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明朝独有的锦衣卫到底是怎么诞生的

以史为鉴 2023-07-07 20:10:52

明朝独有的锦衣卫到底是怎么诞生的

明朝独有的锦衣卫到底是怎么诞生的?下面对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开国皇帝对一个国家的贡献之大毋庸置疑,回顾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大多都是经历过自己的不懈奋斗。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如此,但是朱元璋还有一处很大的不同,那就是自己的出身。用现代的话来说,朱元璋从出生到成为皇帝,是妥妥的逆袭。

因为家庭条件等原因,他自幼经历过很多事情,对世界早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因为自然灾害,家中长辈先后去世,只剩下他与自己的哥哥。

无奈之下他选择了做和尚,后又当过乞丐,流浪了三年之久。虽然这段经历很辛苦,但是也在另一程度上锻炼了他的性格,使他变得坚强与勇敢,就是这段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加入红巾军,反抗元朝。

在经历过困难之后,朱元璋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也许是因为自己曾经的不幸,所以才会使他更加珍惜自己的收获。

他变得小心谨慎,丝毫不敢懈怠,生怕有人会抢了自己的帝位。因此他绞尽脑汁,设置了独特的制度,也就是后来的锦衣卫,专门为自己服务。

监督百官,巩固自己的权利,其实锦衣卫的前身就是当初他征战天下时候设置的“检校”,当时还不算是正规的机构,只是为朱元璋报告情况。

后来的不断发展,让朱元璋意识到了这种制度的弊端,因此进行了改革,也就变为了锦衣卫。

一、“检校”为监督侦查,大臣规范检点

就像现代的摄像头一样,有了摄像头,能更好地规范人们的行为,面对不法犯罪事情时能够有记录,“检校”的存在也是一样的作用,总之就是监督与侦查。

在建国之前,“检校”就曾经在战争中为朱元璋立下汗马功劳,与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就很好地体现了“检校”为其带来的作用。

因此,朱元璋并没有取消这一制度,而是在建国后继续发展下去为自己所用,以此来加强自己的集权,避免外人的觊觎。

为避免大臣们互相串通,对抗自己,“检校”就必不可少,他对百官们的监督真的是从未停止过,而且尽管没有这种现象的存在,“检校”也能够起到对大臣们督促以及规范的作用。

曾经宋濂就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自己宴请客人在家中,第二天一早朱元璋便对他进行询问,好在宋濂当时据实回答,不然就会有大麻烦。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家中的情况朱元璋早就知晓,不仅如此,还以画卷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也就是“检校”的作用。

一个人的故事可能还没有信服力,接下来的儒士钱宰的经历,便更加确信了“检校”的威力。

下朝回家的途中,灵感突然来袭,也许文人就是这样吧,会在不知不觉中作诗,回家之后他便写了下来,第二天上朝,朱元璋的作为令他恐惧不已。

他指出钱宰的诗中一个字用得不好,吓得钱宰立马磕头。朱元璋在不知不觉中又知晓了钱宰的行为,细思极恐,因为这两个人的事情,朝廷百官都变得很规范,生怕被朱元璋抓到把柄。

二、“检校”的弊端显现,锦衣卫问世。

万事万物都在发展中进步,“检校”也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流逝,问题也就暴露了出来。曾经朱元璋对“检校”的设立非常放心,他认为自己的未来不需要再有任何的担心。

可是胡惟庸案件,让他意识到了这种制度的问题所在,他们终究不是正规的机构,没有权利对犯罪之人进行任何实质性举动。

报告朱元璋之后还需要一段时间,会耽误事情的进展,拖延时间为犯人更好地开脱,所以朱元璋开始改革。

1382年,锦衣卫问世,成为合法化机构,拥有侦察、缉捕、审判、处罚罪犯等多种权力,只为朱元璋服务,不仅如此,身为锦衣卫,必须要有高强的武艺,以备不时之需。

就这样发展下去,锦衣卫成为了当时最有能力的机构,帮助朱元璋取得了很多成就,百官们也因为十分检点,不敢有任何越矩的行为。

所以在国家治理上,朱元璋是非常有自己一套的,他成为皇帝后,也热衷于与革旧维新,推出了很多适应当时朝廷的政策和方法。

有了锦衣卫的存在,朱元璋轻松了不少,其实从“检校”到锦衣卫制度,都表明了朱元璋的内心,那就是加强自己的权利。

与其出身经历都有很大的关系,他极度担心自己的江山会落到他人之手,所以使用浑身解数加强自己的控制权,锦衣卫也就因此成为了他的心腹。

明朝锦衣卫的发迹史 锦衣卫这个组织的发明人是谁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决定改革禁卫军,建立了十二个亲军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
锦衣卫是朱元璋的一大发明。《明史·刑法志》说:“刑法有创之自明,不衷古制者,廷杖、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是已。是数者,杀人之惨而不丽于法,踵而行之,至没造而极。举朝野命,一听之武夫宦竖之手,良可叹也!”大意是说,刑法方面明朝独创的有三样:一是廷杖(在宫廷之上杖责官员),二是建立由宦官掌控的特务机构东厂、西厂,三是建立军事特务机构锦衣卫以及它所附属的镇抚司诏狱。
这三样之中,廷杖、锦衣卫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发明,东厂是他的儿子明成祖朱棣的发明,西厂则是明宪宗的发明,此外,明武宗还发明了凌驾于东厂西厂之上的内厂(内行厂)。不过西厂、内厂(内行厂)存在的时间很短,东厂、锦衣卫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它们互相配合,二位一体,当时人称为“厂卫”。
到底什么是锦衣卫呢?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或许大家都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也是通过翻阅大量的历史资料才有所得知:锦衣卫其实是专司皇帝仪仗的亲军,后发展成为特务机构。是朱元璋在位时设立的机构,本是用来监视臣子们的生活,说白了就是去皇帝那儿汇报大臣们的一言一行。这个机构还有很多兼职,包括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管理城市、战争时期还要当间谍,策反敌将……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朱元璋期间。最有名的是夏煜、杨宪、主意贤等人,其间杨宪还做了宰执一类的高官。小校张焕很受朱元璋的心腹,黑夜出巡也要带着他,后来,把他派到徐达的军中监视徐达。
朱元璋一次听几个南京的老太太说话,她们说:“很多人认为老头子(朱元璋)比张王好,本来,张王比老头子强的多(张王即是张士诚)。”朱元璋气得不得了。从此,锦衣卫的活动就更厉害了。可是,朱元璋自个理解间谍只能用一时,所以,后来曾经揭露毁掉锦衣卫的刑具,把案件移交给三法司。
朱棣期间。朱棣比他老子一点也不逊色,他真是我国间谍政治的又一位老祖宗了(榜首位是孙权),他很早就把徐增寿(徐达的四子)、王宁(驸马)安排到建文帝的身边,为他探听军情,徐增寿后来因公殉职还被他追封为定国公,从而使徐达一门除了两位国公,这位定国公的人物很厉害,在勋旧中排名榜首,在成国公、英国公之上。
建文帝的间谍张信还被朱棣给感染投降了,北平的所以事情都在朱棣的把握中了,张信被称为“恩张”,封为世袭的隆平侯。靖难今后,朱棣又发现了两个作间谍的人才,一个是胡濙,专门担任侦缉国内建文帝的行迹(国外的由郑和担任),另一个是纪纲。这个纪纲似乎我国的戴笠,真是暴虐残暴,他最满意的方法即是敲诈他人的金钱,全部榨干后再杀人灭口,一点痕迹都不留。他杀害了很多的名臣,像闻名的文人解缙、诤臣周新、大富豪沈万三的后嗣等。
其间解缙被下狱后,朱棣一次看到监狱的名册有解缙的姓名就问:解缙还活着呢?纪纲马上把解缙给活活冻死了。纪纲的一大创造即是常常诬害他人里通外国,和后来的萧华差不多。可是,纪纲太傲慢,谁也不放到眼里,朱棣让张信担任间谍作业,纪纲也不向张信汇报作业,张信就给他打小报告,朱棣也知道纪纲杀人太多,所以就想利用他的脑袋平缓一下氛围,不久就把纪纲给宰了。
群臣都称颂朱棣英明。朱棣对我国间谍政治的最大奉献即是建立了间谍组织--东厂。
到了明朝中期,最为出名的就要数门达了。他的做法根本都是诬害,不过还好只干了三年,就被宪宗朱见深给废了,代之而起的是大宦官汪直。
他的事迹就太多了,小编只说一样:宫中的戏子阿丑演戏给宪宗看,他扮演一个醉鬼横卧街头,有人喊宰相来了,醉鬼不动身,又有人喊皇帝来了,醉鬼也不动身,最终,有人喊汪宦官来了,吓得醉鬼狂奔而去。你就想想汪直的力度有多大!
明朝后期,嘉靖主朝之后是明朝厂卫最消沉的期间,嘉靖尽管很糊涂,可是,在约束厂卫乱事方面仍是很严厉的。他吸取了明武宗运用刘瑾、钱宁、江彬的教训。对间谍的运用是控制运用,损害稍稍轻了一些。这个期间最有名的即是嘉靖的旧人陆炳。他也很放肆,竟然把锦衣卫骑到了东厂的脖子上,这是有东厂以来的仅有一次。明神宗万历之后首要是宦官当权,锦衣卫的权力得到了必定削弱。
所以正是由于朱元璋出生低微,一旦当了皇帝之后对大臣们的猜忌、不信任,才导致了这机构的产生。后世之君做出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锦衣卫是如何诞生的,它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为何让人闻风丧胆?

胡惟庸是明朝的开国大臣,曾跟着朱元璋一起打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朱元璋称帝后,要重赏那批和他一起打拼的人,胡惟庸也不例外。当时,朝廷内部分化为两个帮派,一个是以杨宪为首的浙东集团,另一个则是以李善长为代表的淮西集团,也是在李善长的推荐之下,胡惟庸被封为右丞相。胡惟庸任职期间,结党营私,使得淮西集团势力壮大,而两个帮派势力之间的不平衡,也逐渐威胁到了中央集权。

朱元璋年少时迫于生计去乞讨过一段时间,后来加入了起义军,这才当上了皇帝。所以说,朱元璋这个皇位来的极为不易,也致他更加的敏感多疑,喜欢猜忌,不允许任何人威胁到他的统治。起初,胡惟庸与朱元璋还能维持表面的平静,朱元璋对于胡惟庸结党营私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淮西党派在朝中势力庞大,他不能轻易与他们撕破脸。而胡惟庸知道皇帝不敢拿他怎么样,便愈发嚣张。在政见上,屡屡和朱元璋唱反调,甚至很多事情都不过问朱元璋,直接决定,使得中书省形同摆设.但即便如此,胡惟庸也罪不至死,真正让他走向末路的是这件事。

某天,胡惟庸忽然在家发现了一口醴泉,在当时,这是一种祥兆,寓意会有好事发生。胡惟庸二话不说就派人去通知朱元璋前来家里观看这口井,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高兴的不得了,也没多想立即前往胡惟庸家。但在途中,身边的小太监却发现了不对劲,连忙拦住马车,急的话也说不出,朱元璋立刻意识到不对劲,往城楼上一站,竟发现胡惟庸府中藏着许多兵马!好嘛,这原来是个鸿门宴,朱元璋顿时勃然大怒,令亲兵搜查胡惟庸地谋反罪,并下旨诛杀胡惟庸,乃至与这桩谋反案关联的人,共计三万人。

至此以后,朱元璋为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下旨废除宰相制度,而胡惟庸也很荣幸地成为了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二、疑心加重,设立锦衣卫来巩固政权

胡惟庸案后,朱元璋不仅没有松一口气,反而更加担心再有人谋权篡位。此时,朱元璋灵机一动,便从身边的亲兵中挑选了一批,组建了拱卫司,这就是锦衣卫的前身。这些人的职责便是躲在暗处,伪装成各种人员,收集官员的情报,一旦谁有谋反之心,便直接逮捕入狱。

锦衣卫收集情报的能力究竟有多强呢,举个例子来说,某天,朱元璋问大臣宋濂昨天晚上可饮酒了?

宋濂如实回答,说自己确实饮酒了,朱元璋又接着问他喝的什么酒,宋濂一五一十地回答他。听完宋濂地回答后,他十分满意,告诉宋濂说他昨晚派了锦衣卫前去监视他,甚至令人呈上一幅宋濂昨夜在家中饮酒地图来。可见,锦衣卫的强大,而这样一来,的确消除了不少隐患。

朱元璋为了让锦衣卫们替他卖命,开出了优厚的酬劳。立功者,不仅封官进爵,甚至会赏赐飞鱼服荣誉与地位的象征。于是,锦衣卫便个个打了鸡血一般,上至官员,下至百姓,无不受到锦衣卫的监督。后来著名的?蓝玉?案也是锦衣卫所审,与之前的胡惟庸案并称?胡蓝案?。

嘉靖年间,皇帝并不勤于朝政,反而追求长生不老之术,炼丹竟比上朝还要勤快,而此时,嘉靖皇帝还能掌握政权,就是锦衣卫地功劳了,许多人碍于锦衣卫地凶名,并不敢谋反。

锦衣卫其实被废除过一段时间,原因是皇帝害怕他们权势过大,今后难以掌控。但是,到了明成祖时期,大家也都知道,朱棣是篡位登基的,他自然害怕有人不服,或者以前的旧官僚党派想要谋害他,于是,锦衣卫又被重新启用。三、有何影响积极影响

前面提到过,一开始锦衣卫的设立就是为了巩固皇帝的权力,因此,它维系了中央集权。不仅如此,还在一定程度上肃清了政治,官吏们迫于锦衣卫的压力,不敢造次,让贪污腐败案件大大减少。消极影响然而,锦衣卫发展到后期,权力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皇帝无法掌控的现象。

在明朝,朱元璋为了杀杀不听话的文官们的锐气,会让锦衣卫当众执行廷杖,也就是俗话说的打屁股。不仅如此,还让人围观,这对于一向自视清高的文官来说是莫大的侮辱,甚至让许多官员寒了心。不仅官吏,百姓也是如此,终日惶惶,生怕自己说错话被锦衣卫抓到把柄,当时人们走在街上甚至都不敢交头接耳。然而,由于没有任何制度或权力来制衡锦衣卫,它不断发展膨胀,最后像一个气球般爆炸,伤及明朝的根基,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总结:说到这里,不得不说,权力的制约平衡十分重要,不能任由某一种权力肆意地膨胀而放任不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32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