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问题:朱棣攻入南京城,进入皇宫时建文帝不自焚,不神秘失踪,朱棣攻破皇宫后,看到朱允炆身穿黄袍,端坐在皇宫等他,朱棣敢动手杀他吗?答案:敢。
有本书,名字白袍同学很喜欢,叫《夺权狂魔朱棣》,夺权和狂魔联系起来可见权利这东西,真的能够让人发疯。
朱棣起兵靖难的时候,就注定了他只有两条路可以走,成功了,当上皇帝,失败了全家被杀。只有这两条路,没有第三条路,没有妥协,不能投降
夺权这条路从来就只有一条羊肠小路,收益虽然高,但是风险更高。自古以来打着靖难这个旗号的人很多,但是成功的只有朱棣一人。
可见这条路,真的很寂寞。为何没人愿意走这条路,因为走不通,风险太大,一旦输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会一把赔进去,血本无归,但是万一这条路走通了也是赢家通吃的格局。
在夺权这条路上,没有亲情,没有情意,有的只有你死我活。不过好在朱棣有个榜样可以学习。这条路上曾经有个叫朱元璋的前辈给朱棣做过表率,为了巩固后世儿孙的统治地位,老朱的屠刀杀向曾经和他一起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袍泽们,当年关系有多铁,杀人的时候刀锋就有多冷。
老朱哪儿,没有情意,只有利益。这一点朱棣大约也学会了,所以靖难之役取得胜利后,对于不服自己统治的人,朱棣一直冷酷到底,干过很多名留青史的事情,比如把守济南很坚决的铁铉剐了,把铁铉的妻女送到官府开的妓院里,每天从早工作到晚,甚至连他四岁的女儿都不放过。
比如杀了方孝孺,灭了他的十族。
夺权这条路上从来都是一路血腥,很多事只有别人想不到,没有这些位夺权狂魔做不到的。
李世民杀了一母同袍的兄弟,朱温的儿子看着自己的马夫砍死自己的老爹,安庆绪看着安禄山被太监砍得拖着满肚子肥油满屋乱撞。甚至,一代雄主齐桓公被活活饿死,五个儿子为了争权,根本没人理他,齐桓公死了几个月,蛆虫都从住的窗户里爬出来。
想想建文帝不失踪,不自焚会怎样。大概率他还会死,或者不明不白的失踪。建文失踪对朱棣是最好的结果。
毕竟朱棣靖难打的旗号,是清除建文帝身边的奸臣,打进南京城的那一天,朱棣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如果这时候建文帝还活着会很难办。
大约朱棣还要和建文玩个脱袍让位的游戏,假惺惺的来一番三推四让的禅让。但是万一建文帝不配合玩这个游戏怎么办,他是个很拧的人,就认准了自己的皇位是皇爷爷传下来的,那时候朱棣咋办?
他能否定自己老爹的合法性吗?
所以朱棣应该不太想玩这个禅让游戏,他打进南京城时,天下远远没到他振臂一呼众人响应的地步,很多人还在观望事情的发展,如果朱允炆活着,天下怎样还真不好说,万一别的藩王举起靖难的大旗,说朱棣有不臣之心来来讨伐他,朱棣怎么应付。
你朱棣可以靖难,别的藩王为啥就靖不得难,对南京城那把椅子,很多藩王早已虎视眈眈,就是没有一个起兵的理由而已。如果朱允炆活着,朱棣攻进南京无疑给了众藩王一个起兵的绝好理由。所以,假设朱棣进皇宫时看到朱允炆端坐在大殿之上,他是不吝放一把火,让朱允炆神秘失踪。
这样干净利落,才能保证他的利益最大化。朱棣应该不喜欢禅让那种虚招子,他和他爹一样喜欢直接,想要干就干,推来让去那是贵族们吃饱了撑的想出的玩意儿,老朱家人刚刚从地里拔出泥腿,对这些富贵人家的套路不感兴趣,朱家爷们就喜欢直接开干。
一刀劈开生死路,这样才痛快。其实从朱棣靖难到朱瞻基把自己亲叔叔给煮了,朱家爷们残忍的血性一直都在,但是从英宗开始这种血性就消失了,因为老朱家也正式进入富贵人家的行列。
朱棣起兵借口是清君侧,就是建文帝被身边奸臣控制住了,自己为解救建文帝才起兵。理由很好,不少人会认为他真去解救建文,实则就是给自己找个借口,赢了就坐上龙椅,输了那能保全名声。
朱棣从北平起兵开始,便已将生家性命堵上,他不仅要除掉齐泰、黄子澄两位“奸臣”,他更大的目标是看重那至高之位。可以说,建文帝不管自焚还是如何,朱棣必然要除掉他。
明太祖朱元璋惹的祸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为确保朱家江山万世不衰,他认为自己儿孙去为自己守卫江山自己才会放心,便将已成年儿孙均赶出地方就藩。朱元璋极其重视北方防务,他将燕王朱棣、宁王朱权、辽王朱植等九位藩王派往北方为大明守卫疆土。藩王拥有军事全,他们不仅能指挥护卫队出征,还能节制部分正规军。
燕王朱棣、宁王朱权、辽王朱植等九位驻守北方藩王,拥有极大自主权,常以各种理由扩编军队。朱元璋对他们行为更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会进行过多干预。
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对藩王极度不信任,大事屠戮开国功臣,从中能看出朱元璋宁愿相信自己儿子,也不信任开国功臣,预感自己走后帝国便会有权臣作乱,为避免这些情况,朱元璋将开国功臣屠戮殆尽。朱元璋将不少权利均分给自己儿子,让藩王拥有清君侧权利。
《皇明祖训》中有相关规定“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待命,以清君侧之恶”。后来,建文帝大力削藩之时,朱棣便以“清君侧,靖国难”为理由起兵“靖难”让自己有合理造反理由。
藩王起兵勤王,一旦处理不当很有可能会出现大麻烦,为此朱元璋又规定只有皇帝进行征召藩王才能起兵,无旨意不得离开藩王,铲除奸臣后五日内必须返回藩地。后来朱棣拿下南京,在不得知建文帝生死情况便匆忙登基,靖难之役从头到尾就是一场多位之战。
靖难之役始末
建文帝强势削藩,让朱棣十分不安,他深知建文帝早晚要对付自己。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四,朱棣经过精心布置后,杀掉朝廷派来的张昺、谢贵,以及府内叛变的葛诚、卢振四人后,将北平控制在手上,让朱高炽留守北京,朱棣率军南下。
一败耿炳文:
朱棣本就是个出色统帅,深知自己力量不敌朝廷,他以极快速度迅速清理北平外围,让自己大后方安全。之后,朝廷派出一代名将耿炳文讨伐朱棣,朱棣以出色军事才华将耿炳文十三万大军击败。
二败李景隆:
耿炳文战败后,建文帝迅速拜李景隆为大将军,起兵五十万准备一举击溃朱棣。李景隆本就没啥才能,只是依靠父亲威望才当上大将军,他对于军事并不太懂。李景隆率部来势汹汹而来,有大举吃掉朱棣打算,朱棣沉重应战,诱敌深入,朱棣亲自率部营救被江阴侯吴高包围永平郡。李景隆见状命令大军包围北平,朱棣得知情况后让朱高炽坚守北平。
朱棣打算偷袭宁王朱权大宁府,从而获得他手下精兵朵颜三卫,到达大宁城下,朱棣单骑入城,大打感情牌,从而让朱权对自己深信不疑。几日后,朱棣告辞,朱权亲自到郊外送行,朱权到达郊外后,他手下将士纷纷叛变,朱棣将朱权、王妃、世子纷纷带往北平,这一行朱棣获得朱权旗下朵颜三卫,让其势力大增。
很快,燕军和朝廷大军在郑村坝决战,燕军战力极强,几次突击,连破朝廷大军七营,李景隆大败。当夜,李景隆便命令军队撤退,留下大量辎重给燕军,李景隆率部撤回德州。
再败李景隆: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率兵六十万又一次讨伐燕军。燕军和朝廷大军在白沟河发生大战,朝廷大军有不少能战之将,平安、郭英、瞿能父子均给朱棣造成极大麻烦,幸好,朱棣命大又一次让燕军取得胜利。朝廷军队又一次大败,瞿能父子正旺,其余众将先后逃离战场,大量辎重被扔下,投降十万之众,李景隆无奈撤军。
三战皆胜,朱棣已有夺取皇位能力
三败朝廷大军后,燕王朱棣势力大增,已有足够叫嚣朝廷资本,朝廷想消灭燕军已极为艰难。白沟河之战后,朱棣连续发动济南之战、东昌之战、藳城之战、灵璧之战均获得胜利,此次,燕军已有夺取天下能力,朝廷则无足够力量再发动伐燕之战。
建文三年(1401年)朱棣率部突破盛庸设置防线,扬州、高邮相继被占领。建文帝见情况不妙,多次派人和朱棣谈判皆未获得想要结果。援军不至,军心涣散,不少臣子抱有二心,均打算投降燕王朱棣。在这种情况下,朱棣率部进驻距离京城三十里龙潭,朝廷大惊。又派出谷王朱橞、安王朱楹前去数次谈判未果。建文帝见外部援兵未至,派出藩王武臣守卫城门,奈何谷王朱橞、李景隆打开金川门投降,燕军顺利进入京城,朱棣进城后不久继承皇位。
建文结局必然凄惨:
朱棣即位后,对建文旧臣进行大事屠戮,自然也不会放过建文帝。因此,就算建文帝坐在皇宫前和朱棣对峙,也不会有啥好结果。
朱棣本就对皇位有无限向往,他认为自己比建文更有资格坐上皇位,他可能迫于形势不会马上杀建文,当是登上皇位后,建文帝就必死无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22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古代酒的度数和现代有什么不一样
下一篇: 王安石和司马光是怎么分道扬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