底下的人全部去投靠了老窦。(只是意外吗?)老窦的实力和能力都让高仕大不能小觑,所以当隋军大部队来清缴时,老窦就被派去应战(难道不是为了消耗实力)老窦的智商很高,他没有硬拼,他选择了智取。

他用了一招假投降,就把郭绚的一万隋军给灭了,由此他在高士达军中的地位就更高了。这当然让高士达很不安,于是第二次隋军又来时,高士达就亲自上阵了。不过他的能力和老窦没法比,而且隋军的首领也不是一般人,而是名将杨义臣(他在对突厥、吐蕃、高丽的战役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高士达毫无意义外的败了,并死在了战场上。

高士达一死,老窦就收拢了人马,自己当了一哥。老窦当了一哥后并没有膨胀,直接登基,而是依托河北老家和隋军不停地周旋。老窦在消耗隋军有生力量的同时,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而且他不像一般的盗匪“得隋官及山东士子皆杀之“,而是“每获士人,必加恩遇”。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他不用打完就跑,而是可以有足够的文人才子,为他治理地方。

他还在这群人里找到了自己的诸葛亮——宋正本,宋正本是隋朝的官员,本身有一定能力(注意是一定),还很有野心。体制内的生活并不能让宋正本满意,所以他选择了为老窦出谋划策,并为他制定了割据河北的计划。老窦最初执行的很好,他作战目标明确(占据河北),并且很会收买人心(自己勤俭节约,吃糠咽菜,对手下却很舍得,得到的财物都分了出去),而且对于宋正本的谏言他一般也都能采纳。

老窦的努力为他也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他的手下为他披荆斩棘,为他建立了夏国,并把他抬上了王座。随后他们君臣相济,把河北牢牢的控入了手中,而老窦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河北王。

小结

窦建德之所以能成为河北王,与他前期韬光养晦,和后期“抚驭士卒,招集贤良”有着必然关系。但是他依然有着自己的局限性,下回我们就聊下他为什么会败给李世民。

隋末两位枭雄的不同结局,仁君死小人活,这些历史很值得深思

引言导读: 郑王王世充声名狼藉,连自己的臣民都对他愤恨不已,但是他在降唐后却保住了一条命,李渊特旨将他免死流放。夏王窦德建跟王世充正好相反,他素来以仁义行事,可就是这么一位仁君,却在被俘后被李唐身送东市、斩首示众。


这两位枭雄的结局还真是应了“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的古语,素来以仁义治天下的李唐为什么会如此处理这二位呢?

公元620年,大唐已经基本肃清了其他割据一方的枭雄,唯一能与李唐抗衡的也只有王世充和窦建德了。

同年7月,唐军在秦王李世民的统帅下,出关与王世充逐鹿中原。此时的唐军实力雄厚,兵强马壮,虽然王世充部稍稍弱势,但是在自己的地盘内作战,又早有准备,本该有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可是一开战,郑王王世充就傻眼了。

由于郑王平日里横征暴敛,刚愎自用对自己的部下很不好,惹得臣民们对他早已经是怨声载道。

与唐军刚一交战,局势就迅速恶化,各地守将纷纷不战而溃,争先恐后地都投降了唐军。仅仅两个月时间,郑国就只剩下洛阳这最后一座孤城了。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向河北的窦建德求救。夏王窦建德与王世充本来是相互争斗的宿敌,可是窦建德十分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于是在公元621年2月,亲自领军援助郑王。


在与唐军对峙初期,李世民命副帅李元吉据守洛阳城外,防备王世充狗急跳墙,而自己亲率铁骑阻扰窦建德的援助。唐军利用自身铁骑的优势,多次袭扰窦军,夏王损失惨重。

在此不利的情况下,窦建德的幕僚凌敬提出:“应当避开唐军的锋芒,过黄河夺取河东之地,此乃围魏救赵的上策”。要说这个计策实在是高,既可以趁机扩充自己的地盘,又可以降低自己的损失,也能达到迫使唐军回援,解郑王被围之困。连夏王的妻子曹氏都劝窦建德采纳这个建议,可是窦建德却义正言辞地说道:“郑王危在旦夕,既然答应了援助,怎么能自食其言,让天下人耻笑呢”。于是全军向虎牢关进发,准备与唐军决一死战。

窦军虽然有数十万之众,但行动缓慢,唐军正是利用了这一弱点,派出铁骑左右偷袭,最终在牛口渚活捉了夏王窦建德。

主帅成了俘虏,窦军瞬间土崩瓦解,王世充一看救援无望,也只能出城投降了,唐军将二人押赴长安。

窦建德和王世充都是隋末比较出名的枭雄,如今战败,李渊如何处置他们成了天下热议的话题。

关于这二人,天下人对他们的品行为人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

夏王窦建德素来以仁义行事,这一点颇像三国时期的刘备。他之所以能雄踞河北,也正是因为他的仁义。

《旧唐书》记载“ 少时,颇以然诺为事。 有乡人丧亲,家贫无以葬, 时建德耕于田中,闻而叹息,遽辍耕牛,往给丧事,由是大为乡党所称”。

起兵后,由于窦建德待士卒如兄弟,常常同甘共苦,所得财物也尽数分给士兵,所以窦建德靠着他的仁义是迅速壮大,争相投奔他的人是越来越多,不到几年时间就从一个底层的农民纵身一跃,成了称霸一方的诸侯。


在河北地区,窦建德被百姓称为“义王”,窦建德落败后,他的余恩仍旧留存在百姓心中,并为其建庙,世代供奉。

而王世充却刚好与窦建德相反,不论是哪本史料,对他的记载都不好。史料记载,王世充其人“好猜忌,信谗言”。早期的瓦岗五虎将曾投奔王世充,但都因为王世充的“小人行径”而纷纷“背叛”。

总得来说,王世充是个弑主求荣十足的小人,窦建德则是百姓心中的好义王。

但是李渊最后将义王窦建德处死,却放了小人王世充一条生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得说说李渊的考虑了。

窦建德在河北地区名望极高,如果不杀了他,难保还会有人依附他。而王世充则不然,他在兵败前已经是众叛亲离,就算放了他,对大唐也不会有威胁。果不出李渊所料,虽然王世充勉强保了条小命,但在流配途中就被他自己的仇家给杀了。

李渊斩杀窦德建后,河北百姓仍然感念窦建德的仁义,在河北为他建起了“窦王庙”世代供奉。

而大唐想要的斩草除根目的也没有达到,虽然窦建德已死,河北百姓也从来没有真正臣服大唐。不久窦建德的旧部刘黑闼就啸聚了数万之众,继续与唐军抗衡。

从窦建德和王世充的不同人生可以看出,这世界无所谓小人与仁君,只是不同环境下的不同需要罢了。

窦建德靠着仁义起家,最终也死在了仁义上,可谓成也于斯败也于斯;而王世充则靠着自己的小人行径暂时保住了一条命,但总归作恶太多,最终也没落得好下场。


窦建德虽死,但他给世人留下了好印象,这才是李渊所害怕的。为了彻底斩草除根,李渊做了一回“小人”,可也难改河北之地继续“反叛”的结果。

由此可见,“仁义”倒是很可怕的东西,它既能保人命也能要人命。

同样曾经是李唐的死敌,为何李渊放过了王世充,却除掉了窦建德?

显而易见对于君王来说想除掉一个人无非是他即将或者正在威胁到他的地位,在这里窦建德也就是即将要威胁到他地位的人,因为窦建德不像王世充那么阴险狡诈,他是很得民心的,以致于李渊就害怕会威胁到唐朝,因此就让李世民把窦建德给除掉了。详细内容请让我在下文为大家介绍。

首先,在王世充和窦建德这两个大人物刚刚被抓住的时候,李世民不知道该怎么去处理。同时也是不敢去擅自处理的,于是就去询问李渊的意见,李渊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把王世充流放,把窦建德除掉,这个决定是重大的,但这个决定同时也是令人不解的,为什么王世充那么阴险狡诈,窦建德那么得民心,反而要把坏的留着,把好的除去呢?

其次,这个是因为唐高祖李渊深知得民心的重要性,也在害怕窦建德那么得民心,会不会到最后得到整个唐朝百姓的心了,那他唐朝的大业还要不要发展了!而王世充是一个超级不得民心的人,对他来说活着死去其实店铺没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想来想去啊,这李渊就决定,处死窦建德,留下王世充。

最后,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这窦建德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说是佼佼者,也是比王世充优秀得多得多,因此李渊可以说是天妒英才啊。忍受不了大唐刚起步基业还不稳的时候有人比他更优秀,于是就把他给处死了。

窦建德与李世民关系是什么?

敌对关系。

窦建德,字建德,贝州漳南人。隋朝末年河北农民起义领袖,东汉大司空窦融后代,辽东宣王窦拓玄孙。

出身扶风窦氏,世代务农,重信然诺,出任里长。崇尚豪侠,为乡里敬重。大业七年,隋炀帝募兵高句丽之时,担任二百人长,目睹兵民困苦,义愤不平,遂抗拒东征。带领孙安祖进入高鸡泊,举兵反叛,全家坐罪遇害。

率部归顺高士达起义军,先后击败魏刀儿、宇文化及、孟海公等,建立夏国,称雄于河北。

武德四年(621年),为了拯救郑王王世充,带兵攻打虎牢关,为秦王李世民所败和俘虏,押解长安处死。

李世民家族成员

1、父族直系血亲

高祖:李天赐。

曾祖:李虎,西魏陇西襄公,追尊唐太祖。

曾祖母:梁氏,追尊景烈皇后。

祖父:李昞,北周唐仁公,追尊唐世祖。

祖母:独孤氏,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第四女,追尊元贞皇后。

父亲:李渊,唐高祖。

2、母族直系血亲

亲母(嫡母):窦氏,追尊太穆皇后,即唐高祖李渊皇后。

外祖父:窦毅,北周神武郡公(肃公)。

外祖母:宇文氏,北周襄阳长公主(其父:宇文泰,西魏安定郡公(文公),追尊北周文帝)。

外曾祖父:窦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34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