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秦孝公为什么如此敬仰秦穆公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7 12:17:02

秦孝公为什么如此敬仰秦穆公

秦孝公为什么如此敬仰秦穆公?下面对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秦穆公是秦国的第九位君主,他在位期间,任用百里奚等谋臣,励精图治,击败过晋国,灭亡了梁国等国,还向西灭掉戎人国家,开辟国土千里,被周襄王任命为“西方诸侯之伯”,也让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实力不容小觑。

这也是秦孝公如此敬仰他的重要原因,之所以如此,是由于秦孝公也是一位非常有野心的君主,他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使得秦国再次强大起来,也为最终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秦穆公在秦国的历史上是不容忽视的,他是对秦国做出巨大贡献的君主。他也野心非常大,不过他在位初期,秦国还不值得一提,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得秦国弱小而贫瘠。

所以他默默地延揽人才,关键是他不看出身,为了防止本国的贵族,形成威胁君主的存在,他们宁愿从国外引进人才。他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些本不是秦国人的人才,都被秦穆公给挖了过来,他们纷纷辅佐秦穆公,使秦国兵强马壮。

这段时期,秦国涌现出了大批的人才,极大地推动了秦国的发展。他曾与晋国结成秦晋之好,后来又击败晋国。

“益国十二,开地千里”,史书上的记载,清楚地记录了秦国在秦穆公的带领下,发展壮大的过程。

虽说在向东进军的过程中遇到了阻碍,但之后向西发展,最终收复西戎,开辟国土千里。晋国衰败后,穆公趁此机会灭掉了晋国,成为一方的霸主。

而秦孝公也是一个不容小觑的人物。他的野心比秦穆公只大不小,他的目标也是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己任。所以他在位期间,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招来了商鞅。并且开始了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再次强大起来,还击败了当时强盛一时的魏国。

虽说他也没有完成自己的理想,但让秦国强大起来,也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可以说这两位君主都是秦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主,他们也真的非常类似,野心同样也都很大。而他们在位期间,秦国都走上了强大的道路。

秦穆公和秦始皇关系 秦穆公和秦始皇有什么关系 秦穆公的形象特点(图)

秦穆公的一生经历了几度大起大落,举国上下经过漫长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也就是称霸一方。

秦穆公图

秦穆公的称霸是狭义上的,限于地域,而不像是秦始皇一样称霸整个天下,穆公时代的称霸只是完成了收复西戎,消灭晋国,成为一方的霸主而已,虽然看似简单,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心力和物力才达成了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他整个称霸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收复西戎小国,第二个则是几经努力终于消灭了晋国,这两件事的合一完成才达到了最终的称霸一方。我们首先来谈谈穆公如何收复西戎的。

其实当时穆公本身并不是一心去攻打西戎的,他自始自终都只有一个目的,消灭晋国,只是奈何双方实力悬殊巨大,秦国当时历史之低,连当时的周国都瞧不起,所以穆公有心但无力,至此之后,秦国将枪口掉转了方向,转攻西方,收复了20来个小国,史称西戎。

那么穆公为何坚持一定要消灭晋国呢?是因为他的野心,穆公并不满足于西戎的收复,还是更加想将晋国收为自己的领土,经历了三度失败,折损了不少兵马,初心未改,穆公将所有的过错都归咎于自己,不让孟明视有任何的负疚感,孟明视深深的感到了愧对君主,于是下定决心潜心研究如何战胜晋国,在齐心努力之下,秦国终于攻克了晋国,消灭并占据了它,史称秦穆公称霸的时代终于来临。

秦穆公商鞅

商鞅是秦国时代中非常重要的一代谋臣,从秦朝制度上进行根本性的变更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是推动秦国向前发展的重要助力,有些人可能并不清楚他效忠的君主是哪位,甚至有些人误认为商鞅的君主是秦穆公。

商鞅图

这里必须要做一点澄清,秦穆公时代的谋臣并没有商鞅,商鞅出生时,早已不是秦穆公时代,准确来说,那时的秦穆公早已成为亡魂了,当然商鞅是辅助了秦国的两代君主的,这点是肯定的,这两代君主分别是秦孝公和秦惠文王。

那为什么有人一定要将秦穆公和商鞅这两个名字放在一起呢?他们既不是出生在同一个朝代,也没有什么姻亲关系,甚至是不同国家的人,难道是笔误么?

笔误这点是可以排除掉的,既然非笔误,那我们就来探究下二人的政绩,看从政绩方向来看可否看出此二人的联系,我们从远到近这个时间轴来看,首先看看秦穆公。

秦穆公在历史上,被后世评价最具有意义的政绩便是开创了任用非本国大臣的先河,原来的秦朝一心不相信外人,非秦国人不可任用,这点在秦穆公时代被打开,并被全新诠释,如由余等大臣就非秦国人,但一样具备大才干之人,正因为穆公的敢于启用,才最终完成了消灭晋国的霸业。

商鞅呢?他不光是延续了穆公的任用他国之人,并且是新建了制度,建立了平等的仕途,也建立了皇族与庶民同罪的刑法,这点上来说,商鞅变法是延续穆公的观念,并加以扩大和规范化。

秦穆公和秦始皇

秦穆公与秦始皇,这两个人为何会被放在一起相提并论,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区别呢?

秦穆公之画像

首先我们来谈谈此二人的共同之处,这些共同点致使人们会将此二人放在一起进行讨论和比较。

第一,秦穆公、秦始皇,从称谓的表层意思来看,此二人都是秦国人,且是秦国的一代君主。

第二,秦穆公、秦始皇,我们从其内在性格来看,他们性格中确实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有称霸之心,有图谋有抱负,正式这一点促使他们能够在自我完善的同时推动者秦国走向更为辉煌的明天。

第三,秦穆公、秦始皇,他们的后代都是扶不起的阿斗,可能是父亲太过于强悍,儿子们心想肯定不能超越父亲,所以干脆尽情享受着,大兴奢靡之心,淫乐之曲。秦穆公的儿子秦康公,秦始皇的儿子秦二世,均是史上有名的昏聩之君。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秦穆公与秦始皇二人的不同之处。

第一,秦穆公和秦始皇虽同为秦国一代君主,但是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完全相同的,秦穆公为何是公,而秦始皇则是皇呢?因为秦穆公所在时的秦朝是积弱小国,随时有可能被大国给吞并,而在秦始皇时代,秦国已经一统天下,所以他自称为始皇,也就是初代皇帝的意思。

商鞅变法的内容介绍(图) 返回列表

我敬佩的人---秦孝公 周钟畅作

他,生在秦国最软弱的时期,少年从军,立下了无数战功;他,在19岁时继位,力挽狂澜,用鲜血写下“国耻”大字,他依靠商鞅,实施变法,亲自打通了变法的道路。最终,把秦国5千精兵,增加到了五十万,当年他祖父秦穆公丢失的江山,又被他打了回来,又一次让秦国强大了起来,他就是秦孝公--嬴渠梁。

“秦国的人才真是不太够啊!”秦孝公对黑伯说道。黑伯是秦献公死前亲自托付他侍奉秦孝公的。他默默地站着,等着秦孝公下一道命令。“发一道求贤令吧,君上”,景监说。谁也没想到,这道求贤令成就了秦国,也会使一人在多年后被五马分尸。这道求贤令,求来了秦国的救星--商鞅。

为了准备变法,在求贤令发出之前,秦孝公事先就平定了反对变法作乱的大臣。他从秦国最有名的篆刻师那里买来一块巨石,上面刻上“国耻”两个大字,秦孝公回到王宫,关上书房的门......血从门缝流了出来,黑伯惊恐地打开门一看,“呀,君上!”。只见秦孝公自破左手的中指和食指,用鲜血把巨石上四尺之高的“国耻”涂成了红色!这时的秦孝公已经倒在地上,昏迷不醒了。在醒来时,天已经黑了,被他母亲硬是喂下了几只乌龟和半鼎鹿肉后,又去写治国方案去了。

商鞅来了,和秦孝公很投缘,于是强秦之计,变法开始了。不让内斗,共同对敌。重新划分土地,每个人一块地,不让多也不能少。每个人,只要立功,就可以升官。皇室贵族犯法也要受罚。比如秦孝公唯一的儿子太子赢驷(也就是后来的秦惠文王),因为乱杀了十几个农民后,商鞅和秦孝公一起商议决定,按照新的秦法,把太子傅,也就是秦孝公的亲哥哥的鼻子挖了,废了太子位,把时年13岁的赢驷发配到了农村受罚。

秦国的新法成形后,贵族们的土地分给了农民,人人有地种。人们安居乐业,夜不闭户,所有人都不干偷鸡摸狗的事。不论高官还是百姓,只要打出战功就赐爵位,只要犯法,处罚非常严厉,不讲人情。通过变法,社会人人平等,国家富强,为以后秦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秦孝公,是我打心底敬佩的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22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