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236)三国时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市东)人,字长文。原为刘备别驾,后归曹操,任司空掾。
曹丕称帝(220)后,他历任尚书、镇军大将军、录尚书事等职。曹操倡议恢复肉刑,他竭力赞成,由于战争未息,才作罢论。他曾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中正是政府指派主持州郡人才选举的官吏。立法本意在于纠正东汉时选举的弊病,使选举归于公正。但中正大都由士族充任,听命于士族,因此这一制度逐步演变为士族垄断政权的工具,进一步巩固了士族门阀的权势。
魏明帝太和三年(229),鉴于律例繁乱,帝命陈群、刘劭等制定新律。陈群等在汉《九章律》的基础上制定《魏律》十八篇(见三国法规),改“具律”为“刑名”,并列作首篇,开历代法典首列名例篇的先例。将“八议”正式列入律文,也自陈群始。
历史上的三国年代,人物众多,其中,谋士这一类人比较受人关注,就好比蜀汉的诸葛亮,他虽然是刘备请出山的,但是在此之前,他的选择其实很多,不只限于刘备,但是他却没有投奔曹操,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曹操身边人才众多,难以发挥诸葛亮的价值。那么,曹操的五大谋士分别都是谁呢?他们对于曹操又有什么功绩?
熟读三国,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是智慧的化身,神机妙算。早期亮隐居深山,得以好友徐庶推荐,而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当时刘备只能说是一个小人物,诸葛为何要随刘备出山,而不去投当时能力较大的曹操?我们来看看诸葛亮隆中对里说:“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诸葛亮其实心里早知道,曹操身边不缺谋士,去了也不一定能得到重用。且看一看曹操帐下都有哪些能够独当一面的谋士。
NO.1“奇佐”郭嘉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少年时就有远见,早先见袁绍,知其不能建称王称霸的大业,隐居六年,建安元年,曹操一位谋士戏志才去世,而后荀彧推荐郭嘉于曹操,两人有着相见恨晚的感觉。从此郭嘉为曹操出谋献策,屡献奇谋。先有“十胜十败”之说,攻吕布是,又提出急攻的计策,直接攻克下邳,擒杀吕布。建安五年,曹操想先去攻刘备,而又感袁绍会来攻许都,郭嘉却分析袁绍向来优柔寡断,速攻刘备即可,果如所料。当然还有预测孙策会死于刺客之手,后面都证实了。可惜,在曹操征乌桓时,郭嘉从柳城回来的途中,因为水土不服,气候恶劣而患疾病去世。毛主席这样评价:郭嘉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智谋之士,他的十胜论几乎涉及了中国兵法思想的各个方面,切中要害,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古今罕成。
NO.2“谋主”荀攸
荀攸,字公达,颍川颍阴人。荀攸出身于士族家庭。建安元年,曹操写信得来荀攸,建安三年,曹操征张绣,荀攸建议缓兵以待其变却没得用,曹军失利后荀攸又建议设下奇兵对战,后大破之。白马之围,又提出声东击西的战略,官渡之时,与袁绍对阵多时,军粮将尽,而此时荀攸建议派徐晃攻袁绍的押送军队。荀攸多谋深算,心思缜密,明智而能保守机密,自从随曹操四处征战,常常运筹帷幄,可谓是算无遗策。曹操这样评价: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
NO.3“王佐”荀彧
荀彧(xúnyù),字文若。颍川颍阴人,是荀攸叔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称为“王佐之才”,先被袁绍待为上宾,其后投奔曹操。,制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路线,如“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的战略,为曹操举荐过荀攸、钟繇、郭嘉、陈群、杜畿、司马懿等人,可谓都是人才。
NO.4“将仕”程昱
程昱,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人。早期黄巾军时,程昱对王度,才保全东阿。曹操兵临兖州后,曹操兵临兖州开始跟随曹操,也多次向曹操进言。曹操如此评价:程昱之胆,过于贲、育。
NO.5“变通王”贾诩
贾诩,字文和,凉州姑臧人。先是董卓部将,后献计于李傕、郭汜,又投入张绣门下,最终归曹操。在张绣门下时,曾两次出计打败曹操。官渡一战,曹操与关中联军对峙时,贾诩离间马超、韩遂,使曹操能平定关中。还有在太子人选时,贾诩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陈寿这么评价: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
曹操手下这五大谋士,各有千秋,辅佐曹操开疆扩土,每个都能独当一面,多出良策。
注:排名不分先后,请勿对号!
陈琳,广陵洪邑人,三国时曹魏文臣,亦是著名文学家、檄赋家。陈琳前为何进主簿。何进欲尽诛宦官,便召四方猛将,使他们引兵向京城,以恐吓太后;陈琳以此计百害无利,向何进加以劝谏,然而何进不肯纳其言,最终因以取祸。于是陈琳避难于冀州,袁绍便使其负责掌典文章之事。建安五年,袁绍伐许都,向曹操宣战,使陈琳作檄以告刘备,言曹操为人没有德行,不堪依附,宜归于袁绍。不久袁绍败于官渡。绍卒后,二子谭、尚交争欲得崔琰为臣。崔琰称疾固辞,竟因此获罪,被幽禁下狱,幸赖陈琳及故豫州刺史阴夔营救方才得免。后袁尚为曹军所围,袁尚惊惧,遣阴夔及陈琳往曹营乞降,曹操不许,反加紧进围。袁氏败亡后,陈琳归顺曹操。曹操深爱其才,对于陈琳的作品,有时曹操竟不能为之增减一字。建安二十二年,陈琳逝世。今有《陈记室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2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