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恺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北周是我国一个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北周的皇族姓宇文。
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了隋朝。为巩固统治,大肆诛杀宇文氏。其中有一个人叫宇文恺,原也被定入诛杀之列。
但由于宇文恺家族与北周宗室有别,二兄宇文忻又拥戴隋文帝有功,加上他本人的才华深得隋文帝的赏识,因而方幸免一死,这也为中国留下了一个建筑学奇才。
隋朝建筑大师--宇文恺
宇文恺(555年—612年),字安乐,朔方夏州(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县境内)人,后徙居长安。
宇文恺出生豪门,祖先是鲜卑族,西魏以来汉化。父亲宇文贵,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仕周,位至大司徒。次兄宇文忻,周、隋时名将,隋时官至右领军大将军。宇文恺为武将世家,父兄皆以弓马显名。
但他本人并无心仕途,也不好弓马,他好读书,可谓博览群书,精熟历代典章制度和多种工艺技能,他最为擅长的便是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
蜚声中外的唐代京师长安、东都洛阳,实际上都是在隋代建造的,创建这两座历史名城的第一功臣便是杰出的建筑学家--宇文恺。
“世界第一城”--大兴城
唐代长安城,初名大兴城,始建于隋朝开皇元年,唐朝建立后,易名为长安城,属京兆府长安县、万年县,是隋唐两朝的首都,亦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
隋朝建立时,仍承袭北周以长安城为京都。长安城始建于汉代,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凋残日久,屡为战场”,已经不像都城的样子;再加上渭水河床南移,城内潮湿,易被水淹,于是隋文帝就想在龙首原南面地势较高的“六陂”地带,于是决定另建新都。
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下诏营建新都大兴城,以宇文恺为营新都副监,时高颎虽为大监,不过总领大纲,而规模计划皆出自宇文恺。当时宇文恺才26岁。
大兴城全城由宫城、皇城和郭城组成,先建宫城,后建皇城,最后建郭城。大兴城规模之大,远超同时期的各国都城。
宇文恺不仅是个合格的建筑家,而且是个天才的管理者,大兴城是从开皇二年(582年)六月开始兴建,十二月基本竣工,次年三月即正式迁入使用。
开皇三年(583年),隋王朝迁至新都,因为隋文帝早年曾被封为大兴公,因此便以“大兴”命名此城。
前后仅九个月,其建设速度之快实令人惊叹。整个工程的规划、设计、人力、物力的组织和管理都应是相当精细和严谨的。
对于大兴城的雄伟,咱就拿三个城比较吧,隋大兴城(唐长安城),583年建,面积84.1平方公里;明清北京城,1421—1553年建,面积60.2平方公里;巴格达,800年建,面积30.44平方公里。
仅从这三个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城池来看,大兴城无论是从规模上讲还是建筑本身意义来讲都是世所罕见的,堪称“世界第一城”。
大兴城的规划吸取了曹魏邺城(故址在今河北临漳邺镇东)、北魏洛阳城的经验,在方整对称的原则下,沿着南北中轴线,将宫城和皇城置于全城的主要地位,郭城则围绕在宫城和皇城的东、西、南三面。
分区整齐明确,象征着皇权的威严,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京都规划和布局的独特风格,反映了统治者专制集权的思想和要求。特别是把宫室、官署区与居住区严格分开,是一大创新。
大兴城的设计和布局思想,不但对中国后世的都市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对日本、朝鲜的都市建设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日本飞鸟、奈良时代的都城藤原京、平城京,就是仿效大兴城的布局特点而建造的。
1996年,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仁寿宫
开皇十三年,隋文帝要在岐州(今陕西凤翔)建仁寿宫,经右仆射杨素推荐,文帝任命恺为检校将作大匠,负责仁寿宫工程的筹划和设计。
在杨素主持下,仁寿宫建造得非常华丽,是一组极其雄伟的宫殿建筑群,成为隋文帝经常临幸的别宫。
开皇十五年三月,仁寿宫建成,宇文恺被任命为仁寿宫监,授仪同三司,接着又被任命为将作少监。
东都洛阳城
仁寿四年七月,隋炀帝杨广继位。鉴于大兴城位置偏西,又水陆交通不便,也为了更进一步加强对河北、山东以及江淮地区的控制,决定在洛阳故都附近建造新城,作为东京。东京一名东都,又谓“新都”。
又以恺为营东都副监,后迁将作大匠。其营建过程前后仅历十个月,是又一座在短时间内经周密规划、设计、建造而成的大型城市。宇文恺把东都建筑得极其壮丽,因此被升为工部尚书。
东京规模略小于大兴城。平面呈南宽北窄的不规则长方形。全城亦是由宫城、皇城、郭城所构成。洛水由西而东穿城而过,把城分为南北二区。
由于地形的关系,东京不似大兴城那样强调南北中轴线和完全对称的布局方式,其宫城和皇城建于西北部,但整个规划力求方正、整齐,仍与大兴城相似。
其他建筑设计
宇文恺是建筑、规划、设计的多面手,除了大兴城、洛阳城、仁寿宫的规划、设计外,在其他建筑的设计、建造上,同样表现了他的建筑才华。
他曾受命率领水工开凿了连接大兴城、渭水和黄河,长300余里的广通渠。广通渠的开凿既方便了漕运,又灌溉了两岸的农田,有“富民渠”之称。
宇文恺还设计、建造许多奇妙的建筑以及为建筑物设计一些神奇机关。
如他曾建造一座大型帐篷,里面可坐几千人,隋炀帝曾在俞林(今属山西)城东的大帐内,宴请当地的启地可汗及其部落3500多人。
他还曾制作一种大型活动建筑“观风行殿”,上面为宫殿式木结构建筑,可以拆卸和拼装,殿内可容数百人;下面设有带轮的机械,可以在地上移动,非常灵活、迅速。
隋炀帝曾带大帐和“观风行殿”巡视北部边境,观者无不惊奇、赞叹。
他还曾对周王朝时期朝廷的前殿——明堂进行了研究,而且绘制了明堂的建筑设计图,制作了立体模型(木样);
在明堂建筑图和木样中都使用了比例尺,这种利用比例关系绘制建筑图形和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
人物评价
宇文恺在建筑学方面的著述有《东都图记》20卷,《明堂图议》2卷,《释疑》1卷,均见行于世。
但除《明堂图议》的部分内容保存在《隋书·宇文恺传》《北史·宇文贵传》和《资治通鉴》等史籍外,其他的著作后来都亡佚了,这也是建筑学史上的一大损失。
宇文恺的一生,在建筑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有些成就甚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但在他设计和主持的工程中,除了开凿广通渠,客观上有利于国计民生外,其余大多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统治需要。
尤其是宫殿建筑,劳民伤财,加剧了隋朝的苛政,最后隋朝还是在农民起义中倒塌,而隋朝所建的工程也就为唐朝做了嫁衣。
蒋厚健
隋炀帝杨广(公元569年—618年)原本是一位胸怀大志的皇帝,他以“大业”为年号,便可略见端倪。《隋书·炀帝纪》记载,他崇尚秦汉之规模,处处以秦皇汉武的功业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炀帝即位后,干了三件很有影响的大事:迁都洛阳、开凿大运河、颁布《大业律》。
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呢?当然不是人们传说的为了上扬州去看琼花。从经济上讲,当时南方经济的发展已经超过了北方,北方生产的粮食和物资已不能满足北方大量人口和朝廷所需,为了加强南北运输,迫切需要开凿一条大运河。因为水路运输运载量大而成本又低。从政治上讲,隋朝虽然已经灭了南陈平定了天下,但人心尚不稳定。例如,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南方南陈故地全境叛乱,山东等地也不太平。巩固国家的统一是杨广必须面临的一个很现实很严峻的任务,而开凿大运河有利于大规模地、快速地调集军队和军需物资。
开凿大运河的想法,也源于杨广父皇及古代其他君王的启发。炀帝继位前,隋文帝杨坚曾命宇文恺修“通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大体上沿汉代的漕渠故道向东,到潼关后进入黄河,全长300多里,这就是后来被命名为“永通渠”的隋运河。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炀帝下令开凿南北运河。当时不叫“运河”而叫“渠”。古人用字比较讲究,自然形成的河流通常叫“江”、“河”、“水”、“渎”,人工开凿的河流一般叫“沟”、 “渠”。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开凿运河叫“邗沟”,魏国开凿的灌溉大河叫“鸿沟”或“大沟”。隋朝开凿的各段运河都命名为“渠”。筑渠工程由将作大匠宇文恺主持。这项工程是先开凿通济渠和永济渠,疏通邗沟。宇文恺是当时最杰出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专家。《隋书·宇文恺传》记载,宇文家族世代为武将,其诸兄弟皆以骑射为长,惟独宇文恺喜好读书,博览经典,擅写文章,身怀多艺,因此,炀帝以恺有巧思,决渭水达河,以通运漕,诏恺总督其事。宇文恺首先开凿通济渠。从东都洛阳隋帝宫殿“西苑”开始,引谷水、洛水进入黄河,借用黄河到郑州荥阳板渚出黄河,然后开凿一条人工运河通连淮河,再借淮行运,沿淮河至山阳县(今淮安区)末口,与春秋时吴国开凿的邗沟连接,经疏通过后的邗沟通达长江。
从洛阳到淮河口的这一段运河叫“通济渠”。在出黄达淮工程中,设计者们利用战国时期的“鸿沟”(汉之后更名为汴渠、莨荡渠等)所遗留下的故道,以及其他古代运河旧床进行拓宽疏浚和改道,在今天的江苏省盱眙县境内入淮河。这样的工程设计,可谓“巧借天工”,它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工期,显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炀帝生性好大喜功,讲究排场,为了气派和美观,对河道要求很高,要既宽且深,能运兵船、能走龙船,而时间又紧。这样,要如期高质量地完工,除了要调集更多的民夫,加大劳动强度之外,就必须在工程设计上下功夫,科学设计、巧妙安排。宇文恺汲取先民的智慧,借用天然河流,借助旧渠故道,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3月动工,到8月就全部竣工。通济渠的开凿,算是创造了人类开凿运河史的奇迹!
通济渠还有一套配套工程。据写于当时的《大业杂记》记载,凿成的通济渠,水面阔四十步,通龙舟,两岸为大道,种榆柳。自东都(洛阳)至江都(扬州)两千余里,树荫相交。每两驿之远即建一离宫,作为停顿之所,自京师至江都,共有离宫四十余所。
隋炀帝除了开凿通济渠、疏通邗沟之外,还在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开凿了永济渠,大业六年(公元610年)疏浚多条江南旧运河为“江南河”。 至此,一条折扇形的大运河,一条沟连起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的大运河便 历史 性地镌刻在中国的版图上。
大运河的开通,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使得“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同时也快速地推动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重要城市迅速地繁荣起来,像泗州、盱眙、龟山、洪泽、淮阴等运河边上的城镇在唐宋元明时期也都曾繁盛一时。
遗憾的是,炀帝太性急、太任性、罔顾客观条件,不顾臣民死活,致使“役丁死者什四五”,变成了当时众多人痛恨的皇帝,他的浩大工程也随之招来人们的非议,“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但是, 历史 事实却证明,两千余里的南北大运河泽被后世,为隋后唐宋数百年的繁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晚唐诗人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写得好:“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历史 地看待大运河的开凿,炀帝的功劳不可抹杀,虽然“过在大业”,但也“功垂千秋”。
(作者:淮安市洪泽区运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
(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西传
1.造纸术
(1)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2)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
(3)造纸术6世纪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2.印刷术
(1)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
(2)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书籍。
(3)宋代雕版印刷业很发达,刻印的书,字体工整,装订精美。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4)元朝出现锡、木活字。后来又有铜、铅活字印书。
(5)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
3.指南针
(1)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特性,发明“司南”。
(2)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后来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
(3)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4.火药
(1)唐朝时《真元妙道要略》一书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2)北宋时火药已广泛在军事上使用,东京设立“广备攻城作”,制造火药和火器;宋仁宗时成书的《武经总要》记载了许多火器的制作方法。
(3)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4)金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所制的“震天雷”、“飞火枪”威力很大。金的军队用这两种火器打退了蒙古军队的进攻,取得局部胜利。
(5)我国发明的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二)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
(1)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情况。
(2)商朝: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最大成就,它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商朝甲骨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和新星记录。
(3)春秋:留下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70多年。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欧洲早160年。
(4)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人们还测定了一年的季节。
(5)西汉:武帝时制定“太初历”。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6)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7)隋唐:①隋朝天文学家刘焯编制的《皇极历》,创立了计算日月运行的新方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②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在《皇极历》的基础上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③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8)元朝: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改进了简仪和圭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授时历》年周期与现行公历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问世。
(三)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1)西周:商高讲过“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特例,载于《周髀算经》。
(2)春秋:九九乘法表。
(3)西汉:刘歆推算圆周率为3.1547。
(4)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5)三国: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6)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一千年。他还为《九章算术》作注。又著《缀术》等书。
(7)唐朝:著名数学家王孝通撰写的《缉古算经》,首次提出三次方程式正根的解法,能解决工程建设中上下宽狭不一的计算问题,是对古代数学理论的卓越贡献,比阿拉伯人早三百多年,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8)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著《算法统宗》,奠定了后世珠算法基础。
(9)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推出“割圆九术”,将其研究成果整理成《割圆密率捷法》。他用解析几何方法把三角函数和圆周率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
(1)商周:已有丰富的医药学知识。
(2)战国:扁鹊是当时的名医,后代医家奉之为“脉学之宗”。他发明的“四诊法”成为中国中医传统的诊病法。医学分科。有著名的医学著作《内经》。
(3)西汉: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医方经》记载了几百个药方。
(4)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5)隋唐:①我国的一些外科手术,如拔牙、血管结扎等,是世界上最先进的。②隋朝太医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古代医学史上探讨病因、病理内容最丰富的一部著作。③唐朝杰出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④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⑤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6)北宋:①医学以小儿科、产科和针灸科最著名。②《小儿药证直诀》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儿科著作。③《十产论》是著名的产科著作。④针灸学家设计了便于医术学习的针灸铜人模型。⑤《洗冤录》是南宋法医学家宋慈所著,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书籍。⑥王安石变法时设太医局,局内办有医学校。
(7)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五)中国古代的地理成就
(1)《周易》一书首先提出了“地理”名称。
(2)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中外地理的认识。
(3)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即“制图六体”。这一理论一直沿用到明末。
(4)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作《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5)明代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学巨著,书中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早于欧洲约两个世纪。
(六)农业、手工业论著
(1)《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是现存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2)《梦溪笔谈》:北宋沈括著,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
(3)《农政全书》:明末徐光启著,论述了农学理论,并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农学著作。
(4)《天工开物》:明末清初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被后人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5)《河防一览》:明朝潘继驯所著,总结了我国古代治理黄河水患的经验。
(七)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1)先秦: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2)秦汉:编写于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西汉《九章算术》有些内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3)三国两晋南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比欧洲早1100多年。
(4)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5)宋元: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唐宋时发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沈括的“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2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