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乾隆和嘉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对百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帝为什么不选择嫡长子的永璂?乾隆为什么会选择嘉庆?
乾隆二十五年六月,圆明园天地一家春有一位新皇子呱呱坠地,此人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在乾隆帝的众多儿子中,嘉庆帝的条件其实并不好,并且在他前面还有14位哥哥,可是最后大清王朝的皇位却落在了他头上。
乾隆帝为何不立能力强,还是嫡长子的永璂,反而立平庸的嘉庆帝?在这个问题上,完美体现了乾隆皇帝的双标,他一边批评古人“因爱其母而立其子”的做法,一边自己却又偷偷摸摸把十五皇子永琰秘密册立为皇太子。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乾隆帝继位后不久,就效仿先帝雍正的做法秘密册立储君,嫡长子永琏、嫡次子永琮先后被秘密册立为太子,可是这两位皇子没有当皇帝的命,没过几年就先后病死了。乾隆皇帝伤心欲绝,册立国本之事也就暂时搁置一边。而且,因为皇长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在富察皇后葬礼上表现得并不悲伤,乾隆皇帝还特意下旨公开剥夺了这两人的皇位继承权,喻示群臣“此二人断不可立”。
乾隆皇帝一生虽然风流倜傥,可他却与父亲雍正一样,膝下人丁不旺。到了乾隆三十八年冬天,乾隆帝不得不面临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当时他膝下尚在世的皇子仅仅只有7人。而且在这7人中,永珹、永瑢已经过继给他人为嗣,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也就是说,乾隆皇帝只能从余下的五人中挑选皇位继承人,而且这剩下的五个皇子中还有几位身体不太好。
这五位皇子分别是永璇、永瑆、永璂、永琰和永璘,其中以永璂的身份最为尊贵,他是乾隆与第二位皇后那拉氏所生,算得上是事实上的嫡长子 (其余皇子早夭)。从能力上来说,永璂也远比其他几位皇子出色,而且又是乾隆与皇后所生的嫡长子,可乾隆却把皇位传给了条件并不出众的十五皇子永琰,也就是嘉庆皇帝。
嘉庆皇帝的才能就不用多说了,清代就是在他手里走向衰败的,他甚至连守成之君都算不上,最大的优点恐怕也就是没有优点了。作为历史上最平庸的几位皇帝之一,嘉庆皇帝在治理天下方面丝毫没有继承祖父雍正的基因,甚至连他的父亲乾隆都比不上。虽然他也有振兴清代的决心,但是他的才能却不足以完成这一点,只能眼睁睁看着清代继续衰败下去。
当然,这一切乾隆皇帝是看不到了,他可能也没有想到自己所选的这位皇帝这么快就败光了大清代的家底。虽然他给嘉庆留下了一个和珅,让嘉庆轻易就获得巨额财富,可坐吃山空的道理他怎么就不懂呢?就算嘉庆得到了和珅的所有家产,也早晚会有败完的一天。
那么,为何嘉庆还能坐上帝位呢?这其实就是源于乾隆皇帝“因爱其母而欲立其子”的做法。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和大臣们讨论古代帝王,对古人“因爱其母而立其子”的做法提出了批评,并且举了朱翊钧和刘邦这两个例子。乾隆认为他们二人作为帝王来说虽然功勋不小,但是在册立皇储一事上却不够明智,容易受到私情的困扰。
比如说朱翊钧,他为了把自己宠爱的郑贵妃所生皇子福王朱常洵立为太子,与满朝大臣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国本之争。在乾隆看来,这是十分不明智的,作为皇帝来说,不应该受到私情的困扰。虽然乾隆说得头头是道,可轮到他自己时,却仍然无法摆脱这个规则。他将皇位传给嘉庆,何尝不是因为宠爱令妃的缘故呢。
当初富察皇后去世时,乾隆皇帝可是一下子就剥夺了两位皇子的皇位继承权,足以证明乾隆并没有他想的那样理智。而永璂虽然聪明能干,时人称赞其“天资淳粹,至性过人”,但是由于他的生母那拉氏皇后与乾隆帝感情不睦,所以当乾隆帝册立太子时,第一个就排除了永璂。
在册立储君之事上,乾隆皇帝绝对算得上是双标了。他一边嘲讽古代皇帝不理智,册立储君会受到私情的影响,一边自己又因为与那拉氏皇后感情不睦,将永璂排除在王位继承人选在之外。然后又因为与令妃感情和睦,册立了条件并不出众的嘉庆为太子。说起来,乾隆与刘邦、朱翊钧等人并无差别,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很容易理解啊,乾隆晚年时期,只有嘉庆帝最孝顺,最听他的话!
乾隆是一位长寿的皇帝,在他年轻的时候,他不必考虑别人的感受,也不必考虑自己的感受,他喜欢谁就可以立谁为皇太子!
当他最喜欢的富察皇后生了永琏之后,他即刻将永琏确定为未来的储君,也就是当时的皇太子!他非常喜欢永琏,而永琏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从小就非常好学,老师交给的功课全部都能做好,而且可以举一反三,可以说,是一位非常聪明的皇太子!
乾隆曾经这样称赞永琏: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
只可惜,永琏天生有咳喘之证,九岁的时候便夭折了,因为如此,乾隆皇帝难过了好一阵子!
由于乾隆皇帝有点执念,他希望立嫡子为继承人,所以他和富察皇后的第二个孩子永琮出生后,他又决定立永琮为继承人,尴尬的是,这个孩子命更短,两岁就夭折了!
自此之后,乾隆皇帝不再轻易立储君,因为他害怕永琏和永琮的事情再次发生!
可是随着永琪渐渐长大,乾隆对他是越来越喜欢,心里也可能又有了立储君的想法,然而不出意外的是,乾隆喜欢的皇子总是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死去,从此之后,乾隆皇帝再也不敢有立继承人的念头!
直到乾隆晚年,乾隆不得不选择储君了!
因为他曾经发过誓,他的爷爷康熙曾在位61年,而他绝不敢超过自己的皇爷爷的在位时间,所以当他在位够60年后,一定会退位让贤,可是皇帝让贤以后,自己该如何自处是一个问题!
乾隆皇帝是这样想的,他要选择的继承人一定是位贤者,还要肯听他的话,如此一来,他便可以做一个手握大权的太上皇,既信守了承诺,又保证了自己的权位,岂不美哉!
乾隆一直以来都是影视剧和文学作品的宠幸者,在他们的渲染之下,乾隆已然成为了古今非常知名的皇帝。乾隆在位期间国家繁荣昌盛,这与乾隆对于国家的治理有莫大的关系,当然也赖于之前几位皇帝的英明神武,使得之前的国家发展一直处于发展的趋势。
乾隆是历史上相对比较高寿的皇帝,他24岁登基为帝,在位长达60年,之后退居一线,当了3年的太上皇,但是始终没有放弃政权的掌握,这也因为继承他帝位的儿子并没有异常优异 他不得不继续持权掌政。在乾隆长达60年的在位期间,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对皇帝的继承者有所选择,
那就是当时嫡子永琏,对其给予厚望,但永琏不幸夭折,乾隆也不断的开始新的继承人的甄选,后来的永琪便是乾隆考察的对象,在《还珠格格》中,乾隆对永琪的重视程度就可以看出,他是把永琪看做他的继承人的。但非常可惜,永琪还没有等到乾隆将皇帝的位置传给他,永琪就已经死掉了。
这个时候的乾隆不得不再次物选新的继承人。永琰相比于之前的永琪可以说是资历平庸,可在当时的众皇子中,永琰比永璇沉稳大度,比永瑆要大方有度,虽然资历平平,可也没有过失,这样的皇子在国家的发展中起不了重要的作用也不会阻碍其发展,事实证明,选择永琰嘉庆帝是最好的选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33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