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汉武帝推恩令号称无解,推恩令到底难在什么地方

众妙之门 2023-07-07 17:13:25

汉武帝推恩令号称无解,推恩令到底难在什么地方

还不了解:推恩令的读者,下面对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武帝的“推恩令”号称无解阳谋,到底难在哪里?

公元202年刘邦在击败项羽之后正式称帝,定国号汉,史称西汉王朝。立国之后,刘邦为了表彰功臣部旧,先后分封了八个异姓王和九个刘姓王。

与此同时,刘邦还沿用了秦朝时期的郡县制度,也就是说,刘邦建立西汉之初,国家是采用以西周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相结合的体制。

表面上看,刘邦的分封制顺应了当时的需求,然而在另外一个方面,却给后来的西汉王朝留下了不小的麻烦。

尽管刘邦在世的时候,已经剪灭了所有异姓诸侯王,只留下了刘姓诸侯王,这种操作看似万无一失。但实际上,依然是对大统一的西汉王朝构成了隐患。继任的皇帝不得不竭力削藩,以维持中央权威。

在西汉王朝前几任的皇帝中,削藩工作做出最突出的,当属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他在位时期出台的推恩令,成为了剪灭各个诸侯国的最有力手段,被后世誉为“无解阳谋”。那么,这个推恩令到底无解在哪里?

在我国秦朝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曾出现过依附于中央王朝的藩国,甚至,这些藩国因为过于强盛以至于尾大不掉成为了当朝皇帝的心腹之患,因此,“削藩”就成了很多帝王的必修课。

在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上,已经不止一次因为王朝最高统治者强行削藩或者是削藩过程中处理不当导致战争的发生。

但是,在汉朝时期,由于汉武帝推行了推恩令,在那一段时期中,削藩工作的进展可谓异常顺利。在几乎没有引发战乱的情况下,完成了大面积的削藩工作。

不过,汉武帝只是将推恩令发扬光大,真正首创“推恩令”的另有其人,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屈贾谊于长沙,岂非明时”的贾谊。当时,贾谊向当朝皇帝汉文帝提出了“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的建议。

汉文帝也采纳了这个方案,最终,汉文帝不仅用这个办法肢解了当时势力最大的三个诸侯国赵国、齐国、淮南国,同时,还让这些诸侯国的人对他感恩戴德,这一招不可谓不绝。

不过,汉文帝受制于当时的大环境比较敏感,并没有轻易全面推广这些办法,由于推行速度太慢,最终,将这些问题留给了继任者汉景帝。

汉景帝即位后,采取了和汉文帝完全不同的削藩政策,当时,汉景帝听从了晁错提出的方案“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然而,强行削藩的恶果很快凸显,当时的吴楚等国很快发动了一场意在“清君侧”的行动,史称七国之乱。

由于当时汉景帝拥有文景之治的财富积累,最终平定了这场叛乱,但是西汉王朝国力受损,晁错本人也被诛杀。

汉文帝和汉景帝的削藩政策,无疑是给汉武帝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事实也证明汉文帝的办法更加可行。因此,汉武帝打着“我都是为你们好”的旗号,开始推行自己的推恩令。

汉武帝的推恩令和汉文帝的不同之处在于,汉文帝是针对少数人个别诸侯国,赋予定制化个性化服务,而汉武帝则显得更加“大方”,索性让这样的好政策惠及所有诸侯王的儿子,也叫做雨露均沾法。

毫无疑问,汉武帝的这种策略让所有第一代的诸侯王苦不堪言却无话可说。因为假如按照之前的继承方案,第一代诸侯王去世之后,只能由嫡长子继承,现在则是自己的所有儿子都能获得继承权,一旦有诸侯王不喜欢自己的长子而喜欢自己的小儿子,这种办法实际上还正和这部分人的胃口。

当时,也有淮南王等诸侯王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发现推恩令是汉武帝杀人不见血的高明手段,然而,就算自己心里再不愿意,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因为,只要有诸侯王反对“推恩令”,

不需要汉武帝出手,他的儿子们会自己先内讧起来,一旦处理不好,自己就会变成晚年的齐桓公和赵武灵王。这两位是什么样的下场,大家都非常清楚。因此汉武帝的推恩令在当时确实得到了有效的推广。

推恩令经过一段时期的运行,绝大多数对中央王朝有威胁的诸侯国,都开始自己分化,最后汉武帝使出了一招清场技能“削金夺爵”,削掉了当时一半以上的诸侯国,据《史记》记载:至酎,少府省金,而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馀人。

也就是说,当时汉武帝在推恩令成功施行之后,西汉的诸侯国数量达到了两百多个。不过诸侯国数量虽多但已经是一盘散沙,汉武帝对于这些诸侯国已经可以随意处置。

而这些列侯在经过分化瓦解之后,显然也失去了威胁西汉王朝统治的能力。或许直到失去爵位之后,这些人才终于反应了过来,原来汉武帝一直在下一盘大棋。

其实就算有人当时能够看穿汉武帝的意图,其实也没有办法进行反制,理由也很简单,因为除了初代诸侯王本人和他的嫡长子之外,其他儿子中没有人愿意将一个封国完完整整由一个人继承。

既然皇帝有恩典,自己就应该获得应有的利益。这是人性使然,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束缚。无论是阴谋也好,阳谋也罢,汉武帝的推恩令都让当时的诸侯王苦不堪言却还得感恩戴德。

不过,汉武帝的推恩令之所以能顺利推行,首先得感谢文景时期,西汉两代英主励精图治已经将诸侯国的实力最大程度予以削弱。算是给汉武帝铺平了道路。

等到汉武帝推进自己的推恩时,敢于反抗的只有极少数诸侯国,最终带头闹事的淮南王刘安,事情败露后被迫自尽,自此汉武帝的推恩令一路推行畅通无阻。最终使得汉朝真正成为了高度集权大统一的王朝,也为后来的大汉盛世铺平了道路。

你如何理解汉武帝“推恩令”?

当代,我认为无法破解的阳谋就是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制度。作为阳谋,推恩令本身并没什么复杂的地方,但有趣的是,就靠着这样一种简单的手段,汉武帝却能兵不血刃瓦解诸侯们的势力。
推恩令看透人性,成为无法被破解的阳谋。诸侯们没有抗拒的资本,即便他们不想入局,也不得不主动踏进去。

实力是平等对话的前提,汉初的异姓诸侯王们之所以能让刘邦重视,就是因为他们有和刘邦相抗衡的实力,而到了汉武帝时期,诸侯们中的硬茬子基本都被汉文帝和汉景帝给按平了,剩下的要么是安分守己混日子的,要么就是实力不够不得不屈服的。
其实,汉武帝提出的推恩令无法破解。这并不是特别稀罕的东西里面既有商周时期的旧思想,也有贾谊提出的《治安策》分割诸侯们的思想在其中:

“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它国皆然。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子孙生者,举使君之。”

二者其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汉武帝之所以能成功,也不得不说有机缘巧合的因素,以及他自身能力卓绝的因素在其中。

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完全正确吗?好像找不到什么弊端?

推恩令对于帝王来说,是百利无一害;对于诸侯来说,是有很大弊端的。

推恩令其实说白了就类似于我们现在来说的分家产,原本在推恩令没有发布之前,一家人当中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去继承家业,而其余的儿子就只能干看着,什么也得不到,而推恩令的作用就是在法律上规定了不只是嫡长子才能享有继承权,其余诸子也能享有继承家产的权力。

我们知道一块土地分给一个人那还是一块完整的土地,即使几代传下去那还是一块完整的,但是推恩令的分法,那就是分一次小一些,几代之后那就只剩下零碎了。

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这项政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

这就造成了诸侯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

扩展资料:

相关法令

元鼎五年(前112年),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酎(zhòu宙)金助祭。他又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一百零六人。此后,还以种种罪名废掉一些侯国。

就在这时,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又招结宾客,暗造兵器,阴谋反叛。元狩元年(前122年),武帝下令逮捕了二王,二王皆自杀,列侯和大小官吏、宾客因牵连被杀的数万人,二国废为郡。

武帝又制定《附益之法》,不许诸侯王招结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汉书诸侯王表》曰:"设附益之法"注引张晏曰:"律郑氏说,封诸侯过限曰附益。或曰阿媚王侯,有重法也。"

《汉书高五王传燕灵王刘建传》曰:"自吴楚诛后,稍夺诸侯权,左官附益阿党之法设。"注引颜师古曰:"皆新制律令之条也。左官,解在《诸侯王表》。

附益,言欲增益诸侯王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注引李贤:"武帝时有淮南、衡山之谋,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阿曲附益王侯者,将有重法。"

根据以上三条,我们可以大致概括出汉武帝颁布的附益法的大致内容:严禁官僚为诸侯王聚敛财富;严禁官僚与诸侯王勾结,为诸侯王谋取利益。总之,附益法的颁布是为了孤立诸侯王,使其在财政上无法聚敛,在政治上无法组成自己的小集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推恩令

推恩令真的无法破解吗?


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推恩令作为史上的最强阳谋,本身就是无解的。
有人可能说不对,凡是百分百确定的事情就一定是错误的事情,这一点我们在中学生物课本上就已经讲过了。
但非常抱歉,从推恩令的历史年代来看汉武帝能够提出这个观点,就是捏准了各个诸侯的心思,就是捏准了这个推恩令,本身没有任何的解决办法。
如果你不信的话,听我把这篇文章讲完,你或许会改变自己的原有思路。
第1点,推恩令是怎么执行的?
我们要做到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那么汉武帝这个推恩令究竟是怎么执行的呢?
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讲,汉武帝可能是出于好心,要注意这个“好心”一定要打上引号。
当时汉武帝对于这些诸侯们是这么说的:我体谅到诸位诸侯生的孩子太多了,你们生的孩子这么多,但是只有一个孩子能够拿到整个土地,这公平吗?这肯定不公平,你们之间肯定会闹出矛盾来。
皇帝的孩子是皇子,你们的孩子也和我有着血缘关系,咱们都是亲兄弟,就没有必要算得这么明确了。
就比如隔壁这个刘老三,生出来4个孩子,凭什么把这一大片土地指给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就什么都没有,他们就活活饿死,你作为一个皇叔,你能这么做?你肯定不能,但是你又没有办法。
因为祖宗的规矩就在这摆着。叫做嫡长子继承制,普通家庭里面,王朝贵族家里面,哪怕是皇帝家里面都是这样。
但是我想来想去,必须要做到雨露均沾。
那怎么能够做到雨露均沾呢?按照汉武帝的说法很简单。
比如你刘老三生了4个儿子,那么等你去世的时候,你的整个这一大片领土一分为4,给每一个孩子,将来这些孩子在生孩子,在生了孩子比如说有一个人生了180个孩子,那就把他那一小块土地再分成180分给诸位皇子。
这样做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什么呢?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古代的时候大家就是愿意多生孩子,尤其是王公贵族,他们本身又有多生孩子的条件,自己家里面都不知道有多少个小妾了,生点孩子怎么了。
比如原先有一个地方,它的领土面积能够达到50万平方公里,这个面积其实已经非常大了,但突然之间生了50个孩子,每一个孩子就只有1万平方公里了,这每一个孩子又生了50个孩子,那每一个孩子就只能有200平方公里了。
这样无限制地减下去,最终保证每一个孩子的领土有多少呢?可能就是几平方公里甚至几平方米。
长时间下去可能过不了50年,这些诸侯们满大街开花,他们的权利也会非常的少,少到什么程度呢?可能就跟个小组长一样,自己这一块有那么10个人8个人,好好的皇家贵族,现在竟然变成了小地主。
而且总归会有一些孩子出意外,那个时候孩子的夭折率也很高,如果再当孩子领到这一块土地的时候,突然之间去世了,或者这个孩子绝户了,那么这些土地怎么办呢?收归朝廷所有,朝廷今天拿一点,明天拿一点早早晚晚,能够把给这些皇家贵族的土地全部都拿回来。
第2点,推恩令唯一的破解方法。
那有人就说了推恩令就一点解决办法都没有吗?推恩令到现在为止就进入了死胡同吗?其实也不是。
推恩令,其实是有解决方案的,但是有且只有一个,?什么解决方案呢?只生一个孩子。
比如刘老四他是皇家贵族,早些年的时候,刘邦就把这一大片土地都分给了刘老四,那刘老四现在有多少领土呢?有80万平方公里。
刘老四这个时候结婚生孩子只生一个孩子,这一个孩子就可以拥有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一个孩子再结婚再生孩子也只生一个孩子,那么这一个孩子就可以继承父亲的80万平方公里,我只是举一个简单案例,便于大家了解。
这种方式本质上来说没问题,逻辑方面也能够讲得通,最起码大家一听是这个理儿,对不对。
那我们再来讲逻辑方面,古代的儿童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古代的人均寿命之所以低,主要原因有三点。
医疗技术不高导致老人和孩子夭折率非常的高,再加上长年累月的战争,所以才导致人均寿命低。
古代的皇家贵族就算是由整个皇家医院来帮助自己解决后顾之忧,仍然无法保证每一个孩子能健康成长。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清朝,清朝的这些皇帝,他们上面多少得有几个哥哥,而这些哥哥无一例外出现了问题,夭折了,清朝都是如此,就更不用说汉朝了,?所以那个时候很多皇子夭折了。
那对于这些皇家贵族来说,他们只生一个孩子,结果孩子夭折了,成了绝户了怎么办呢?没有办法,成了绝户之后,这片土地无人继承,等这位王爷死的时候,土地上归朝廷所有。
而王爷又无法保证自己这个孩子能不能活到成年,能不能活到再有孩子。
所以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王爷们就只能拼了命地去繁衍后代,多生几个孩子,多打几张保票,总归会有几个孩子能够活下去。
而这些孩子再生孩子,孩子的数量其实是越来越多的,当孩子的数量越来越多的时候,能够分到的土地就越来越少。
所以推恩令为什么是阳谋?一来得益于当时的医疗技术条件,二来是因为这些王爷们都不敢下赌注。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汉武帝已经精准拿捏了这些王爷的孩子们的心思,大家都是王爷的孩子,凭什么他能够分99.99%的土地,我们就只能有一个小院子,这不公平啊。
所以当王爷的孩子们也有这种小心思的时候,推恩令与其说是自上而下的执行,倒不如说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之间的双向执行,最终倒霉的就只有那些王爷们。
第3点,推恩令,如果不执行怎么办?
这个问题才算是问到了点子上,推恩令虽然有,而且推恩令要强硬执行,那么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
推恩令虽然说要遵行,可是我压根就不想执行,或者我压根就不执行会怎么办呢?
很简单,汉武帝在此之前有文景之治,也就是汉文帝汉景帝,这两个皇帝在早些年的时候就已经通过大量的武力镇压,解决了那些刺头的诸侯,这些诸侯手里面的兵都不多了,势力也不强大了。
如果这些诸侯这个时候在反抗朝廷的话,其实是冒着很大的风险的,好好的王爷你不做了,突然之间想要造反,接下来能够有好日子过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能不能成功先不说,主要是成功的概率很低。
所以对于这些诸侯来说,汉武帝的推恩令就从之前的给你个台阶下变成了不得不执行,如果你不执行那就是不给汉武帝脸面,你都不给汉武帝脸面了,你觉得汉武帝这个时候会做什么?当然是举兵讨伐。
原本还能给你个台阶,让你逍遥自在个几十年,现在你都不想逍遥自在了,那我就得快刀斩乱麻。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汉武帝又运用了另外一种经典战略战术,那就是温水煮青蛙。
最开始的时候可能觉得没什么问题,但是过了10年20年,你突然觉得有问题的时候,刚好是在你和孩子之间交接权利的时候,这个时候有问题已经晚了已经来不及了。
然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汉武帝的推恩令真的就那么简单吗?并没有,他非常精准地拿捏了人性,拿捏了当时的条件,以及结合当时条件给出了一个最优答案。
其实当汉武帝拿出推恩令的时候,周边的这些诸侯就已经意识到大难临头了。
但是因为汉武帝的推恩令具有长尾效应,所以对当时的诸侯反响并不明显,等诸侯们想反对的时候,就已经错失良机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说汉武帝的推恩令是最强阳谋且没有破解方案。
如果你不信的话,你拿出一个破解方案来,咱们一块来看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29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