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临死前大喊六个字,曹操为何没在意?下面对百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吕布三国第一猛将的威名,在吕布临死之前一直响彻三国。三国之中无人敢坠了吕布的英武。吕布虽然有才,可却太过摇摆不定,最终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话说吕布临死之前曾经大呼过六个字,而曹操却不甚在意。那么吕布临死之前到底说了什么呢?曹操在意了又会怎么样呢?
吕布的实力
吕布,字奉先。吕布最初是丁原的部下,被别人一撺掇,杀了自己的旧主丁原,又改投到了董卓门下。本以为吕布会安安心心地跟着董卓,因为吕布甚至认了董卓作自己的义父。可吕布又因为貂蝉之事,杀害了董卓。在董卓死后,吕布选择依附袁绍。可袁绍知道吕布的过往之后,对吕布极为不信任。兴平元年,吕布又在曹操的背后插了一刀。曹操打的吕布节节败退,吕布不得已又投奔了刘备。不久后,吕布又背叛了刘备。从吕布这背叛史来看,他能在三国之中活这么久,也是神奇了。
吕布在背叛了大多数人之后,带着军队到了下邳。曹操对吕布的行径忍无可忍,选择了亲征。当曹操活捉吕布之后,吕布选择了投降。曹操见吕布勇猛,也有意接受吕布的投降。可刘备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吕布就这样投降呢?于是刘备对曹操说道“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曹操一听刘备的话之后,立马就歇了收吕布为己用的想法,决意杀了吕布。吕布见情况不妙,于是说了六字为自己辩白“是儿最叵信者”。可曹操杀意已决,吕布的这六个字也就成为了遗言。
原来吕布这六个字的意思是说‘刘备这个人说的话是不能相信的’。吕布何出此言呢?原来吕布自认为自己曾经帮过刘备,而刘备这是落井下石。确实吕布曾经帮过刘备。当年袁术野心不小,企图吞并刘备。刘备见情况危急,便向吕布发了求救信。吕布经过一番思想挣扎之后,选择了与刘备一同对抗袁术。
而刘备一方也是因为有了吕布的助力,在和袁术一方大战之时,才没有落于下方。吕布以为自己救过刘备一次,刘备不应该落井下石。可吕布却忘了自己曾经背叛过刘备。若曹操重视了吕布的话,将吕布留了下来,结局可能又会不一样了。
众所周知, 由于东汉末年中央朝廷政治黑暗,皇权虚弱无力,加之对地方过度放权,因而造成了各路割据势力拥兵自重,战事不断爆发。 此时汉朝的朝纲混乱,人民饱受苦果,延绵数百年大汉气数似乎将近,英雄豪杰无不觊觎天下,其中像曹操、刘备、袁绍等人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崭露头角,成为一方霸主。
时代的动荡不安,除了出现诸多地方豪强外,还涌现出了无数运筹帷幄的谋士与征战骁勇的将士,这其中就有以勇武闻名于世的“三国第一猛将”温侯吕布。 作为三国时期的一大英雄人物,吕布素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他和他的坐骑赤兔马都曾是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人们心中的尤物。 由于他的出现,对当时的政治和军事格局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先是诛董卓、破张燕,后又大败袁术,使曹操数战不利。
战将吕布可谓是制造了三国历史发展的诸多变局,只是最后因部下的叛变,终被曹操俘获折戟白门楼。然而,就是吕布被杀前也曾大喊7个字,本可再次改写三国历史,只可惜曹操当时没听懂!
据《三国志·吕布传》记载: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 意思说战将吕布生于并州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市人),后因弓马娴熟、骁勇尚武而在并州任职。当时,驻守河内的刺史骑都尉丁原对吕布非常赏识,对他关系很亲近,特意任命吕布为主簿。汉灵帝驾崩后,汉廷上下各方势力暗流涌动,作为领军将领丁原被大将军何进徵召进京,密谋诛杀宦官夺权。
结果却是何进先被宦官所杀,丁原也被董卓诱使吕布杀死,进而吞并丁原的军队。董卓得势后收吕布为义子,任中郎将,封都亭侯。事后董卓擅自废立天子,遭到各路诸侯讨伐,最终董卓被迫挟汉献帝迁都长安。然而,由于权臣董卓为人暴躁,虽说吕布是自己的义子,双方依旧冲突不断。《三国志》就曾记载: “然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 后吕布又因与董卓的婢女有染,恐怕事情被发觉,最终在王允的挑拨之下,吕布杀死董卓,任职奋武将军,进封温侯,与王允同掌朝政。
董卓死后数月,其旧部属李傕和郭汜等人召集旧部,以报仇名义讨伐吕布,吕布不敌只能逃走。当时正值战乱,天下诸侯彼此争斗不止,能让吕布加入的不多,吕布初投袁术却因骄恣、恣兵抄掠被拒绝。无奈之下,吕布又转投袁绍,帮助袁绍对抗黑山军,在战场上他与所属健将仅用少数人就击破张燕,使袁绍获得了不菲的战果。事后袁绍畏惧吕布能力过大,袁绍便派兵追杀之, 《三国志》记载:“绍恐还为己害,遣壮士夜掩杀布,不获。事露,布走河内,与张杨合。”
吕布离开袁绍后曾与曹操争夺兖州,双方互有胜负,且吕布一度让曹操在军事上吃亏, “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阵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司马楼异扶太祖上马,遂引去” ,“二年春,袭定陶。济阴太守吴资保南城,未拔。会吕布至,又击破之”,吕布在兖州多次使曹操军队陷入被动之中。当时曹操本想东征徐州陶谦,听到消息后立即回师,与吕布数次征战,最终吕布不敌,投向东边的刘备,刘备让他屯兵小沛。
可以说吕布和刘备本来没有什么瓜葛,他是被曹操打得走投无路,才跑到徐州投奔了刘备。当时吕布很窘迫,对刘备毕恭毕敬,还让妻子向刘备行礼,称其为贤弟。 《英雄记》记载:“布见备,甚敬之。请备于帐中坐妇床上,令妇向拜,酌酒饮食,名备为弟。” 然而,面对刘备好心收留,吕布却无半点感恩,反而趁机夺取了刘备的徐州。兴平二年(195年),袁术率军攻打徐州,双方激战月余互有攻守。
吕布此时在袁术的挑唆下,也起了贪心,主动攻击了下邳,守城的张飞打不过他。于是,吕布便成为了徐州之主,自任徐州牧。同时,刘备也被袁术所击败,反过头来又投奔吕布。 就这样,吕布和刘备主客易位,吕布反而将刘备安置在小沛。 次年,袁术再攻打刘备,吕布为免袁术北连泰山寇,围堵自己,于是出面相助,以辕门射戟解决事件,袁术麾下大将纪灵大赞“将军天威也”。可是后面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吕布反复无常,终将刘备赶出了小沛。
作为一位军事统帅,吕布如此反复行事,终成就了他“三姓家奴”的骂名。史学家陈寿在其《三国志》中也称其: “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 在汉末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智谋之士云集,以吕布这样的小智小谋并不足以应付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局面。
古人重视气节忠义,尤其是弑主,吕布不想在原来主公麾下,离去就可以了,所谓臣可以择君,对此古人还是相当宽容的,但是你不但叛变,还杀了原来的主公邀赏,这就是极大的过错了,而吕布不单做了,还一连做了两次。
因为吕布反复无常,多疑,少决,最终被曹操刘备联手打败于白门楼之上。 吕布乃上将之勇,倘若不是属下反叛,曹操刘备想要抓住他恐怕也并非那么容易,不过此次吕布被抓,他仍然抱有一丝幻想,他想要生存下去。于是他此时求了一人,并让他向曹操替自己求情!此人便是刘备。
对于这段历史在《后汉书·吕布传》是这样记载的,被俘的吕布不甘心就这样死去,于是对曹操说:“明公您所担心的不过是吕布罢了。如今我已经臣服与您,这样一来,天下就不足虑了。明公您率领步兵,让我率领骑兵,天下哪还有平定不了的呢?”随后吕布又顾谓刘备曰: “玄德,卿为坐上客,我为降虏,绳缚我急,独不可一言邪?”
当时,曹操对吕布的话的确动了恻隐之心,“乃令缓布缚”。但此时刘备却对曹操讲: “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董太师乎!” 刘备此话一出,真可谓是句诛心的话。曹操听后,也确实如此,默默的点头。此时,吕布发现自己这次是必定难逃一死了,于是开口大骂刘备,根据《吕布传》记载,:“布因指备曰: 大耳儿最叵信者! ”意思是刘备是天下最不能相信!吕布在大喊完这7个字之后,便被曹操下令先缢死,再枭首。
可见,吕布之死,虽然源于他的不忠不义,但直接导火索却是刘备的劝谏。这也难怪吕布会大骂刘备,之前吕布在辕门射戟,解了刘备之急,此时吕布被活捉,刘备不出言相救,反而落井下石。 而看似吕布的这7个字在骂刘备无信,但也是在提醒曹操要防着刘备,刘备才是最不讲信义的人。 只可惜当时曹操当时没听懂,如果曹操听懂了吕布的意思,把刘备杀掉,很可能改写三国历史。
事实也证明,刘备果然弃曹操而去,最后还成为曹操最大的劲敌。在决定天下胜负的赤壁之战中,几十万曹兵被刘备和孙权五万联军顷刻烧光,自己也差点丢了性命,自此失去了一统天下的绝佳时机,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或许这正所谓是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吕布临死前怒喊:?大耳儿贼叵信者? ,意思是说最不值得信任的人是刘备。但是当时的曹操并没有相信这句话,因为当时刘备把吕布多次背主的事情说出来为例子,这无疑让他说话的可信度降低了。
三国时期的吕布,是第一猛将,手持方天画戟,胯下赤兔马,天下无敌,只是吕布其人有勇无谋,见利忘义,曾因赤兔马而杀掉义父丁原,后因貂蝉杀掉义父董卓,董卓实力被推翻之后,吕布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多次与曹操交手,后来不敌曹操,走投无路,这才到徐州投奔刘备,刘备将小沛给予吕布屯兵,吕布这才有了容身之处。后来袁术称帝,刘备前去讨伐袁术,吕布趁机占领了徐州城,刘备在吕布为难之时给予帮助,而吕布却趁刘备外出占领刘备的城池,这才导致两人之间的隔阂与矛盾。也就有了吕布的三次背主,最后投靠了袁术。但是他自己的信用也彻底没了。
吕布虽然武功高强,但是他的智谋却是欠缺的,也就是我们说的情商低,而且他还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太自傲了,听不进去别人的讲话,当时他和曹操刘备打仗时,不听陈宫的话,总是吃败仗,还失去了很多的领地,后来在与曹操的一次对战中,本来计划是他出去诱敌,而陈宫留在镇内,这样内外夹击曹操,此战胜利把握特别大,但是吕布却听信自己的妻子的,说陈宫守不住城,会让他们妻离子散,所以吕布竟然没有出兵,最后吕布被自己的部下给活捉了,带到草擦面前去邀功了。
当时他见到曹操的时候,想与曹操联合,说出了自己愿意当副将,听从曹操的,本来曹操都心动了,但是和曹操前来的刘备却将丁原和董卓的示例说出来,意思说吕布连将他视为义子的丁原和董卓都能背叛,还有什么不能做出来呢,所以曹操没有接受吕布的建议,决定杀了吕布,这时候吕布大喊的说,刘备是最不值得信任的人,但是奈何曹操没听。最终是刘备和孙权联手将曹操打败了,分了天下。其实吕布的死并不能怪刘备,只能怪自己的信用太差了。
吕布死前对曹操悲喊了“大耳儿,最叵信者”这七个字,曹操读出了这个意思,思考了刘备之前的所作所为,他每次回想就会大哭一场。
在三国时期不乏有许多优秀的将领,但是在这些将领当中,能够排上号的也不是特别多,其中战斗力非常强的那自然是吕布,吕布当仁不让。但是吕布最后的结局是十分凄惨的,明明已经选择了屈服投降,但是曹操也仍旧听信了刘备的话,“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便将吕布处决了。
吕布在自己临死的时候对着曹操悲喊了七个字,但是让人十分奇怪的是,在吕布死后,曹操时不时的就会想起吕布对他说的那七个字,读出来后,每一次都还要哭。是不是感到特别的奇怪?
其实这背后真正的原因就是,当初曹操将吕布捉住,本来是想让吕布投降于自己为自己所用。吕布思考过后,也同意屈服投降。但是,当时刘备也在场,他直接对着曹操说,如果将吕布收为自己所用,吕布之前的所作所为,不仅仅是背叛了自己的主公,而且他的品行也不行,可能最终你对他不利的话,他可能会把你杀死。于是曹操仔细回想了一下之前的事,最终还是把吕布给杀了。
那是因为宁愿错杀千个,也不放过一个,他不愿意将危险留在自己的身边。吕布在临死前,悲喊了七个字大耳儿,最叵信者,其实这都是刘备的计谋。曹操这时才意识到自己上了刘备的当,但是吕布已经被自己斩杀了,后悔也没有用了。
曹操每当看到刘备的强将时,他自己也挺自卑的,自己错杀了吕布。每次读那七个字的时候,曹操不禁感叹。
?大耳儿最叵信!?是吕布临时之前说出的六个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刘备这个大耳贼是一个没有信义的人,言外之意就是让曹操杀了刘备这个人。如果曹操听出了吕布这句话的意思,并且听信了吕布的话,当场就杀了刘备,曹操就会消除了自己的一个大隐患。曹操在进攻东吴的时候,也不会遭遇赤壁之战的大败,更不会有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可惜当时吕布是一个俘虏,没有人会听从他的话。
吕布在《三国演义》中的武力是排在前几名的。但是他有勇无谋,手中有陈宫这样人才,但是他不会使用,自己一意孤行,变节不忠,更是不孝不义,变成了张飞口中的三姓家奴,后来在和曹操的对战中,被曹操打败,被曹操活捉了。
吕布被曹操活捉了之后,本来有着生还的机会。但是刘备的一句话彻底断送了吕布的生路,刘备说?君不记得丁原,董卓呼??。这就是在提醒曹操杀了吕布,不要让自己成为下一个董卓、丁原,这两个人都是死在了吕布的手里,都曾经收留了吕布。刘备的这句话可以说是借刀杀人,曹操心里也是对吕布产生了很坏的印象。
刘备这么做的原因就是在位自己以后的事业做打算。刘备是一个天下枭雄,他知道自己早晚会和曹操分道扬镳,曹操早晚会是自己的对手,如果让曹操得到了吕布这样的人才,那对刘备会是大大的不利,自己得不到的也不能让别人得到,尤其不能让曹操得到。吕布临死前才看清刘备的真面目,可惜太晚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32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