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改革政治,兴建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下面对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这一时期杰出将领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麦铁杖(574年—612年),南雄百顺人(亦说始兴江口或重庆潼南)人,生活于陈朝和隋朝期间。青年时即勇敢,有臂力,且步行如风,跑及奔马,能“日行五百里”。性开朗、喜酒、好交游、重信义。陈朝太建年间,铁杖曾结伙为盗,被广州刺史捕获,罚为官府奴隶,为皇帝执掌御伞。后为隋朝大将军。随杨素征突厥立功,后战死在征讨高句丽的战役中,时年38岁。赠光禄大夫、宿国公。谥号武烈。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麦铁杖是始兴人。勇猛而有膂力,能日行五百里,跑起来可以赶上奔马。粗犷放荡且好酒,喜欢结交朋友,重信义,平常以捕鱼打猎为生,不置产业。
陈国太建年间与人合伙做贼,广州刺史欧阳頠俘获了他,麦铁杖从此沦为朝廷的奴仆,专给陈后主撑伞。麦铁杖常常在陈后主退朝之后,步行一百多里,夜间到南徐州,翻越城墙而入,借灯光打劫偷盗。次日早晨返回时,仍旧替陈后主撑伞。像这样十多次,失主们认出了他,南徐州官府用状子告到陈后主那里。朝中官员见麦铁杖每天早晨都在,不相信他做贼。
后来南徐州官员又多次状告铁杖,尚书蔡徵说:“这是可以验证的。”在卫兵们退出的时候,以百金悬赏,招募可以送诏书给南徐州刺史的人。铁杖出来应招,怀揣诏书而去,次日早晨及时回奏。
陈后主说:“的确是徐州官员说的那样,铁杖偷盗之事是很清楚的。”因怜惜他勇猛敏捷,警告后便放他回家了。
降隋建功
隋灭陈后,麦铁杖转入大将军杨素军中,居清流县,屡立战功。 恰巧江东谋反,杨素派铁杖到江南去侦察。
麦铁杖头戴草把,在夜间浮水过江,全部弄清贼营情况后回报杨素。后来又再次到贼营窥探,被贼兵捉住,贼帅李棱派三十个军士押送他,绑着准备送给高智慧。押到肻亭,军士们吃饭休息,可怜他饿,解开绑着的手让他吃饭。麦铁杖夺取军士的刀,乱砍押送的军士,直到杀尽为止,然后一一割下他们的鼻子,怀揣而归,杨素十分惊奇。后来论功行赏,却没有麦铁杖,碰上杨素坐驿车回京都,铁杖徒步追随杨素,每夜同宿一店。
杨素发现麦铁杖时才明白麦铁杖的用心,特地向隋文帝请奏授铁杖为仪同三司。但因麦铁杖不识字,放回乡里。成阳公李彻欣赏铁杖勇猛,在开皇十六年(597年),征召麦铁杖到京城,任命他为车骑将军。仍跟随杨素北征突厥,加封为上开府。
炀帝荣宠
隋炀帝即位,汉王杨谅在并州谋反,铁杖又跟随杨素征讨汉王杨谅,每次作战总是身先士卒,后任柱国大将军。不久调任莱州刺史,但无政绩。转任汝南太守,渐渐学习法令制度,群盗绝迹。
后来上朝,考功郎窦威嘲笑铁杖说:“麦是什么姓?”铁杖应声答道:“麦窦(豆)没有差异,有什么值得奇怪的?”窦威非常羞愧,无言以对,当时的人都认为麦铁杖机敏聪慧。
不久麦铁杖又调任右屯卫大将军,隋炀帝对他更加亲密。麦铁杖认为隋炀帝对他恩重如山,常怀尽忠报国之志。
战死沙场
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征讨高句丽,麦铁杖请求当前锋。他回头对随从医生吴景贤说:“大丈夫的性命自有所在,岂能去用艾炷烫鼻梁,用瓜蒂喷鼻孔,治黄不差,而死在妇人怀里呢?”将要渡辽河,铁杖对他的三个儿子说:“你们应该准备浅黄色的衣衫。我久蒙国恩,今天应是为国捐躯的时候。我如果战死,你们将会富贵。在忠与孝上,希望你们多努力。”等到渡河时,桥未完工,离东岸还有几丈,高句丽军大批涌来。麦铁杖跳上岸,与高句丽军拼搏,战死。同时战死的还有武贲郎将钱士雄、孟金叉。
隋炀帝为铁杖哭泣,赎回铁杖的尸体,下诏说:“铁杖志坚气勇,平素以功著称,这次陪朕讨伐贼人,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节高义烈,虽身死而功存。他的誓言至忠至诚,追怀他的平生,让人伤感不已。应赐给他特殊荣誉,以表彰他的功德,可追赠光禄大夫之职,追封宿国公,谥号武烈。”铁杖之子麦孟才承袭爵位,不久授为光禄大夫。
麦孟才有仲才、季才两个弟弟,都被拜为正议大夫。隋炀帝还赠钱巨万,为铁杖办丧事,赐鍂车京丧车,前后配有吹鼓手,丧车的竿子上插着羽毛,在平壤被贼军打破的宇文述等一百多人都在车前为铁杖执绳引棺,王公以下的官员送到郊外。
日期612年地点辽东半岛、朝鲜半岛、黄海结果高句丽胜指挥官(隋朝)隋炀帝、宇文述、于仲文、来护儿(高句丽)婴阳王、乙支文德、高建武兵力(隋朝)军人113万3800人,民夫数量是军人的两倍(高丽)不明 大业六年,黄门侍郎裴矩以高句丽本为箕子所封之地、今又不遵臣礼为由 ,劝说隋炀帝胁使高句丽王入朝。
高句丽王高元不遵籓礼,隋炀帝决定征讨高句丽。 大业七年,隋炀帝下诏征讨高句丽,命令幽州总管元弘嗣往东莱海口造船三百艘,官吏监督劳役甚急,结果造船工匠昼夜在水中,几乎不敢休息,从腰往下都长出蛆虫,十分之三四的人因此死去。 隋炀帝下诏集结天下的军队,无论南北远近,都要汇合于涿郡。集结了天下军队之后,隋炀帝又另外征发了江淮以南水手一万人,弩手三万人,岭南排镩手三万人,又命令河南、淮南、江南造戎车五万乘送到高阳,用来装载衣甲幔幕,还征发民夫以供军须。秋,七月,隋炀帝征发发江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到涿郡,船只相次千馀里,载兵甲及攻取之具,长期来往在路上的有数十万人,挤满了道路,昼夜不停,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天下骚动。 八年正月,应征士兵全部集中于涿郡,有军人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此外为其运输物资的民夫是军人数量的两倍。 大业八年的三月底,隋朝大军抵达了辽河。隋炀帝命令宇文恺修筑浮桥,浮桥修成后,隋军从西岸进攻。在浮桥延伸到距离对岸还差数米的位置时,高句丽趁机攻击,隋军无法登岸,死亡甚众,隋朝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与虎贲郎将钱士雄、孟叉等皆战死。打退了隋朝的第一次进攻,隋多名将领奋勇杀敌战死。于是隋军敛兵,少府监何稠接桥,诸军接连前进,大战于东安,击败高句丽军,死亡上万人。隋军乘胜包围辽东城。
最开始隋炀帝在辽水会师的时候,隋炀帝说现在是“吊民伐罪,非为功名”,为了防止将领轻兵掩袭孤军独斗去争取功劳名声以邀勋赏,所以命令他们分为三道,但凡有攻击军事行动,必须要三道之间相互通报,不许轻军独进,而且军事进止都要先奏闻隋炀帝,等回复命令。 辽东城的高句丽军数次出击不利,于是婴城固守。隋炀帝下命令攻城,又命令诸将,如果高句丽要投降,就应该安抚接纳,不要再纵兵进攻。辽东城将要被攻陷的时候,城中的高句丽军队就声称请降,隋朝诸将奉隋炀帝的旨而不敢继续进攻,而是先上奏隋炀帝,等回复命令到达,城里的高句丽军已经准备好了防御,再次开始抵抗。这样的情况重复了好多次,隋炀帝仍然不醒悟。隋军仍然没有攻下辽东城。即使之后炀帝亲自到前线指挥,但士气已经衰落的隋军在辽东守军的顽抗下又僵持了一个月也没能拿下这个城池。高句丽的其他城市也坚守,隋军没有攻下。
隋军长期顿兵坚城之下,人困马乏,士气和战斗力大减。 隋朝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出扶馀道,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出乐浪道,左骁卫大将军荆元恒出辽东道,右翊卫将军薛世雄出沃沮道,右屯卫将军辛世雄出玄菟道,右御卫将军张瑾出襄平道,右武将军赵孝才出碣石道,涿郡太守检校左武卫将军崔弘升出遂城道,检校右御卫虎贲郎将卫文升出增地道,会于鸭绿江以西。宇文述等人的军队人马都携带百日所用的粮草,还带着排甲、枪槊以及衣资、戎具、火幕,太沉重以致于难以负荷。下令军中:“遗弃米粟者斩!”士卒都在幕下掘坑埋了粮草,结果才走了一半路程,粮草已经快要耗尽。
高句丽派其大臣乙支文德来诈降,观察隋军的虚实。隋朝于仲文想要趁机捉住乙支文德吗,但是被刘士龙阻止。于仲文放走乙支文德之后,又后悔了,决定追击乙支文德。当时隋炀帝命令驻军受于仲文节度。于仲文、宇文述等九支军队渡水追乙支文德。乙支文德看到隋军将士有饥色,所以想让他们更疲惫,每一接战就诈败、撤走。宇文述一天之内七次战斗取胜,继续前进,渡过萨水。乙支文德再次派使者诈降。宇文述看到隋军士卒疲弊,不能再作战,而平壤城险固,估计难以迅速攻下,于是趁机撤退。宇文述等人的军队返回时,高句丽军从四面攻击,宇文述等人且战且行。到达萨水,隋军渡河渡到一半时,高句丽攻击隋军后军,隋朝左屯卫将军辛世雄战死,诸虏隋军都溃败,无法禁止。将士奔逃一日一夜到达鸭绿水,行了四百五十里。王仁恭为殿后,击退了高句丽的追兵。 诸路隋军,只有卫文升一军独全。
宇文述等九支军队渡过辽河时,有30万5千军人,等到返回辽东城时,只有2700人,物资储备兵器军械巨以万计,也丢失殆尽。
隋炀帝第一次攻高句丽之战遂以失败而告终。 大业九年,隋炀帝御驾亲征高句丽。正月,炀帝下诏征集天下兵集于涿郡,开始召募百姓为骁果,修辽东古城贮备军粮。 四月二十七日,炀帝渡过辽水,二十九日派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与上大将军杨义臣率军趋平壤。 隋炀帝命令诸将攻打辽东城,允许诸将“便宜从事”。隋军架设飞楼、撞车、云梯于辽东城下,并挖掘地道配合,昼夜不停地连续攻城20余日却没有攻下辽东城,隋朝与高句丽都伤亡甚重。
隋炀帝征高句丽时,命令杨玄感在黎阳督运。杨玄感的父亲杨素曾帮助隋炀帝杨广成为太子并登基为帝,立下大功,杨素恃功骄倨,朝宴之时,有时会失臣礼。隋炀帝心中记着却不说,杨素也有察觉。等到杨素死了,隋炀帝对近臣说:“如果杨素不死,那么就要杀了杨素的整个家族。”杨玄感知道这些之后,自认为累世贵显,朝中的文武官员有很多是父亲的故吏,看到朝政日益混乱,而隋炀帝多猜忌,内心不安,于是与诸弟潜谋作乱。 杨玄感起事反隋炀帝,对众人起誓说“我身为上柱国,家累钜万金,至于富贵,无所求也。今不顾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耳!”众人都很高兴。百姓父老争相送来牛酒,百姓子弟到军门请求效力的每天有数千人。
攻打辽东城很久却没有攻下,炀帝命造布囊百余万个,里面盛满土,想要堆成一条宽30步、高与城齐的鱼梁大道,使将士沿此道登城;又造八轮楼车,高出城墙,俯射城内。正当攻城准备就绪,辽东城情况危急的时候,杨玄感造反的消息传来,隋炀帝密召诸将,密令撤军。隋军留下的军资、器械、攻具积如丘山,营垒、帐幕、案堵不动,皆弃之而去。隋军众心汹惧,混乱的失去了部署划分,诸道分散。高句丽守军疑其有诈,不敢出击,第二天才外出,向四面远方侦查,仍然怀疑隋军假冒撤军。两天后,高句丽出动数千士兵追击,因为隋军太多,所以不敢太靠近,经常距离八九十里,快到辽水的时候,知道御营都渡过了,才敢攻打后军。隋朝后军仍然有数万人,高句丽跟随抄击,最后的羸弱数千人被高句丽杀掠。
杨玄感的叛乱被迅速平定。隋炀帝命令大理卿郑善果、御史大夫裴蕴、刑部侍郎骨仪、与留守樊子盖追查杨玄感的党与。隋炀帝说:“杨玄感一呼而跟从者十万,更加说明天下的人不应该太多,多了就相聚为盗。不都杀了,就无义惩戒后人。”樊子盖、裴蕴接到隋炀帝这个旨意,于是严刑峻法处理之,杀了三万多人,都籍没其家,被冤杀者占了三分之二,流放了六千余人。杨玄感围东都时,曾开仓赈济百姓。凡是接受过赈济粮食的百姓,也都被隋炀帝坑杀于都城之南。
周处。(236—297年),字子隐。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周处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为了改过自新去找名人陆机、陆云,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功业更胜乃父,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吴亡后周处仕西晋,刚正不阿,得罪权贵,被派往西北讨伐氐羌叛乱,遇害于沙场。
典韦。(?-197年),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相貌魁梧,膂力过人。本属张邈,后归曹操。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陈,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
张玉。(1343年-1401年),字世美,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明朝靖难名将。张玉原为元朝枢密知院,后投降明朝,累功至燕山左护卫,隶属朱棣麾下。朱棣起兵,张玉夺取北平九门,升任都指挥佥事,并担任燕军先锋,大败南军主帅耿炳文。后为燕军中军主将,两次击败李景隆。建文二年十二月(1401年1月),张玉参加东昌之战,为救朱棣,闯入敌军阵中,力竭战死。追封荣国公,谥忠显,后追进河间王,改谥忠武。
张辅。(1375年-1449年),字文弼。河南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明成祖时大将张玉之子,明代重臣。早年随父参加靖难之役,累封信安伯、新城侯。永乐四年(1406年),率军南征安南,灭亡胡朝,改安南为交阯,设交趾布政司。战后因功受封英国公,予世袭诰券。自永乐七年(1409年)至永乐十三年(1415年),三次平定交趾叛乱,并出任交趾总兵官。永乐十四年(1416年)被召还。张辅先后四至交阯,史称其“凡三擒伪王,威镇西南”,后世多以张辅不得世守交趾为恨。永乐二十年(1422年)至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间,参与明成祖朱棣的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北征。正统十四年(1449年),张辅随明英宗北征,于土木之变中阵亡,年七十五。景泰元年(1450年),追封定兴郡王,谥号“忠烈”。
麦铁杖(574年—612年),南雄百顺人(亦说始兴江口或重庆潼南)人,生活于陈朝和隋朝期间。青年时即勇敢,有臂力,且步行如风,跑及奔马,能“日行五百里”。性开朗、喜酒、好交游、重信义。陈朝太建年间,铁杖曾结伙为盗,被广州刺史捕获,罚为官府奴隶,为皇帝执掌御伞。后为隋朝大将军。随杨素征突厥立功,后战死在征讨高句丽的战役中,时年38岁。
隋唐十八条好汉,可能很多人都非常清楚,是清朝小说《说唐》中的人物排名,《说唐》没把十八条好汉说全,只说了十三条:第一条好汉李元霸,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第三条好汉裴元庆,第四条好汉雄阔海,第五条好汉伍云召,第六条好汉伍天锡,第七条好汉罗成,第八条好汉杨林,第九条好汉魏文通,第十条好汉尚师徒,第十一条好汉新文礼,第十六条好汉秦琼,第十八条好汉单雄信,而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七是谁原著并未提及,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七是谁有很多说法,都是后人推测的。隋唐十八条好汉毕竟是小说中的人物,回到历史,他们的原型又是何人呢?
影视剧中的李元霸
一、李元霸
原型:李玄霸(599年?614年),唐高祖李渊第三子,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弟,被封为卫怀王,大业十年(614年)病逝,年仅16岁,无子女。
影视剧中的宇文成都
二、宇文成都
原型:无原型,虚构人物。
影视剧中的裴元庆
三、裴元庆
原型:裴行俨(??619年),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礼部尚书裴仁基之子,骁勇善战。大业十三年(617年),裴仁基、裴行俨父子投靠瓦岗寨首领李密,武德元年(618年),王世充大败李密,父子被王世充所俘,王世充将侄女嫁给裴行俨,优厚对待两父子,武德二年(619年),两父子联合宇文儒童、宇文温等人,拥立越王杨侗为帝,结果事泄,两父子皆为王世充所杀。
影视剧中的雄阔海
四、雄阔海
原型:麦铁杖(574年?612年),天生神力,性格喜酒、重义,广交朋友,早年曾结伙为盗,被捕获,后被赦免,随杨素征讨突厥,后征讨高句丽战死,时年38岁。
影视剧中的伍云召
五、伍云召
原型:杨玄感(?―613年),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司徒杨素长子,因隋炀帝猜忌大臣,杨玄感内心不安,策划谋反,被宇文述率军击败,最后让四弟杨积善杀了自己。
影视剧中的伍天锡
六、伍天锡
原型:杨积善(?-613年),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杨素第四子,随其兄杨玄感反隋,杨玄感兵败后,杀了杨玄感,自己被俘虏,最后被斩首示众。
影视剧中的罗成
七、罗成
原型:罗士信(600年―622年),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原为隋朝齐郡通守张须陀部下,随其征讨农民起义军,后归降瓦岗军,在与王世充交战时重伤被俘,后不满王世充,降唐,随李世民平定洛阳,武德五年(622年),罗士信在洺水之战中城破被俘,后被刘黑闼杀害。
影视剧中的杨林
八、杨林
原型:杨爽(563年?587年),京兆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文帝杨坚异母弟,骁勇善战,精通兵法,被封为卫王,开皇元年(581年),两次率军征讨突厥,大胜而归。开皇七年(587年)病逝,年仅二十五岁。
影视剧中的魏文通
九、魏文通
原型:无原型,虚构人物。
影视剧中的尚师徒
十、尚师徒
原型:无原型,虚构人物。
影视剧中的新文礼
十一、新文礼
原型:无原型,虚构人物。
影视剧中的秦琼
十六、秦琼
原型:秦琼,历史真实存在。
影视剧中的单雄信
十八、单雄信
原型:单雄信,历史真实存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29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