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正统衰微,所以各路诸侯纷纷抓住机会,壮大自身实力。之后就形成了著名的三足鼎立局面。能够维持这种局面就是因为三个大国之间的武将势均力敌。其中蜀国有著名的五虎上将,而魏国有能征善战的五子良将。虽然吴国没有特别选出自己阵营中最厉害的武将组合,但是吴国依旧有五位武将,他们的实力不输五虎上将。
第一个人就是东吴的开创者孙策
孙策实力非常强劲,年仅二十五岁的时候,他就在诸侯之间非常有名,被人称为江东猛虎。在和刘繇作战的时候,甚至大吼一声,震死了他的手下方跃。和张飞吓死夏侯杰有得一拼,可以看出孙策的实力不输张飞。
第二个人是甘宁
在古代作战,因为是肉搏,所以伤亡很大。但是曾经甘宁带领自己部下的一百人趁机偷袭曹操军营,没有一人伤亡,而曹操的军队被杀得人仰马翻。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甘宁作战很强大,这就很像赵子龙。
第三个人是太史慈
他最早是在黄巾军叛乱的时候崭露头角。为了帮助孔融,太史慈独自一人和众多黄巾军作战,他的箭法百发百中,黄巾军害怕有损失,都不敢和他作战。这么厉害的箭法,也就只有号称百步穿杨的黄忠能和他相比了。
第四个人是凌统
孙权在逍遥津大战中被张辽打败,为了保护孙权能够顺利撤退,凌统带领三百人向张辽数万大军进攻,最后重伤而归,对孙权这么忠义,像极了关羽。
最后一个人是周泰
宣城之战中,周泰带领手下趁夜进攻曹军,出乎曹操意料,打败曹操。一个将军能够凭借自己的本事打败曹操的,也就只有马超了。所以说东吴的这五位虎将,实力不输五虎上将。
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魏国、吴国、蜀国都有很杰出的军事将领,但是我个人更倾向于蜀国的五虎上将。这五个人的搭配和得到,有单挑能力强的,有领兵打仗能力强的,有水军的统领,有骑兵的主帅,有关羽这样的儒家,也有张飞这样打仗不讲道理的猛将。这五个人性格不一样,负责的事情也不一样,在蜀国的地位也不相同,但是他们心中都有一个信念,都为蜀国的发展贡献着自己最大的力量,对刘备都是忠心耿耿,这五个人在《三国演义》中也是作者笔下用墨最多的武将。
赵云是诸葛亮和刘备的保镖,他的成名之战就是七进七出救阿斗,在曹操的军队中来回冲杀,没有人能够阻挡他,曹操看见赵云的勇猛,也感叹道赵子龙是一个真正的猛将。张飞最大的特点就是勇猛,三英战吕布,在长坂坡三声吓死了曹操的将领,关羽都很佩服他的武艺。
关羽是罗贯中用墨最多的武将,也是五虎上将中排名第一。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这些都是关羽的功绩,关羽确实是刘备手下最厉害的军事人才,更加难得的是他的忠义,后世为了纪念关羽,在很多地方都给了立下了祠堂。
马超是西凉军的首领,他投降刘备的时候带了上万的西凉军。西凉军的战斗力在三国之中排名很靠前,而且马超在北方少数民族心中就是军神,他一个人就镇住了羌族的军队。黄忠最厉害的就是他的射术,百发百中,弹无虚发,定军山斩夏侯渊是他的成名之战。
人们都知道蜀汉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曹魏有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
对他们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同时,这让人觉得,东吴在整个三国的历史进展中,除了早死的周瑜,自愿挨打的黄盖,并没有什么可以拿的上台面的猛将。
事实上,身为三国鼎立的一方,东吴无论是将才亦或者是相才,其实都是不缺少的;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位被誉为?东吴四英杰?的将领相信大将并不陌生,但相对于其他的将领可能就了解甚少了!
谁说江东无虎将?今天就带领大家认识一下东吴的十二虎臣!
第一:程普,字德谋
为孙坚最早的部下,跟随孙坚南征北战,攻城野战,数有战功,更是在汜水关下斩杀华雄部将胡珍。后随孙策东渡长江,一路上攻城拔寨,助孙策平定江东,为东吴奠定了基础。
辅佐孙权时,与周瑜一起分任左右都督,在乌林大败曹操,后又在南郡击败曹仁。被任为江夏太守,镇守江夏,并讨伐江东境内的山贼,功勋卓著。在晚年时期,仍带病杀叛者数百人!
程普戎马从军二十余年,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被人们尊称为?程公?,为东吴第一虎臣!
第二:黄盖,字公覆
外表严肃刚毅,却体恤下属,追随孙氏三代南征北战;早年随孙坚诸侯会盟击败董卓,后追随孙策、孙权兄弟二人披甲转战江东,冒死攻城略地,为攻占江东立下大功。
当时,山越诸族不愿归东吴,黄盖被派往安抚山越,抑豪强而扶贫弱,使山越诚心归服,平定后方。后曹操兵临赤壁,献上火计,并亲往诈降,在赤壁之战大破曹操,火烧赤壁,让人为之动容!
第三:韩当,字义公
擅长弓马,征战沙场三十余年,虽没有突出的战国,但参战无数,征刘勋、破黄祖、镇山越,烧赤壁等战役中,都有他的身影,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甚至在晚年聊发少年狂,统帅敢死及解烦营(三国时期吴国的军事情报机构)兵将万人,讨平丹阳郡贼寇。
第四:蒋钦,字公奕
早年追随孙策平定丹阳、吴郡、会稽和豫章四郡;当时会稽郡吕合、秦狼叛乱,蒋钦率军讨击,后又与贺齐合力讨平黟县贼寇;合肥之战,蒋钦力战保护孙权得以成功撤退。
孙权讨伐关羽时,蒋钦率领水军进攻沔水,可惜在胜利班师途中病逝。
第五:周泰,字幼平
早期和蒋钦一起加入孙策军,在宣城受到山贼入侵时,慷慨迎战,奋力将山贼击退,浑身上下十二处刀伤。随孙权征黄祖,破曹操。多次在战乱中保护孙权,身上伤痕累累,皮肤如同被雕刻一般,使朱然、徐盛等拜服。后孙权为了表彰周泰为东吴出生入死的累累战功,赐给他青罗伞盖。
第六:陈武,字子烈
年轻时仪表堂堂,是孙策、孙权部下的一员猛将,统领着东吴的?特种部队?庐江上甲。
陈武因仁厚好施,故受到上至孙权,下至乡里的敬爱。在合肥之战中,陈武为保护孙权撤退奋命战死,死后,孙权哀痛陈武之死,亲自前往哭吊,并参加他的葬礼。可见孙权对他十分敬爱!
第七:董袭,字元代
身长八尺,武力过人,讨伐山阴贼时,亲手斩下敌酋黄龙罗,周勃二人首级。征黄祖时,冒着如雨般的飞矢,舍生忘死攻下敌人堡垒,为功劳最大者。后随孙权解救濡须时,至夜深时,暴风狂袭,楼船倾覆,不幸淹死。是一名忠于职守,致死不渝的虎将!
第八:甘宁,字兴霸
少年有力,好读诸子。原先是黄祖手下的一名将军,后归东吴,破黄祖据楚关,功曹仁取夷陵 ,镇益阳拒关羽,守西陵擒朱光,更是在合肥之战中,率百骑偷袭曹营,智勇双全,战功显赫,深得士卒爱戴,是东吴一名不折不扣的?斗将?!
第九:凌统,字公绩
凌操之子,少有名盛,有国士之风。年少时接替父亲旧部,随孙权征讨黄祖时,斩杀黄祖大将张硕,抗曹操破皖城,随吕蒙夺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在合肥之战中,力保孙权突围,手下部属全部战死,自己身负重伤,仍杀退几十余人,骁勇异常;后又镇守山越,恩威并施,大得民心。
《三国志》记载:统虽在军旅,亲贤接士,轻财重义,有国士之风。
第十:徐盛,字文向,
性格要强而刚正。戎马一生,多次以少敌多,曾率领200余人,打败黄祖儿子黄射的几千兵马,使之不敢再侵。后在濡须口之战,单独率领士兵上岸杀敌,杀得曹军只得败走。在洞口力抗曹仁、曹丕率军南征,徐盛以疑城之计吓退魏军。
徐盛有勇有谋,有大将之风,不失为东吴一员虎将!
第十一:潘璋,字文珪,
为人鲁莽勇猛,却禁令严明。合肥大战中,他斩逃兵防止部队溃散,后带兵力战,获战后得孙权称赞。曾参加过两次荆州大战,第二次更是擒获蜀汉大将关羽;后在夷陵之战中,力抗刘备,斩杀蜀军将领冯习、张南、傅肜等人,使蜀汉元气大伤。夷陵之战后,奉命镇守江陵,使曹魏屡次进攻无果。
第十二:丁奉,字承渊
年少时以骁勇为小将,经常在前线奋勇杀敌,屡立功勋。在东兴之战中,丁奉率领部队奇袭魏军,大破魏军的前部营寨,击溃魏军。后又用计谋诛杀东吴权臣孙綝,以及追杀准备向北投降曹魏的孙闿,挽救了一次吴国的政治危机,深得吴主孙休喜爱。可见,并非只能在战场上显示出这位虎将的威风!
这十二人以英勇善战而为人称道,《三国志》把此十二人合为一卷作传(卷五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盛赞他们为"江表之虎臣",故名东吴十二虎臣。
一说到吴国,其实挺可怜的,在《三国演义》中既不是主角也不像曹魏一样强大,导致戏份很少。但是也不缺乏杰出的人物,话说蜀国有“五虎上将”,魏国有“五子良将”,东吴有“东吴四杰”。
东吴的主要人物都是文武全才类型的统帅,比如周瑜。如果我们就按照武力来选着,东吴的“五虎上将”,那么将会有谁入选呢?
一流武将
很遗憾呐,东吴没有像蜀国五虎和魏国典韦许褚一样的“超一流武将”。但是“一流武将”还是有的,我个人认为东吴的“一流武将”有孙策,孙坚,甘宁,太史慈,周泰,凌统。按道理,直接从这六个里面挑五个出来就好的,可是孙策,孙坚都是君主,所以我们就不打算将其入选了。
1.太史慈
基本吴国最强武将就是孙策,太史慈二选一,既然孙策未入选,太史慈毫无争议就是吴国第一武将。太史慈初次登场就在北海救孔融,少年的他仅仅凭一己之力前去找救援,手持弓箭所到之处应声倒下,吓得敌人不敢追击,弓法就能和黄忠并驾齐驱。
后面登场就和孙策大战几百回合不分上下。合肥之战后面又与同为一流武将的张辽大战八十回合不分上下。在东吴诸将中,战绩最好,没有吃吃瘪。
2.甘宁
其实甘宁也是东吴第一武将的候选,可能我偏爱太史慈吧。但是甘宁在一流武将里面妥妥的前列,一直在东吴和魏国的张辽是对位关系。可惜甘宁没和顶级将领交过手,甘宁遇到基本都是三流武将,遇到基本都是一到秒杀,所以甘宁在吴国秒杀龙套将领的人数是最多的。和魏国二流武将曹洪交过手,二十回合曹洪败走(但是是诈败,意义不大)
3.4.周泰凌统
周泰和凌统其实武力应该差不多,虽然都是一流,但是会稍微弱于上面两位。周泰之所以强,是因为他多次救孙权与困境之中(作为孙权保镖,虽然不如许褚,但是也能七进七出),在逍遥津之战中,连徐盛都杀不出来,而周泰居然能俯身杀入好几次救出孙权和徐盛。
周泰的战绩其实还是有污点的,和韩当联手和许褚打平四十回。也曾经在曹仁中周瑜计后,十回合杀败曹仁(其实这时魏军中计大乱,要公平一对一,曹仁还是能和周泰四六开的),在乱军中二十回杀害蜀将沙摩柯。唯一的污点就是当初关兴张苞在的时候,不敢与其交手退回本阵(其实周泰不弱于关兴张苞的)
凌统呢,战绩还行,主要表现都是在逍遥津战役。和乐进交手五十回合不分上下,直到魏军放冷箭(魏军放冷箭,说明凌统其实占上风),乐进也是二流武将中最巅峰的,和凌统这个弱一流打平很正常。后面张辽追杀孙权,凌统带三百人死保孙权,和张辽大战五十回合(占下风),后士兵死亡后败退,但是还是为孙权拖延的时间。
二流武将
一流武将只有四个,所以还得从二流武将里凑一个。东吴的二流武将太多了,比如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徐盛,董袭,陈武,丁奉,朱桓等都是二流武将。其中最强二流巅峰就是程普,韩当,周泰。
韩当,韩当的主要战绩就是三十回败曹洪(诈败),因为是诈败,所以韩当击败曹洪很正常,如果正常对决俩人应该是五五开吧。
丁奉,徐盛日常吃瘪,徐盛更是十回合就被曹仁杀败,这俩人都是二流垫底的。都是这俩人的军事能力绝对远大于他们的武力,丁奉后期更是逼格提高。
董袭,陈武俩人都是死于非命,但是俩人秒杀了不少龙套,绝对在二流中都是杠杠的,但是和韩当,程普比起来还差点。
黄盖呢,也杀了不少龙套,秒擒黄祖,数回秒蔡瑁。黄盖虽然强,但是主要是名气大的原因,导致在游戏中武力都有点虚高。
程普,应该是二流武将的顶峰了,个人认为东吴二流中最强的一个。程普一等场就秒杀华雄副将胡轸,导致华雄不敢与其交战。后更是能和太史慈短时间打成三十回平手。
所以程普妥妥的入选,综上所述,东吴的五虎大将就是太史慈,甘宁,周泰,凌统,程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18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