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司马师和司马昭作为兄弟 两人为何没有因为权力反目成仇

说历史 2023-06-06 11:17:56

司马师和司马昭作为兄弟 两人为何没有因为权力反目成仇

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为何没有因为权力而反目成仇?

有多个原因,第1个是内敌环绕,第2个是外敌入侵,第3个是个人的能力,远远超过司马昭。最后是早就已经去世,而且没有孩子,因此没有什么好争的。

其一,内敌环绕

司马家族好像是掌握了曹魏大权,但事实上有很多的豪强贵族完全不愿意接受司马家的统治,这一些人其实就属于实权派。最重要的一点是,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豪强大家族会支持司马家,是因为之前的皇帝确实有一些过分,因此也希望司马家族能够达到康复的效果。

其二,外敌入侵

司马懿勉勉强强能够有效控制内部的敌人,这就可以处于一个稳定的范围内,否则没有办法控制外部的敌人,没有办法确保他们的入侵,一直都可以在稳定的范围内。司马家对于朝政的掌控也没有达到一个随心所欲的地步,司马氏马上就下令攻打东吴,并且让司马昭成为最高指挥官。在经过这一次的大战之后,司马昭并没有获胜,照理说就算失败也没有人敢怎么样,但是司马昭在回家之后,马上就被废除爵位,而且从此之后不能够参与朝政。

其三,司马师远胜司马昭

司马懿还活着的时候,司马师早就已经成为整个家族中的第2人拥有着异常稳固的地位,这并非仅仅是大儿子,而是因为能力要比别人更强,最起码肯定要比司马昭更加的出色。别的可能没有办法确定,但是在心理素质还有胆量这一方面显然是更胜一筹,这也就意味着拥有着更好的效果。

其四,早逝无后

这里还会有一个关键点,之所以没有因为权力起冲突,还需要知道起冲突的根本核心就在于年龄还有子嗣。

司马师当时是在征讨的过程中离开人世,仅仅只有48岁,虽然这在当时已经是高龄,可是和司马懿的72岁比较倒也不是年龄特别的大,而且也没有任何的孩子。所以就算把位置留给其他的孩子,无法保证百年之后,会不会被司马昭拿去,毕竟这才是亲生父亲。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司马师和司马昭作为兄弟 两人为何没有因为权力反目成仇

司马昭司马师两兄弟,怎么没权力前反目成仇?

作为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肯定对权力有极度的渴望,对自己的哥哥司马师各种?羡慕嫉妒恨?。不过司马昭却没有在司马懿去世后和哥哥司马师争权,上演兄弟反目的故事,这是为何?

首先,兄弟两人面对的局势依然险峻,两人必须抱团取暖。

虽然司马懿通过高平陵政变诛杀了曹爽党羽,并挫败了王凌的叛乱,似乎大权独揽。但他只是控制了曹魏中央与宗室,对地方势力的控制力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忠于曹魏的各路将军,如毌丘俭、诸葛诞等人,都是拥兵数万甚至十几万的厉害角色。还有京城忠于曹魏的外戚势力,也是不可小觑的存在。再加上蜀汉和东吴的威胁依然存在,特别是东吴对曹魏的边境构成了不小的压力。

而司马家族既然已经走上了篡权的道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稍有不慎就会身败名裂,他们迈出的每一步都必须慎之又慎。所以面对如此险峻的局势,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只能抱团取暖,方可在斗争中存活下来,司马昭不可能在这个局面下和哥哥司马师争权夺利。

其次,司马师的实力要远远超过司马昭。只要司马师还活着,司马昭就肯定没有上位的可能。论长幼,司马师是嫡长子,司马昭只能往后排。而论能力,司马师更是远远超过司马昭。

高平陵事变时,司马懿把计划告知兄弟二人。司马师听后非常镇定,而司马昭则担心的根本睡不着觉。而第二天举事的时候,司马师早已将自己之前蓄养的?三千死士?召集起来,全副武装屯兵司马门。司马懿不禁感叹?没想到我这儿子这么厉害!?最终凭借这三千死士,司马懿终获全胜。

而司马师接班后,先是击败诸葛恪,获得合肥新城之战。之后成功挫败外戚张缉、李丰等人的政变,废齐王曹芳,拥立曹髦为帝。不久又成功镇压了毌丘俭在淮南发起的叛乱,其手段可谓滴水不漏。

司马师据此在朝野获得了极高的威望,尤其将军权牢牢掌控。所以司马昭只能仰望,根本没有实力与资本和司马师相争。最后,兄弟二人感情至深。司马昭是很服气哥哥司马师的,一点脾气都没有。不过司马昭唯独有一点强过司马师,就是司马昭比司马师子孙繁盛。

司马师没有生下儿子,只有几个女儿,这意味着他死后的权力继承是个大问题。不过司马昭早早就为司马师解决了这个麻烦事,在司马懿还没有去世的时候,司马昭就将自己的次子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

这意味着司马昭已经放弃了继承家族权力的想法。从这个举动不难看出司马昭是很看重家族利益的,也能看出两人感情不错。

不过司马昭也是命好。司马师掌权仅仅四年就因病去世,而此时司马攸年纪尚幼,司马家族夺权的道路还未铺平。司马师为了家族利益考量,只能将权力交给自己的弟弟司马昭。司马昭接班也就名正言顺了。所以从局势、能力和感情上来看,司马昭没有必要和司马师在权力面前反目成仇。

司马家的两兄弟司马师和司马昭,在权力面前为何没有反目成仇?

司马师与司马昭都是司马懿的正妻张春华所生,也就是说都是嫡子,而司马师就是嫡长子。在一般情况下,司马昭只要不是特别有野心,不会出现反抗自己兄长的情况。司马师与司马昭可以说是司马懿众儿子中最为优秀的两个,后来都把这两兄弟带在身边开始军旅生涯,在司马懿的言传身教下,这两兄弟的韬略、能力有着显著的提高。同样的,在军中生活,感情也是不同的。男人间最牢靠的感情不就是“一起嫖过娼,一起扛过枪”吗?更何况这两个还是亲兄弟,感情更是不一样。

司马家的两兄弟在权力面前为何没有反目成仇?

第一,曹魏内部反对司马家的政敌势力太强。

我们都知道司马懿通过发动高平陵政变,最终掌控政权架空皇室,其实之所以发动政变,主因是辅臣之争,司马懿和曹爽都是辅政大臣,只不过曹爽将司马懿架空,并且利用党羽掌控禁军,司马懿通过装病的方式躲过了来自曹爽的猜忌,其实这个时候曹魏朝廷内曹爽才是权臣,臣子们担忧的是他做出篡权的行为,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懿才能够联合反对曹爽的人,趁着曹爽带着皇帝曹芳去祭拜的时机发动政变,在当时的臣子们看来,他们做的事情就是当年周勃那样匡扶社稷的举动。

通过政变司马懿逐步掌控了朝政,架空皇帝,这样的行为自然让心向曹魏的忠臣的反对,最重要的就是司马懿在发动政变后三年就去世了,所以留给司马氏兄弟的局面并不太好,政局的不稳定,司马家能不能彻底的掌控政权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如果不能够掌控绝对的权力,就像当年的曹操那样,怎么能够更进一步,所以此时的兄弟俩的心思是往一个方向使用的.

在司马师掌权后,先后遭遇皇帝曹芳和中书令李丰等人要发动的政变,司马师诛杀李丰等人,并且废了皇帝曹芳改立曹髦,还有镇东将军毌丘俭及扬州刺史文钦起兵,甚至司马师的去世都是因为文鸳带兵袭营;司马昭掌控后也有镇东将军诸葛诞起兵,最出名的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这是来自皇帝曹髦的刺杀行动了,这些反对者的行动都说明司马家掌权在国内遭到了曹魏臣子的反对,内部问题不断,容不得兄弟二人反目。

第二、敌对势力尚在。

虽然在司马懿政变以后,取得了曹魏的大部分权力,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要一天没有篡位,敌对势力就有反扑勤王的可能,所以在这种外患仍在的大环境下。司马昭和司马师哥俩好还来不及呢,哪有时间窝里斗?但也别着急,不是不乱,是时候未到!

在司马昭的孙子司马衷,也就是晋朝第二位皇帝晋惠帝登基后,就爆发了八王之乱,也可以说是司马家的家族内乱,因为这八位都是司马家的王爷!正应了那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当然,司马师死的早也是原因之一,这样他就没时间让弟弟记恨了。

第三,司马师更出色,司马昭无法撼动。

可以说司马师作为司马懿的接班人,地位是稳固的,因为司马师是长子,并且无论是在名望以及智谋等方面,都是司马昭不能够比的,这就好比明朝初年的朱标和朱棣的关系,而且我们也能够从司马懿对待司马师兄弟二人的态度就能够看出来,在决定司马家命运的高平陵政变之前,司马懿仅仅和司马师商议,而且是隐瞒司马昭的,根据《晋书》记载:宣帝之将诛曹爽,深谋秘策,独与帝潜画,文帝弗之知也。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

而且这里面兄弟二人对于即将发生的政变,态度也是不一样的,司马昭紧张的不能够入睡,而司马师却一切如常,这样的鲜明的对比,无疑说明司马师比司马昭更加沉稳,所以司马懿才会与长子司马师商讨大事,后面更是继承了司马懿的权力,在司马师掌控权力的时候,遇到曹芳和李丰、夏侯玄等人的合谋刺杀,司马师的处理也显得非常老辣,造反的臣子诛杀,甚至诛三族,对待皇帝曹芳则是请求郭太后废除,改立曹髦;同样是面对皇帝的刺杀,司马昭面对曹髦的反击时,则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杀了,两个人遭到的反对可是不同,明显司马师的操作更加能够让人接受。

第四,司马师死的早,并且无子嗣。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战后三年也就去世了,司马师接过了司马懿手中的权力,可以说此时的司马师处理内外事务是很老辣的,政权在司马师的手中进一步加强,因为皇帝曹芳在他手中被废,可是司马师没有儿子,最后也就不得不过继司马昭的儿子司马攸,所以尽管司马攸过继给了哥哥司马师,等于和司马昭没有了父子关系,但是毕竟血浓于水,司马昭就是想要夺权也要顾及亲儿子司马攸了,更何况司马师掌权仅仅四年多时间就病逝,此时的司马师才48岁。

我们都知道对于此时的司马家而言,权力的安全交接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司马昭接替司马师掌权更加安稳,虽然司马昭不如司马师,但是这么多年参与朝政,尤其是司马师外出作战,总是司马昭坐镇中央,也就是说司马昭显然比司马攸更合适。如果司马师不是那么早去世的话,等到彻底掌控了政权,也就是国内没有政敌的时候,也许兄弟俩真的会走向反目了。

第五,曹家的前车之鉴。

司马懿家族夺得曹魏政权,距离曹家建国的时间并不长,曹操的儿子们为了继承人可以说也算是内斗不止了,曹丕和曹植分别有一群支持者,虽然曹丕最后获得了世子的身份,但是曹操儿子们的斗争并没有停止,等到曹丕继位后,对于曾经的政敌曹植等人并不信任,甚至打压,著名的《七步诗》不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吗?当然曹丕更是不允许自己的兄弟们掌控权力,这也导致后面曹家权力被司马懿家族架空后,没有来自曹家宗室的有效反对,因为他们仅仅是闲散的王爷无兵无权,所以正是看到了曹魏的前车之鉴,司马师兄弟自然明白自相残杀的后果了,可以说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俩合作得还是很不错的,一个外出打仗一个在家坐镇。

总结:在司马懿去世之后,司马师在司马懿建立的基础上推翻了魏朝,自己登基做了君王,建立晋朝,并且将司马昭封为大将军,让他统领军马。兄弟两个人分工合作,一文一武相辅相成。而且司马师虽然成婚早,可妻子接连生下的都是女儿,所以日后继承人的位子必定会是司马昭的,这是彼此都心照不宣的事情,不需要争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