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七品县令砍了三品将军,朱元璋如何处理的

以史为鉴 2023-07-07 18:07:03

七品县令砍了三品将军,朱元璋如何处理的

七品县令砍了三品将军,朱元璋如何处理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对百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朱元璋是历史上有名的开国皇帝,但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皇帝。他的一生非常的传奇,前半生历经了世间的坎坷,经历过人间底层的种种磨难和南征北战,一手打下来了大明江山,建立了明朝,从底层逆袭靠实力当上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的诸多君王中,他算是独一无二的。

对于他的争议,历来没有停止过,对于他的诟病,最大的是他晚年的残杀开国功臣,有人因此说他是一个暴君。不过对于百姓们来说,朱元璋又很不错,他在位期间,积极的治理,发布了很多为老百姓考虑的法令,虽然其中不乏一些为了维护统治的内容,但更多我们可以看到,这位皇帝对百姓们是真心善待的。

朱元璋经历过底层要饭的生活,所以他极为的憎恨贪污腐败,对那些欺压百姓们的官员极为的苛刻。明朝官员的俸禄在历朝中是很低的,朱元璋很精明的算出了官员的开支,多一分不多,少一分不少,官员领取的俸禄正好是够养活家人,要想马儿走,又不给马喂草,虽然朱元璋大力的惩治贪污腐败,但是依旧是屡禁不绝,这也就导致了一批官员又一批官员因为贪污被查办,洪武年间诛杀贪官员数以万计。但也并非是所有的官员都是如此。

朱元璋打下来天下后,对于家乡凤阳花费了不少心思,希望给修缮一番,但修建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且那么多的人工作,总要找些士兵去看守吧?

耿再成曾经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战功立下了不少,但不幸后来战死,只留下了两个儿子。朱元璋并非是铁石心肠,他想给两个人找一个好差事,所以这次他安排了其中一个儿子耿天喜前往,去看守凤阳,督造建造事宜。

耿天喜虽然父亲很厉害有功名,但他本身却是十足的窝囊,虽然不是贪污的文臣,但却是十足的混子将军,仗着自己的三品军职无恶不作,来到了凤阳后,可算是祸害了一方的百姓。他先是强抢民女,接着越来越肆无忌惮起来,胡作非为甚至做出了毁坏农田的事情来。

老百姓们的生活全靠着这一亩良田,辛辛苦苦种的地被毁,大家怎么能不生气,实在是欺负的太惨了,大家伙一块去告了官。

当地的父母官说实在点,不过是七品的县令,搁到一般的人,肯定是不会去管人家三品将军的事,但这任县太爷张度可不一样,他知道了情况后,一心要为百姓们做主,直接就动气了手。他设计将这个驻兵的将军喊来,然后迅速的抓捕,立刻就地正法,给砍了脑袋。

这下一搞,他也知道自己是危险了,立刻就上奏了朝廷,将事情的由来奏明,然后等待着上面的处罚。朱元璋得知了这件事,那是龙颜大怒,他立刻下令,将张度给押送回京。

一个小小的县令砍了爱将的儿子,想都不用想的结局,朱元璋肯定是要狠狠惩处他,但张度很镇定,他当着朱元璋的面,直言道:“若是皇子,我也杀之!”此言一出,在座无不震惊,朱元璋听闻,心中也是懵了一阵,但仔细回味后,他改变了主意,决定要开始重用这位不畏强权的县令。

自古是人,人无完人,朱元璋还算是开明的皇帝,即便不能算前列。

明朝一位清官没有盘缠回家,朱元璋听说后为何要下令处罚他?

这个倒霉的官员,叫做曾秉正,江西南昌人,官至?通政使司?,负责管理朝廷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官阶为正三品,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家信访局局长,妥妥的国家副部级干部。?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身居高位的显赫人物,最后却连回老家的盘缠都没有,可想而知他该是有多清廉!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清廉的官员,朱元璋不仅没有表扬,反而将其施以宫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还要从洪武九年(1377年)开始说起,当时南京发生了大地震,朱元璋以为是上天惩罚,便下令全国官员上疏谏言。

当时担任海州市(今江苏连云港)教育局局长的曾秉正便上疏朱元璋:?兵动二十余年,始得休息。天之有心于太平亦已久矣;民之思治亦切矣。? 简单理解就是劝谏朱元璋不要再盲目扩充军备和发展军事,要开始以经济发展为重心,让百姓们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对此,朱元璋非常欣赏,便对其重点培养,短短两年内,他便从一个地方正九品小官升迁为中央正三品大员,这升迁速度,简直是坐直升机。?

然后,正所谓爬得越快,跌下来也越快,在曾秉正担任通政使司的第二年,他因为一次上疏谏言,惹得朱元璋非常不高兴,便直接将其官职给撸掉了。没了工作的曾秉正,自然无法继续待在京城,所以他只好回老家江西南昌生活。?

但是,此时曾秉正却犯了难,因为江西南昌到江苏南京还有点距离,路上需要不少开支,但曾秉正却是囊中羞涩,因为据说他为官比较清廉,基本没有灰色收入,同时明朝官员的工资又比较低,虽然他是正三品的大员,但每月俸禄也仅为35石,实在不够生活开销。?

所以思前想后,曾秉正为了凑齐回家的盘缠,便一狠心一咬牙,将四岁的女儿给卖掉,换了一张回家的车票。这件事很快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顿时龙颜大怒,在朱元璋看来,为人父母,竟然不惜卖女儿来换钱,实在是禽兽不如,这样的人,根本不配拥有子女。?

于是,朱元璋立马派人将曾秉正给抓了回来,然后将其处以宫刑,让他再也不能生育儿女。至于后来,这位曾秉正在史书上的去向,就不知所终了。于是乎,好好的一个清官,竟然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令人唏嘘。?

因此,很多人就觉得,这背后的罪魁祸首,都是朱元璋的错,因为他当皇帝后,过分缩减官员们的俸禄,导致官员们只能靠贪污腐败来过生活,至于那些清廉的官员,因为不想贪污腐败,所以只能是穷得揭不开锅,只能被迫卖儿卖女。那么,事实真是这样吗?

在洪武二十五年时,朱元璋曾颁布了一份反腐教材,名为《醒贪简要录》,教材里面详细地计算官员所得的俸米如果折合成稻谷是多少、按照平均亩产折算需要多少亩地、农民耕种这些地需要花费多少劳力等等。

我们就按照书中来算,以正三品官员的工资标准而言,月薪是35石大米,一个成人的月需米量不过3斗,35石大米就是112个人一个月的口粮,你说它低了,那么要多少才算高呢?

同时,按照《醒贪简要录》的算法,月薪35石大米,一年算下来就是420石大米,这需要300多亩地、20个农民专门为之生产,光是挑那些稻禾就需要走4000多里地,至于生产这些米的农民?炎天赤日,形体憔悴?的辛苦更不用说,你说这个工资很低吗?

从这层意义上说,朱元璋当时制定的官吏俸禄标准也是有他合理的依据的,虽然远比上其他朝代官员的俸禄,但也不能说是违背人情事理,更不能说是官吏要求太过苛刻。就像朱元璋自己所说的:官员若将所得俸禄养家,尽自有余。

事实上,就是一个正七品的县令,仅仅以他的工资,就足够保证一家五口的正常生活,而且还可以活得比较滋润,不会出现忍饥挨饿的情况。

现在,曾秉正作为一个正三品的官员,即便他什么灰色收入也没有,依照他的工资收入,如果是正常家庭生活开支的,也足够他活得很滋润,甚至还可以纳一个小妾,雇佣两个奴仆来服侍。

在这种背景下,曾秉正却穷得连路费都没有,那他的钱花到哪里去了呢?如果说他是个清官,经常将自己的收入捐献给穷人,但问题是,这样一个爱民如子的好人,怎么可能为了自己的路费而把女儿卖掉呢?反正我不相信,至于朱元璋肯定也不相信,所以才将其给阉割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30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