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刘禅真的昏庸吗为何能治理蜀国几十年

以史为鉴 2023-07-07 13:55:18

刘禅真的昏庸吗为何能治理蜀国几十年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从青年时代就追随刘备南征北战,为其安邦定国出谋划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正是诸葛亮一生的真实写照,在刘备去世之后,他任然坚定的奉行着“克复中原”的信念,辅佐少主刘禅,五次北伐、六出祁山,最终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在诸葛亮死后几十年,蜀国并没有灭亡,有人说后主刘禅是一个痴傻的皇帝,一旦离开诸葛亮就无法生存,但事实并非如此,刘禅能够安然治理蜀国几十年,必然有他的过人之处。

后主刘禅

蜀汉后主刘禅是昭烈皇帝刘备的长子,乳名阿斗。为刘备的正妻甘夫人所生,当年曹操的部队在长坂坡大败刘备,刘备充分发挥了“抛妻弃子”的渣男本色,率领着张飞和赵云等武将以及诸葛亮等谋士落荒而逃,留下刘禅母子险些被魏军俘虏,幸而赵云及时返回,在长坂坡大战魏军,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夺回了少主刘禅和甘夫人。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刘备看到浑身是血的赵云抱着刘禅回来时,愤怒的把刘禅摔到了地上:“为此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耶?”所以有人戏说刘禅的痴傻是被父亲摔出来的。

其实刘禅并不是一个傻子,他的头脑比起晋惠帝司马衷那样真正痴呆的皇帝不知聪明了多少倍,起码他不会向群臣提出“何不食肉糜”这样愚蠢的问题。刘禅虽然看起来有些憨厚愚钝,但是他有治国理政的本领,只不过因为有刘备这样白手起家的父亲和诸葛亮这样奇谋善断的丞相,他的才能自然无法显露,父亲和丞相的光环一直笼罩着他,让他始终无法真正掌权。但是刘禅为人非常谦虚,他时常向父亲和丞相请教国事,在父亲去世之后,他也把国家的大事小情都交给诸葛亮处理,“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前期执政生涯

刘禅十七岁继位,改元建兴,尊张飞的女儿为皇后,事事听从辅政大臣诸葛亮的计策,在他执政前期,国家的所有政事都是诸葛亮处理的,刘禅并没有太大的作为。刘禅继位后的第二年,诸葛亮率军平定南方四郡,改益州为建宁郡,又将建宁、永昌合并为云南郡,基本上稳定了蜀国的版图,为刘禅能够支撑蜀国几十年奠定了基础。之后诸葛亮又讨伐孟获、雍闿等蛮夷部落,平定周边所有战事后开始北伐中原。

但是北伐中原的计划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曹魏的军队不是蛮夷那样的乌合之众,诸葛亮六出祁山也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因为曹魏有张郃、郭淮、曹休、曹真这样的猛将,更有司马懿这样才智不输诸葛亮的谋士,司马懿能文能武,是和诸葛亮才能不相上下的治世之才。诸葛亮就这样与司马懿在数年的争斗中耗尽了心血,最终到了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的地步,公元二百三十四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死前命令姜维、费祎、董允等人辅佐后主刘禅,至此刘禅开始了真正的执政生涯。

后期执政之路

诸葛亮临死之前命令费祎、董允、蒋琬三人辅政,刘禅听从了诸葛亮的安排,将这三人启用。刘禅的治国才能从此开始显露出来,他首先废除了丞相制度,把权力收归于自己手中,然后任命蒋琬为大司马、费祎为大将军,二人分别掌管行政和军事,看似毫无联系,实则互相监督又互相制衡,权力始终掌握在刘禅手中,这样的手段和谋略,绝对不是一个痴傻之人能够想的出来的。而费祎、董允、蒋琬这三个人,就像诸葛亮所说的一样:“此皆良实、志虑忠纯”,他们三人的组合成功稳定了蜀汉的政局,让刘禅能够治理国家二十九年之久。

刘禅能够统治蜀国长达二十九年,除了他自身具有一定才能和良臣辅佐之外,更与当时的国际局势有关。曹魏的第一代皇帝曹丕去世后,其子曹叡继位,此时正值诸葛亮北伐期间,曹叡运筹帷幄,派司马懿前去应战,经过几年的较量,司马懿终于熬死了诸葛亮,诸葛亮死后,曹叡认为蜀国对于魏国的霸业应该没有什么影响,所以暂时没有攻打蜀国的打算。曹叡还认为如果出兵伐蜀一定会引来东吴和辽东的夹击,所以当务之急是平定辽东,保卫北部边境安定,对于蜀国,曹叡认为其不堪一击,没有大动兵戈的必要。

曹叡三十六岁就英年早逝,留下幼帝曹芳和一群野心勃勃的大臣,最终导致了高平陵政变,司马氏尽夺曹魏政权,魏国陷入内乱之中。而此时的东吴情况也不容乐观,东吴大帝孙权去世后国内政治分崩离析,一群宗室子弟为了争权夺位打的不亦乐乎,国力急剧衰微。纵观三国之中就只有蜀国比较和平,曹魏和东吴的内乱给了蜀国喘息的机会,刘禅也带领着这些贤臣继续治国理政,发展经济、与民休息,使蜀国有了暂时的喘息之机。

蜀汉灭亡

随着蜀国重臣的去世,刘禅也逐渐变得昏庸起来,他在位之初还知道利用大臣来制约宦官,执政后期却一味宠信宦官黄皓,导致黄皓在朝中势力颇深,姜维劝说刘禅最好杀掉黄皓以绝后患,刘禅却认为黄皓不过是一个宦官,不会成大事。姜维害怕自己继续待在成都会被人暗算,于是主动请求去沓中屯田,刘禅同意了。景耀六年,姜维听说魏将钟会于关中聚兵,意欲灭亡蜀国,姜维连忙上书劝刘禅调动军队以防万一,但是黄皓却对刘禅说根本没有这回事,于是刘禅信以为真,朝中也无人知道魏国进攻的事情。

景耀六年夏天,魏国大将钟会、邓艾、诸葛绪兵分三路出兵蜀国,刘禅这才如梦初醒,组织军队抵抗。姜维在剑阁将钟会的十万大军阻挡在外,但是邓艾却趁机偷袭阴平,然后直取江油,攻破绵竹,兵锋直指成都。北地王刘谌劝说刘禅背水一战,但是刘禅最终还是选择投降魏国,姜维等人不久之后也被杀害,蜀汉从此灭亡。刘禅被司马昭迁到洛阳居住,因为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也”让司马昭放下了戒备之心,刘禅最终在洛阳安度余生。

诸葛亮死后,刘禅可以安然无恙的做三十年皇帝,足以说明他绝对不像小说和影视剧中塑造的那般懦弱无能,他懂得集中权力、分权制衡、驾驭群臣,这显然不是一个痴傻的帝王能够做到的,刘禅的才能只是被父亲和丞相的光环掩盖住了。虽然最终也因为自己的昏庸丢掉了国家,但是纵观他执政三十年间的表现,对于蜀国和蜀地百姓都是有功无过的,而且他作为君主从来没有因为个人情绪杀掉任何一个大臣,所以刘禅的为人和政绩,都是值得尊敬的。

刘禅是真傻还是假傻让蜀国活了40年

刘禅是真傻还是假傻让蜀国活了40年

刘禅是真傻还是假傻让蜀国活了40年,说起刘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刘禅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人物,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帝王,很多人对于刘婵傻不傻都有疑问,以下是我整理的刘禅是真傻还是假傻让蜀国活了40年,一起来看看吧。

刘禅是真傻还是假傻让蜀国活了40年1 魏国虽最早立国,可也是最早丧权辱国的,几任魏帝之窝囊,令人不忍卒读,阿斗与之相比,怎能说是扶不起来呢?阿斗治蜀41年,政局长期稳定,除去孔明辅政的12年,其余都是阿斗独自掌权,所用之人均属称职,要真是个扶不起来的,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吗?

他投降魏军,是一种耻辱,但从另一角度看,避免人民作无谓的牺牲,阿斗不失为“通明智达”的王者。

所以,刘禅必须装憨卖傻,处处隐藏自己才能,才能瞒天过海,养晦自保。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后,潜藏着过人的狡诈和机智。

诸葛亮和刘禅之间是有一点矛盾的,但是他对诸葛亮都是以父事之。后来杨仪说魏延造反,魏延说杨仪造反。刘禅在他俩之间权衡,决定杀魏延,这样又减少了一场内战,这不叫以大局为重吗?而且魏延死后刘禅也没有对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

历来各方专家对后主刘禅的评价一直囿于暗弱无能、贤愚不辨,其中最大的一个诟病就是不战而降、苟且偷安。在历来亡国之君中能活下来而且封为公的很少很少,而且刘禅比起孙皓来,那可算上是明君。但是孙皓的后果就没有刘禅这么好了。刘禅的投降那是大势所趋,为百姓着想,要是抵抗,士兵的伤亡一定会很大,而且很有可能招致曹魏屠城,让百姓遭殃。

他宁愿自己背上个亡国之名,也不让百姓受苦,这难道不是贤者吗?投降后乐不思蜀,装疯卖傻以保性命,这难道不是智者吗?

刘禅的投降,从客观上说,加速了西晋统一全国的历史进程,减少了战争对社会生活和生产的破坏。魏蜀吴三国之中,魏国最强,人才最多,北方的魏国统一全国是历史的总趋势,虽然蜀国如若抵抗到底,还能够苟延残喘几年,但终究无法永远割据一方。刘禅的投降,从他个人来说是耻辱,是无能的表现,但却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情。

不过投降就是投降,刘禅再聪明也是个普通人,没有必要颠倒历史来博众人眼球。

刘禅其人,说句实话,别想那么多,就是个一般人。不算什么坏人,也不是弱智,能明白事儿,但放不下自己的私心。

现在的人和过去心态不一样,我们其实挺崇尚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所谓生存智慧。所以不太理解以前对刘禅这种亡国之君强烈的不满由何而来。

说刘禅贤明的,除了给投降洗地说他爱民,还拿诸葛亮给杜微写的信说事儿;认定刘禅昏庸的.,就是什么杀刘琰、投降、拖后腿的老段子。

于是拿住这两点,拔河一样奋力揪扯,刘禅都快被拉成穆铁柱了好吗……

事实上你们把这两个极端打个对折,正好能得出来一个普普通通的正常人。

刘禅是真傻还是假傻让蜀国活了40年2 聪明人,十足的聪明人

1、诸葛亮(181年-234年)蜀国(221-263)也就是说诸葛亮比蜀国早死29年,如果说刘禅离开了诸葛亮统治了蜀国整整29年,也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历史丑闻”,没有出现像晋朝司马衷那样“老百姓为什么饿着肚子也不喝热粥呢?”之类的感叹,可见他治理得还说得过去。

2、《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某日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嘱咐演奏蜀中乐曲,并以歌舞助兴时,蜀汉旧臣们想起亡国之痛,个个掩面或低头流泪。独刘禅怡然自若,不为悲伤。司马昭见到,便问刘禅:“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他的旧臣郤正闻此言,趁上厕所时对他说:“陛下,下次司马昭如若再问同一件事,您就先注视著宫殿的上方,接着闭上眼睛一阵子,最后张开双眼,很认真地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又问同样的问题,刘禅赶忙把郤正教他的学了一遍。司马昭听了,即回以:“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大感惊奇道:“你怎么知道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哈哈大笑。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忠恳,从此再也不怀疑他。

刘禅凭什么在位40年?

刘婵,小名阿斗,虽然后世也有评价时说刘婵是扶不起的阿斗,世人都传言刘禅的脑子被刘备摔坏了,所以刘禅才这么昏聩无能。但他也在位了40余年,也是不容易啊,那到底他是拼什么在位40年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少年时期的刘禅:聪慧好学;诸葛亮理政时期的刘禅:韬光养晦;蒋琬、费祎、姜维理政时期的刘禅:显露过人才智,且有独掌朝政的亮点;宠信黄皓及"乐不思蜀"的背后反而展示了刘禅的过人之处。

显然,蜀后主刘禅不是"扶不起的阿斗"。作为君主,他维持了41年的蜀汉基业,纵然谈不上优秀,这份"守成"已经不易;作为普通人,他不是天纵英才,但也超出常人,算出类拨萃了。只不过因为刘禅投生于帝王家,对他的期望值自然就"水涨船高"了。

从皇帝的角度来看,刘禅比较平庸,从百姓的角度来看,个人还是觉得刘禅是个好皇帝。少年颠沛流离,青年无法亲政,中年守着一个国力空虚、无人可用的国家,刘禅能做成这样已经不错了,而且还混了个善终

刘禅真的无能吗诸葛亮之后蜀汉存在近30年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过程中病逝于五丈原。在诸葛亮之后,蜀汉于公元263被曹魏大将邓艾成功偷渡阴平而被灭。也就是说蜀汉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还残存了近30年,有人说这是诸葛亮的功劳,为蜀汉后主选拔了蒋婉、费_、董允、姜维等人才,也有人说是后主刘禅英明,不是传说中扶不起的阿斗,而是有才之人。笔者不敢苟同,只想问一句,既然蒋婉、费_、董允、姜维有才,那为何蜀汉越来越弱,最终竟然被曹魏所灭?既然后主刘禅英明,那蜀汉为何在他手中亡国?但蜀汉为何在诸葛亮之后能够存在近30年?其实,蜀汉何以在诸葛亮之后能够存在近30年,根本原因不在后主刘禅真变得聪明了,也不是后主刘禅有多英明,更不是诸葛亮举荐的人才多有才能,而是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诸葛亮的余威让蜀汉残存。诸葛亮对蜀汉的贡献那是有目共睹,他在世时制定的一套治国安邦的制度,在其逝世之后还依然存在,并没有马上被破坏,至少在一定的程度上让蜀汉有一定的体系存在,再加上诸葛亮临终前举荐的蒋婉、费_、董允、姜维等人,虽然才能有限,但基本上可以说是忠诚的,而且后主刘禅大体上按照诸葛亮的临终安排重用着这些人,而且这些人基本上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虽然没有亮点,但也比较稳重,这也是蜀汉在诸葛亮之后,没有出现大的内乱的根本原因,表面看来,蜀汉在诸葛亮之后作为一个国家基本正常,让曹魏不敢轻举妄动,这其实要感谢诸葛亮的余威。
二是曹魏后主更迭,没有精力西顾,这是根本原因。诸葛亮病逝时,正值曹魏的曹_主政时期,虽然曹_算得上是有才之君,而且也是明君,无奈曹_的身体实在太糟糕,在诸葛亮病逝时,才30岁的曹_就被疾病折磨,在公元239年,也就是诸葛亮逝世5年之后,才35岁的曹_就驾鹤西去,而且曹_在去世时竟然没有后代可以继承,最终将8岁的养子曹芳匆匆送上皇位,虽然曹魏的实力没有下降,但主子身体不行,而且接连更迭,特别又是养子,尤其还只8岁,这个时候的曹魏政权内部出现了分裂,以司马懿一方为一派别,以曹爽一方为一派别,内部斗争激烈,哪有精力西顾,能够不分裂就是最好的事,所以,即使蜀汉不堪一击,那也没有人去考虑统一天下之事,虽然期间有曹爽西征,但目的不是灭蜀,而是为了内部争权,所以,曹爽西征最终无功。
三是诸葛亮死后,曹魏的主攻方向在东北。曹魏政权虽然在三国中最强大,但其实处于各政权的包围之中,东南有东吴、西南有蜀汉、东北有辽东和朝鲜半岛的政权,北方有鲜卑、匈奴等政权,而且西域周围更有无数政权在虎视眈眈。所以,诸葛亮死后,曹魏认为西南的压力减小,现在最迫切的是需要解决辽东和北部政权的压力,尤其是辽东政权,虽然表面臣服,但暗地里与东吴有勾结,如果真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曹魏危矣。于是,曹_派司马懿首先解决辽东,在解决辽东之后,又解决朝鲜半岛政权,然后臣服鲜卑、匈奴政权,这样下来,让蜀汉政权有了喘息的机会,一时半会没有亡国之虞,可惜的是,蜀汉并没有趁此机会发展国力,而是继续沉沦。
四是蜀汉与东吴的联盟让曹魏有所顾忌。当年,刘备因与东吴联盟而立国蜀汉并一时强大,而与东吴撕破联盟协议而瞬间走向衰弱,刘备临死之前接受诸葛亮的建议再度与东吴联盟,这样才让蜀汉有了继续存在的资本,而诸葛亮之后,蜀汉继续采取与东吴联盟的基本国策,而且这个时候的东吴在依然在孙权的主政之下,并且有陆逊这样的大都督存在,国力还相当强大,曹魏灭蜀,当然要顾忌东吴,尤其是东吴也经常北伐,让曹魏没有实力分心。
五是不灭蜀汉是司马懿家族能够替代曹魏的资本。8岁的曹芳继位之后,以司马懿和曹爽为主的朝廷派系开始窥视曹魏政权,都想替代曹魏政权,但是,他们能够在曹魏政权中称霸的最大资本就是各方势力威胁着曹魏政权,尤其是三国鼎立,让司马懿这个外姓家族有了存在并替代的资本,否则,司马懿一旦将曹魏政权最大的敌人东吴和蜀汉消灭,那司马懿家族就没有了存在的资本,所以,蜀汉和东吴的北伐其实是为司马懿家族最终替代曹魏政权作贡献,而司马懿也意识到了这一立政的最大资本相当重要,这也是曹操当年不敢对司马懿下杀手的根本原因,所以,即使有能力消灭蜀汉和东吴,那司马懿家族也不会做,要做的只是坚持或打痛蜀汉和东吴,绝不会消灭他们,因为他们还没有替代曹魏。当最大的政治对手曹爽被消灭之后,而且曹芳被司马昭废除,这等于宣告曹魏政权只是摆设时,消灭蜀汉、东吴的时机已经到了,司马懿家族也就无所顾忌了,终于于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邓艾、钟会吹响了消灭蜀汉的战争号角,原以为是一场残酷的战争,没有想到邓艾仅率领3千多人马成功偷渡阴平而一举田朴b消灭蜀汉,让司马昭大感意外,可见,蜀汉已经到了不攻自破的时候,早已是腐朽得不堪一击。
所以,蜀汉在诸葛亮之后,之所以能够存在近30年,并不是诸葛亮的继承者如蒋婉、费_、董允、姜维多有才能,更不是后主刘禅突然变得多聪明和多英明,完全是曹魏这个外力内部出现了问题,或者说蜀汉的存在对于后来的司马家族最终一统天下具有意义,否则,蜀汉在诸葛亮之后不可能存在近30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24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