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即便是魏晋南北朝这样一个战乱频发的乱世,而且唐代诗人孟浩然曾作诗《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百姓的餐桌上都有哪些食物?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发,但南方受到的影响却比较小,因此在这样的稳定环境下,南方的几个朝代规定百姓每户必须养有五只鸡,并且还会派专门的官员去农户家加以教导。当时还因此诞生了一种美食,时人成为“鸡黍饭”,其做法就是将鸡肉切成一块一块的,然后与黍米一起煮熟。
此外,根据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的记载,当时已经有很多今天很常见的蔬菜了,比如韭菜、冬瓜、芋头、萝卜、芹菜等。(《齐民要术·卷三种葵》:却春葵,令根上枿生者,柔软至好,仍供常食,美于秋菜......触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另外,南方的水产养殖户们还将鱼与水稻结合起来,在稻田里养鱼,因而得名“黄鳞赤尾出稻田”。
不仅如此,北方的一些有钱人还会将自己喜欢吃的蔬菜与主食混在一起,做成美食“蔬菜饭”。而且在当时流行的主食还有粟豆饭(大豆与粟米),菰饭(葫芦与黍),橡米粥(橡果与小米),这里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菰饭的做法:将葫芦的中间挖空,放入粟米,封上葫芦口,然后放入水中煮熟,其味道与南方的稻米差不多,不过却多了葫芦的清香。
而说到南北朝时期的士族时,他们对食物的要求不可谓不高,鹅肉要吃生长三个月到半年之间的鹅,猪肉要吃“乳下豚极肥处”,羊肉要吃“肥美多羔”,鱼肉要吃“冬鲫夏鲤”,蔬菜要吃在五月至六月之间采摘的莼菜,因为那时候的莼菜非常鲜嫩,没有虫子。即便是用来处理食材的菜刀也要用生铁来打造,只因这样的刀具更加锋利适用。
最后照例再给大家附上一首关于蔬菜的诗词,宋·梅尧臣《食荠》:芯羞食荠贫,食荠我所甘。适见采荠人,自出国门南。土蠹瘦铁刀,霜乱青竹篮。携持入冻池,挑以根叶参。手龟不自饱,食此尚可惭。肥羔朱尾鱼,腥膻徒尔贪。
不管是中国的研究学者还是外国的研究学者都十分关注门阀问题,把它当作是东汉时期至南朝时期的社会阶层。而也曾有书籍记载,门阀政治作为历史发展的一个特殊形式,它的变化关系到皇权的稳定与否。
我们知道,儒学在东晋历史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关于儒学和门阀之间关系记载的书籍却始终没有出现,所以接下来我将对其二者的关系分三条进行论述,第一点是东晋时期儒学发展的原因,第二点是东晋时期儒学的主要思想内容和特征,第三点是东晋时期的用人问题。
东晋时期儒学发展的原因东晋时期的门阀是由西晋时期的世族发展来的,而对于门阀政治的发展来说,儒学的复振是极其重要的。在西晋灭亡后,以王导为首的世族集团执掌朝廷政务,天下就成为了王导和司马睿的囊中之物。后来王导死了,但此时门阀并没有改变对朝廷的控制,就连到了简文帝即位后,依然如此。
西晋时期,虽然门阀控制的权政,但人们依然不满于此时的现状,集团之间勾心斗角,致使政局动乱。到了东晋社会,政局动荡的来源变为门阀世族,也是因为从西晋时期就私下里不对付。
虽然有十个皇帝在东晋即位,但是实际上却是王导、庾亮、桓温、谢石这四个门阀集团轮番掌权,皇帝形同摆设。门阀与门阀之间相互钳制,任何门阀都不能对其他门阀发起进攻。
面对这番景象,皇权的地位岌岌可危,所以对于统治者来说,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找到一个新的集团来遏制门阀的发展,以此来巩固皇权。
于是人们将视角转到玄学,但许多忠臣都斥责玄学,认为它华而不实,不适合政局向好的方向扭转,后来,人们注意到了儒学,于是新的统治秩序诞生了。在东晋时期,门阀对于自己权力的着想,对儒学进行了调整,也让儒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虽然东晋时期的统治者没有选择玄学但它却是三国魏晋所推崇的。由此可见,儒学是从曾经并不是被人特别重视到后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魏晋时期深受玄学影响,所以在后来推崇儒学的时候,依然可以看到玄学的影子,这也是东晋儒学的一大特色。
东晋时期儒学的思想内容和特征在东晋时期,张湛和葛洪是门阀的利益出发,对儒学进行了演变,以其适应自己的发展,从而也形成了儒学的一些特征。
“顺性而洽,趣举绝远”
汉代时期的儒学崇尚知书尚礼,对于这一标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弼认为这一标准很正常,是成为圣人的必备条件,而葛洪则认为圣人应该有不同种类的,各有千秋,而不是一个模板,之后二人都对自己的想法进行了论证。
葛洪从儒学的圣人仲尼和道家的圣人老子进行了对比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张湛则认为圣人要从某件事情上进行有感而发,顺性而洽。张湛认为,诗书礼乐对于圣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但如果使用不当就,就会适得其反,让别人有机可乘,也让人们不能接受。
此外,张湛也提出了趣举绝远这一命题,对自己的观点惊醒了进一步补充。所谓趣举绝远,就是圣人一定要有长远的目光,给人以希望。
“明于仁先,刑为仁佑”
葛洪充分的发挥了对仁的思想。孟子也认为历代君王走向衰落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仁,他们没有重视仁,所以就让百姓对其感到伤心,而最后人心涣散,导致灭亡。后来,葛洪对仁和明进行了具体的论述,以对魏晋时期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
他认为统治者对于礼和仁直接导致国家的兴衰,门阀们既想用礼和仁来控制皇权,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又不愿意受到礼和仁的束缚,所以他们才会想要通过改变儒学的内容以确保自己的既得利益。葛洪还曾提到一个敏感话题,皇帝的废立问题。
他认为废立君主会让世人唾弃,费力不讨好,还不如好好的辅佐君王,保证天下太平,还可以落得一个好名声。后来,葛洪又对仁和刑的问题进行阐述,提出“刑为仁佑”的论点。
他认为早期统治者把刑罚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但这样做是十分不对的,一个君主要有仁的思想,而不是把刑放在首位。这一内容的提出,一语道破了门阀统治时的实质。后续为了社会的发展,人们也听取了葛洪的建议。
“尚礼简仪,割弃不要”
我们知道,儒学的核心思想是礼仪,而繁琐的礼节又对治国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魏晋时期的玄学家就对礼产生了极大的厌恶。葛洪再次一语点破繁琐礼仪的弊端,他主张简化服饰、礼节、器具等,以此更让人们接受。
礼仪一直都被葛洪认为是安国治民最主要的因素,对于礼仪的思想已经渗入到每一个人的血液当中。为了东晋今后更好的发展,必须得对礼仪进行进一步的调整,来为统治者的皇权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贵贤使能,臣劳君逸”
对于统治者来说,贤能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如果辅佐君主的人不是贤士的话,就势必会让小人得势,使得天下不能稳定,人心缭乱,所以对贤士的选择堪称是可以解决皇帝困苦的办法。
葛洪对于这一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统治者选取人才的标准应该根据守成之世和人的进取心来定夺,这也是从汉朝以来曹操的用人原则。下面也对东晋时期的用人问题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东晋时期的用人问题在东晋时期,葛洪指出人的品行可能会随着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一个人品行改变了,那他的行为也一定会发生变化。可能一个人在开始的时候表现得很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事物的影响,可能最后呈现出来的行为就会变得不好。
其实两脚羊在其他时期的时候基本上会很少出现,大多数都是会发生在那些战乱的时代。因为在战乱时代的话,那么人们的生活相对来说比较的贫苦,在这个时候食物非常的短缺,很多的人都面临着活活被饿死的状况。
在这样的一种状况之中,那么就会干出一些让大家难以想象的事情来,其实在这里面提到的两脚羊并不是像大家所想象到的,大家日常生活之中见到的那些绵羊,而这里的两脚羊其实所指的就是被当作食物的人。
因为在战乱时期的时候,对于食物的渴望使得很多的人在饥饿之中会丧失掉理智,那么在大家都面临着食物短缺状况的时候,似乎就会回到了最为原始的状态。那么在那样的一种生活状态之中,其实往往都是那些生活比较的贫困,体力不支的人会被他人当作食物吃下。
人吃人这样的状况听起来虽然说让人感到非常的可怕,但实际上在很多战乱时期还是非常容易出现这样的状态的。在五胡乱华时期那么当时这样的状态其实比较的频繁,因为在这一个时期,人们过得都非常的苦,因为发生了很多的战乱,那么再加上千里荒凉这样的局面,使得百姓根本就没有粮食可以去吃。那么在大家都饥饿交加的状态之中,就会去吃那些比较柔弱的人,而这样的状况其实在后来其他时期的时候,虽然有出现,但是也比较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17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