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北宋宰相许将简介,一度深受宋神宗和宋哲宗的器重

众妙之门 2023-07-07 11:07:37

北宋宰相许将简介,一度深受宋神宗和宋哲宗的器重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对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许将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许将,福建闽县(今福建闽清)人。他生于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卒于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嘉祐八年(1063年)中癸卯科状元,年仅27岁,是历史上福州地区第一个状元。其人文武双全,廉洁奉公,深受宋神宗和宋哲宗的器重,曾担任明州通判、兵部侍郎、尚书右丞、尚书左丞等职。

生平介绍

许将(1037---1111)中状元后,被任命为宋翰林院编撰、昭庆军判官,通判明州。神宗召对,授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本当由太常寺转任博士,因神宗赏识,超改右正言。第二天,值舍人院,第三天,判流内铨,举朝皆以之为荣。期间,许将恪尽职守,兴利除弊,神宗大加赞赏,诏令免试进知制诰。契丹陈兵二十万于代州边,并遣使索地,大战一触即发。许将毅然奉诏使辽,应答不卑不亢,晓以利害,使辽国放弃侵吞想法。还朝后,知审官西院,值学士院,判尚书兵部。任上,整顿民间自卫组织,使之趋于规范。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后,因蔡确、舒亶忌妒陷害,黜知蕲州。第二年,以龙图阁待制起知秦州,改扬州,又改郓州。期间,当地狱中无犯人,士子不谤政,被誉为王曾在世。

元丰六年(1083),召为兵部侍郎时上疏,对国防体制及军马物资筹备工作提出建议,为朝野人士所赞许。

绍圣元年(1094),入为吏部尚书,拜尚书左丞,中书侍郎。当时章惇为相,奏请掘元祐党首司马光墓,许将认为不可,并引经据典说服哲宗。

崇宁元年(1102),进门下侍郎,累官金紫光禄大夫。抚定鄯州、廊州。因收复河、湟失地有功,转特进。御史中丞朱谔弹劾许将为人“左顾右视,见利则回……,强颜偷安……。”使许将一贬再贬。

崇宁八年(1110)八月,奉旨为表兄宋福建兴化军城人传胪进士会元侍中兼枢密副使谥文正黄中庸撰铭。

政和元年(1111)许将病逝,享年七十五岁,朝廷追赠开府仪同三司。

宋哲宗在位时的宰相有哪些?详细列出.......

宋哲宗赵煦(1076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北宋第七位皇帝(1086年—1100年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曾被封为延安郡王。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死,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元祐”。在位15年,享年24岁。谥号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葬于今天河南巩县的永泰陵。
历任宰相:韩缜,蔡确,司马光,吕公著,文彦博,吕大防,范纯仁,苏颂,章惇,蔡卞,苏辙
高俅原是苏轼的小史,苏轼又把高俅推荐给了他的朋友小王都太尉王铣,然后认识的瑞王赵佶,也就是宋徽宗

历史上宋神宗死后为什么是宋哲宗继位?宋哲宗有哪些过人之处?

宋朝时期的皇帝我觉得宋神宗还是非常厉害的,首先单听名字就非常的有气势,因为年号中包含了一个神字,在历史皇帝中没有几个人的年号中包括神字。宋神宗在位期间做的贡献还是很多的,主要的贡献便是进行了王安石变法,当时的王安石变法对后世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宋神宗以后自己的儿子宋哲宗继位了,在当时宋哲宗不是宋神宗的长子为什么却可以上位皇帝呢?宋哲宗有哪些过人之处?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说这个世间还会有公平可言的话,那么死亡对于任何生命而言是最为公平不过的了。即便你是贩夫走卒的草根,哪怕你是贵为天子。大限到时,只是驾鹤西游与驾返瑶池的区别而已。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死后庙号为“哲宗”的第七任宋天子赵煦一命呜呼哀哉。享年只有二十五岁的青年赵官家,无论怎样说总是可惜,借用‘英年早逝’一词来形容最为恰当。做为文章的开始,本不愿意用太多的笔墨去描述他的短暂生平,只因宋史之中所载的赞曰:

哲宗以冲幼践阼,宣仁同政。初年召用马、吕诸贤,罢青苗,复常平,登良俊,辟言路,天下人心,翕然向治。而元祐之政,庶几仁宗。奈何熙、丰旧奸枿去未尽,已而媒蘖复用,卒假绍述之言,务反前政,报复善良,驯致党籍祸兴,君子尽斥,而宋政益敝矣。吁,可惜哉!姑不论,此妙文为何人所书,若是尽信史书所载,便不如无史。此文所述笔者不敢苟同。

虽说《宋史》的杂芜历来为学者所讥,可他的欠缺之处也正是他的长处所在。这里不愿就此话题多言。单说赵煦生平。观史可知,有宋一代,有许多的皇族尽是早夭之人。后亦有人言道‘此为家族基因所至’,不才综观各类书籍所载,对于哲宗的一生作为仅有八字可评————“事出有因,郁郁而终。”哲宗既非长子,又非嫡出。只是因父皇弃世之时,他的五个哥哥早夭,他年纪最长,因此方能继位为帝。

可见天上有时仍是会掉下馅饼来的,不才认为既能掉下林妹妹来,天上掉下来皇帝宝座来亦不足为奇。对于盼望天上掉下来皇帝宝座的白日病患者,往往是被这宝座落下正砸了头颅当中者居多。相对而言,赵煦的登基,既有他的必然也有他的偶然。这就是历史的不可确定性。对于有宋一代并没有后宫乱政一说,后人既有正确的地方,亦有为前人讳之举。

既有‘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一说,相对应的来讲,主少国危便是在情理之中。不管笔者内心对宣仁太皇太后的所作所为再不感冒,但是对她在哲宗得以顺利的继位之事当中所起的作用仍是要持肯定之态度。神宗皇帝三十六岁弃世,赵煦虽最年长也只是个十岁的孩子。神宗的两个弟弟正值壮年,对于皇位生出觊觎之心,也是自在情理之中。

不才妄自忖度宣仁太皇太后之心,在心中是否曾有过—‘赵煦是个孩子,日后便于受自己操控’持保留之态度。不管如何,在宣仁太后和一众臣子齐心努力之下,赵煦被拥立为帝顺利接班。宣仁太皇太后也就顺理成章的临朝称制。这里有必要对这个当年真正的“老佛爷”身世加以剖析——高太后出身高贵,绝非现代人所言什么三代才可以成就一个贵族。高太后的曾祖高琼乃是太宗朝名将。母亲为北宋太祖开国时元勋曹彬的孙女,姨妈更是仁宗朝的曹皇后。乃是辈辈红、根正苗红的贵族血统。幼年之时,她就与英宗住在宫中,曹皇后视若已出。后来二人成年,仁宗与曹皇后作为证婚人和司仪亲自为二人主持婚礼。当时民间有‘天子娶妇,皇后嫁女。’之说。

这种世家大族与皇家的联姻无疑是有助于巩固高太后在宫中的地位的。高太后在经历了仁、英、神宗三朝发生的仁宗立储、英宗濮议风波和神宗朝的熙宁变法等事,对于其间种种政治斗争手法、便是看也早已是烂熟于心。做为政治经验丰富,斗争手段圆猾的个中翘楚,她不甘心情愿只做壁上观、做个事不关已的看客。对于这个寂寞的女人来说,有事可做总比眼见着步入风烛之年等死强之百倍。‘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对于神宗的两个弟弟来讲,他们之间的PK根本就不会是在一个重量级别。哲宗皇帝的顺利登基一事也只是她初出茅庐第一功罢了,牛刀小试而已。

差点成功的北宋,最后辉煌时期——宋哲宗,你怎么看呢?

纵观古今中国朝代的更迭史,王朝更迭,皇位传承;少年即位乃至中年立业者不计其数,其中特殊的一位,宋哲宗或许可以争上一争。


宋哲宗赵煦,为宋朝的第七位皇帝,也是宋神宗的第六子,他自幼聪慧,年少即位,攻打西夏,收回国土,一手打造了北宋的辉煌,却不到而立之年,酣然离世,落下了一生的帷幕。

公元1077年的一日,宋神宗的后宫中诞生了一个皇子名为赵佣,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从出生之日,就不被重视的孩子却成为了在大宋王朝最艰难时期中的一位重要推动者。


元丰8年,神宗病危,年仅九岁的赵佣改名赵煦继承皇位,是为宋哲宗。


在宋哲宗的即位之初,朝政大权始终被高太后把持着,知道元佑八年,高太后离世,宋哲宗才得以掌握大权,也是从此以后,宋哲宗开起来自己大刀阔斧的改革,他终于等来了能让他和他父亲理想实现的这一天,他所渴望的,是在造就一个强大的大宋朝。

重启变法

宋哲宗想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治国有道的贤君,而是向汉武帝那样善武力的帝王,1099年宋哲宗出兵河湟,彼时经过吐蕃各部,足以使西夏腹背受敌,由此可灭西夏,再从两面夹击辽国,那么恢复盛唐时期的局面,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出兵西夏

当然,消灭西夏才是宋哲宗的最主要目的,在恢复王安石变法后的几年,北宋国力得以恢复发展,从而为宋军对西夏的多次战争胜利提供了条件,此后大宋更是连败西夏,收回了割让的全部土地,随着新法的推行,大宋王朝的经济状况愈发好转,国库连年富裕,这些可都是留给宋徽宗的丰厚家底。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值壮年的宋哲宗,身体出了状况,在太医的治疗下仍旧不见好转,终于在一场重感冒中,宋哲宗不治身亡,元符三年在位15年的宋哲宗崩。

这样说来,宋哲宗的确称得上是北宋王朝的一位强有力的天子,然而让人遗憾的就是活的太短了些,如果他的生命能延续下去的话,那北宋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靖康之难"了,只是有感于昔日万分强大的宋王朝,还是落得了个灭亡的下场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20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