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敬德,字敬德,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下面对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李世民鼓动其父李渊也从太原起兵,参与逐鹿中原。青年李世民文武双全,为建立大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李世民在征战的过程中,曾经收复了一员勇猛无比的大将,后来,这位大将和李世民并肩作战,让李世民喊出了这句:“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九》)。
这位大将就是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585年-658年),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州市)人,鲜卑族。素以勇武闻名,尤其擅长马槊(步矛称枪,骑矛称马枪,马槊即马枪),他最初在朔州刘武周帐下效力,后来被秦王李世民击败后收为麾下爱将,并被赐名尉迟恭。
尉迟敬德勇冠三军,据《旧唐书》记载:“因从猎于榆窠,遇王世充领步兵骑兵数万来战。世充骁将单雄信领骑直趋太宗,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
单雄信在隋末也是横行一时的猛将,而且他也擅长用马槊,《资治通鉴》记载:“雄信骁捷,善用马槊,名冠诸军,军中号曰‘飞将’。”
两强相遇勇者胜,尉迟敬德在上马对阵单雄信的时候,能直接横刺单雄信落马,足见其马槊功夫更胜一筹。
尉迟敬德还有更高明的本领,在《旧唐书》中还有记载:“敬德善能避槊,每单骑入贼阵,贼槊攒刺,终不能伤,又能夺取贼槊,还以刺之。是日,出入重围,往返无碍。”
尉迟敬德之所以能被后世视为猛将,他不仅仅是自己用马槊用得好,更绝的是他还善避开敌人的马槊,甚至还能夺槊还刺,即使是被敌人围着乱刺,他也不会被伤及分毫,往往还能将敌人刺来的马槊夺过来再反刺回去。
尉迟敬德在隋末那样一个战争的年代,能有如此之绝艺,堪称是举世无双。但是,偏偏还有人不相信他有这样的本事,李世民的四弟齐王李元吉自幼喜爱刀枪,也曾多次统率兵马,屡破敌兵,李元吉同样也是一个使用马槊的高手。
当李元吉听到别人对尉迟敬德的夸赞时,非常不以为然,他打算亲自与尉迟敬德比试一下,看看他有没有传说中的那样神奇。
于是,在一番联络后,李元吉与尉迟敬德准备比试武艺,由于刀枪无眼,为了避免在切磋之中误伤对方,李元吉下令将槊刃去掉,仅剩槊杆。
可是,尉迟敬德却对这样的好意敬谢而不敏,他说:“纵使加刃,终不能伤。请勿除之,敬德槊谨当却刃。”
果然,在比试中,李元吉使出浑身本领,都不能刺中尉迟敬德一下。
在一旁围观的李世民也很好奇自己的麾下猛将的功夫到底神妙到了何种地步,他就提问:“夺槊、避槊,何者难易?”
尉迟敬德回答说:“夺槊难。”
李世民一时兴起,干脆命尉迟敬德试试夺取李元吉手中的马槊。李元吉一听兄长如此轻视自己,愤然地跨上战马,不再避忌伤人,用尽本领想刺伤尉迟敬德。
没想到的是,尉迟敬德在一会儿的时间里,就连续三次夺得了李元吉手中的马槊,让李元吉不得不认输。
武德四年(621年),夏王窦建德在板渚(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东北黄河侧)扎营,李世民准备挑动他出战,预先让李勣、程咬金、秦叔宝等人率部埋伏起来。
然后,李世民和尉迟敬德仅带了几个随从就到窦建德营前挑战,李世民在边走边说出这句豪言:“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
离窦建德大营还有三里时,他们就与窦建德的游兵相遇。 李世民大呼曰:“我秦王也。”引弓射之,毙其一将。窦建德军中大惊,乃出五六千骑逐之。
李世民边撤边用弓箭射杀数人,而在他身后持槊护卫的尉迟敬德竟然连杀十数人,两人一路将追杀的窦建德骑兵引到埋伏圈里,尽数歼灭。
用槊近身格斗的尉迟敬德,杀敌数量却远远超过用弓箭远程射杀的秦王李世民,这样的战果除了有非凡信心和超强武艺的尉迟敬德外,恐怕还没有人能做到,这正应了李世民在战前的豪言:“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
今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唐朝。说到唐朝的校易搜,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唐朝是一个非常富裕的朝代。唐朝的开国皇帝唐元是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然后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了皇位。李世民也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战士,他赢得了战斗。所以,我们今天要谈论的皇帝是唐太宗的李世民。为什么唐太宗怀疑尉迟恭谋反?尉迟恭有哪些成就?让我们来看看!
初唐名将尉迟恭是“门神”的历史原型。他是唐太宗李世民身边最受器重的武将之一,与唐太宗的君臣有着深厚的感情。然而一开始尉迟恭其实是唐太宗的敌人。
尉迟恭年轻时以打铁为生。他既强壮又勇敢。隋末在列文参军,以骁勇善战著称。他从一个无名小卒,在零散的朝代里,升到了博士。
当李世民带领唐军对抗隋朝时,他与尉迟恭作战。结果尉迟恭被打败了。李世民听说尉迟恭是个勇士,就派人把他降服了,让尉迟恭继续带领他以前的八千将士,并允许他参加重要的军事会议。
唐朝的许多将军都对尉迟恭受到如此信任感到不满。后来,他们利用讨伐的机会,把尉迟恭关了起来。李世民回来后,放了尉迟恭,和尉迟恭一起去打猎。打猎时,被王率领的数万人围困,尉迟恭救了一命。
后来,李世民更加信任尉迟恭。每次尉迟恭与李世民交战,他都会保护李世民的安全,并多次在危险中拯救李世民。
太子李想与争夺皇位,派人向尉迟恭求爱,最后被尉迟恭拒绝。在兵变之际,尉迟恭又救了,李和李元吉都被杀了。
到了处置李党羽的时候,尉迟恭建议不杀不放,留住了很多像这样的人才,为唐朝的兴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一次,唐太宗把尉迟恭单独留下,对他说:“艾青,有人告诉我你要造反了。怎么回事?”
尉迟恭听了非常气愤,他马上回答说:“他说得对,我的确造反了!我与陛下共事多年,跟随陛下来到世间,也抛头颅,洒热血,身经百战。现在我身上只剩下伤疤和箭。为什么,陛下,赢得了世界,你会开始怀疑我是阴谋?”
尉迟恭的话让唐太宗感到羞愧,但更让唐太宗吃惊的还在后面,因为尉迟恭说完话后,当着唐太宗的面脱下了衣服,所以唐太宗看到了他身上深深的伤痕。
唐太宗突然想起了过去一起战斗的友谊。他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对尉迟恭说:“快把衣服穿上。我一点也没有怀疑你的意思,所以我告诉你这个。不要生气。”
唐太宗虽然这么说,但谁知道他心里是不是真这么想?毕竟自古以来,一鸟藏弓一兔死狗烹的案例太多了。尉迟恭在这样的危机下很难快速反应,获得唐太宗的怜悯和信任。谋反是斩首的死罪。如果他真的不好好回答这个问题,估计下场会很惨。
这件事之后,尉迟恭也知道唐太宗不再信任他了,于是在晚年养成了迷信灵药和弹奏乐器的爱好。之后十六年不与外人来往,74岁死于家中。
程咬金和尉迟敬德都是武将,因此李世民非常的看重两人,这两人都为李世民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但是在后期李世民却打压尉迟敬德,反而重用程咬金,以至于到最后武则天都不敢动程咬金。这又是何故呢?
首先就是因为尉迟敬德居功自傲,让李世民对他非常的失望,因此尉迟敬德由此在李世民心中就失宠了。在李世民晚期的时候,尉迟敬德立下了大功,恰逢宫中又在举办宴会,对于尉迟敬德而言,这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刻,但是来到宴会后,却发现自己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结果座位却安排得不够显眼,所以当场就非常的不满,并且发了很大的火儿,当时李世民的弟弟,还从旁劝告尉迟敬德,但是尉迟敬德不仅没有听进去,反而将王爷打成了重伤,这让李世民对尉迟敬德非常的不满。
其次就是因为尉迟敬德受到小人的陷害。有小人看到尉迟敬德失宠,便在李世民面前诬陷尉迟敬德有谋逆之心,这让李世民对尉迟敬德有了猜忌,毕竟尉迟敬德功劳比较大,所以有这样的野心也无可厚非,因此李世民就叫来尉迟敬德,并质问他是否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尉迟敬德对此并没有说话,只是将早年打仗留下的伤口展现在李世民眼前,李世民也知道自己错怪了忠臣。但是因为这样的事情,李世民无法像原来一样重用尉迟敬德。
因为尉迟敬德的失宠,所以另一个武将程咬金就受到了重用,一步步的成为了李世民最信赖的武将,再加上程咬金的儿子娶了李世民的女儿,两人因此也成为了儿女亲家。而程咬金本身也是一位比较有能力的人,即便到了武则天的时期,程咬金的地位也无法撼动。
很多人一听到尉迟敬德可能会一脸的懵。如果你留意过小时候农村门口贴的门神的话,其中有一个就是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其原名尉迟融,但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叫他尉迟恭。而且这个尉迟恭一错就是几百年。
传说尉迟敬德是铁匠的守护神,反正在所有的影视形象中,他留给大家的都是那种孔武有力的将军形象。
当年尉迟敬德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最终他取得了凌烟阁排名第七的位置,这个排名在唐朝来说绝对是一等一的功臣。
当年在李世民差点被李元吉掐死的时候,尉迟敬德如天降救兵一般,亲手射杀了李元吉和李建成,并且提着这两兄弟的人头到宫中面见皇帝,成功说服李渊。为李世民洗刷了冤屈。从这一点来看,尉迟敬德不仅是有勇,他也是非常有谋。
后来李世民登基,赞扬尉迟敬德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并且封他为头等大功臣。还把李元吉等人王府当中所收获的钱财全部送给了尉迟敬德。
但是,尉迟敬德和历史上其他功高盖主的功臣一样,最终也在坐享江山之后昏了头脑。越来越娇纵、越来越没大没小。甚至还敢殴打李唐皇室的人。
最后李世民忍无可忍,约尉迟敬德长谈,表示如果他继续嚣张下去的话,韩信就是他的下场。之后尉迟敬德归隐,一心修仙问道,不问世事,最后死于丹药中毒。
我个人认为,和历史上那些身败名裂、全家抄斩的功臣比起来,尉迟敬德的结果还算是比较好的,至少他在晚年的时候还是保住了他的声誉以及度过了一段安稳的时光。
文|金笔探史(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抄袭、搬运必究) 大唐的盛况有目共睹,不仅自己发展得当,还受到了其他国家的朝拜,这离不开李世民的功劳,而李世民之所以能够成功夺得皇位,成就宏伟帝业,还因为他拥有一帮英勇善战的大将,例如李靖、秦琼、尉迟恭、程咬金、李孝恭、刘弘基等人,那么这些大将到底谁最厉害呢? 先来说说程咬金。他最初是李密手下的人,在李密与王世充对战的时候,裴行俨借机行刺王世充,没想到从马背上滚落下来,而程咬金却能不顾自身安全营救裴行俨,击败了王世充极其带领的军队,并且程咬金杀敌的时候,还以自己的勇猛之势吓坏了敌军战士。 之后程咬金跟着李密归顺大唐,顺理成章的也就成了李世民的大将。由于程咬金能够让敌军闻风丧胆,并取得多次胜利,所以得到了李世民的重视,任命他为秦王府左三统军,甚至把程咬金纳入玄甲队,这可是李世民自己的心腹部队,可见程咬金的能力有多么的出众了。 尽管程咬金备受李世民信任,自身也拥有出色的战斗力,可是面对其他的大将,程咬金还不算是最厉害的。因为曾与他同门的秦琼也是一位如猛虎一般的将士,并且打出了自己响亮的名声。在《谭宾录》中就记录了秦琼在唐太宗东征西讨期间,每当唐太宗需要有人消灭敌军,秦琼总是第一个敢出去作战的事迹,并且每次都能获得胜利。将秦琼打仗时不要命的势头与其他士兵相对比,会显得那些士兵更加弱小,打败他们就像囊中取物一般轻松,这是程咬金做不到的。 最后要说的这位大将,就是为人熟知的尉迟恭,他的作战能力与秦琼不相上下,人称黑袍将军。尉迟恭从小便展现出了好斗的一面,也造就了他精通各种作战兵器的能力。而十八节紫金雌雄钢鞭,则是尉迟恭最擅长使用的武器,例如在《隋唐佳话》里记载的那样,尉迟恭性情豪爽,每次作战都能领先于其他兵卒,哪怕是单枪匹马在敌阵中作战,也能发挥出空手夺白刃的功夫,并顺利躲开敌军的刺杀,当时他使用的兵器就是十八节紫金雌雄钢鞭。 除此之外,尉迟恭还帮助李世民击败过王世充。当时李世民已经铲除了刘武周,正率领尉迟恭等人从东面攻打王世充,而王世充的并将也毫不示弱的直接向李世民杀来,就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尉迟恭快速的跃上马背与敌人交战,成功救下李世民,之后继续攻打王世充,直到胜利而归。 尽管从秦琼和尉迟恭两人的事迹都表现出了他们勇猛的一面,一时间很难判断谁更厉害,但是在《秦怀道墓志铭》中为我们揭晓了答案,墓志铭上写着:"祖叔宝,擒尉迟敬德以归"也就是说,尉迟恭曾是秦琼的手下败将。所以李世民手下的大将,最厉害的人就是秦琼,其次才是尉迟恭,程咬金排在第三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31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明朝十二监指的是哪些详解明朝十二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