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汉朝时期刘邦分封的八位异姓王分别是谁哪些人得以善终

以史为鉴 2023-07-07 10:12:24

汉朝时期刘邦分封的八位异姓王分别是谁哪些人得以善终

异姓王,是指皇族以外的、因功而受封王爵的人。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对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白马之盟是汉高祖刘邦在位时与群臣以杀白马方式定立的盟约,此为古代盟誓的方式之一,其要杀牲取血,并用手指蘸血来涂在嘴上,以示恪守盟约。对于刘邦制定的“白马之盟”,内容就是要确保汉朝只有刘姓者可为王,即“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

对此,在笔者看来,汉高祖刘邦之所以留下“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规定,无疑是和西汉初期的异姓王存在直接的关系。对于西汉初期的八大异姓王,可以说让汉高祖刘邦非常头疼。就这些手握兵权的一方诸侯,显然会对西汉王朝造成直接的维系。基于此,针对西汉初期的八大异姓王,刘邦先后铲除了六个,也即只有两人善终。

首先,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天下大乱的背景下,汉高祖刘邦也举兵起义。在秦朝灭亡后,刘邦又和项羽展开了激烈地较量。在这一过程中,不少诸侯投靠了刘邦,成为刘邦击败项羽的重要力量。在此基础上,等到建立西汉王朝后,汉高祖刘邦自然需要论功行赏,也即功劳大的封王,功劳小的封王,这是西汉初期异姓王得以诞生的历史背景。

在西汉初期,刘邦分封了八位异姓王,这八人分别是齐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后燕王卢绾、长沙王吴芮、韩王信。对于西汉初期的八大异姓王,燕王臧荼谋反,被刘邦亲兵讨平。后燕王卢绾也被逼而叛变,最后老死在匈奴。

至于千古名将——楚王韩信,则被贬为淮阴侯,后被吕后处死。梁王彭越被贬,之后也被吕后处死。淮南王英布谋反,被刘邦抱病征讨,后被外甥吴回所杀。韩王信起兵反叛,投靠匈奴,被将军柴武在参合斩杀。由此,对于西汉初期的八大异姓王,只有赵王张耳、长沙王吴芮获得了善终的结局。

一方面,就赵王张耳来说,是赵国的后人,因此,在秦朝末年的起义中,张耳支持武臣为赵王,封为右丞相。武臣死后,拥立赵歇为赵王,扶赵抗秦。等到秦朝灭亡后,项羽分封诸侯,将张耳分为常山王,定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市)。之后,张耳归顺汉王刘邦,参加楚汉之争。随从韩信平定赵国,受封为赵王。那么,问题来了,刘邦在剪除异姓王的时候,为何放过了赵王张耳呢?

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很可能是因为张耳去世的比较早。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张耳就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谥号为景,史称赵景王。在张耳去世后,其子张敖即位为赵王。后刘邦在剪除异姓王时,被废掉王位。而这,无疑体现出汉高祖刘邦消灭异姓王的决心。

另一方面,就长沙王吴芮来说,吴芮(约公元前241年—公元前201年),西汉吴氏长沙国第一代王,江西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杰出人物。在秦朝末年,吴芮是第一个响应秦末起义的秦吏,项羽分封诸侯时,吴芮被封为衡山王。其后,吴芮结识好友张良,在其劝导下,长沙王吴芮由支持项羽转为支持刘邦,因此,在刘邦称帝建立西汉后,也诏封吴芮为长沙王。

最后,相对于赵王张耳,长沙王吴芮不仅获得了善终的结局,其封国更是历五代,因无嗣而止,至于赵王张耳,在其死后,他的封国就被刘邦给取消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吴芮之所以可以善终,并且保留长沙国这一封国,离不开张良的帮助。作为吴芮的好友,张良提醒吴芮低调行事,把自己大部分领地让给刘邦子女,还把自己的兵马分到荆王刘贾(刘邦堂兄)帐下,以此打消汉高祖刘邦的猜忌之心。

更为关键的是,相对于其他异姓王,长沙王吴芮的封地,在西汉时期还处在偏远之地,也即不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富饶之地,在当时还是没有充分开发的地方,这不仅威胁较小,而且有助于帮助西汉王朝镇守偏远之地。基于此,汉高祖刘邦不仅没有杀吴芮,还让长沙国这一封国保留了很长时间。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汉朝初期分封的异姓王,有谁得到善终了呢?

为了建立汉朝,巩固汉朝的统治,刘邦先后分封了8位异姓王。只不过这8位异姓王的结局,几乎都不是很好。

楚王韩信,这是大家最熟悉的,可以说汉朝大半个天下都是韩信打下来的。但也因为如此他被刘邦所忌惮,先是被贬为淮阴侯,后来被吕后和萧何设计杀害,最悲催的是,还被诛三族。

梁王彭越,秦末时期他就是起义军的领袖之一,楚汉之争中倒向刘邦,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不是功勋。

结果汉朝建立后,刘邦却怀疑彭越谋反,于是就派兵突袭,并俘虏了彭越。刚开始刘邦是把他便为庶人,结果在吕后的建议下,彭越被剁成肉泥做成肉酱后,刘邦还分成好几份去送给其他诸侯,并且诛杀了彭越的三族。

淮南王英布,刚开始他是项羽阵营的,后来投靠刘邦。汉朝建立后,英布看到韩信、彭越先后被杀,这让他十分恐慌,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起兵反叛。结果在刘邦的御驾亲征下,英布兵败被杀。

韩王信,他是韩国的宗室子弟,汉朝建立后刘邦怀疑韩王信勾结匈奴,于是派人去指责韩王信,这可把韩王信给吓得,毕竟此时已经有好几个诸侯王被杀,于是他干脆真的投靠匈奴,去博取匈奴人的庇护,后来被刘邦派兵灭杀。

燕王臧荼,他这个燕王一开始是项羽分封的,只不过后来他投靠了刘邦。结果好了,项羽战死后刘邦就大肆屠杀项羽的旧部,这让臧荼十分害怕,于是起兵谋反,最终刘邦御驾亲征,臧荼战败被杀。

燕王卢绾,他是刘邦发小,从小就跟在刘邦的身边,为他鞍前马后。臧荼被杀后刘邦就分封他为燕王。但没想到卢绾当上燕王后,刘邦对他也不放心了,还派人去监视他。这也让卢绾十分害怕,于是就带着家人亲信逃到匈奴,最终客死他乡。

赵王张耳,汉朝建立后的第五年,他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张敖继承了他的王位。在刘邦铲除异姓王的时候张敖先是王位被废,后来被关进监狱。

也就是说如果张耳后来还活着,结局肯定不会很好。

长沙王吴芮,他的结局很不错,但这是因为,一方面他和张良是好朋友,另一方面刘邦需要他来镇守南方,防范岭南的赵佗。也因此吴苪成为八位异姓王中,唯一一位没有被杀也没有被废的异姓王。

一番总结下来,刘邦分封的8位异姓王中,只有长沙王吴苪得以善终。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利益交换。

首先,吴苪将自己的大部分领地都让给刘邦的儿子,主动的让刘邦的儿子来监视他,另外他还分出不少军队送给刘邦的堂哥荆王刘贾,这自然可以打消刘邦的疑心。

其次,吴苪的封地在现在的长沙一带。在西汉初期那还是一片蛮荒,地处偏远又不是什么兵家必争之地,人口稀少,农业、商业都不发达,因此即便吴苪造反也无法对汉朝造成多么大的影响。

而且,留着吴苪就可以让他去开发南方地区,从而加强汉朝的综合实力,同时又能让他去镇守边疆,可谓是将一大堆脏活累活都甩给了吴苪,这何乐而不为呢?

刘邦分封的八位异姓王,他们的结局分别怎样?

赵王张耳最终的结局是病死的,算是一个很不错的结局了。其实张耳最开始是跟着项羽混的,而且还被项羽封为了常山王,后来张耳投靠刘邦后才被封为赵王的。由于张耳病死的比较早,所以张耳的家人也在刘邦大开杀戒的时候得以保全了。长沙王吴芮也是病死的,也避免了后来被刘邦制裁的命运。与张耳一样,吴芮最初也是跟着项羽打天下的,最后也是投靠了刘邦,被刘邦封王的。

淮南王英布是因为后来谋反被杀的,结局比较悲惨。英布是一位非常勇猛的武将,只是后来被刘邦封王后由于种种原因而起兵反叛刘邦了,最后被刘邦给杀了。齐王韩信则是被吕雉给杀害的,结局令人非常的叹息、惋惜。韩信对刘邦的江山做出过非常大的贡献,只是由于韩信在政治上比较糊涂,所以最后也就成为了一个眼中钉而被杀害了。

梁王彭越和淮南王英布走的路一样,最终的结局也是一样的。彭越也是一位非常强悍的大将,同样在后来起兵造反了,所以刘邦肯定也就不会留下彭越的性命,而把他杀了。燕王臧荼也是脑子一热的去造了刘邦的反,最后也是难逃被刘邦杀掉的命运。而且臧荼反叛的时间还非常的早,刘邦刚平定天下没二年他就起兵造反了。

燕王卢绾也是因为造反而被刘邦制裁,最后投奔到匈奴的阵营里去了。卢绾和刘邦是老乡,如果卢绾能安分守己的话也许会安享晚年的。可惜最后卢绾也造反了,最终被迫去投降了匈奴,最终也死在了匈奴的地盘上。韩王信和卢绾的路子差不多,也是起兵反叛刘邦最后头像匈奴的。不过韩王信的命不好,在后来与汉军的交战中被汉军给杀了。

陪刘邦打天下的八个异姓王,六个被杀,一个被废,最后哪一个人善终?

这唯一一个得以善终的人就是长沙王吴芮。这个长沙王之所以得以善终是因为他知进退,不自以为劳苦功高而产生不该有的想法,甚至于他还主动归还封地以及解散军队,以此来打消刘邦对他的猜忌。而刘邦也确实因为他的这些行为对他放下戒备心,不像对待其它异姓王那般对他赶尽杀绝。

其它七位异姓王中被废的一人是赵王张耳。这位赵王在刘邦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也曾起到不小的作用,其中最大的战绩就是协同韩信攻击赵国并且大获全胜。此战过后,张耳被封为赵王。可惜他这个赵王并没有当很多时间,在刘邦称帝那年就去世了。之后他的儿子继任为赵王,但是很快就被废除了。

剩余六位异姓王的下场则比较凄惨。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楚王韩信被怀疑意图谋反,然后被吕后设计致死。此外,曾经在楚汉之争中贡献了不少助力的梁王彭越也是被人诬告谋反而引来杀身之祸,最后不光自己不得善终,还牵连整个家族被灭。而与韩信、彭越齐名的名将英布在被封为淮南王之后因看到这两人接连被害而心生恐惧,于是干脆起兵,结果起兵失败被杀。

这八位异姓王中其中有两任楚王,分别是臧荼与卢绾。第一任楚王臧荼因听闻刘邦大肆铲除项羽旧部的消息而举兵反汉。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本是项羽手下的部将,所以担心刘邦也会对他下手,于是就想要先下手为强,结果反倒加速了自己的死亡。臧荼死后,卢绾继任楚王之位,但是最后因谋反失败而客死匈奴。最后一位异姓王韩王信的死也与匈奴有关。他在匈奴来犯时不但开门投降,还反将一军对汉朝发起进攻,最后因实力不敌被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19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