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帝曹操之所以能从一个中等实力的军阀,最终完成削平诸侯、统一中原的大事业,靠得就是“足食足兵”的原则,而“足兵”的要义,便是要建立强大的军队。属于曹操的军队有很多支,其中有一支生力军足以打遍天下无对手,堪称三国最强悍军队,此即赫赫有名的青州兵。不过,青州兵虽然为曹操平定中原立下汗马功劳,但在曹丕刚上台后便被解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青州兵又称青州军,由东汉末年的黄巾军余部转化而来。原来,由张角兄弟领导的黄巾军大起义失败后,残部分散到各州郡流动作战,其中以青、徐两州的黄巾余部作战最勇猛,坚持战斗的时间也最长。陶谦出任徐州牧后,大力围剿当地的黄巾军,后者连战连败,只好涌入青州、兖州作战,人数多达30余万。由于黄巾军迁徙时会带上家眷,因此男女老幼加在一起,竟有百万人之众。
兖州牧刘岱是个好勇轻脱、不懂军事的军阀,因为蔑视黄巾军的实力,在后者刚一入境,便亲率军队实施围剿,结果在战场上大败亏输,并丢掉了性命。刘岱兵败被杀后,北相鲍信等人迎立东郡太守曹操为州牧,合力进剿黄巾军,经过大小数十场战斗,最终取得胜利。初平三年冬(192年),黄巾军首领率部投降曹操,青、兖两州的战乱得以平定。
曹操虽然取得对黄巾军的胜利,但为此却付出沉重的牺牲,为了弥补兵员,他从降兵当中选出精壮男子30余万,再经过层层严格筛选,最终将7-8万最精锐的士卒整编为军,号称“青州军”。至于没有入选的降兵、降民,曹操一律将他们变为军户,分给数量不等的耕地、耕牛与农具,让他们从事农垦、屯田工作,每年将收成的50%-60%上缴给官府。
曹操画像
经过这番操作,曹操不仅得到一支规模庞大的精悍部队,而且还变流民为佃农,在稳定局势的同时,还巧妙地解决军粮来源问题,由此具备争霸天下的资本。清代大学者何焯在校订《三国志》时,把青州兵团的组建视为曹操争霸事业的转折点(“魏武之强自此始。”),此说可谓精准。
由于青州兵历经战争洗礼,作战异常勇猛,加之实行父子相继、世代为兵的制度,所以其编制能保持近30年时间,为曹操征战中原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青州兵作为曹操的生力军,参加过讨伐陶谦、袁术、吕布、袁绍、刘备等势力的战役中,尤其在官渡之战中表现亮眼。正因为青州兵人数众多、战斗力强悍、屡建奇功,因此史家经常把它称作汉末三国最强悍的军队,远非其他军队可抗衡。
曹操依靠青州军统一中原
然而,青州兵在军纪方面的表现却十分糟糕,一旦战事处于下风时往往会先行逃窜,有时甚至还会抢劫友军、自相冲撞。例如,曹操与吕布鏖战于濮阳时,青州兵自行溃散,导致曹军阵脚大乱,曹操坠马被烧伤,险些被吕布擒获。又比如,曹操在宛城遭遇张绣的偷袭时,青州兵不仅率先败下阵来,而且还趁机作乱、肆意抢劫友军,幸亏有名将于禁的弹压才稳住局势。
青州兵的军纪之所以如此糟糕,除了他们身上的“流寇”气息难以消除外,还跟曹操的纵容有很大的关系,不管他们闹出多大的乱子,最终都能成功地逃避惩罚。正是由于青州兵军纪极其败坏,所以它尽管规模庞大、功劳甚伟,但始终没能诞生过一位名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缺憾。
除了军纪最糟糕以外,青州兵跟其他部队最大的差别,便是它自从组建之日起便成为曹操的私人武装,全军上下只效忠于曹操一个人,其他将领根本指挥不动,甚至连曹丕亦是如此。因此,等到曹操刚一烟气,驻扎在洛阳的青州兵立刻哗变,敲着战鼓四处劫掠,根本就没把即将上台的储君曹丕放在眼里。消息传到朝廷后,文武百官无不惊骇,要求出兵镇压者不在少数。
值此危急时刻,主持治丧事宜的谏议大夫贾逵当机立断,遣使迎接曹丕即刻入京继位(曹丕此时尚在邺城),以主持朝廷大局。与此同时,贾逵还向曹丕奏请,千万不能派军队镇压青州兵,而是由各州郡长官出面招抚、安慰乱兵,并给他们提供足够的路费、口粮,准许他们回乡务农,以免引发大规模内战,为孙、刘两家提供进攻的良机。
曹丕认可贾充的奏请,便下令照此办理,一场极可能摧毁曹氏集团的大规模兵变,就此被平定于萌芽之中(“青州军擅击鼓相引去。众人以为宜禁止之,不从者讨之。逵以为方大丧在殡,嗣王未立,宜因而抚之。乃为作长檄,告所在给其廪食。”见《三国志·卷十五》注引《魏略》)。就此,终身只效力于曹操一人的青州兵,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其成员被放归乡里,成为以耕种为业的农民。
臧霸字玄高,泰山县华县人。他在少年时代就以勇敢和坚强著称。黄巾起义爆发后,臧霸跟随徐州刺史陶谦攻打起义军,立功升为骑都尉。后来,曹操为报杀父之仇,两次攻打陶谦。徐州顿时大乱。臧霸趁机联合孙观、吴敦、尹礼等人,分封地盘。曹操攻打吕布时,臧霸等人率兵帮助吕布。他还把青州和徐州的地盘交给臧霸,并鼓励他守住东部的战略地区。曹操对臧霸十分器重,并逐渐将他提拔为扬威将军。节假日期间,曹操和夏侯惇将他驻扎在巢穴中,防备孙权。
曹丕成为魏王后,臧霸在表面上受到了很好的待遇。升臧霸为镇东将军,进爵武安乡侯、青州军事。曹丕称帝后,将臧霸召回洛阳,任命他为进士,剥夺了他的兵权。臧霸自年轻时就跟随曹操东征西讨。他经常承担起守卫城镇的责任,并通过努力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为什么曹丕登基后不信任他呢?原来,这和曹休的诽谤有关。
众所周知,曹操的主要军队是 "青州军"。青州军是一支非常特殊的军队。它起源于自愿向曹操投降的青州和徐州的黄巾军。这批青州兵是从投降曹操的黄巾军中挑选出来的,青州兵不只相信曹操,所有青州兵都服从曹操的命令,这是青州兵和曹操之间达成的私下协议。他父子俩连续为曹操服务了28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青州从事农业生产,为曹操提供无尽的物资。
关键是当时臧霸率领的徐州部队也驻扎在洛阳,很多人复员后又去务农。刚刚上台的曹丕肯定非常生气。他一上台,数以万计的青州兵就消失了,几乎哗变。臧霸是青州的将军,在青州士兵中很有名气。曹丕无法对付普通士兵,只能对付臧霸这个将军。曹丕登基后,让曹修负责青州和徐州的军事事务,代替臧霸。臧霸说,国家没有听他的话。如果给臧霸一万名骑兵,他就可以把孙武消灭在河东。
曹修把臧霸的话报告给曹丕,曹丕感到很不舒服。当初解散青州兵的时候,说他们松散无力,所以被解散了。现在,臧霸在青州和徐州有一万多人的军队,可以对吴国进行逼迫。曹丕也担心青州的士兵会听从臧霸的命令,不听他的话而派兵攻打吴国。因此,他以东巡为借口,邀请臧霸来见他。臧霸陈述后,被解除了兵权。
东汉初平、兴平年间,北方各地地主武装纷起。掌握这种武装的人,有的是世家大族,有的是大小豪霸;有的自号将军牧守争夺地盘,有的依偎于两大势力之间以观形势。以臧霸为代表的青徐地区的豪霸势力,是其中重要的一支。这支势力在汉魏之际的历史中若隐若现,二十余年里不时地起着作用,影响当时的政局。曹操死,驻屯洛阳的青州兵和作为臧霸别军的徐州兵发生骚乱,鸣鼓擅去,这是青徐势力可能乘时而动的一个信号。曹丕代汉,不动声色地调遣力量,采取措施,以图谨慎而又果断地解决这一问题。黄初年间,魏国发动了两次攻吴的广陵之役,在广陵之役的掩护下,曹丕终于以武力彻底消灭了这支魏国东部的地方势力。
一 青徐豪强如何产生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和同书《陶谦传》、《臧霸传》等资料,我们知道初平、兴平年间以至建安初年,青州和徐州一带出现了两种地方势力,一为举行起义的青徐黄巾,一为以臧霸为代表的镇压黄巾的青徐豪霸。关于青州黄巾,其活动情况和初平三年(192年)之末曹操收其众三十万为青州兵的事,都是大家所熟知的,本文不多论述。关于徐州黄巾,《陶谦传》注引《吴书》说:“妖寇类众,殊不畏死,父兄歼殪,子弟群起,治屯连兵,至今为患。”这就是说,徐州黄巾同青州黄巾一样,人数众多,作战勇敢,举家相随,所在屯聚。徐州黄巾后来下落如何呢?我们看不到明确的记载。《臧霸传》说:“〔徐州〕黄巾起,霸从〔徐州刺史〕陶谦击破之,……遂收兵于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等并聚众,霸为帅,屯于开阳(今山东临沂北)。
”据《武帝纪》,这批豪霸之中还有昌豨。臧霸等人所收之兵,所聚之众,以时间、地域和其他情况论,应当就是被击破的徐州黄巾,所聚兵众应当就是徐州兵,其事同曹操击破青州黄巾并收以为青州兵相类似。这个阶段,各地黄巾起义几乎都是倏然而起,倏然而落。当他们被击败离散后,归田者固然有之,由于兵荒马乱而归田不成者,数量更多。这些人往往被迫接受收编,青州兵是一例,徐州兵也是一例。离散和接受收编是违背起义农民意愿的,他们力图避免。《陶谦传》注引《吴书》载诏曰:徐州百姓,“兵连众结,锋镝布野,恐一朝解散,夕见系虏。是以阻兵屯据,欲止而不敢散也”。但当时阶级力量的对比,使他们无法避免被击败和被收编的命运。
二、青徐豪强代表——臧霸的经历
臧霸,泰山华县人,出身于较低的社会阶层,与其时的世家大族不同。他们活动不离乡土,同曹操一类志在天下者也不一样。陶谦死后,臧霸等人无力独树旗帜,只有周旋于较大势力之间以图生存。他们于建安三年先助吕布,旋降曹操。曹操以臧霸为琅邪相,吴敦为利城太守,孙观为北海太守,孙康为城阳太守。其中孙观、孙康兄弟所处的北海、城阳二郡属青州,余属徐州。《武帝纪》建安三年“分琅邪、东海、北海为城阳、利城、昌虑郡”以处降将。东莞郡盖亦此时分置。
臧霸在青徐豪霸中地位比较特殊。他既同诸豪霸一样为青徐守相之一,又居诸豪霸之上总揽青徐。《臧霸传》谓曹操“割青徐二州委之于霸”,《武帝纪》亦谓“遂割青徐二州附于海以委焉”。所谓割青徐二州委霸,语意含混,只能理解为一种权宜处置。这种权宜处置,从臧霸说来,表明他在此二州具有强大的潜在影响,不这样就不足以安定地方;从曹操说来,则表明他故作姿态,以求在扰攘之际暂时维持现状,稳定东方。这并非曹操真正授臧霸以二州的军事政治实权,与黄初以后魏国委署都督诸州军事领刺史者的正式职任是大不相同的。
三、青徐豪强的地位
青徐豪霸名义上是奉职天子,实际上则处于半独立状态,其中的昌豨(昌霸)或降或叛,反复无常,曹操屡加讨伐,这就是《后出师表》中所谓“五攻昌霸不下”的事。其余诸人,包括臧霸、孙观,虽然未脱地方色彩,但毕竟与昌豨不同。他们服从曹操指挥,清定海岱,建有军功。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相拒官渡之时,曹操处境困难,臧霸没有因时取利以图曹操,而是继续支持曹操,“数以精兵入青州,故太祖得专事绍,不以东方为念”。官渡战后,臧霸、孙观及其他将领还纷纷遣子弟家属诣邺,表示向曹操效忠。
青徐豪霸的地方色彩,表现于在曹操营垒中自成系统。他们原来为守相都不离青徐,后来迁官仍多带青徐州郡。臧霸建安十一年为徐州刺史,孙观建安十四年为青州刺史,甚至霸子艾,观子毓,也俱至青州刺史。他们行军作战,往往限于青徐及相邻地区。昌豨叛变,也局促在东海郡内。所以青徐豪霸尽管得以战功封侯,但由于自成派系,地位特殊,与其他诸将相比,始终是曹操的一种异己势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26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明朝一官员被判死刑,连刽子手都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