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晚年的汉武帝因一个梦就杀了儿子

众妙之门 2023-07-07 09:08:07

晚年的汉武帝因一个梦就杀了儿子

晚年的汉武帝因一个梦就杀了儿子?感兴趣的读者和对百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前106年,大将军卫青病逝,卫子夫也年老色衰,跟汉武帝的感情日渐淡薄,时间长了难免生出嫌隙。而太子刘据与武帝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不一致:武帝“用法严,多任深刻吏”;太子随他母亲,性格宽厚,“多所平反”;武帝坚持以武力征伐四夷,太子则主张用怀柔之策缓和彼此关系,等等。这些都为之后的悲剧埋下了导火索。公元前92年,这时的汉帝国连年安定,四海升平。激情消退后的汉武帝开始悲春伤秋,想想自己十六岁即位,至今已五十年,对外征伐不止,对内苛法严刑,死在自己手下的大官小官不计其数,世界上已经没有人能让自己感到害怕,唯独“死亡”是自己无法打败的。于是,汉武帝走上了秦始皇的老路——求长生。

汉武帝曾多次派人寻觅使人长生的灵药,迷信神仙方术“可致长生”之言,采用了一群以此博取富贵的方士,自称有法术秘方,可致长生。汉武帝这时还保有一些理智,找人来实验了几回,因久不灵验,杀了几个方士,但始终没有动摇追求长生的信念。公元前110年~前89年之间,武帝共举行了六次封禅泰山活动。每次封禅,开支都十分巨大,花费的钱财难以计算。公元前112年,方士栾大来到长安说自己找到了长生不老药。汉武帝信以为真,陆续封他为五利将军、天土将军、地土将军、大通将军、乐通侯,赐黄金万斤,还把自己的女儿长公主嫁给他,最后还专门刻一方玉印,以对待宾客的礼仪封他为天道将军。公元前110年,骗局败露,汉武帝腰斩了栾大。但他仍不断派人到海上求仙,幻想有人能够成功。他听信术士,在宫苑中树起一座巍峨巨大的铜柱,上设承露盘,每天接露水跟玉屑一起喝,相信喝了能长生。一天,汉武帝跟公孙卿谈话,表达了自己对远古的黄帝仙升天界的羡慕,并向往地说:“如果我也能那样,老婆儿子不要了我也愿意!”但他还有一点疑惑:既然黄帝已仙升而去,为什么人间还留有他的坟茔?公孙卿回答说:“黄帝的肉身并不在坟墓之内,那是留在人间的臣子们为他修的衣冠冢。”汉武帝听了便叮嘱:“如果有一天我也仙升而去,你们不要忘了给我也修一座衣冠冢啊!”

这天,武帝在建章宫中休息,迷迷糊糊地看见一个穿白衣服,佩长剑的人,穿过宫中龙华门匆匆而入。武帝觉得奇怪,就问:“是谁竟敢佩剑入宫?”周围的侍卫们忙追赶过去。龙殿凤阙,亭台池苑,遍搜不得,折腾了一个时辰,侍卫们回来复命,只在宫中辇道边找到了一把佩剑。眼睁睁地一个大活人怎能在眼皮底下就没了踪影?武帝勃然大怒,立刻下令斩了负责守门的门官。但这并没有缓解他的忧虑,他寝食不安,简直像得了“被害妄想症”一样,老觉得有人要刺杀他。这年十一月,他调集骑兵部队,下令关闭了长安城门,开始对上林苑进行严密搜索,搞得朝野震动,百姓惶恐,查了整整十一天,但是没有任何结果。从这之后,武帝的“被害妄想症”越发严重,他老觉得有很多人恨他并咒他快点死,甚至看到自己的臣子后妃,乃至皇子公主,都有要杀他的错觉。一日,武帝午休,梦见一大群木头人争先恐后围上来要杀他,惊醒之后惶恐不安。就在武帝惶恐不安的时候,发生了丞相公孙贺事件。

说起来公孙贺还是武帝的姐夫,他娶了卫子夫的大姐卫君孺为妻,被封为轻车将军。后公孙贺随卫青远征匈奴,因功封侯,后因丞相石庆病死接任丞相一职。公孙贺当了丞相,儿子公孙敬声接了他的班任太仆之职,父子皆位列公卿。公孙敬声因贪污军费事发,进了大牢。当时民间出了一个叫朱安世的“大侠”,因干扰朝廷执法被通缉,公孙贺就向武帝提出,亲自去抓朱大侠赎儿子的死罪。没多久这朱大侠就被抓回来了,结果这位“英雄”临死也要拖人下水,揭发丞相父子两宗大罪:一是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二是用巫蛊妖术谋害皇上。公孙贺父子立马被抓,然后死于狱中。汉武帝气坏了,下令将丞相灭族。这位朱英雄还供出了两名公主和卫青的儿子长平侯卫伉。汉武帝气昏头了大开杀戒,全都斩了。这事还没完,汉武帝命令江充继续调查。

江充原本是赵国邯郸的市井无赖,原名叫江齐,他的妹妹是赵国太子刘丹的妻子,江充因此成为赵王的座上客。后江充与太子刘丹产生矛盾,父兄因此被杀,他侥幸逃脱,更名为江充,来到京城状告刘丹,指责他与姐妹淫乱,勾结当地盗匪危害一方。尽管赵敬肃王为儿子辩护,但江充这个人很阴险,他不顾一切激怒武帝,最终阴谋得逞,汉武帝痛下杀手,刘丹因此死于狱中。汉武帝因欣赏江充玩命报仇的勇气决定召见他,江充因此得到武帝信任,先是自请前往匈奴为使,回来后,皇帝特命他为“直指绣衣使者”,这是个特殊的职位,相当于是监督诸侯群臣的“督查”,江充利用职务之便为国库创收数千万。武帝大悦,认为江充实在是一个懂得为国家着想的人,从此江充更得宠幸。

此时,江充和势力最大的卫家发生了摩擦,他想着一旦卫子夫的儿子刘据继承了皇位,自己难逃一死,所以要先发制人。江充领了武帝的命令就把巫蛊的黑锅往太子刘据头上扣,当时黄门苏文帮助江充在太子东宫中挖出了桐木人偶。太子刘据急了,想去跟武帝解释,却被江充等人限制,情急之下又无上策,便听从少傅石德之计,于七月壬五斩杀韩说,起兵对抗缉拿江充。而跟江充一起办案的苏文、章赣一路逃到了甘泉行宫见到武帝。因太子能指挥到的车马有限,刘据在决定起兵后派人连夜将自己的情况报告给了卫皇后。随后刘据动用了所属皇后的中厩车架,取武库兵器,调长乐宫卫队,并以武帝已死奸臣作乱的名义征兵,与江充等人在长安城中展开激战,终于杀死了江充,并在上林苑烧死意中胡巫。

刘据真的很倒霉,起兵后武帝并没有认定太子就是想造反,于是遣人去调查。可是这个去调查的使者因为怕死连城门都没敢进去,跑外面溜达了一圈回来报告武帝说太子造反要杀自己。武帝大怒,派左丞相刘屈氂发兵讨伐。刘据见刘屈氂带的兵黑压压一片,于是打开长安官狱放出囚徒充军,并派使者持符节去调动长水和宣曲两地的胡人骑兵,命令他们全副武装之后前来会师。然而武帝派遣的使者侍郎莽通赶到,告知长水校尉太子的符节是假的,并斩杀如侯亲自引长水和宣曲胡骑入长安,征发船兵,一并交由大鸿胪商丘成。而后,护北军使者任安虽然接到了太子的命令却作壁上观。刘据没办法只得硬战,五天后,血流入渠,尸骸遍地,太子兵败。丞相司直田仁帮助他逃了出去,隐匿湖县,随后被人告密,无奈之下悬梁自杀。武帝派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奉策收卫皇后玺绶,卫皇后以死明志,死后葬在城南桐柏。至此,母仪天下三十八载,陪伴汉武帝四十九年的卫皇后溘然长逝。

刘据的儿子刘进生子刘询,因祖父和父亲都是叛徒,尽管当时还嗷嗷待哺也被捕下狱。卫子夫全族被屠,对手们还来不及庆祝,厄运就开始光顾。有一位住在壶关(山西壶关)的令狐茂先生,冒死上了一份奏章给武帝,为皇太子申冤。冷静下来的武帝又接到车千秋为太子平反的奏章,这时,时过境迁,武帝查出刘据确实被江充逼反,于是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转弯,任命为太子平反的车千秋为大鸿胪,下令屠杀江充全家,又下令把“挖出”桐木人构陷太子的苏文绑到桥柱上,纵火活活烧死。

汉武帝把太子刘据安葬在身死之处的泉鸠里,又在湖县建“思子宫”,宫中再建“归来望思台”,表示他的哀忱。

汉武帝晚年冤杀了自己的儿子刘据,为什么还叫其戾太子?

刘据,西汉武帝刘彻的长子,生母为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因为汉武帝年近而立才(29岁)得长子,所以对刘据很是喜爱,七岁就被立为太子,在汉朝算是早的了。个人认为,历史上有两个太子因所处时代的关系,前景算是最好的,一个是李承乾,一个就是刘据,此二位都有一个强大得父亲,在他们还在当太子的时候,天下已经被他们的父亲打理得很好了,国家强盛,社会稳定繁荣,朝堂没有奸臣把持朝政,太监和外戚当道更是看不见影,虽有对外战争,但一是外族不足于对国家造成根本性的威胁,二是对外战争还都挺成功的;除了老爹强势,这哥俩还都有个好舅舅,李承乾他舅长孙无忌是太尉,刘据他舅卫青是大司马,都不是木头,娘家有靠山。而相对比李承乾,刘据还有个强势的表哥——骠骑将军霍去病,这组合,简直一全明星首发阵容,刘据所要做的,似乎就是老老实实等他老爹归天,然后舒舒服服当他的皇帝,可是就像麦蒂连续两年在最后时刻被踢出全明星首发阵容一样,刘据在当了三十年的太子后,也被踢出了宝座之外,这是为什么呢?肯定不是差钱……

刘据在历史上并没有表现出太强的政治能力,但是无论是史书还是学者都对刘据的总体评价不错,其原因就在于他具备一个无比巨大的优点——仁爱。人家都说仁者无敌,可放在刘据身上就不是“无敌”,而是“致命”了,因为他老爹刘彻的雄才大略与丰功伟绩在那摆着呢,有资本,所以刘据的仁爱与刘彻气吞山河的霸气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兼容的,但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这似乎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刘老爹自己也曾说过“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不使朕忧。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乎!”,说白点,就是刘据同学是个很好的守成之君。但从后来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这似乎是一句屁话,因为更能决定刘彻喜恶的似乎不是从政治方面考虑的,而是从女人的喜恶出发的……刘彻是个风流皇帝,历史上有名的金屋藏娇是说他和表妹陈阿娇的童真趣事的,由此可以看出这老小子从小就知道用花言巧语泡妞了,还有成语倾国倾城是讲他和李夫人故事的,还有历史上有名的儿登基母殉葬的钩弋夫人也是他的女人,这么一个全是风流韵事的皇帝如果说他的一些政治决定与女人无关的话,那你还是宁愿相信母猪能上树吧。而其中刘据的悲惨命运就是与她母亲卫子夫年老色衰有着直接关系,当然与他能干的舅舅与表哥提前见上帝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一切都要从一个叫江充的人说起,历史上将他称为“佞臣”,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人了,此人与太子不合,很是担心太子登基后要倒霉,所以就想趁着汉武帝还活着的时候扳倒太子,可是扳倒太子哪是那么容易的,更何况人家刘同学已经当了几十年的太子,而且也没犯过什么错,岂是说扳倒就扳倒的啊,但是江充不愧叫江充,因为他“充分”的利用了三个条件:第一,自己受宠,所以他敢;第二,皇后不受宠,太子也跟着不待见,所以他能;第三,当时“巫蛊之术”盛行,而汉武帝最烦这个,江充自己恰恰是负责处理有关巫蛊的案件,所以他行。综上所述,江充开始他的扳倒太子计划了,他先是大肆宣传宫中有蛊气,然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在宫中搜查,搜查的结果就没什么悬念了,是人都知道,所谓的蛊气在太子宫中,而且还挖出了了木偶人,至于这木偶人谁放的,就不用我说的那么直白了吧。

当时恰巧汉武帝不在宫中,仁爱了一辈子的太子终于在他生命即将划上句号的时候狠了一把,他带领侍卫宣称江充谋反,将江充杀了,但是却没做彻底,江充一个叫苏文的手下跑了出来,并跑到汉武帝那儿,反说太子举兵谋反,汉武帝当时也是老糊涂了,完全丧失了分析能力,马上宣旨让丞相刘屈髦率兵平乱,而另一方面,太子也是小糊涂了,他竟然还纠集了数万人进行抵抗,也是当时通讯条件不好,父子两接不上念儿,都不知道对方怎么想的,这要是有个手机,双方打一个电话把话说明白了不就妥了。可惜啊,他们早出生了2000来年,没赶上高科技啊,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太子刘据兵败自杀,其母皇后卫子夫也跟着自杀,他的三子一女也全部被害,就留下了一个孙子算是留个后。

后记:一年后,汉武帝经过调查,发现所谓太子谋反案实是冤案,于是将江充家族灭族,将苏文烧死,并在刘据自杀的湖县修建了“思子宫”。刘据死后,汉武帝选择了少子刘弗陵为太子,即汉昭帝,可惜汉昭帝命薄,21岁就英年早逝并且死时无后,大将军霍光在刘氏子孙中挑了个遍,最终选择了一个叫刘询的年轻人作为皇位的继承人,是为汉宣帝,而此人正是太子刘据那唯一的孙子,他登基后给自己那冤屈的爷爷所选的谥号为“戾,耐人寻味”。

点评:被父亲冤枉而自杀、母亲因此自杀、儿女因此被害,刘据的悲惨从他孙子给他的谥号中就可见一般,如果当时刘据可以从容地应对江充的诬告,最起码等到汉武帝回来进行调查,也许惨案都不会发生,从后来汉武帝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冤案平反来看,刘据的死其实很不值,甚至可以说是白死了,但对于刘据可喜的是,经过一番的折腾,汉室江山最终还是回到了刘据一系的手中,至少历史的进程并没有因为这起冤案而影响太多。

唐玄宗杀儿子跟汉武帝杀儿子,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如何评价他们的行为?

汉武帝刘彻和唐玄宗李隆基无疑都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两人在世的时候都创造了盛世,两人也都做了一件事,就是杀死了自己的太子,汉武帝杀了太子刘据,唐玄宗一日杀三子,这两件事其实有个共通点,就是太子都是遭人陷害,都是被冤枉的,然而太子最终还是死了,要说如何评价这两件事,只能说都是权力的牺牲品。

色衰而爱驰,皇帝宠爱你的时候,儿子也是个宝,不受到宠爱的时候,太子就很危险了。说到太子和皇帝的关系,其实是很微妙的,太子是皇位的接班人,只有皇帝死了,太子才能坐上皇位,就是因为这里面的关系,也就有了矛盾,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拿来作文章,所有人都想着自己长生不老,皇帝更加有此想法,只不过皇帝不死,太子还有什么机会坐上皇位?因此皇帝年纪越大,就会越容易怀疑太子是否有什么想法。

先来说说汉武帝杀子,刘彻十六岁登基,直到二十九岁才有了儿子,这十几年时间都没有子嗣,很多人都觉得没啥希望了,太尉田蚡还跟淮南王刘安说皇上没太子,一旦皇帝去世,你就是最适合继任的人选了。

你说汉武帝着急不?而汉武帝宠爱的卫子夫也很争气,在生下三个女儿后终于生了男孩,这可把汉武帝高兴坏了,卫子夫虽然得宠,出身却很低,这下生了儿子,顺理成章坐上了皇后的宝座,而卫子夫所生的皇长子刘据,在七岁的时候被立为太子。

刘据在太子的位置上坐了几十年,随着时光的流逝,卫子夫的年华渐渐老去,汉武帝又相继得到一些美女,对卫子夫的宠爱也转移到别的美人身上,母亲失去宠爱,太子刘据的压力就很大,母子二人对自己的位子都是经常感到不安,不过有卫青这个大司马大将军在,武帝不会怎样,那些宵小也不敢怎样。

一方面随着卫青去世,另一方面汉武帝身体也开始衰弱,难免开始疑神疑鬼,那些不受太子喜欢的小人就开始借巫蛊的事件来陷害太子刘据,征和二年(前92年),丞相公孙贺为了救儿子,以抓捕通缉犯朱安世为条件,没想到朱安世被抓后,却上书诬告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和阳石公主私通,还埋木偶行巫蛊诅咒汉武帝。

汉武帝下令严查,然后汉武帝所宠信的小人江充借着这件事把火烧到太子刘据身上,而汉武帝此时因年迈生病也很相信巫蛊之事,在被江充栽脏陷害后,惊惧的太子为了自保,不得已杀了江充,而那些小人趁机跑到汉武帝面前说太子造反了,汉武帝派人去查实,结果去查的人连城门都没进就跑回去汇报说太子已反,汉武帝因此相信太子真的反了,于是派兵攻打,最后刘据兵败出逃后自杀,卫子夫也在宫中自杀。

唐玄宗的太子李瑛也是因为母亲不受宠爱而惶恐不安,李瑛是唐玄宗李隆基的次子,唐玄宗的王皇后无所出,没有嫡子,唐玄宗的长子李琮因为小时候打猎被野兽抓伤了脸,可能是这个原因没有被立为太子,李瑛被立为太子,这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是他的生母赵丽妃在开元初年正得宠,所以以长以爱就立了李瑛为太子。


随着武惠妃的出现,赵丽妃渐渐不再受到唐玄宗的宠爱,失宠的赵丽妃很郁闷,在开元十四年(726年)去世,年仅34岁,使得李瑛的太子之位更加不稳。

而武惠妃受到宠爱后生了几个子女,前面两个都早夭了,受到唐玄宗专宠的武惠妃陷害太子李瑛,一方面是因为李瑛的原因她封皇后的事被大臣阻拦了,因为大臣怕惠妃封后的话,会使李瑛的太子储位不安,还有一方面武惠妃的确是想让自己的儿子能当太子。

而太子李瑛、卾王李瑶和光王李琚这三兄弟算是同病相怜,他们各自的母亲因为武惠妃得宠而都失了宠,三个人聚在一起的时候难免会为自己母亲抱怨两句,武惠妃就到唐玄宗面前哭诉,说太子他们结党,想要谋害他们母子,唐玄宗大怒,欲废太子,幸得张九龄力劝方才作罢。


武惠妃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在张九龄被罢相后,武惠妃和李林甫还有女婿杨洄联手,设了个圈套,向太子李瑛他们三个传旨,说内宫有盗匪,请太子立即领兵救驾,太子兄弟三早就在玄宗面前失宠了,正好找机会挽回,一听还以为机会来了,也没细想就带着自己的卫队去了,唐玄宗自己就是搞政变的高手,对政变最为敏感,马上采取行动,把三个儿子都抓起来,将三人都废为庶人,十五天又都被赐死。

武惠妃害死了太子他们,自己也没得到好,害了疑心病,没多久就死了,在她死后没多久,她儿子寿王李瑁的妻子杨玉环,被唐玄宗看上,代替了她的位置。

从汉武帝杀子和唐玄宗杀子来看,都是因为母亲失宠使太子不安,也因此被人利用遭人陷害,不过汉武帝在太子死后有所悔悟,修建了思子宫以寄哀思,而唐玄宗相对来说心太狠了,直到唐肃宗李亨即位后,李瑛才得以平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18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