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皇太极4次降黜孝庄,为何没把她送人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7 19:53:56

皇太极4次降黜孝庄,为何没把她送人

皇太极4次降黜孝庄,为何没把她送人?下面对百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1

有人问,皇太极为什么没有把孝庄给送人?

虽然庄妃布木布泰的位号,在天聪—崇德之际被连续降黜四次,但,不能说皇太极不喜欢她。

从她于天聪三年正月生皇四女固伦雍穆公主、天聪六年二月生皇五女固伦淑慧公主、天聪七年十一月生皇七女固伦淑哲公主的情形来看,四年三胎,可见在窦土门福晋、海兰珠、囊囊太后相继来归前,皇太极一度很是宠爱布木布泰。

她几乎与同样生育三女的哲哲皇后,一样深得圣宠。

即便后来,海兰珠被皇太极宠冠后宫,生出了皇太极以大宴群臣、大赦天下等形式欲定为储君的皇八子,庄妃还在同期孕育了皇九子福临,更可见皇太极对布木布泰颇有感情的。

《孝庄秘史》中的皇太极与海兰珠

皇太极确实有将庶妻(妾)送人的隐恶。

一个是东宫福晋博尔济吉特氏,被皇太极给了表侄南褚。

南褚为皇太极亲娘舅金台吉的孙儿,随父降金后成为了皇太极的大将。

天聪九年二月,多尔衮、岳托、萨哈廉、豪格率兵一万,深入河套地区,欲以武力迫降林丹汗留下的察哈尔余部。囊囊太后先降,告知林丹汗三福晋苏泰太后之子额哲,已继立为察哈尔汗,藏于托里图。

后金大军兵临城下。多尔衮召集诸贝勒会商战略战术。岳托说此役,必须拿下额哲,不能再使之逃脱,成为蒙古之主。萨哈廉献亲情计,称苏泰太后为南褚亲姐,不妨派南褚走一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亲情计果然奏效。

苏泰太后带着儿子额哲降金,献上了刻有“制诰之宝”字样的元朝国玺,为一年后皇太极改汗称帝、建号大清做了准备。

皇太极再娶囊囊太后,但不好将表侄女收纳后宫,于是将苏泰太后赐予堂弟济尔哈朗做继福晋。同时,为了酬谢南褚的劝降之功,他将曾经的宠妃东宫福晋送给了南褚做老婆。

大臣娶大汗之妃、表叔之妾,自然不会有情感而言。

一个是侧福晋叶赫纳喇氏,被赐予内大臣占土谢图。

这个纳喇氏侧福晋,本为叶赫贝勒阿纳布之女,初嫁与布占泰同宗(《满文老档》载,为布占泰之弟)的正黄旗包衣喀尔喀马(乌喇纳喇氏),喀尔喀马后逃至叶赫部,为金台石贝勒所得,夫妻生二子。天命四年,太祖征叶赫部,皇太极处死喀尔喀马,俘获其妻叶赫纳喇氏。

天聪二年十二月,叶赫纳喇氏为太宗生皇五子硕塞(顺治朝封和硕承泽亲王)。不久,被太宗赐予曾任内大臣的占土谢图为妻。

占土谢图行围,被虎伤身亡。叶赫纳喇氏再嫁哈达部孟格布禄贝勒之族人、曾任镶黄旗轻车都尉达尔琥。

2

虽然庄妃随着东宫福晋和察哈尔的三名寡妇先后进入皇太极的后宫,她的地位用天聪初年的第二位降至第五位,但不见得她在皇太极心中的地位就不重用了。

一、她是科尔沁贝勒莽古斯长子寨桑之女,皇太极中宫国君福晋哲哲的侄女,优越的家族背景及同哲哲的姑侄关系,是皇太极不好轻易始乱终弃的。皇太极继承太祖创建的满蒙政治联姻制,不会轻易打破盟友关系。

二、庄妃有是天聪初年册立的西宫福晋,由于皇太极爱上了海兰珠和笼络察哈尔人心的关系,庄妃为了支持丈夫而做出牺牲的可能性显然很大。但是,皇太极还是保证了她在崇德元年“五宫并建”的后妃之列。

三、庄妃十三岁以少女之身嫁给皇太极,并无过错,皇太极为了加强同科尔沁的关系,以及尊重中宫福晋及后来的关雎宫宸妃(庄妃的姐姐海兰珠),更不能将庄妃像处置那两位庶妃一样送人。至于同样来自蒙古的东宫福晋,被勒令改嫁他人,主要原因是“不遂汗意”(《天聪九年档》),应该是涉及当时发生的莽古济一案,而被牵扯受罚。

虽然皇太极时期,倚用汉官士大夫,吸纳汉文化,学习汉制,但是早期对于儒家伦理纲常还是意识薄弱。

虽然他也意识到了要建立规范后妃制度,甚至明令禁止收继婚俗,但还是保持了鲜明的女真特色。

《清史稿·后妃传序》开篇即云:“太祖初起,草创阔略,国闱未有位号,但循国俗称福晋。”这,在皇太极完善后宫建制时,还有不少影响,即便崇德元年建后宫五妃时,还是循“国俗”称福晋。

崇德元年七月初十日,皇太极举行“册封国君福晋、东大福晋、西大福晋、东侧福晋、西侧福晋”,永福宫庄妃则为“西宫永福宫侧福晋庄妃”。(《满文老档》“太宗皇帝”下卷第二十册《册封五大福晋》)

3

永福宫庄妃在太宗朝,貌似不显山露水,可谓是隐忍不发,但在皇太极死后,很快与坚持拥立皇子的两黄旗大臣结成稳固的联盟关系,使他们舍弃最初拥立皇长子豪格的举措,而改推出六龄童福临顺利入承大统。

庄妃成为了大清王朝第一个圣母皇太后,但在摄政睿亲王多尔衮独专擅政时代挣扎,慢慢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女政治家,对清初一统中原、日渐强盛起到了关键性的历史作用。

但是,不少电视剧为了情节需要,以民间盛传的太后下嫁说为底子,大肆渲染庄妃与多尔衮的情事,为之抹上了不少所谓的丑闻。

《大清风云》张丰毅版多尔衮、许晴版庄妃与姜文版皇太极

尽管如此相较于汉初的吕后、唐朝的武则天和清末的慈禧,还是有很多人对孝庄赞誉有加,而对另外三个人毁誉参半?

客观而论,她们都是了不起的女政治家。但是,吕后、武则天与慈禧,之所以毁誉参半,不是因为她们生活淫乐,而是因为吕后、武皇重封家族、擅杀宗亲,导致国家内乱不止。慈禧虽有心救国,也曾力阻咸丰逃离而显遭杀戮,但遭际内忧外患,在国力衰亡时不得不屈膝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她们都是因为权欲膨胀,招致了滚滚骂名。

而孝庄之所以被后人赞誉有加,最大的成绩是她成就了康熙皇帝。

清太宗皇太极死后为什么没和孝庄皇后葬在一起?

清太宗皇太极是清朝的开国第一任皇帝,皇太极在位共十七年,薨逝时才五十二岁。关于皇太极,无论是史书上的记载,还是在各类清宫电视剧中,他都是一个有雄才伟略同时又多情温柔的帝王,皇太极和宸妃海兰珠的故事一直被传颂,据悉皇太极之所以病逝也与海兰珠去世之后他伤心过度有关。孝庄皇后作为顺治帝的生母,在皇太极活着的时候位份并不高,但因为自己的儿子福临即位,孝庄皇后才开启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人生版图,展现出了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更辅佐了自己的儿子福临和孙子玄烨。那么,至于清太宗皇太极死后为什么没和孝庄皇后葬在一起,我认为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孝庄皇后晚于皇太极几十年才逝世清太宗皇太极之所以死后没和孝庄皇后葬在一起,是因为孝庄皇后晚于皇太极几十年才逝世。皇太极在位时极其宠爱宸妃海兰珠,并且海兰珠先于皇太极逝世,早已经葬于清昭陵,皇太极死后也就葬在了清昭陵。

二、孝庄皇后遗嘱不想再打扰皇太极孝庄皇后临死之时留有遗嘱,她嘱咐自己的孙子康熙帝,不要再开启清昭陵,因为清太宗皇太极?奉安已久?,她希望康熙帝能把她安葬在自己儿子福临的孝陵附近。

三、我认为孝庄皇后私心也不想和皇太极同葬孝庄皇后临死前能有此遗言,感觉是她私心里也不想和皇太极同葬。毕竟皇太极深爱海兰珠,皇太极在位的时候孝庄皇后并不受宠,所以孝庄皇后死后也不希望自己和皇太极合葬。

如果大家对?清太宗皇太极为何没和孝庄皇后葬在一起?这个话题感兴趣,欢迎积极评论参与话题的讨论。

康熙为何将孝庄37年不下葬?她究竟立了啥遗嘱?真实原因是什么?

孝庄太后生涯经历

孝庄太后,原名儿只斤·布木布泰是一位地道的蒙古人,是当时黄金家族成吉思汗的后代。原本前途应该一路光明,但是到了明末时期,蒙古族的势力逐渐不如从前,使得金趁虚而入收复蒙古。为了缓和两国的关系,帝王往往都会采取和亲政策,蒙古国当时也采取了和亲政策。

当时仅有十三岁的布尔布泰成为了和亲的最好人选,因为路程遥远,为了保证她的安全,蒙古国特意派出她的哥哥吴克善护送她前往京都。之后便嫁给当时的皇太极,并封她为侧福晋。等到皇太极继承皇位之后,她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成为了庄妃,但是庄妃并没有受到皇帝的宠爱。

这样一个不受宠的地位持续到了公元1643年,当时已经年过半百的皇帝并没有立下遗嘱就驾崩了。当时的局面并不稳定,造成这种局势的原因为,当时皇帝没有立下下一位储君。一时间朝堂上都开始了不断的纷争,最终庄妃的儿子福林在多尔衮的拥护下登上了皇位,孝庄也理所应当的成了皇太后。

福林即位后,将年号改为顺治。本以为孝庄太后可以过上安定富裕的晚年生活,但现实往往不遂人愿,当时的皇帝顺治因为不满意孝庄为她选择的皇后,而跟孝庄据理力争过,最后的结果是将这个皇后废除,降为妃子。为了消除废皇后这件事情对于宫中的影响,孝庄不得已只能再一次亲自挑选皇后。虽然这次的皇后顺治依旧不感兴趣,但也没有在想太后提过废皇后的事情。

本以为两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能逐渐消除对于皇后人选的隔阂,但是天不遂人愿。顺治皇帝年纪轻轻就病逝。按照顺治的遗诏,立玄烨为皇帝。也就是历史上很著名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对于孝庄太后很是尊敬,刚即位不久,就封孝庄太后为昭圣太皇太后。

他对这个祖母十分孝顺,甚至细致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时外出巡京时还会给祖母写信,汇报自己的日常。外出碰到美味的佳肴还会特意派人给祖母送过去。甚至在两人外出游玩时,都要搀扶自己的祖母。在康熙皇帝的悉心照顾下,昭圣太皇太后75岁的时候被病魔折磨着,在自己临死之前,她紧紧地康熙的手,对他说,自己不愿打扰先皇,想与自己的孩子顺治和你待在一起。

但是这个遗嘱给康熙却是带来不小的问题,这个难题困扰了康熙整整34年,因为这并不符合之前的先祖的规矩。

为何不敢下葬

据当时的猜测是因为,孝庄太后并不喜欢皇太极,所以在死后并不愿意和他葬在一起。这一切其实都是有原因的,当时就有传言说,皇太极娶孝庄太后就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子嗣。

其实回看历史也能从中看出一些蛛丝马迹,当时后金不断壮大,已经开始威胁到了蒙古部落,科尔沁部落害怕继续被金侵略,率先与金和解提出联姻的办法。当初嫁给皇太极的是一位叫哲哲的女子,为了表达诚意当时的皇太极驾马几百里去接哲哲。这足以看出皇太极对于哲哲的喜爱。

虽然和哲哲的感情非常好,但是哲哲一直都没有怀有身孕,为了帝王家的颜面,皇太极不得已娶了孝庄。但是即使是孝庄的到来也并没有带来子嗣,所以又娶了海兰珠。

皇太极对海兰珠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海兰珠得到了皇太极的无尽宠爱,所以也成功的生下了一个儿子,在这个期间孝庄也成功生下了一个女孩和男孩,就连哲哲也生下了两个女孩。皇太极将这些都归结到海兰珠的到来,所以对海兰珠更加宠爱,甚至将海兰珠所生的儿子定为继承人。

从皇太极这些种种行为可以看出他对孝庄并没有任何的喜欢之情,这或许是孝庄不愿意与皇太极葬在一起的原因。

除此或许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皇太极死后据坊间传闻称,当时孝庄太后和多尔衮在一起了。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多尔衮会支持孝庄太后的儿子为皇帝。这也是孝庄不愿意与皇太极合葬的重要原因。

既然是孝庄太后的临终遗言,康熙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遵守,但是这其中的麻烦或许只有康熙懂,因为孝庄太后想和自己的儿子葬在一起,但是按照辈分来说,顺治皇帝的位置不能比孝庄太后的位置好,但是按照贡献来说,顺治的贡献有比孝庄的贡献大。

这是一个非常麻烦且难以解决的事情。如果没有解决好,不仅会被世人所说还对不起自己的祖母。最后没有办法的康熙干脆为孝庄太后建了一个地方,将孝庄太后的遗体放在那里,这一放长达37年。

康熙到死也没有解决孝庄太后的遗体安放位置,但是却被雍正皇帝简单的解决了,当时雍正皇帝直接安排人在清东陵外直接建立陵园,将孝庄安排在里面。还有了很好的解释,因为孝庄和皇太极的陵园属于一个体系,埋葬地点也在昭陵的西边,因此名曰昭西陵,符合祖制。

结语

虽然当时的康熙皇帝孝庄太后安置三十七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但这也能从侧面说明康熙皇帝对于孝庄太后的重视,不敢轻易安放孝庄太后。但幸运的是这个问题被雍正皇帝解决了,估计康熙在天之灵也能得到安息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32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