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如何从弱不禁风的书生到抗金重臣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对百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大家都看过金庸先生的小说《碧血剑》改编的电视剧,当年红极一时的《碧血剑》主要讲解了明末抗金重臣袁崇焕之子袁承志的故事,袁承志苦练武功,后跟随闯王李志成攻破北京城,报了杀父之仇。
但对于主角的父亲,袁崇焕本人呢?大家或许了解袁崇焕的名字,但对于个人事迹并不是特别了解,袁崇焕是何人?他是一介书生,为何精通兵学?又为何成为抗金重臣?
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屡试不第的广东籍考生袁崇焕终于高中进士。这一年,辽东发生震惊明朝朝野的萨尔浒之战,所幸的是这位进士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离京南下,远离了舆论漩涡的中心。
北国接二连三的溃败与人事更迭,深深牵动着这位身在南国的七品小知县;这位深忧国家危难的读书人,在知县任上熟读了兵书。天启二年(1621年)袁崇焕任满回京述职,抵京之时,正值努尔哈赤发动广宁之战;这位“以边才自许”的县令引起了山西道御史史侯恂的注意,举荐成为正六品兵部主事。不久,广宁便失守,袁崇焕单枪匹马前往山海关查探地形,回京后,上奏卫边策略,被提拔为兵部佥事,辅佐新上任的辽东经略王在晋。
对于布防策略王在晋依托前任经略使熊延弼的思想,主张以山海关为防线,拱卫京师;袁崇焕新官上任,气焰很高,主张在关外第一卫驻军,不愿将关外800里国土,拱手让人,同时主张兴修宁远城。
两人就这个问题未达成一致意见,像朝廷互参一本。对于上司以的策略,袁崇焕坚持己见,以“我不惜命”相抗;恰逢天启老师孙承宗巡边,大力支持袁崇焕意见,自此袁崇焕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高峰,着手兴修宁远城。
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大太监魏忠贤因党争,罢免了孙承宗,改任高第为兵部尚书,经略辽东。高第畏惧后金,一改孙承宗时期以攻为守的守备战略,以尚方宝剑相威胁,让守军退居山海关一线防守。一时间,山海关外部队全部南撤,只剩下孤悬在二百里外的宁远城。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十四日,努尔哈赤率兵20万,离开盛京(今沈阳),向不满2万守兵的宁远城进发。宁远城在经过袁崇焕的重修后变得异常坚固,并且在天启二年的时候从葡萄牙购买了11门“红夷大炮”作为秘密武器。当时,袁崇焕的守城口号就是后来名扬天下的“凭坚城,用大炮”。
天启六年正月二十三日,努尔哈赤率大兵浩浩荡荡地抵达宁远城,指挥大军,绕城后方5里驻扎,要切断关内与宁远城的联系。劝降不成后,便于次日凌晨发动猛攻。袁崇焕指挥军队合理驻守,利用大炮守城,几门大炮被安置在城东南角和西南角,进行交叉射击,打破了后金的数次进攻;并且成功重挫了努尔哈赤,8个月后兴兵43年未曾败过的后金创立者怀愤而逝。
袁崇焕由此一战成名,一颗将星冉冉升起;三个月内便提拔为兵部右侍郎,任辽东巡抚,封荫千户。一介书生凭借一腔爱国热血,熟读兵书,合理运用,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一步一步成为明末抗金的重臣。这种精神,值得当下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26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唐武宗为什么要灭佛会昌灭佛的理由详解
下一篇: 朱元璋建立的帝国为什么会叫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