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明朝的灭亡跟崇祯脱得了干系吗

以史为鉴 2023-07-07 13:41:26

明朝的灭亡跟崇祯脱得了干系吗

明朝的灭亡跟崇祯脱得了干系吗?感兴趣的读者和对百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明朝是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世人说起明朝都觉得非常可惜,明朝最后一个崇祯皇帝,即使明朝末年再怎么艰苦他也不和亲、不纳贡、不割低,从来没有使百姓的利益受到过损害。但此时的明朝已经是千疮百孔,李自成等人又掀起了农民起义,这无疑加重了明朝的伤势。而另一方面,外部的清朝也攻打着明朝的军队,还基本都胜利了。面对如此内忧外患的局面,明朝也是头疼的很。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清朝居然在此时向明朝抛出了橄榄枝,表示愿意与明朝议和。面对众多的农民起义明朝已经应付的很疲惫了,这对明朝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机会,如果能解决了外部的霍乱,就可以专心的解决明朝内部的这些起义了。但是清朝的人真有那么好心吗?明朝也顾不得想这么多了,就派了一支规格比较高的代表团去访问清朝了,清朝的人可以说是特别热情,皇太极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在城门外二十里迎接,实在是太给明朝脸面了。

看到这个情景明朝的人都很高兴,事情明显有了转机。事实上清朝也表示并不想占领明朝,主张南下的都是那些明朝向清朝投降的官员们,皇太极觉得自己部族的人员实在太少了,如果去了明朝恐怕会被淹没。而清朝提出的条件也不是很野蛮,其中涉及财政的就是清朝每年要向明朝提供一百万两白银,这相比维持庞大军队的开支要少的多,明朝的团队都是非常愿意的,只有一点,原本努尔哈赤曾向明朝称臣,现在要和明朝平起平坐了,这些他们必须要请示崇祯皇帝。他们将谈论的内容写成了书面材料汇报给了兵部尚书陈新甲,原本他是打算第二天秘密上交给皇帝的,可是他的仆人不懂这些将这个机密当成了公开文本传了上去。朝堂中的官员全都知道了,全都指责陈新甲,而崇祯皇帝并不想担这个责任,最终杀了这个官员。

谈判这条路是断绝了,明朝就只能选择整军备战了,此时清朝的皇太极突然去世了,新上位的清朝皇帝与皇太极不同,他是主张南下的,就说李自成打到北京城门口了也就是想要一个王位,但是崇祯皇帝放不下颜面不同意,如果能够招揽这些人去对抗清军,不知道会不会有另一种结果呢?

明朝是不是被崇祯瞎折腾完了?

崇祯是“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祸”,如果什么都不管的话,大明亡的更快。崇祯所犯的错误并非是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之所以把错误推给他是出于清朝黑明的需要。隆庆时,社会矛盾与外族压力,以及财政压力都没法和崇祯时比,朝政也还比较稳定。

崇祯皇帝为什么没有能力挽救明朝的灭亡,明朝到底亡于

明朝就像一颗大树,根已经烂了,崇祯再怎么努力,也不能挽回大明江山。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年号崇祯(1627年-1644年), 后世称为崇祯帝。
朱由检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惜其性多疑,无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皇朝。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

明朝灭亡是因为崇祯皇帝打破魏忠贤与东林党平衡关系吗?

明朝灭亡根本原因是无法逃脱封建主义社会制度牢笼,这是一个永远逃不出去怪圈,封建制度本身决定了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够永远生存下去,崇祯皇帝打破魏忠贤与东林党平衡关系加速明朝灭亡的速度。崇祯从上一代帝王手中接过了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这是一个烫手的山竽,明朝灭亡已经是注定的命运之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凭借自己能力改变最终结局,崇祯刚刚上台心怀踌躇满志,想要把大明王朝从生死边缘拉回来,提出了很多异想天开的想法,它意识到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势力打破了权力平衡。

他要拿回一个属于帝王的尊严和权利,上台不久之后开始对魏忠贤展开了激烈的攻势。此时的崇祯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政治能力,他现在眼前最近的目标是拿回属于自己的权利,没有想到除掉魏忠贤之后的事情。对于明朝未来的发展缺乏长远规划,缺乏长远眼光,虽然解决了眼前矛盾,却为明朝灭亡埋下了祸根。

魏忠贤虽然不是什么好人,勉强能够压住局势。魏忠贤突然倒台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个秘密已经在崇祯心中隐藏了多年,一股巨大能量冲垮了魏忠贤,明朝政坛突然变天,以东林党为首政治集团压抑多年情绪突然爆发,他们虽然有满腔报国热情然而只是一群不懂国家大事空谈主义者。

没有几个人能够对明朝目前局势提出合理意见。明朝陷入了更大乱局,东林党和宦官集团势力矛盾愈演愈烈,崇祯虽然除掉了魏忠贤,却心起用了一批宦官,他们在朝中和东林党之间的争斗已经严重影响明朝内政,明朝后院起火崇祯只能眼睁睁看着,没有任何解决办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24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