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项羽和刘邦的读者,下面对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西楚霸王项羽当初实力那么强大,项羽最后为何还会输给刘邦
《三国志》中有言:“昔项籍七十余战,未尝败北,一朝失势而身死国亡者,恃勇无谋故也。”
秦末乱世,一代霸王项羽怀揣着自己的英雄梦想,带领着江东的才俊们南征北战,从此占一方势力,书写一生传奇威名。横空出世的项羽,战力超群,谋略过人。
在巨鹿大战中,项羽以三万楚军而大破四十万秦军;在彭城之战,项羽又以三万骑兵而反超的刘邦五十万汉军。如此魄力,如此谋略,可谓一代英雄名将。
再者,身为楚国贵族项燕之孙的项羽,自出江东后,便在山东六国中始终保持很高的威望。然,一代众望所归的霸王,最终却落得自刎乌江之结局。个中缘故,难以数清,最为后人所认可的,便是项羽的刚愎自用。
一、刚愎自用致使无人可用
项羽可谓是真正的少年英雄,他自幼不喜读书,而常年习武,故而少时便力大无穷,武力惊人。成年后的项羽更是难逢敌手,力能扛鼎,可谓是神勇至极。而这也为他狂妄自大的性格埋下了根源。
若是单单仅有武力,项羽必然难成大事,在乱世年代,称霸一方诸侯,谋略过人是必不可少的。项羽除武力过人在,在战场上更是常常出奇制胜,以少胜多的战争数不胜数。这也正是早期的项羽为何是逐鹿天下的最大胜者可能性。
然,“战神”之才和过于一帆风顺的人生,给项羽带来了致命性的缺点,那便是刚愎自用。简单来说,便是自大,看不到他人的卓越。彼时,在项梁起事时,身边聚集大量的有志之士,有著名谋士范增,也有战将英布、桓楚、龙且等人。
这在当时的天下,都是顶尖的阵容了,可却没能得到对待,原因便在于项羽。
在项梁战死后,身为侄子的项羽接管楚军部队后,却对这些人忠诚有加的部将有所“亏待”。项羽是一个卓越的将领,却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跟刘邦是完全相反的类型。
这一点,从两者将领阵营的变化便可看出来,项羽的刚愎自用,逼走了韩信、陈平、范增等名师名将。而刘邦则是靠着过人的用人才能,从一个小小的亭长,而最终赢得了楚汉战争。
一场天下博弈,项羽的刚愎自用只是其败的原因之一,其英雄气概下所造成的错误亦是直接原因。
二、英雄气概下的政治错误
众所周知,楚汉实力走向开始发生变化的最关键事件莫过于鸿门宴。鸿门宴也一直被后人视为是项羽一个最大的政治错误,他一时放走刘邦,致使刘邦能够积聚势力,最终反灭项羽。那么项羽又为何会改变初心而放过刘邦呢?他的英雄气概是很重要的原因。
项羽听从范增召开鸿门宴的原因有二,其一,刘邦妄图称王关中;其二,刘邦有所谓的“天子气”,命运不凡。项羽一代霸王人物,如何能够容忍一个处处比不得他的刘邦挑战他的地位呢?于是有了鸿门宴,项羽的初心确实是为了除掉刘邦。
彼时的项羽有山东六国的支持,又控制着名义上的楚怀王,畏惧刘邦威胁的可能性实在不高。提起底,项羽动手的原因便是刘邦对其权威的挑战,致使了项羽这般英雄气概天高的人无法容忍了。
那么为何项羽放弃了杀刘邦的计划呢?同样是与他的英雄情节有很大的关联。
刘邦挑战他的权威使得项羽生出杀心,而刘邦用计打消了他的杀意。先是项羽的叔父项伯因刘邦谋士张良是其故交的缘故,为刘邦在项羽面前说尽了好话,说明刘邦绝无造反之心。后刘邦也表达了自己的诚心,刘邦只带少部分人赴宴,且在宴会上极力摆低了自己的地位,甚至以贵重礼物相赠。
如此种种,无一不是在向项羽表明自己的忠心不二,无疑是大大满足了项羽身为霸王的自尊心,他也就不会当场下手了。
再者,以项羽身上自恃自傲的性格来看,他自然是不屑于这般手段杀人的。相比于暗杀,恐怕在战场上分胜负,对于项羽这般英雄气高的人来说,才是真正可取的。
可见,在被视为是楚汉实力走向变化关键点的鸿门宴中,项羽最大的政治错误极为可能便是在于他的自恃自傲,英雄气高。此外,项羽之败,亦是其政治优势转换为劣势的重要体现。
三、民心尽失,政治优势成被讨伐的旗帜
历史上关于项羽的说法众多,其中刚愎自用、杀心太重皆是避无可避的点。在古代的战争中,有胜的一方,自然也就有败的一方。成王败寇便是如此,胜方通常能够决定败者的命运,杀之任之皆是可能。
但一般来说,战争的胜利者通常为了大局考虑,并不会赶尽杀绝。
然而项羽却是例外,他的杀心太重,尽管是战败之人,甚至是投降之人,他也从来没有施予仁慈。诸如秦将章邯在投降后,项羽却坑杀20多万秦降军。又如项羽每每攻下一个城池,屠城、蒸活人都是常有的,手段可谓是极其残忍。
故而,在项羽军队征战之处都会激起当地军民的顽强抵抗,即便是以卵击石,也要宁为玉碎而不为瓦全。久而久之,项羽自然就引起了天下百姓的强烈愤恨,得不到民心便是项羽失败的一大原因。
在失民心之后,项羽又失掉了天下诸侯的拥立,给了刘邦光明正大进攻的理由。
项梁身为楚国名将,起义时为了名正言顺,故而听从范增建议,拥立了民间找来的楚怀王熊槐,将其立为楚怀王,称之义帝。最大的目的便是借楚怀王的名义,能够名正言顺的拉拢灭秦的各路义军,从而出师有名。
尽管熊心这个楚怀王只是名义上的,但也是有重要作用的。项梁在时,表面上还是十分尊重礼待他的。然而,在灭秦后,项羽却是秘密地杀害了楚怀王。
项羽杀死楚怀王的原因也很简单,前者要为霸王,容不得有人指手画脚,而后者则不甘心只做一个傀儡,想要收回项羽手上的兵权。两人之间的矛盾从项梁战死后便开始凸显,在,楚怀王阻止项羽自封为关中王时,两人的矛盾爆发了。
项羽自然不会忍耐一个傀儡来阻止自己,于是他自封西楚霸王,并分封了十八路义军,真正是不听从楚怀王的言语。而后,项羽又在借遣楚怀王去郴州的路上,命人在路上杀了他。
此事若是无人可知也就算了,却偏偏被刘邦给抓住了把柄。于是项羽杀死义帝楚怀王这件事便成了刘邦讨伐他的借口,从此开始了四年的战争。
但此时的项羽既没了手中的大将,又失了民心,甚至变成了“谋朝篡位小人”,种种不利的局面下,终究还是让刘邦夺得了天下,画上了楚汉相争的句号。
小结
纵观项羽的一生,都不难可见他是一个全身上下都散发着英雄精神和英雄气概的人。他的狂妄从他见到秦始皇巡视会稽郡时便显露了,彼时的项羽在看到秦始皇声势浩大的车队时,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便已经注定了他往后的人生是不平凡的。
又或如在鸿门宴上项羽终究没有杀掉刘邦、自刎于乌江的种种举动都可见项羽的英雄气概。毋庸置疑,若是以武力谋略定,霸王项羽自然天下难有敌手,但作为领袖、帝王,项羽却是远远无法做到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
这个问题不想从政治、军事角度去谈。政治波谲云诡,战争瞬息万变,都有偶然性。不妨换个角度:情商。情商高低有别,做事自有偏差,正是这个最原始、最不易改变的人性特征,让项羽最终输给了刘邦。
一、低情商的项羽叛逆;高情商的刘邦灵活
项羽幼时不爱读书,便去学剑,结果剑也中途而废。叔父项梁责怪,项羽解释说,这些都没意思,要学“万人敌”的兵法。这事可以得出项羽正反两方面的特性:既志存高远又浮躁叛逆。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二者矛盾不断闪现,所以他会破釜沉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会火烧咸阳并执意衣锦还乡。
刘邦出身贫寒,没条件学文习武,更没挑肥拣瘦的资本,因而过早地步入社会去实践社会学。刘邦头脑活混得开,大咧咧地跟谁都能逗两句,有钱请客吃饭,没钱赊酒也喝,打架泡妞什么都干,周边圈子越来越大,人气也越来越盛。灵活的处事方式最终成就王者,成为与西楚霸王一决高下的资本。
二、低情商的项羽孤傲;高情商的刘邦包容
项羽太过自信,以至于自我、失察、刚愎,所以他会中反间计,气走谋士范增;看不出黥布反水前的任何端倪;看不起出身寒微的韩信、草头王彭越,将他们逼向对立面。自信的项羽也根本没把刘邦放在眼里,所以轻易就将汉中之地割给刘邦,也没有把天下诸侯放在眼里,所以坚决不在关中落脚。极度自信容易迷失,变得孤傲,以一人之力抗众生,最后精疲力竭。
刘邦随性,所以拥趸甚众,囚徒、小吏、儒生、草寇、杀狗屠夫、世家子弟,形形色色,不一而足。随性让他包容,包容让他大度、纳言、用人,所以他会容忍郦食其的巧辩、陈平的小贪;会听樊哙的呵斥搬出咸阳;会用郦食其计取陈留,用张良计取武关,用陈平计解决荥阳危机。聚众生之合力,为一人之力量。
三、低情商的项羽手狠;高情商的刘邦心狠
项羽手狠但心软,所以会有坑杀秦卒、铁血屠城、烹煮韩生、火烧咸阳的凶残之举,也会有“涕泣分食饮”的“妇人之仁”;刘邦面慈但心狠,所以会在项羽欲杀其父时谈笑自若,也会在逃命时将亲生儿女推下车。
手狠的人张扬其外,却有怜悯之心;心狠的人锋芒聚敛,却用慢刀割肉。荥阳拉锯,将士疲敝,项羽不想百姓受苦,提出单挑,刘邦笑答:“吾宁斗智,不能斗力”,不接招,也不提老百姓这回事。
四、低情商的项羽感性;高情商的刘邦理性
项羽感性,所以会轻信刘邦的解释,会在鸿门宴中放走刘邦,会为一时的痛快而杀掉义帝,也会在鸿沟议和之后即刻收兵;刘邦理性,所以远封巴、蜀之后不动声色,还烧栈道以示忠心,待羽翼丰满之后还定三秦,会大做项羽杀义帝的文章,也会在鸿沟议和之后背信弃义。
项羽宁可自杀也不委曲求全,是感性的极端流露;刘邦即便尿遁而逃、化妆出城也满不在乎,是理性的终极体现。楚汉对决四年,刘邦一直在用理性的冷静应对项羽感性的冲击,在气场上先赢一步。
五、低情商的项羽重情;高情商的刘邦善变
项羽是个性情中人,感情强烈而真挚,他有太多的割舍不下:跟随他多年的战马,陪伴他多年的女人,以及江东的父老乡亲。在最绝望的时候,他还会向自己心爱的女人表露心声,淌下英雄热泪。这样的男人雄性十足而又不失柔情,有血有肉、有情有义,让女人崇拜、喜欢、感动、依赖,是女人心中的大男人、大英雄。这样的人更适合居家过日子,而不是争霸天下。
刘邦欲望强烈,好酒好色,喜欢金钱、喜欢权利,为了这些,他可以丢弃尊严,可以舍弃道义,也可以撇下亲生儿女。为了得到他想得到的,他会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会为了一时得失而放弃目标,更不会因为一时冲动而逞匹夫之勇。这样的男人灵活善变,不会囿于任何框架,也不会困扰于任何情感。这样的人天生就是搞政治的材料。
最简单的理由就是刘邦是政治家,而项羽是军事家;自古军事服从政治,军事是手段,政治才是目的;从出生而言,刘邦是小市民,代表更广大人民的利益,而项羽是贵族,代表少数人的利益;从性格上说,刘邦能够辨别出忠奸良否,而项羽则好歹不分,比如,项庄和项伯,谁在帮他,谁是内奸,居然不知道,岂不危险!刘邦更有谋略,更能体现大度,比如,攻进咸阳后,能封库存银,秋毫不犯,约法三章。总之,刘邦做元帅的话,项羽做大将最好;刘邦做皇帝,项羽做九门提督做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25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