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灭蜀之战是三国后期的吞并战,也是强者消灭弱者的一场战争。对百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景耀六年(263年),当魏国邓艾军偷渡阴平小路,拿下江由,逼近成都的时候,后主刘禅慌了手脚,急忙派卫将军诸葛瞻率军抵挡。
这是蜀汉大后方最后一支抵抗队伍,因为,前方姜维主力被钟会十万大军在剑阁紧紧缠住,无法脱身,刘禅只能靠诸葛瞻了。
诸葛瞻时年三十七岁,不仅是卫将军,还是驸马,刘禅将希望全都压在诸葛瞻身上,诸葛瞻率领自己的儿子诸葛尚、尚书张遵、尚书郎黄崇、羽林右部督李球等,在绵竹摆好阵势,等待邓艾大军决战。
一开始,当诸葛瞻刚出兵之时,尚书黄崇立即建议诸葛瞻,趁邓艾大军尚未到达,迅速占据险要地形,凭险据守,坚决不能让邓艾军进入平原地带。
但是,诸葛瞻犹豫不决,没有听从黄崇的建议,坐等邓艾军进入了平原。
黄崇见诸葛瞻如此固执,放声大哭,他知道,邓艾的这支军队,久经沙场,又穿越了七百里无人区,攀爬悬崖峭壁,九死一生,能到达绵竹的,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而诸葛瞻带领的这支部队,是没有上过战场的御林军,在温室长大的,怎么能打得过邓艾的野战军?
结果,正如黄崇所担心的那样,诸葛瞻军与邓艾军硬碰硬,输得很惨,全军覆没,不仅诸葛瞻本人战死,诸葛尚及黄崇、张遵、李球等人,也全部阵亡。
那么,值得思考的是,诸葛瞻明知道邓艾军久经战阵,强悍无比,为什么偏偏要与邓艾军硬碰硬呢?
是诸葛瞻太自信了吗?还是诸葛瞻志大才疏?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其实,这与诸葛瞻的性格和身世有关。
诸葛瞻作为诸葛亮的儿子,他的身上有父亲的光环,史书记载,朝廷不管出现什么好事情,即使不是诸葛瞻做的,老百姓都认为是诸葛瞻做的,谁让他是诸葛亮的儿子呢?诸葛亮那么厉害,诸葛瞻也不会差啊!
《三国志 诸葛亮传》记载: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言过其实。
诸葛瞻有优越感,这是其一。
其二,诸葛瞻年纪轻轻,官至卫将军,这是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的位置,有的人征战一辈子,都爬不到这个位置。
赵云征战一生,也才是征南将军,魏延久经沙场,也只是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诸葛瞻三十七岁,早已超越这些宿将。
年轻气盛,血气方刚。
最重要的一点,诸葛瞻是驸马,娶了公主,作为皇帝的女婿,自然身份非常特殊。
鉴于以上三点,诸葛瞻率军出征,他能闭门不战吗?如果闭门不战,也等于是害怕敌人,畏手畏脚,胆怯,这和他的名门之后身份,不相符!
另外,坚守是很难出战绩的,只有战场上冲锋陷阵,才能显出成绩。
然而,诸葛瞻想错了,战场上可没那么简单,仅凭血气之勇,是绝对不行的。
俗话说,将在谋而不在勇。只要谋略高,能击垮敌人,就算是拖垮敌人,也是胜利,何必非要血肉相搏呢?
当年,司马懿在五丈原,拖垮他的父亲诸葛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啊!
如果诸葛瞻凭险据守,邓艾军战线太长,后方补给困难,绝对能拖垮邓艾,即使拖不垮邓艾军,邓艾想攻城,也未必容易,当年,郝昭一千多人,在陈仓,阻挡住了诸葛亮数万大军,诸葛亮攻城几个月都攻不下来,就是例子。
可惜,诸葛瞻没有凭险拒守,全军覆没。
三国时期,当魏国邓艾的军队突然出现在毫无防备的西线战场的后方,着实让蜀国君臣和老百姓都大吃一惊,他们惶惶不可终日。此刻姜维远在二百里之外的剑阁对抗十几万钟会军团,心惊胆战的刘禅无奈之下决定使出最后的王牌来对付邓艾。他就是蜀汉的灵魂人物诸葛亮的嫡子—诸葛瞻。诸葛瞻自幼聪颖超乎常人,不但是丞相的儿子,还是刘禅的驸马。
他从小到大一直都被视为诸葛亮的继承者,被蜀汉的朝廷和老百姓寄予了厚望。虽然诸葛瞻没有立下过什么大功,却依然被封为代理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的要职,参与管理朝政。
此时邓艾正按照原计划开赴涪城,这一步棋既可威胁成都,又可动摇剑阁守军的军心。而诸葛瞻也率领蜀汉羽林军急忙赶往涪城,企图趁着邓艾军团立足未稳时一举击溃。可是诸葛瞻虽颇习兵法,但毕竟没有丝毫实战经验。他到达涪城县城后,一直徘徊不前。
蜀汉开国名臣黄权的儿子尚书郎黄崇当时正随军出征,多次劝诫诸葛瞻火速前行占据险要之处,不能让邓艾的奇兵进入平原地区。可是诸葛瞻犹豫再三没有采纳,黄崇流着眼泪苦劝也没有效果。再加上自己的军队虽然人数占优势,但并不是蜀汉最精锐的部队,所以诸葛瞻军团撤到绵竹城(今属四川省德阳市),想靠据守以待邓艾军团的攻击。而此时邓艾的追兵也到了。
邓艾知道若是诸葛瞻依靠绵竹全力一搏的话,自己未必能有十足把握战胜他。于是他写了一封劝降信给诸葛瞻,称如果诸葛瞻肯投降,他一定上表奏请封诸葛瞻琅琊王的高爵。诸葛瞻平素就以忠贞节烈自诩,看到劝降信勃然大怒,把信使斩首示众,以此表明自己的忠心。
双方随后展开战斗。邓艾派儿子邓忠从右面进攻诸葛瞻军团的左翼,派遣司马师纂从左面进攻其右翼。诸葛瞻指挥军队拼死搏斗,击退了邓忠和师纂两拨部队的冲锋。
之后,邓忠和师纂决定殊死一搏,再加上魏军士兵的作战素质和战斗经验确实要远远胜过蜀军。蜀军渐渐地抵挡不过,被魏先锋部队突进阵中,蜀军的阵型开始混乱。
诸葛瞻父子战死
最后诸葛瞻被魏军杀死,同时战死沙场的还有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之前提到的黄权的儿子黄崇、张飞的嫡孙尚书张遵和蜀国名臣李恢的侄子羽林右部督李球。失去了统帅的蜀军溃不成军,四散逃亡。邓艾军团又取得了绵竹会战的胜利,通往蜀国政治经济中心成都的路上又少了一道障碍。
诸葛瞻败给邓艾是事实,但是说七万雄兵败给两千残兵,那就是太夸张了。
公元263年,曹魏总经理司马昭打算兼并蜀汉集团,于是发动了灭蜀之战,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人率领10余万军队进攻蜀国。由于刘禅没有听从姜维的建议,做好防备工作,致使魏国三路大军一路上势如破竹,蜀军惨败。这时刘禅才连忙令廖化增援姜维,另派张翼及董厥到阳安关口防守钟会之军。蜀军在姜维的布防之下,终于稳住了阵脚,将魏军阻挡于剑阁关外,双方僵持不下。
魏军攻关不克,孤军深入,粮草不济,钟会有意退兵。在此关键时刻,邓艾提出了偷袭阴平,奇袭成都的计策。刘禅听说邓艾偷渡阴平要来袭击成都,于是赶忙拉出诸葛瞻与诸葛尚父子出来应战。而根据《晋书》记载:?计蜀战士9万,居守成都及备他郡不下4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
根据《蜀记》及《晋书》所算,当时蜀国总兵力大概在10万左右,而且大部分都在剑阁阻击钟会大军,在成都周边不到5万兵力。这5万还要被刘禅派出大部分去支援姜维,还有一部分要防守成都周边的其他城池。真正能够调给诸葛瞻的兵力十分有限。最后,刘禅只得大赦囚徒,并从中征集一部分囚徒出战,连同御林军也派给了诸葛瞻,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估计最多在3万左右。
而根据《三国志钟会传》说,邓艾原有兵力3万多,加上钟会派给他的5千,总计是35,000。除去战损以及路上减员,估计邓艾到达绵竹之时大约有2万人左右。因此真实的兵力对比应该是:诸葛瞻的3万vs邓艾2万人。
从两军的战斗力来看,诸葛瞻的军队由御林军以及囚徒拼凑而成。可是御林军名字是好听,但是个纸老虎,曾经在平定蛮人叛乱时吃过败仗。而邓艾的魏兵是百战之兵,战斗力强悍。
从诸葛瞻和邓艾的军事能力来看,诸葛瞻虽为诸葛亮之子,诸葛亮多次北伐时,诸葛瞻还小,没有随父出征,因此诸葛瞻没有实战经验,而且他也不听手下占据有利地形阻击邓艾;据城死守,坚持要跟邓艾在绵竹城外野战。诸葛瞻的战斗经验远不及得到诸葛亮真传的姜维。但是,姜维在与邓艾的洮水之战、段谷之战等多场战争中,皆以败北告终。可见邓艾的军事实力应在姜维之上,起码不比姜维差。所以,诸葛瞻比起邓艾来就更是差得远了。?
诸葛瞻可以说是「 ”魏灭蜀之战”中的背锅侠。邓艾偷渡江油,进入四川平原,退守绵竹的诸葛瞻就是成都之前的最后一条防线。结果诸葛瞻在与邓艾的战斗中失败战死,邓艾进逼成都,刘禅在谯周等人的劝谏下,向邓艾投降。蜀汉就这样灭亡了。作为最后一道防线,没有阻拦住邓艾,诸葛瞻肯定是具有一定责任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诸葛瞻又成为了背锅侠。 有这样一种说法,诸葛瞻如果能够坚守绵竹,就可以阻挡住邓艾的进攻,拖延到邓艾军队无粮或者姜维的分兵支援。出城和邓艾进行野战实在是愚蠢的举动。但我认为,在当时的那种情况,诸葛瞻已经无法闭城自守,与邓艾野战才是正确的选择。 姜维与钟会相持,邓艾偷渡江油 在「 ”魏灭蜀之战”当中,蜀汉和曹魏的实力对比其实是很悬殊的。在作战之前,曹魏实权人物司马昭就推测蜀汉兵力只有九万左右;而司马昭投入的兵力,就有超过十八万。其中钟会带领主力部队从关中到汉中,而邓艾和诸葛绪一人带三万人,负责包夹在沓中的姜维,不让姜维去支援汉中。 《晋书·文帝纪》:「 ”夏,帝将伐蜀,乃谋众曰:‘……计蜀战士九万……’……于是征四方之兵十八万,使邓艾自狄道攻姜维于沓中,雍州刺史诸葛绪自祁山军于武街,绝维归路,镇西将军钟会帅前将军李辅、征蜀护军胡烈等自骆谷袭汉中。” 由于姜维改变了汉中的防御战略,抽调了兴势围、黄金围等围戍的一部分兵力到陇右,导致钟会可以顺利进入汉中平原,发挥兵力上的优势;随后阳安关口守将蒋舒献关投降,钟会得以顺利进入到剑阁。这是钟会的主力部队的进程。 而在西线和中线的战场上,邓艾和诸葛绪没有成功拦截住姜维,被姜维脱身。姜维率军及时出现在剑阁,抵御住钟会的进攻。双方相持不下。邓艾于是产生偷渡江油的想法,从阴平到江油到德阳亭,穿过连绵的山脉,进入四川平原。邓艾找诸葛绪一起,诸葛绪不愿意,转向剑阁的钟会部。于是邓艾就自己单干了。诸葛瞻当时的任务就是阻挡邓艾这一支奇兵。 诸葛瞻的争议之处 诸葛瞻这个人是很有争议的。可能是因为诸葛亮的光环太耀眼,也可能是因为陈寿与诸葛瞻有矛盾,于是在《三国志》使用了一些春秋笔法。不管怎么说吧,一提到诸葛瞻,人们印象中往往是虎父犬子。 诸葛瞻在军事上的失败似乎更加印证了这个观点。诸葛瞻被诟病的地方主要有两点,一是没有听从黄崇(黄权的儿子)的建议,抢占险要地势;二是被邓艾激怒,在城下与邓艾决战。 关于前面这一点,在《三国志·蜀书·黄权传》当中有记载,或多或少带有一点惋惜的感 *** 彩。不过抢占险地这个决策毕竟是没有被执行,谁又能说明这个建议一定能阻挡邓艾呢?抢占险地,意味着诸葛瞻也要进入到山脉之中。 这样的话,一旦诸葛瞻与邓艾作战失败,那基本上是无法顺利撤退。诸葛瞻不采用黄崇的建议,不能说是愚蠢,只能说是一种偏保守的行为。 《三国志·蜀书·黄权传》附列《黄崇传》:「 ”崇屡劝瞻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瞻犹与未纳,崇至于流涕。” 第二点就是我要说的,诸葛瞻与邓艾进行野战。有人认为,邓艾翻越崇山峻岭进入平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况且邓艾的兵力有限。邓艾一共有三万人,偷渡江油的兵力有说两万,有说一万。在那样恶劣的行军过程中也可能遭到减员。 姑且算作一万的疲兵。邓艾本身有没有什么攻城器械,粮食也很少,诸葛瞻安心坐在绵竹,就能拖垮邓艾;要么等姜维分兵消灭邓艾,诸葛瞻与姜维两面夹击,不就能化解这次危机了吗?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附列《诸葛瞻传》:「 ”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瞻怒,斩艾使。遂战,大败。” 诸葛瞻与邓艾决战的理由 首先要声明,我不是军事家,不是历史学家,不是地理学家,更不是当时的人,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三国历史爱好者。所以我认为诸葛瞻必须与邓艾决战的理由,是我个人的倾向,诸位读者参考即可。 一、如果放任邓艾不管,邓艾可能会反身进攻姜维 邓艾和诸葛瞻双方交战的地方,是在绵竹。绵竹可以说是从北到南进攻成都的路上的一个屏障。如果诸葛瞻据守绵竹,邓艾似乎确实没有太好的办法。诸葛瞻还能等来南中的援军。 但是邓艾可以选择进攻绵竹,也可以选择进攻剑阁的姜维。本来姜维就在剑阁阻挡钟会的十万大军,身后又多出一万人。而姜维本身在剑阁的兵力只有不超过五万人。在钟会和邓艾的前后夹击下,姜维的处境会非常不利。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维等所统步骑四五万人,擐甲厉兵,塞川填谷。” 二、邓艾出现在绵竹,对蜀 *** 心造成巨大威胁 有人认为邓艾的军队已经是一支疲弱的部队,姜维在剑阁尚有五万人。剑阁又是一座雄关,足以抵挡住钟会的大军。以邓艾的弱军进攻数倍于己的剑阁,成功的概率很低。 且不论剑阁是否有那么强的屏障的作用(钟会在剑阁前已经分兵支援邓艾),邓艾仅仅是在绵竹与剑阁之间的梓潼、涪县,或者绕道到郪县(这个有点不可能,太过悬危,但确实是一种威胁),对蜀汉的人心都是极大的动摇。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会遣将军田章等从剑阁西,径出江由。” 尤其是邓艾在梓潼、涪县一带活动,对剑阁的姜维部的人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邓艾这一万人等于切断了剑阁到成都的联系,邓艾在姜维后方肆意活动、破坏,姜维的军心难免受到动摇。另外上面也说过了,邓艾不仅可以针对剑阁的姜维,也有另外一种路线,绕过绵竹,从郪县斜 *** 成都。 虽然这种行兵方式极其危险,邓艾几乎不可能采取,但这种威胁是存在的。威胁存在,人心就会浮动。蜀汉后期的人心已经厌战,一旦成都的人心崩溃,即便诸葛瞻死守绵竹,又能怎么样呢?或许是基于稳固人心的想法,诸葛瞻选择以野战的方式与邓艾决战。希望迅速击溃这样一支立足未稳的疲军。 小结 在《三国志》中,强调诸葛瞻与邓艾野战是因为邓艾的激怒。但设身处地地想,当时蜀汉已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诸葛瞻担负这样的重担,不太可能这样意气用事。 而结合当时的形势,姜维、钟会、邓艾、诸葛瞻、刘禅所在的位置和兵力,我认为,诸葛瞻出战的举动是有更多的考虑的,也是符合当时蜀汉的形势的。 参考文献:《三国志》、《晋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17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